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382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儿子李邺写来的信就在桌上,李岱坐下拾起信件看了一遍,这时,妻子端着一盏茶进了书房。

  “邺儿信里说什么?”裴三娘问道。

  李岱苦笑一声,“邺儿说,让我们做好撤退准备,一旦潼关失守,就立刻撤往襄阳,如果襄阳不行,就撤往成都!”

  裴三娘眉头一皱,“这孩子怎么总是往坏处想?”

  李岱摇摇头,“其实我也很担心!”

  裴三娘一惊,“难道潼关真的守不住?”

  “能不能守住我不知道,但将相不和,朝廷不能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对外,还真的危险。”

  “那我们怎么办?夫君觉得我们该怎么准备?”

  李岱想了想道:“独孤家族已经向成都撤离了,我想让家族往襄阳撤离,你和伍娘带着芸儿也一起撤离,如果长安这里形势不妙,我就立刻南撤,来襄阳来找你们。”

  裴三娘摇摇头,“让伍娘带着芸儿和族人们一起南撤就行了,木大娘也和他们一起走,我和你在一起,要不然我不放心。”

  李岱了解妻子的固执,她决定的事情,自己休想劝得动。

  李岱点点头,“好吧!到时候我们一起走。”

  李岱负手走了几步又道:“我想给大哥说一声,让他们那边也撤离。”

  裴三娘撇撇嘴道:“算了吧!他根本就不会理睬你,他在朝廷没有希望,我都怀疑他是不是想投靠安禄山。”

  就在这时,外面有侍女禀报,“老爷,七爷来了,说有事情找你。”

  七爷就是李崤,还真巧了,李岱点点头,“请他在客堂稍后,我马上就来!”

  李岱换了一身便服,起身去了客堂。

  来到客堂,只见李崤旁边还有一人,李岱以为是他儿子李洵,看清楚了才发现竟是大哥的儿子李渝。

  李岱走进客堂,两人连忙起身,李崤上前行礼,“家主!”

  李渝跪下,行大礼参拜,“侄儿给五叔请安!”

  “起来!快起来!”

  李岱连忙把侄儿扶起,让他们坐下,又侍女上了茶。

  “渝儿,出了什么事吗?”

  李岱感觉到了侄子眉宇间的担忧,

  李渝忧心忡忡道:“今天我们刚刚得到消息,四叔居然在洛阳出任礼部侍郎,三叔也失踪了,我们怀疑他也去洛阳。”

  “什么!”

  李岱大吃一惊,四叔就是自己的四哥李岷,一直对自己不满。

  三哥李崿和李岷的关系极好,李岷当了伪礼部侍郎,李崿失踪,那十有八九也是去洛阳了。

  “李岷什么时候去洛阳的?”李邺追问道。

  “就在一个月前,他说去太原,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辗转到了洛阳。”

  李岱沉思片刻道:“人各有志,也不管那么多了,现在我们要开始撤离,老七,你组织族人,大家收拾一下,三天后一起前往襄阳,再从襄阳去江陵,那边更安全一点。”

  李崤点点头,“那农场、酒楼、商铺的掌柜伙计怎么办?”

  “给他们发通知,一旦情况有变,让他们都去江陵,我们会负责安置。”

  “还有洵儿,家主能不能想想办法。”

  洵儿就是李崤的儿子李洵,他目前在少府寺出任主簿,从七品官了。

  李岱笑道:“那我就破一次例,任命他去南方当县令。”

  李崤大喜,“多谢家主!”

  旁边李渝急了,“五叔,我们怎么办?”

  李岱叹口气道:“我倒是很想帮助你们,但你父亲未必愿意接受帮助。”

  “但我愿意,而且我知道,大家都愿意离开长安,都觉得长安不安全了,五叔,这次安禄山叛乱其实也是一个契机,可以把两个祠堂重新合二为一,祖父不是这样期待的吗?”

