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临安不夜侯_分节阅读_第933节
小说作者:月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5-05-06 12:47:32

  安抚使司、知府衙门、还有军中将领的代表,一起陪着杨沅走进了十里亭。

  十里亭的茶水点心早已收拾了起来,铺了一块红缎。

  杨沅便把他的敕牒和告身都放了上去。

  敕牒就是由吏部发放的委任状,上面盖有吏部的大印。

  告身就是身份证,上边记载着官员的姓名、籍贯、年龄、特殊外貌体征等详细信息。

  杨沅现在是紫袍的高官了,他的告身是由吏部统一制作的,以绫罗为材料制作而成,十分精美。

  三方官员代表一一验证无误,将告身奉还,敕牒存档,然后退到亭外,向杨沅高声自报官身,长揖到地。

  后边文武官员、潼川缙绅也纷纷随之行礼。

  杨沅昂然受了众人一礼,这才把徐通判、陈推官和周统制再次请到近前,让他们重新自报了身份,然后为他引见今日前来相迎的重要人物。

  至于那些被列入“等”的官员士绅,也不用他们过来一一拜见了。

  杨沅抱一抱拳,行个罗圈揖,意思到了也就行了。

  然后杨沅就在潼川文武官绅的簇拥下进入潼川府城,入驻经略安抚使司。

  入住府邸后,杨沅换去朝服,穿上安抚使的常服,便赶到节堂。

  安抚使司属官、潼川府衙属官以及九将统制官等一一上前,向杨沅汇报本部情况。

  “隆庆府第四将,兵员八千六百一十九人,分驻堡寨、边墙、亭燧、烽糇等处,剑门关驻军二千零五人,皆步卒……”

  第四将的统制正向杨沅汇报该部兵员人数,兵力构成,驻防地点,所辖要紧防务事项等等。

  杨沅坐在上首,一边听他们一个个汇报,一边也在观察他们。

  虽然是能员干吏还是庸碌之人,不能全凭一番汇报,但是多少也能看出一些底气来。

  其中一官肃立汇报时,其余文武大员便分坐两旁,一个个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手下有文有武,手下这些文武放出去,哪一个不是一方大员,杨沅这才有了几分封疆大吏的味道。

  不过,杨沅虽然做为潼川路最高权力中心的新主人,已经正式到任了。

  但,权力从来不是拿了一道任命的敕牒来,就能天然拥有的。

  你要么拥有绝对的实力,要么能够获得大多数部属的服从,你的权力才能变现。

  等三方要员一一汇报完毕,杨沅便笑吟吟地道:“本抚刚刚到任,今日小排衙,不过是走个过程,各位不必拘束。

  大家一早就赶去十里亭,又一路折腾回来,现在各位念念不忘的,就是本抚的这顿接风宴了吧?”

  这句话一出口,堂上一片哄笑,原本肃穆的气氛果然放松下来。

  杨沅道:“不瞒你们说,本抚现在也在等着这顿酒呢,所以,那就长话短说。”

  堂上立时一肃,所有文武的目光都投过来,耳朵也竖了起来。

  杨沅用修长的手指灵活地转着一支令签,缓缓地道:“朝廷接下来的对外军事方略是,正面对峙,侧翼突破。

  所以,川峡四路将是朝廷下一步用兵的重点。

  川峡四路,仗主要是在利州路打,成都府路和我潼川府路就要做好利州路的坚实后盾。

  怎么做好后盾?那就是粮食,武器,马匹、药材!

  但凡涉及这几样的,安抚司工曹、户曹尽快统计出来,拟个章程,以后安抚使司要统筹统管。

  兵员,可不仅仅是征募士兵,还有日常的训练和选拔。

  有选拔,那就有裁汰。想必各位也听说过朝廷正在裁汰冗滥,改革军制。

  没错,既然我来了,官家交代,潼川这儿,也可以开始改一改了。

  还有就是,军械院、铁铸局、木工局、弓弩局、矿冶监,这些衙门,把自己的统属、规模、产量等等,均要详细统计,三日内交予本抚。

  对了,记着要用表格小数法,这个法子朝廷推行了有好几年了,各衙门应该会用了吧?

  如果有不会用的,可以来向本官讨教,因为这个法子就是我琢磨出来的。”

  文武大员们眼观鼻,鼻观心,做摒息聆听者,心里却是嗤嗤连声。

  可拉倒吧你,装啥装啊,裁汰冗滥、改革军制也是你提的,当谁不知道似的。

  你咋不吹这个呢?敢情你也知道它得罪人呐!

