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634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快吃饭吧!饭菜都凉了。”

  独孤明眉头一皱,“那怎么办?”

  李辅国目光阴冷地打量一下独孤府大门,便准备走上去了。

  虽然皇长孙李适被刺,李辅国有重大嫌疑,但也只是嫌疑而已,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和此案有关,说不定还是皇子皇孙之间的争权斗争呢?

  “第二个方案,就是把泉州都封给齐王,但有一个条件,齐王必须向内库再支援十万贯钱,如果齐王想彻底买断泉州,要十五万贯钱!”

  独孤明的府宅距离进奏院很近,就在隔壁的安业坊,和长安一样,独孤明的府宅和大哥的独孤主府就在斜对面,兄弟二人见面很方便。

  很快,独孤明的马车驶入了安业坊,这时,只见前面也有一辆马车在十名骑马侍卫保护下缓缓停在独孤明的府门前,独孤明愣了一下,连忙催促马车跟上去。

  “我明白了,立皇嗣之事,我今天就会向长安汇报,其实驸马也可以直接向殿下通报此事。”

  李辅国缓缓道:“当时封齐王殿下的时候,天子没有注意到一点,晋江县是泉州州府,现在有一点麻烦。”

  这就是由李辅国出面的原因,把泉州卖给李邺,但钱要支付给天子的私人小金库。

  很现实,在钱面前,皇帝也是普通人。

第1046章 张平上任

  “十万和十五万,两者有区别吗?”独孤明问道。

  “当然有区别,十万贯税赋、人口归齐王,土地港口也归齐王,但官员任免还是由朝廷决定,十五万贯,官员任免由齐王自定,朝廷不干涉了。”

  孤独明沉吟一下道:“那就十五万贯,我可以替齐王答应,但我们丑话要说在前面,这不是人情册封,这是拿出真金白银买下土地,既然泉州由齐王殿下买断,希望天子和朝廷不要再伸手进来了。”

  李辅国眯眼笑道:“那是肯定的!另外作为附赠,东海岛也由齐王殿下全权决定!”

  李辅国急忙赶回皇宫,向天子李亨汇报他和独孤明的谈判,之所以找独孤明,是因为李亨很清楚,李邺的很多私人事务都是独孤明处理,尤其这种私下交易,只能找独孤明。

  听说独孤明一口答应十五万贯,李亨满意地点点头,这些天一直缠在在他心中的纠结终于解开了,自己还算是没有吃亏。

  “什么时候给钱?”李亨又问道。

  “独孤明说五天之内,付五万两白银给陛下,他恐怕是要先李邺汇报一下,今晚朕要下旨表彰他的功绩,把整个泉州封给他为食邑。”

  当天晚上,天子李亨连发几道旨意,册封次子李系为雍王,立为皇嗣,第二道旨意,表彰李邺收复相卫四州的功绩,将泉州册封给李邺为齐王食邑。

  前面一道旨意是天子李亨和政事堂达成了共识,而第二道旨意,就比较突然,不过政事堂也不会计较,这个面子还是会给天子。

  李邺在第二天接到了进奏院的快报,同时也接到了独孤明发送来的鹰信。

  官房内,李邺和两名军师李泌、刘晏商议李系上位之事。

  李泌微微笑道:“这只是刚开始而已,算是李亨明确了自己的态度,他要求立次子李系为太子,但很明显,政事堂没有同意,只是同意立为皇嗣,就像当年李旦立为皇嗣一样,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如果百官支持,那就根本不用立什么皇嗣了,直接立为太子,所以立太子不会那么容易,拖一两年都很正常。”

  这时,刘晏问道:“阉党是什么态度,独孤明有没有说?”

  李邺点点头,“他说了,阉党保持沉默。”

  刘晏冷笑道:“阉党绝不会保持沉默,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所图谋。”

  “殿下,刘使君说得对。”

  李泌赞同刘晏的判断,“立太子不仅关系到社稷,更关系到阉党的身家性命,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在意立太子,他现在的沉默只是一种战术,他们就像毒蛇,一定会在最关键的时刻出击,狠狠咬上致命一口,更重要是,他们有这个能力,李辅国掌握梅花卫,鱼朝恩掌控神策军,有军队在手,他们才是立太子的关键力量。”

  李邺赞同道:“现在我们还是以观察为主!”

  李泌提醒道:“殿下,我们也要布局,更高层次战略上的布局,要加快东部势力的部署,军队、物资都要尽快转移!”

