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442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七名燕军重甲步兵迅速组合在一起,互相配合,列队而上,一口气杀死了五十多名唐军重锤士兵和重弩士兵,冲了上去,吓得防御攻城梯的唐军士兵也纷纷后退。

  危机骤然出现

第701章 瑕不掩瑜

  另一个意外的情况出现了,没有唐军士兵阻挡,两架攻城梯上的燕军士兵开始源源不断冲上了城头。

  事实证明,组建重锤钩连枪军队是李邺的一个重大失误,完全是多此一举,反而成了重大隐患,唐军重甲步兵把大量敌军让给他们,重锤钩连枪士兵不但没有能消灭敌军,反而被对方大量杀死。

  不光是一部巢车出现问题,其他巢车都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尽管唐军重甲步兵及时改变了策略,不再把敌军放出去。

  但还是两百多名燕军重甲步兵在城头上肆虐,他们又带动了三千多名燕军士兵冲上城头,唐军的防御线连连被撕开口子,城头出现重大危机。

  李邺也意识到自己轻敌了,应该早点下手,他厉声大喊:“传令放火!”

  “呜——”号角声吹响。

  五百名喷火士兵一起向二十部巢车内喷射火油,数十根火把扔了进去,巢车顿时燃烧起来,又有不少士兵将大捆大捆的麦秸扔进去,烈焰高涨,终于把巢车内的敌军逼了下去,唐军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迅速将大量火油罐也扔了进去。

  与此同时,唐军将最后数百罐火油泼在敌军突破的十七架攻城梯上,点燃了烈火,大火阻断了后续燕军的上城之道,城内的火油已经用尽,下面的民团士兵迅速送来五千捆麦秸,使巢车内和城下的烈火越烧越猛。

  解决了敌军增量问题,剩下的就是城头上敌军的存量问题,两万唐军在和三千名燕军士兵激战。

  李邺手执弓箭,箭矢如连珠箭般射出,专射燕军重甲步兵的眼睛,一口气射杀了三十余名落单的燕军重甲步兵,其余燕军重甲步兵都被唐军四千重甲步兵包围隔断,很快便斩杀殆尽。

  二十部巢车已完全被烈火吞没,燕军士兵都远远逃离,城头上的燕军士兵越战越少,最终被唐军士兵吞没了。

  三个防区又迅速重建了防御体系,继续和八十架攻城梯上的燕军士兵作战。

  这次失误使唐军损失了三千五百余人,大部分都是重锤士兵和勾连枪士兵。

  鹰扬郎将左大治跪在李邺面前,满脸泪水请罪,五千重锤勾连枪士兵只剩下不到两千人,让他痛彻心扉。

  李邺扶起他,叹了口气道:“不是你的问题,是我的责任,我轻敌了,小看了燕军的悍勇。”

  李晟在一旁安慰道:“殿下,重锤勾连枪士兵的思路本身很不错,还是因为训练时间太少的缘故,没有能配合起来。”

  李邺摇摇头,“这些只是表象,本来就不该轻率组建军队,又轻率投入战场,还在关键时刻委以重用,加上我迟迟没有下令火攻巢车,想全歼燕军重甲步兵,本质上是我轻敌了,我会向全军承认错误,罚俸一年,并降军职一级,上将军的称号我配不上。”

  李晟叹口气,“胜负乃兵家常事,殿下何必如此自责?”

  李邺神情肃然道:“不这样做,我就不会记住这个教训,不这样做,我又怎么对得起因我轻敌而惨死的数千弟兄?你不用劝了,我心意已决!”

  李邺转身大步离去,望着主帅离去的身影,李晟一时间百感交集。

  这时,远处退兵的钟声敲响,“当!当!当!”

  燕军士兵如退潮般的撤退了,高尚先后投入了六万攻城大军,最后损失了两万五千余人,攻城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城头上的唐军士兵一起振臂欢呼起来,这一战他们付出了六千余人阵亡的代价,最终还是战胜了强大的燕军。

  燕军大营内,高尚带着众将在安禄山榻前跪下请罪。

  安禄山躺在榻上,眯着眼睛望着帐顶,徐徐道:“朕二十万大军攻打长安,损兵折将五万余人,却进不了长安一步,李邺只是一介地方军阀,却能打我燕军灰头土脸,朕深深怀疑,我们还能夺取天下吗?”

  高尚连忙道:“陛下,天下只有一个李邺,他虽然骁勇善战,但微臣相信,唐朝皇帝绝不会用他,相反,还会千方百计打压他、削弱他,陛下也不用太过于多虑。”

  安禄山轻轻叹口气,“你说有道理,李亨确实是这样的人,对下属天性凉薄、寡恩多疑,李邺立下的功劳越大,就越让他憎恨,朕也相信,李邺绝不会有好下场,各位将军,我们还要战下去吗?”