第685章 刀把子

  杨沅进驻潼川安抚使司官署以后,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首先需要他处理的,就是因为前任离职这段期间,积压的一堆需要安抚使亲自加印批复的公文。

  接着,他要陆续听取潼川府各部文武大员的详细汇报,考察地方。

  然后就是潼川府路下辖十六州的文武官员逐次府城拜谒安抚使,并进行述职汇报。

  军政、民政、秋收、输赉……

  如今身为一路之主,杨沅自然不可能事无巨细,而是对各部官员进行大方向上的统筹和管理,具体细务要由这些官吏们负责。

  所以,这些官员怎么样,就至关重要了。

  因此,在了解潼川军民事务的同时,杨沅重点调查的是各州府县官吏们的执政能力和官声。

  至于政务,他并没有做大的变动。

  原来潼川路的民生经济发展的还是不错的,每年的粮赋缴纳也充足,那就萧规曹随好了。

  没必要原本好好的制度,自己非得再插一手,烙上他姓杨的烙印。

  尽管又是抓大放小,又是萧规曹随,这些事务忙活下来,也用了足足两个多月的时间,按照这个时代的效率,其实也蛮快了。

  除了对潼川府路十六州大小官吏的考核与调查,杨沅最关心的就是军备和军队。

  “川人可用,川军可用。”

  这一日,杨沅把潼川第一将周程叫到了安抚司,和他在二堂吃着茶聊了起来。

  “我们现在各路驻军中,有吃空饷的,也有塞了些泼皮无赖滥芋充数的。

  一旦查下去,就有人用苦役囚徒来抵上缺额逃丁。

  军伍里多了泼皮无赖,军纪便荡然无存。军兵们懒惰成性,巡弋哨卫虚应其事,日常训练能减则减,这样是不行的。

  虽然,我潼川府路前面还顶着利州路,不管是对金国还是对西夏,我们都不是一线。

  但是,一旦强敌突破利州呢?又或者我大宋军队突破敌国防线,潼川兵马需要次第接上呢?

  这样懒散软弱的军队,谁敢用他们去打仗?”

  杨沅经过两个多月的摸底,才有这个底气和周统制说话。

  杨沅已经给周程留了面子,但周程自然听的出来,也知道杨沅所说属实,不由得面露惭色。

  周程虽然是个黑脸将军,不苟言笑,但他对杨沅是真心尊重的。

  因为周程此人,就是李显忠当年从金国杀到西夏,又从西夏杀回大宋,所带的二十几员亲信部将之一。

  当时,接应李显忠进入大宋地境的,就是当时的西军统帅,四川安抚使吴玠。

  由于周程受了伤,就没有跟着李显忠去临安,而是留在了四川养伤,如今成为一军之将。

  灵壁大战,杨沅以两淮监军使的身份以身入局,不管是地方军队还是禁军,所有将领都担心他出了事儿,文官大臣们将会以此为由,对武将口诛笔伐,往死里整。

  所以不管情愿不情愿的,都得硬起头皮,全力全速地往灵壁集结,加入大战。

  若非如此,陆天明和李显忠可能现在已经化为一堆枯骨。

  因此周程对杨沅是充满敬意的。

  如今听杨沅含威不露地点出潼川路驻军的种种问题,周程自然是如坐针毡。

  杨沅道:“不过,这也是痼疾了,非你之罪,本抚决定,从你的潼川第一将开始改革,成功之后,将之推行于潼川全境。周统制,你意下如何?”

  周程正羞愧难当,连忙起身,抱拳道:“愿听大帅差遣。”

  “好,坐下说话。”

  杨沅待他坐下,道:“潼川驻军有两个军,是吧?”

  宋承五代各国军制,以一百人为一都,五都为一营,五营为一军,十军为一厢。

  其中一军就是两千五百人。

  潼川驻军有五千多少,基本就是两个军的建制。

  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杨沅道:“你回去,马上对这两军进行三次裁汰。”

  “第一裁,裁汰老弱痞赖,抵数的贼囚。”

  “第二裁,裁汰不够资格做战兵,但平素知法守纪,做事勤勉者,调入厢军。”

  “第三裁,裁汰伤残老兵,对这些有功的但已不能参与战斗的军士,本抚另有安排。”

  为了让周程放心,杨沅又说了一下他对这些人的具体安排。

  从战兵队伍中裁汰下来的士兵,放到厢军里头,那就是优秀士兵了。

  至于那些立过战功,但是已经伤残老弱,如今养于军中做后勤杂务的,杨沅会选拔留用一部分做教官,另一部分则安排到各州府县团练中任职。

  团练兵平时可以保护地方,清剿山贼,战争时随时可以转化为军队的后备兵源。

  但现在很多州县是没有团练的,杨沅准备把它搞起来。

  朝廷不会拨付那么多钱,但地方豪强们有钱呐。

  他们但凡有点势力的,现在都蓄有私兵,平时还得遮遮掩掩的。

  在地方上建立团练,他们这些豪强就是团练使,公私两便。

  而且招收的都是本地兵,这些兵的凝聚力也会更强。

  至于说如此一来,他们就会形成一些小山头,可那不是很正常的吗?

  山头从来都有,一直都在,只不过随着你打压与否,它采取不同的形式呈现罢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9页  当前第9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3/1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临安不夜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