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639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白孝德有点不好意思道:「殿下说得对,上次那个先生的俸禄就是给低了,他自己又不好意思开口,等我们想加钱的时候,他人已经跑了,下次保证吸取教训!」

  「可以,这件事我来安排,还有什么困难。」

  长史刘昆道:「殿下,还有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将士娶妻太难了,因为安西汉人男多女少,平民女子又不愿嫁给军人。」

  李邺呵呵笑道:「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了,不光安西,河中北庭估计都一样,但现在比较容易解决,我过来时访问了吐谷浑,他们大酋长就恳求允许汉人士兵迎娶吐谷浑女子,他们却反过来,男子太少,女人太多,我答应了,这样就解决了陇右士兵的婚姻难题。」

  「殿下是说,把吐谷浑女人送来安西?」

  「只是一部分,我沿途经过的部落基本上都是男人少,女人多,很多女人都想跟随我的士兵走,另外河北和中原也同样是女人多,男子少,战争死了太多男人,我会组织一批妇女来安西定居,我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嫌弃吐谷浑女子,当然我尽量挑选年轻的,二十岁以下,这样在两年内就能逐步解决士兵的婚姻难题,甚至还可以解决安西汉人的婚姻。」

  终于能娶妻了,很多年轻将领的眼睛都冒光了。

  李邺又缓缓道:「请大家放心,大家的困难我都会一一解决,会想办法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裕,使大家能够安心在边疆生活,为国戍边。」

  大帐内顿时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李邺回到王宫住处,天已经黑已经了,只见杨玉环托腮坐在桌上,百无聊赖地拨弄着桌上的一堆玉石。

  李邺走进屋,杨玉环欢呼一声,跳起来搂住丈夫的脖子,双腿也缠住他,噘嘴索吻。

  李邺抱着她坐下,狠狠地吻了她一番,吻得她情迷意醉,这才看到桌上的一堆玉石。

  「哪来的?」

  「国王让王后送来的,说是你喜欢,特地进献给你。」

  李邺拾起几块打量一下,还真不错,都是顶级籽料,脂白红皮,一点瑕疵都没有。

  杨玉环不干了,噘嘴在他耳边撒娇道:「是你的女人重要,还是石头重要?」

  「当然是娘子重要!」

  李邺哈哈一笑,直接抱着她进里屋去了。

  两人已经半个月没有行房,都有点憋苦了,此时浑身都放松了,又洗了澡,可以痛快淋漓地好好享受一番。

  次日一早,李邺带着杨玉环去天山脚下骑马。

  之所以去天山,是因为这次李邺没有时间去碎叶了,无法满足杨玉环想去碎叶和热海的心愿,但碎叶位于天山西段,而龟兹位于天山东段,两地风景都一样。

  而且龟兹这边天山内也有一面小湖,叫哈拉湖,一直就属于龟兹王的私人湖泊。

  龟兹王的一对孙子孙女陪同李邺一行前往哈拉湖游玩。

  天气很好,秋高气爽,蔚蓝色的天空堆积着山一般的白云,一路上,巍峨的天山矗立在眼前,仿佛壁立千仞,给人一种格外的压迫感,山顶上白雪皑皑,和天空的堆积的白云混在一起,分不清哪里是白雪,哪里是白云。

  此时是安西的秋天,一路都可以看见各种大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果子,可谓硕果累累,草原上也到处长满了浆果,令人见而心喜。

  杨玉环穿了一身厚实的蓝白色棉布长裙,腿上穿着暖裤,后背系着一条红色薄绒披风,秋天的天山内还是有点冷,不能大意。

  几个女人脸上都带着面纱,倒不是保守,而是这里的紫外线比较强,容易皮肤晒黑,杨玉环极为看重自己白如割脂般的肌肤,她一点都不敢大意。

  众人穿过一条山谷,纵马奔上高处,众人一阵惊叹,一面波光如镜的深蓝色湖泊出现在他们眼前,四周是延绵不断的松树,一直延绵到半山腰。

  四周没有猎人,也没有樵夫,更没有野兽和鹿群,安静得就像一幅画。

  杨玉环摘下面纱,怔怔地望着湖泊,李邺知道她在想什么,伸手试了试水温,入手冰冷。

  他起身搂住杨玉环肩头柔声道:「热海的水冬天都是温的,但这里的水太寒冷了,连玩水都不适合。」

  「我能感觉到水的寒意。」

  李邺心中一动,笑着建议道:「我们浴池颇大,也很深,不如就在浴池里游水,再拿一幅天山绘画挂在墙上,想象自己在热海之中。」

  杨玉环有点哭笑不得,抿嘴笑道:「这是个馊主意,不过可以试一试!」

  免费阅读.