  李崤也道:“家主,渝儿说得有道理,其实我们的东祠可以放开,吸收愿意加入我们的族人,西祠那边渐渐没有人了,大哥也只能面对现实。”

  李岱有些担忧道:“我最担心就是大哥也投降安禄山,他是嫡长子,如果他投降安禄山,父亲和整个家族都要蒙受耻辱。”

  李渝毫不犹豫道:“我留下来,只要有我在,他休想加入安禄山。”

  李岱其实就是这个意思,也只是李渝才能劝他父亲,别人都劝不了。

  “好吧!你就留下,然后你再告诉其他族人,可以去荆州避难,我们会在荆州江陵县建立新的祠堂,新的农庄和产业,保证大家都能够衣食无忧。”

  目前哥舒翰在灞上训练十万新兵,加上刚刚赶到的六万陇右军和潼关的五万军队,哥舒翰手中控制的军队达二十一万。

  哥舒翰毕竟是胡人,一旦他手中掌控的兵力使他成为朝廷第一大势力,他便开始骄横起来,整个朝廷,哥舒翰已经是一手遮天。

  在他强烈要求下,天子李隆基不得不答应哥舒翰请求,罢免了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的朔方节度使之职,改封他为吏部尚书,将他宣召进京。

  哥舒翰的理由很充足,安思顺是安禄山的兄长,他必然会成为安禄山的内应,一旦安思顺率领朔方军从西面进攻长安,安氏兄弟东西夹击,关中不保,长安不保。

  但事实上,哥舒翰和安思顺私人仇怨极深,他早就想杀安思顺,一直在等待机会,终于等到今天这个机会。

  “陛下,微臣知道安禄山的秘密,他其实是祆教在大唐的光明圣主,大唐的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粟特人跑去幽州跟随他造反,安思顺也是祆教教徒,作为教徒,他岂能不响应光明圣主的号召,陛下,安思顺进京也很危险,必须彻底铲除他。”

  李隆基最终被哥舒翰说动,随即派宦官赶去萧关,在萧关逼安思顺服毒自尽。

  入夜,哥舒翰的马车在百名骑兵护卫下,向春明门外驶去,这时,已经过了关闭城门时间,但哥舒翰有特权,可以随时开启城门和坊门。

  距离春明门还有一里路,却远远看见春明门前灯火通明,无数骑兵武士手执火把,至少有三百人之众,护卫着一辆马车缓缓进城。

  哥舒翰大吃一惊,自己这么高的地位,也只能有一百名骑兵护卫他进城,对面是谁,居然有三百骑兵护卫进城,而且还能夜间随意开启城门,谁这么牛气,是太子吗?

  三百骑兵护卫着一辆马车,从另一条路扬长而去。

  哥舒翰吩咐道:“去打探一下,是什么人的马车?”

  亲兵飞奔而去,不多时,亲兵回来禀报,“王爷,是太仆寺卿杨锜,护卫是杨家的青山楼,有五百人之众,他们进城出城都不限人数。”

  哥舒翰大怒,“我不顾性命保卫大唐,最后的待遇竟然还不如一个猪一样的外戚?”

  他心中杀机顿起。

第593章 将相生恶

  杨家的青山楼最初是因为杨晞和杨玄珪被刺杀而得到天子的特批成立,实际上就是一个武士组织,刚开始有五百名武士,但发展几年后,已经有一千余人,但在官方备案上依旧只有五百人。

  杨家的青山楼已经有一千多人的规模,就不再适合驻扎在城内,正好天子李隆基把庆王的天青庄园赏给了杨国忠,杨国忠索性就把天青庄园作为武士的基地,又将天青庄园改名为青山庄园。

  青山庄园位于城东,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占地二十顷,四周修建有围墙,庄园内没有种麦子,全部都是草坪,是庆王的跑马之地,杨国忠在庄园内修建了二十几座大木屋,使它成为青山楼武士的抓驻扎之地。

  三更时分,一万士兵从四面八方进入了青山庄园,很快将数十座木屋团团包围。

  大将管崇嗣一挥手,士兵们一脚踹开门,冲进了屋内.

  兵不血刃,一千三百多名青山庄园的武士被押了出来,全部被抓了壮丁,编进了军队,只有首领杨建正好来城内探亲,逃过了一劫。

  次日上午,杨建把消息传出来,杨家几名重要人物紧急商议。

  包括杨国忠、杨锜、杨铦以及虢国夫人和韩国夫人,一共五个人在一起紧急商议。

  “哥舒翰就是故意挑衅,丝毫没有把我们杨家放在眼里。”

  杨锜一阵咬牙切齿,他对虢国夫人杨玉珮道:“三妹,你一定要把这件事告诉天子,恳求他替我们做主!”