  李邺忽然想起一事笑道:“说到东部部署,今天接到了独孤明的鹰信,天子竟然用十五万贯的价格,把整个泉州都卖给我,要求把钱付给内库,感觉着实有点荒唐。”

  刘晏微微笑道:“殿下以为荒唐,其实这才是最真实的一面,天子比谁都看重利益,很多事情正史上不会记录,只会记录结果,但背后的勾兑不会提及,就像天子表彰殿下夺取相卫四州,把泉州赐给殿下为食邑,谁又会想到这背后有一笔十五万贯钱的交易呢?”

  “泉州和东海县就由齐王府接手,我推荐张平为第一次泉州刺史!”

  泉州北面的海面上,一支由十艘万石海船组成的船队正浩浩荡荡向泉州方向驶来,为首船头站着一名身材高胖的年轻男子,正是贸易署副署令张平,他一直长驻江南为陇右采购粮食等物资,建立了一個庞大的贸易网,光手下就有三百余人。

  张平已经卸任,被提升为泉州刺史,带着五百名士兵和七名得力助手来泉州上任了。

  “张使君,殿下怎么会想到在泉州开辟一处地盘?”副手李岳琮不解问道。

  张平笑了笑道:“很快会有两万军队前来驻扎,或许这是一个跳板,也或许要展开海外贸易,我们暂时也不要管那么多,先把泉州巩固下来。”

  “卑职明白了!”

  很快,船队进了海港,开始在码头上停泊了,这时,泉州原刺史已经卸任,改任温州刺史去了,目前右长史赵辛暂时代管,他接到消息,新刺史的坐船已经到海港了。

  赵辛连忙带着州县官员前来码头迎接新刺史到来。

  官员们当然知道泉州现在已经归齐王所有,但他们不知道,现在泉州究竟属于齐王本人,还是属于齐王府,他们也是忐忑不安地等到最后的结果。

  张平从大船上下来,赵辛连忙带着众人上前行礼,“在下泉州长史赵辛,参见张使君!“

  张平也当过长安县令,懂得官场中的交流,他笑着点点头,“感谢赵长史前来迎接!”

  随即赵辛向他介绍了州县其他官员,张平一一见礼。

  这时,张平提高声音对所有官员道:“各位,首先感谢大家来码头迎接我,作为齐王殿下任命的泉州刺史,我需要在这里给大家简单说两句,首先明确第一点,大家不是齐王的私人官员,而是齐王府的官员,从现在开始,大家都对齐王殿下效忠,并接受齐王府管理。“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成为齐王府的官员,那也是正式官员了。

  张平又继续道:“齐王殿下很看重贸易,或许各位不知,我之前是贸易署副署令,长驻江南管理贸易,这次受命出任泉州刺史,我的主要任务也只有三项,一是扩大海外贸易,其次是造大船,希望大家能协助我,将泉州发展成为大唐最大的贸易海港之一。”

第1047章 例行检查

  在众人的簇拥下,张平乘坐一辆牛车前往晋江县城,县城距离码头很近,只有两里,牛车走得很慢,张平正好观察码头上的情况。

  码头上很热闹,到处是劳工和堆积的货物,一辆辆牛车着货物前往仓库。

  仓库区距离码头只有几百步,占地面积很大,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官方仓库,占去了一半面积,有各种大仓库二三十座,被营栅包围,旁边是私人仓库,大大小小有数百间,大小、外型和房子颜色都不统一,显得很杂乱,地上也不是很干净,垃圾随处可见。

  但官方仓库显得很安静,没有出货卸货,也没有民夫,大门紧锁,但私人仓库就格外忙碌,大小牛车川流不息,显得活力十足。

  在私人仓库的另一侧便是商业区,酒楼、客栈、青楼这三样特别多,生意也火爆,很多船员刚靠岸,便调下码头直奔青楼。

  “那是官方的仓库吧!”

  张平指着远处被营栅包围的仓库区问道。

  赵辛点点头,“没错,是官方仓库!”

  “为何这么冷清,还锁着大门?”张平眉头一皱问道。

  “使君有所不知,泉州盛产三样物资,一个是茶饼,一个是瓷器,一个是绵,仓库也是存放着三样东西,大概每隔三个月左右,朝廷船只会到来,把物资运走,所以平时是零零星星的入库,然后每三個月出库一次。”

  “出库算什么,卖给朝廷?”张平问道。

  “不是,算是泉州的税赋,我们是用这三样物资交税,不是粮食和钱。”

  张平点点头,“多出来的物资不会进行贸易吗?”