第1056章 踏上返程

  在龟兹一晃过去了十天,这天深夜,李邺迷迷糊糊中醒来,忽然听见有低低的饮泣声,竟然是身边的杨玉环在小声哭泣。

  李邺心中一惊,连忙扶住她肩膀,「什么了?」

  杨玉环低头没有说话,李邺索性把她抱起来趴在自己身上,吻了吻她的额头,柔声问道:「怎么了?」

  「我我想孩子了。」

  李邺抹去她的眼泪笑道:「我们过两天就启程回去。」

  「可是夫君还要去疏勒、焉耆和于阗三镇吗?」

  李邺笑道:「三镇的指挥使和主要官员正在赶来的路上,估计明天就到了,我明后天接见了他们,就没事了。」

  「疏勒那边不去了?」

  李邺摇摇头,「如果再去那边,我担心会冬天困在河西,既然河中也不去了,那三镇行程都取消,反正主将都到了,不去也无妨。」

  杨玉环也有点紧张起来,「夫君,会不会真的被困在河西走廊?」

  其实李邺也有点紧张,从时间上算勉强来得及,就怕路上有事耽误,那就真的麻烦了。

  白孝德表态道:「回禀殿下,我们会立刻进行选址调查,尽快动工!」

  杨玉环一颗心放下,又开始轻轻扭动身体,强烈暗示着夫君,李邺心领神会,房间里再次春意盎然。

  李邺抓紧时间,当天下午召开了安西行营军政议事,文武官员共二十余人在中军大帐内议事。

  次日上午,焉耆镇的兵马使姚群、副将李波,以及疏勒镇的主将王飞逸、副将魏立夫都先后赶到了龟兹,中午时分,于阗镇的兵马使白凌山、副将赵廉也抵达龟兹,白凌山便是白孝德的次子。

  「我们今天长话短说,就说两件事,任务和资源,首先安西军的任务是什么?」

  李邺严峻的目光看了一眼众人道:「这次我来安西,走的是西海南道,可能很多人都没有走过,在我长久的印象中,那是一个荒漠、寒冷,到处是盐碱,不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但我发现自己错了,从西海南道一路过来,只有草原和湖泊,水草丰美,吐蕃军就是从这样的草原杀来,进入大小勃律,进入且末若羌,我敢肯定,他们一定还会再来,所以安西军的任务就只有一个,阻击吐蕃军对安西和吐火罗的窥视,小勃律要驻军,若羌也要驻扎重军,我建议在尕斯草原上修建军城,在若羌山谷内修建要塞,这是吐蕃人进入安西的必经之路。」

  「应该没有问题,回程我安排一下,就来得及了。」

  李邺点点头又道:「第二件事就是资源,资源包括人资源,简单说就是士兵,其次就是物资源,兵甲、生铁、盐,这些是物资源,第三就是财资源,就是钱粮,这三样资源必须齐备,现在是一万五千军队,我会再调拨五千军队给安西,使安西军队达到两万,然后物资源不足,我回去后会从河西仓库调拨一批物资到安西,这个问题不大。

  最后是钱粮资源,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刘长史说说。」

  长史刘昆缓缓道:「卑职和白都督多次商议,粮食可以用军屯的方式解决,然后我们可以种棉花,在赤河两岸,再成立商行,把棉花卖到长安去,军费能补充一部分,但最好还是希望粟特商税能留给我们。」

  白孝德连忙补充道:「据卑职所知,河中已经开始开采银矿和铜矿,他们有这个条件,安西没有这么好的银矿,如果河中可以通过开采银矿解决军俸问题,卑职也恳求粟特商税由我们来征收。」

  李邺沉吟片刻道:「税收安排是由王相和长史府商议决定,还需要和

  河中都督府协调,这样吧!我回去先拨付二十万两银子作为安西军临时军资,然后你们也要开始采铜矿,我会准许你们自铸铜钱,用自铸铜钱和沙州交易,获取必要的物资,至于你们说得商税,可能会需要一点时间协商,要耐心等候!」