  杨玉珮对天青楼武士从来就不感兴趣,她一直用不上,每年还要花大钱养活他们,杨玉珮早就有意见了。

  她柳眉一竖,“你们堂堂三个大男人,一个当朝宰相,一个秘书监令,一个太仆寺卿,你们不知道怎么办?却来问我一个女人,你们好意思吗?”

  杨国忠毕竟做了好几年宰相,他知道有的事情见不得光,他缓缓道:“青山楼我们有把柄,天子只批了五百名武士,但实际上我们扩增到一千三百人,天子批准的是武士,我们却擅自改为带甲骑兵,如果哥舒翰抓住这两点说事,我们会很被动,甚至会被朝臣群起攻之,这件事我们只能吃个哑巴亏。”

  杨锜和杨铦怒道:“一千多人啊!难道就这么算了?”

  杨国忠眼露凶光道:“哥舒翰既然做了初一,我们就会做十五,等着吧!只要他有把柄落在我手中,我就绝不会放过他。”

  哥舒翰对杨家的这次偷袭,使杨家吃了一个大哑巴亏,也使杨国忠和哥舒翰之间由此结下了深怨。

  时间一晃到了八月初,坐镇河北的史思明和蔡希德两支军队十分不顺,屡战屡败,而他们的对手正是统领河东军的李光弼以及统领朔方军的郭子仪。

  燕军在河北失利,给了安禄山极大的压力,他脾气十分暴躁,经常挥鞭暴打身边的人,像左右相国严庄和高尚,经常被抽得满脸血痕。

  而哥舒翰也一样老奸巨猾,死守潼关天险,使燕军久攻不下。

  安禄山终于忍无可忍,限崔乾佑半个月内攻下潼关,不然提头来见。

  宰相严庄也安禄山被派到陕州督战,如果八月底之前再攻不下潼关,他也同样会被处斩。

  大帐内,严庄和崔乾佑商议着对策。

  崔乾佑缓缓道:“如果能把哥舒翰骗出潼关,那么此战我就有把握了,根据我得到的情报,哥舒翰这个人耳根子比较软,关键在他的两个副将,王思礼偏向于出奇兵,比较贪攻,我的军队几次表现比较弱势,王思礼几次劝哥舒翰杀出潼关,但都被另一名副将封常清极力劝阻住了,所以封常清是个大问题,如果能除掉封常清,我就有把握把哥舒翰诱出关来。”

  严庄眯着眼睛想了片刻道:“封常清之前坐了两年的冷板凳,据说李隆基很不喜欢这个人,主要是他没送礼,得罪了两个宦官,一个袁思艺,一个边令诚,那么我们同样可以利用袁思艺干掉封常清,我可以略施一个小计就能干掉他,然后再利用杨国忠和哥舒翰的矛盾,这一套拳打下来,潼关的局势就能按照我们的方向走了。”

  崔乾佑点点头,“我完全赞同相国的反间之计!”

  金吾卫将军黄玄之前是庆王李琮的人,自从李琮死后,黄玄又及时投靠了袁思艺,成为了袁思艺的一条狗,他对袁思艺的话言听计从,也正是如此,袁思艺才极力保住了他,使他没有被清算。

  这天傍晚,一名宦官找到了准备上街巡逻的黄玄,递给他一张纸条。

  黄玄眯着眼看完了纸条,点点头,“请转告袁公,保证把事情做得妥妥帖帖!”

  入夜,轰隆隆的鼓声敲响,城门已经关闭,现在是关闭坊门,金吾卫开始出动了。

  黄玄带着一支金吾卫巡逻队伍来到了长安县的崇贤坊,只见有人在坊门处要求开门,看见有巡逻士兵过来,那人转身就跑。

  黄玄喝令道:“抓住他!”

  士兵们骑马飞奔上前,片刻追上那人,士兵翻身下马,抓住了他,那人在拼命挣扎,忽然从怀中落下十几锭黄金,士兵将此人牢牢按在地上捆绑起来。

  黄玄催马上前,用马鞭指着问道:“你是什么人,竟敢揣着黄金上路?”

  这人低头道:“小人叫郑虎,是个下人!”

  “胡扯!”

  黄玄拔剑放在他脖子上,“再不说实话,我一剑斩了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3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2/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