  赵辛苦笑一声道:“物资不会多出来,有多少朝廷就运走多少,我们也不敢私藏,一旦被朝廷发现,会丢官革职。”

  张平淡淡:“我来了以后,规矩就破了,泉州不用再向朝廷交任何物资,我们官府要做贸易,成立官方商行,不仅卖泉州的特产,还要去南洋做海外贸易,这方面我有经验,回头我了解情况后再安排。”

  赵辛连忙答应,这时,县令罗方镇小心翼翼问道:“刚才使君说来泉州有三个任务,但只说了两个,不知还有一个是什么?”

  张平笑道:“你们都是泉州官员,海对面有一座大岛,你们知道吧!”

  众人点点头,罗方镇道:“使君说的是琉球大岛,那边生活着土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驾船来卖鱼干,然后买一些日常用品回去,相处还算融洽,本地也不歧视他们,有时候渔民直接上岛去买他们的海产品,主要是名贵贝壳和海珠,回来卖给内地商人,能赚不少钱。”

  “语言能够沟通?”

  罗方镇笑了笑道:“他们的语言本来听不懂,但相处了几十年后,他们也慢慢学会了,我们这边的土话,现在他们自己的语言都不说了,开始改说我们泉州土话,交流没有问题。”

  “泉州土话不是汉语?”张平不解问道。

  罗方镇摇摇头,“原本这边的汉人不多,后来两晋南北朝时,大量北方汉人逃难涌入,在这里定居下来,官府把他们编为客籍,几百年来,汉语和当地土话融合后,形成了泉州的土话,有点像汉话,但又不太一样,像卑职就是客籍,我在家里说客家语,在官府说汉语官话!”

  罗方镇说了几句客家语,张平笑了起来,“倒有点像古语!”

  “没错,就是两晋南北朝时江南一带的发音,再带点当地的土话发音,就揉合而成现在的客家语,张使君刚开始可以使用翻译,以后习惯了就听懂了。”

  张平想到一个重要问题,“那琉球大岛上有没有客家人?”

  “有!有至少十几个渔村,住在那边不用给官府交税,我们都默认了。”

  说话时,几辆牛车进了县城,县城毕竟是州府,还不小,城池周长至少三十里,生活着十几万人,商业十分繁盛。

  路上行人的装束都和中原差不多,分不清谁是汉人,谁是客家人,谁是当地土人,普遍皮肤都比较黑,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欢戴一个竹斗笠,主要用来遮阳。

  来到州衙,张平又让司马林敬南安排自己五百士兵住进军营,泉州也有三百州兵,都是本地子弟,主要负责守城门和维护治安,当然不能和张平带来的五百精锐士兵相比。

  州衙内,长史赵辛给张平举办了一个小型上任仪式,张平收取了刺史大印,算是正式成为齐王府任命的第一任泉州刺史。

  接下来一两个月,张平主要是熟悉泉州的情况,同时筹办商行,招募向导和海员,为第一次海外贸易做准备。

  长安崇仁坊,自从朝廷迁去了洛阳后,很多进奏院都空了下来,同时又被陇右、河西、朔方、巴蜀、关内等各州取代,成为齐王府辖下各州的进奏院。

  当然不能叫进奏院,进奏院这个名字有点僭越,而是叫政务联络院,简称联络院,其实是一回事。

  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进奏院是不会动的,但里面的主人却不断变换。

  进奏院附近的翰林酒楼也悄悄变换了主人,新的掌柜叫陈嗣安,河北元城县人,没错,他的另一个身份便是魏博节度府驻长安情报站主管,由田承嗣的长子田维统领。

  一个很秘密的机构,连魏纪中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陈嗣安并不是来收集长安的机密情报,他现在主要是收集公开情报,比如人口、物价、重大事件、百姓对齐王的认可度等等,所以开酒楼是最好的方式,从酒客中的聊天中就能得到很多信息。

  这天下午,酒楼大门外走进来了几名士兵,陈嗣安一下子认出他们的装束,是内卫士兵,他顿时紧张起来。

  为首旅帅敲了敲橱柜,“谁是掌柜?”

  陈嗣安连忙迎上来,“小人陈嗣安,是本店掌柜。”

  “你们东主呢?”

  “东主在洛阳!”

  旅帅点点头道:“你们是新来的吧!”

  “正是!”

  旅帅冷冷问道:“新来开店要去内卫备案,你们去做了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6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4/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