  白孝德和刘昆一起躬身道:「卑职遵令!」

  结束了安西之行,李邺让白孝德发鹰信给北庭都督荔非守瑜,让他和长史独孤峻火速赶去敦煌和自己会面。

  李邺没有时间去巡视北庭了,只能在沙州和北庭主要官员见面。

  次日天不亮,李邺率军三千军队启程出发了,他结束了安西之行,正式返回长安。

  在国王和众将的依依惜别中,李邺的队伍启程了。

  这次他决定先到沙州,再沿着河西走廊前往长安,现在已经是九月底,如果按照来时那样行军,肯定会被暴雪困在河西或者陇右,他必须改变一种方式行军。

  他把三千骑兵分为三队,每一队骑马走四个时辰,其他两千人则躺在骆驼上休息睡觉,四个时辰后,换第二队士兵骑马,之前当值的上骆驼睡觉,四个时辰后再换第三批当值。

  三千匹战马也配给每个当值士兵三匹战马,当值士兵轮流换马,使战马也能得到消息。

  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昼夜不停地行军,大大节省了时间。

  当然不是一直不停,而是每隔两天驻营一次,这样就减少了晚上的驻营时间,原本一个半月的旅途时间压缩到了一个月。

  队伍沿着赤河向东行走,按照齐王的方案,虎贲郎将薛永将三千士兵分成三队,轮流休息当值,队形也改变了,两万头骆驼走在中间,一千骑兵前中后各三百人,另外一百人护卫齐王和王妃,河西走廊上传闻有马匪出没,他们必须提高警惕。

  这里需要多说一句,他们来时带了三万头骆驼,其中一万头留给了安西,作为都督府的资产,方便他们远程行军。

  他们带给安西的物资都卸下了,回去就轻松了很多,二十几辆马车几乎都空出来了,给生病的士兵乘坐。

  杨玉环坐在宽大的马车内,路面平整,马车也不颠簸,行走比较舒适,她和两个侍女按照正常的作息时间休息。

  有时候,杨玉环心疼丈夫,也会在夜里把李邺拉进马车内睡觉。

  几天后,队伍过了蒲昌海,进入了比较艰难的一段路程,当然,如果没有遇到沙尘暴,这段路程也并不是很难,牲畜能找到干草,还会遇到几处补给的水潭。

  茫茫的沙海边缘,浩浩荡荡的大军向沙州敦煌方向而去。

  免费阅读.

第1057章 忽闻匪讯

  经过十余天昼夜不息行军,队伍终于抵达了敦煌。

  就在李邺抵达敦煌的前一天,北庭都督荔非守瑜和长史独孤峻也抵达了敦煌。

  李邺没有时间再去北庭巡视,只能在敦煌接见他们。

  听取了二人的报告后,李邺缓缓点头道:「昆坚部崛起的势头已经不可阻挡,一旦回纥抵挡不住,他们很可能就会向南撤退,一个河西走廊,一个北庭都会是他们撤退的方向,要防止鸠占鹊巢。」

  李邺的担心正是历史的真实走向,回纥被黠嘎斯,也就是昆坚部灭亡后,残部向河西走廊和北庭转移,建立了西州回鹘和甘州回鹘两个政权,当时是晚唐,唐朝已经彻底失去了河西走廊和安西北庭,被吐蕃人占领,但吐蕃最终还是因为气候变迁而衰落,被回鹘人击败,退回了高原。

  荔非守瑜沉声道:「可如果回纥大举南迁,他们必然会无孔不入,我们总不能将他们斩尽杀绝。」

  李邺淡淡笑道:「如果回纥人大举南迁,首先是思结和葛逻禄人的地盘保不住,那么对付回纥南迁就是朝廷的事情,你们要做的事情,处理好小规模回纥人南下,要学会我当年治理伊丽河谷的办法,普通百姓可以接受,回纥贵族斩尽杀绝,把回纥人变成大唐的子民,而不是把整个回纥部落变成大唐的附庸,明白吗?我要子民,不要附庸!」

  荔非守瑜点点头,「卑职明白了!」

  李邺又道:「可能回纥问题在十几年后才会出现,但北庭现在面对的麻烦是沙陀部。」

  沙陀部就是李邺当年剿灭阿布思时遇到的金山部,金山部只是一种民间称呼,就像民间称呼广东话,实际上官方名称应该叫粤语。

  沙陀部一直在北庭唐军的严密监控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发展,直到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放弃北庭,吐蕃和回纥争夺北庭,沙陀人投靠吐蕃,才开始壮大起来。

  李邺又继续道:「我之所以要提到沙陀部,就是要提醒荔非将军,北庭军并非无所事事,你们要监控境外的回纥人和葛逻禄人,同时也要严密监控境内的沙陀部,防止他们坐大,要用分而治之的手段,用推恩令的办法,鼓励他们分裂成更多的小部落,使沙陀部始终成为一盘散沙。」

  荔非守瑜默默点头,「他完全明白了主公的战略意图!」

  独孤峻一直保持着沉默,会见结束后,李邺让荔非守瑜先走一步,留下了独孤峻。

  「独孤二叔是想对我说什么吗?」李邺问道。

  独孤峻目前是北庭都督府长史兼庭州刺史,这是李邺对节度府的最大改革,废除节度府,改为都督府,实行军政分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6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9/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