  众将都低头不语,安禄山道:“归仁将军,伱先说吧!实话实说。”

  李归仁低声道:“本来我们今天是有机会夺取长安城,但最后还是功亏一篑,卑职认为,并非我们的将士不肯死战,主要原因还是对方的火油武器太强大,如果我们再造巢车,最终还是逃不过被火烧毁的结果,最后白白牺牲了将士们的性命,所以卑职不建议再战。”

  “朕明白了,守忠将军的意思呢?”

  安守忠连忙道:“看唐军的兵力至少有十万人,还有数万民夫,和我们相差不远了,卑职认为,以长安城的坚固和对方的十万大军,我们至少需要三十万大军才能压制住对方,现在我们只有十五军队,陛下,卑职也认为取胜的机会不大。”

  “张通儒,你是谋士,你来说说看!”

  张通儒连忙出列道:“陛下,攻城无非是强攻和软困两种办法,我们如果继续强攻,肯定能攻下,只是损失会太大,为一城而损全局,微臣绝不赞成,如果放弃强攻,那么就只剩下软困一个选择。

  我们困对方一年,使对方粮食尽绝,最后李邺肯定将不得不突围撤退,但问题是,我们粮食也不多,目前只能维持半个月了,所以软困也无法实施,那么卑职就只能建议陛下尽快撤退,要不粮食补给会出大问题。”

  张通儒毕竟是谋士,懂得要给安禄山一个退兵的台阶,安禄山叹了口气道:“想不到我安禄山最终还是败在粮食不足之上,传朕的旨意,全军开始收拾,三更时撤退回洛阳,另外,高相国留下,其他人都回去收拾吧!”

  众人行一礼退下走了,安禄山忽然道:“太子让朕很失望!”

  高尚连忙对安庆绪狠狠补刀,“回陛下的话,其实攻打襄阳是迫使李邺撤退的最好办法,长安不是他的地盘,他作为臣子不得不出兵,现在李亨已经退到汉中,接下来还可以退到巴蜀,李邺的任务已经完成了,那么只要襄阳那边稍微有点危机,李邺肯定会撤兵回去救老巢,遗憾的是,襄阳那边没有给李邺一点压力。”

  安禄山重重哼了一声,“他甚至连汉水都没有能攻过去,朕这个儿子还真是得力啊!”

  高尚忽然意识到,安庆绪毕竟是安禄山的儿子,自己不能挑拨父子关系,否则安禄山会对自己不满。

  他立刻改变了策略,先斩断安庆绪左膀右臂。

  “陛下,汉水没有攻打过去,其实是有原因的,说不定和严相国有关!”

  安禄山一怔,“为什么和严庄有关?”

  “陛下,商州刺史是严庄的长子严瀚海,卑职已经确定,他被李邺俘虏了,那么李邺会不会利用严瀚海和严庄达成某种交易呢?”

  安禄山立刻明白了,他顿时勃然大怒,“好一个严庄,坏我大事,朕非要剥了他的皮不可!”

  高尚没有把握让安禄山下决心废太子,但他却有把握先干掉严庄。

第702章 燕军东撤

  三更时分,李邺匆匆赶到了城头,他得到李晟派人送来的消息,燕军军营有大动静。

  李邺用千里眼细看了片刻,又把千里眼递给旁边的李晟,“李将军看看吧!”

  李晟看了片刻道:“似乎敌军撤退了!”

  李邺点点头,“他们王旗已经降下了,他们肯定是撤退。”

  “殿下可否考虑追击?”

  李邺摇摇头,“敌军并非真的败退,只是战略性撤退,如果追击,必然反被其噬!”

  李晟叹口气道:“殿下说得对,在凤翔时,我们就遭遇这样的惨败,简直不堪回首!”

  “凤翔对峙了好几个月,怎么会失败?”

  凤翔兵败是李邺一直想问的事情,今天才有机会。

  李晟苦笑道:“唐军最初是裴方老将军为主帅,在凤翔一直稳扎稳打,天子听信了谗言,便以明升暗降的办法,升裴老将军为兵部尚书,册封张掖郡王,把他调回了灵武,也就剥夺了他的军权,又命相国房琯为主帅,郭老将军为副帅,统领十万大军,房琯几次要和燕军决战,都被郭老将军劝住了。”

  “然后呢?”

  “然后燕军主将李归仁就用了减兵法,今天减兵一万,明天减兵五千,只剩三万人时,李归仁全面撤退回长安,房相国鬼迷了心窍,一心要追击,郭帅再三劝他,他就是不听,下令大军追击。

  结果被李归仁杀了一记回马枪,他亲自率领八千骑兵绕过唐军主力,偷袭唐军后勤大营,烧毁无数粮草物资,房琯闻讯慌忙撤退,被李归仁埋伏在半路伏击,十万大军被八千幽州铁骑击溃,伤亡过半,房琯丢下大军,带着十几名手下仓惶逃回灵武,听说是郭老将军收拢了几万残军退回灵武。”

  李邺点点头,“我倒是和房琯打过交道,此人比较平庸,缺谋少智,但他站队很稳,一直支持太子,他才会当上宰相。”

  李晟叹息一声道:“这就是让人寒心的地方了,房琯决策失误,指挥无方,导致十万大军惨败,他本人却不肯承担任何责任,把兵败责任全部推给了郭老将军,天子还相信了,下旨免去郭老将军朔方节度使之职,降为庆州兵马使,并将骠骑大将军降为云麾将军,遭到将领们强烈反对,又勉强改为冠军大将军,所以卑职见殿下主动承担责任,向全军检讨,心中才着实感慨。”

  李邺淡淡道:“这就是抱着政治目的挂帅的恶果,大军决战,天子考虑的重点不是怎么去获胜,而是想着怎么剥夺地方军阀的军权,所以才会有房琯出任三军主帅这种事情发生,所以在天子看来,房琯的政治任务完成了,他没有责任,自然就把兵败追责的板子打在副帅身上。”

  “殿下说得对,其实卑职很愿意跟随殿下,只是卑职代表了家族的利益,身不由己。”

  李晟心中十分难过,作为军人,他当然愿意跟随李邺,但作为家族的利益代表人,他又必须服从家族的安排,必须以家族利益为重,他身不由己。

  李邺微微笑道:“我完全理解,将军不必介意,我还是那句话,我们一起并肩作战,情谊长存,只要将军愿意,江汉军的大门永远为将军敞开。”

  李晟心中感动,眼睛红了,他默默点头,“总有一天,卑职一定会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李邺拍拍他的胳膊,又再三嘱咐道:“今晚至关重要,将军要盯住敌军的一举一动,不管敌军摆出什么诱惑,都必须严守城池,不可出城一步。”

  “卑职遵令!”

  李邺把千里眼递给他,转身下城去了。

  李晟的表态在李邺的意料之中,唐朝依旧是世家的时代,李晟代表着陇西李氏,历史上他的成功,实际上是陇西李氏的成功,皇权要对抗河北藩镇,就必须得到关陇各大世家的支持,这是历史的惯性,从魏晋时代就开始了。

  刚走下城池,迎面遇到了崔光远,崔光远连忙行礼道:“殿下,听说燕军要撤退了?”

  李邺笑道:“崔使君的消息很灵敏,确实在撤退了,目前还在观察!”

  崔光远连忙道:“殿下,长安城内已经戒严十几天了,很多商家都支撑不住,是不是可以稍微放一放,比如每天开放几个时辰。”

  李邺微微笑道:“既然如此,明天就取消白天的戒严吧!允许商家开业,晚上还正常天黑戒严。”

  崔光远大喜,“多谢殿下宽宏!”

  次日一早,李邺接到明确的报告,燕军已经完全撤退,跟随燕军撤退的斥候也传来的消息,燕军后军已经过了新丰县。

  燕军过了新丰县,那就意味着大军完全撤离了,李邺宣布,他们取得了长安保卫战的胜利,一时间满城欢腾,数十万百姓上街敲锣打鼓欢庆胜利,整个长安城成为了沸腾的海洋。

  李邺当即从内库拿出一百万贯钱犒赏三军,阵亡将士以三倍抚恤。

  一时间,三军将士喜笑颜开,坊门开启,恢复了正常秩序,商铺、酒楼、妓院、茶馆纷纷开业,都想着赚士兵的赏钱。

  长安城仿佛在一夜之间恢复了元气。

  中午时分,李邺来到了燕军大营,大营内一片狼藉,数十架无法运走的重型投石机和云梯堆在大营一角,还有十几根皇宫立柱,个个体型巨大。

  还留了几十顶帐篷,里面都是各种损坏的兵器,有几十万件之多,战刀崩了口,长矛折断杆,还有很多破损的皮甲、头盔、战鼓、战旗等等。

  李邺对司马王遂舟道:“这些兵甲扔掉也可惜了,很多修一下可以用在民团上面,把他们全部带走,其他破东西堆起来一把火烧掉。”

  “殿下,还有几十万根营栅怎么办?”王遂舟又问道。

  “送给城内的百姓,每家送一根。”

  这时,李邺想到一事,又问道:“燕军陌刀军装备,收集了多少?”

  “还在整理中,到上午为止已经超过两千套了,估计最后有两千二百套左右,不过不少重铠都被射穿,需要修补。”

  李邺点点头,“把它们都带回去,交给军器署慢慢修补吧!还有长安的军械仓库,你这几天清点一下,这一次我们把军械库和内库带走,其他都留下。”

  “殿下,我们什么时候返程?”

  “不急,我已经发鹰信给军师,一旦安庆绪撤军,三万头骆驼就会出发来长安。”

  王遂舟又小声道:“可天子如果派军队来长安来怎么办?东西就运不走了,不如咱们把一些重要的财物和兵甲先运到商州。”

  这个建议倒不错,天子肯定派斥候在长安打探消息,安禄山撤军,他们肯定会很快知道,军队会先北上接管长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4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2/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