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职明白,绝对没有放松,一旦接到消息就会立刻汇报!”
元宵节刚过,魏州元城县,一支由数千辆大车满载着粮食物资以及大量财富,沿着官道北上,前往沧州。
五千军队由田承嗣的三子田华率领,沿途护卫车队。
虽然现在是半夜时分,但官道两侧不少百姓在远处观看。
这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物资运输北上,这是第三次了,只不过之前的两次都是船队,没有怎么引起瞩目,而此时河道封冻,只能用大车运输。
大车运输当然声势比较大,就算是半夜,还是惊醒了沿途的民居内的百姓,悄悄打开窗查看。
在距离官道二十几步外的一家客栈内,二楼窗前站着几名黑影,他们密切观察着车队北上。
这几名黑影正是关陇军设在魏州的情报站成员,主管叫王孝林,就是魏州元城县人,原本是大理寺的一名八品主簿,被枢密院看中,把他派来魏州监视田承嗣。
“主管,好像一直都是粮食!”一名手下在旁边低声道。
王孝林摇摇头,“不对!大车的承重明显不一样,我们也不要胡乱猜测,明天去找魏纪中核对一下。”
魏纪中曾经是田承嗣的心腹幕僚,曾长期代表田承嗣驻扎朝廷,但因为他支持田承嗣的侄子田悦,多次劝说田承嗣立田悦的继承人,由此被长子田维记恨。
再加上魏纪中看好李邺,多次劝说田承嗣交好李邺,为自己子孙留条后路,他的劝说被田维抓住了,成为他暗中勾结李邺的把柄。
架不住几個儿子轮番进谗言,田承嗣也渐渐冷落了魏纪中,魏纪中已经被踢出了核心幕僚圈,成为一个二线幕僚,平时也没什么事情。
中午时分,在元城县的清河大酒楼内,王孝林请魏纪中喝酒,聊起了昨晚上的车队。
魏纪中叹口气道:“我压根就不知道昨晚几千辆大车北上之事,包括之前的船队,我知道得甚至比你们还晚,田承嗣商议什么事情从来不会叫我,我已经彻底被边缘化了。”
王孝林也知道魏纪中因为支持田悦而被田维等人排挤,现在已被排挤出决策圈子,之前阿史那承庆之事他压根就不知道,内卫发消息来让自己求证,自己也无从下手。
“那魏先生觉得田承嗣是不是打算北撤沧州?”
魏纪中摇摇头,“魏州是田承嗣老巢,他在魏州经营多年,怎么可能轻易放弃,他转移物资钱粮去沧州,也不过狡兔三窟罢了,魏州保不住,他就撤去沧州。”
停一下魏纪中又道:“他让长子田维经营魏州,让次子田朝经营贝州,三子田华负责沧州,田承嗣本人却神龙见首不见尾,从去年十二月以来,我一共见过他三次,结果发现全是替身。”
“先生能认出他的替身?”王孝林好奇问道。
魏纪中端着酒杯冷笑道:“我怎么会不认识,他的两名替身都是我替他找的,我知道怎么分辨。”
“会不会田承嗣本人已经不在魏州了?”
魏纪中沉思片刻缓缓道:“确实有这个可能!”
第1228章 交释兵权
贝州清河县,在紧靠永济渠的一片原野里,矗立着一座占地数千亩的庄园,庄园被高高的围墙包围,周围二十里内都没有村庄,所以一般人都不知道庄园内的情况。
虽然还有一些农民进去帮忙,但个个守口如瓶,死活不肯说庄园内的情况,眼中还露出恐惧之色。
这座庄园不仅神秘,而且低调,庄园大门常年关闭,在清河县也没有人提及到这座庄园。
让我们把目光越过高墙,发现这座占地庞大的庄园内竟然是一处牧场,几百匹马在牧场上悠然而行,远处是一片占地二十余亩的建筑,修得是雕梁画栋、美幻绝伦,里面更是假山池鱼,步步美景,生活着数十名美女。
这里便是魏王田承嗣的一座行宫,田承嗣虽然自封魏王,但实际上他的各种用度行头已经堪比帝王了,只有帝王才会有行宫,而他就有了,不过这些行宫都很低调神秘,当地人都不知道。
田承嗣此时就藏身在贝州的这座行宫内,目光却盯着遥远的山东。
田承嗣身穿一袭白色的棉袍,这是刚从长安买来的,什么皮毛大氅都穿腻了,他也想试一试这种长安最流行的棉袍,虽然看起来臃肿一点,但很暖和,外面再穿一件羊皮比甲,就更加暖和了。
大堂上摆放着一架河北沙盘,田承嗣的目光凝视着沙盘上的齐州,那里是李正已的都城。
沙盘上的曹州插着一面小红旗,那曹州,郭子仪率领十余万唐军目前就驻扎在曹州。
田承嗣只要从郭子仪的职务判断,就会知道唐军下一步的行动,郭子仪的官职又重新恢复为河南道防御使,他手下的军队在不断增加,已经增加到十五万大军。
田承嗣便知道,李邺第一个要收拾的还是李正已,想想也是,一旦李邺入主朝廷,那他肯定是要先稳定南方,清剿江淮的李希烈,以淮河为界切割,稳住淮河以南。
那么下一步必然是黄河为界切割,黄河以南要全部清理掉,李正已就在劫难逃了。
田承嗣现在最为难的事情,就是要不要派合纵军去救援李正已,如果不去,盟约上白字黑字写着呢!四方签约,一方有难,合纵军必须救援,可如果不救,那么合纵军就失去意义了,面临解散的危险。
目前合纵军驻扎在相州,但雷万春也率五万大军驻扎在卫州,一旦大军赶去救援李正已,相州怎么办?甚至自己的老巢魏州也危险了。
田承嗣心中纠结万分,难以定决。
这时,心腹幕僚王伦低声道:“主公,其实还有第三种方案,既然有了救援之名,但又不损伤兵力。”
“什么方案?”
王伦微微一笑,“等黄河解冻!”
“高明!”
田承嗣顿时竖起大拇指,不是我不愿意来救,大军已经到黄河边了,可就是过不了黄河啊!
田承嗣只是要给李宝臣和朱泚一个交代,至于李正已,是死是活就随他去吧!
想通了这一点,田承嗣心中顿时轻快起来。
卫州,雷万春率领五万大军抵达了汲县,大军驻扎县城外,而在城内还有薛嵩率领的一万五千人。
双方的敌军是驻扎在相州的五万合纵军。
这天中午,薛嵩接到雷万春的邀请,请他观看军队的马球选拔赛。
薛嵩是薛仁贵的孙子,长安的贵族子弟,从小就痴迷于马球,当兵部去年传出消息,将从今年恢复马球大赛时,薛嵩顿时激动了,他要亲自挑选一支马球队。
薛嵩兴冲冲来到了城外军营,他被雷万春的亲兵请到大帐内。
“雷大将军,马球手什么时候选拔?”薛嵩兴冲冲问道。
雷万春笑了笑道:“还要等一会儿,不如我请薛使君先喝一杯酒。”
薛嵩有点奇怪,呵呵笑问道:“大将军,现在可是战时,能喝酒吗?”
“偶然喝一杯无所谓,其实我只是想和薛使君谈一谈!”
“谈一谈?”
薛嵩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眼中露出一丝冷意,“大将军给我摆鸿门宴吗?”
“我并没有恶意,使君随时可以离去,我不会阻拦。”
“是吗?”
薛嵩转身就走,快到帐门时,雷万春淡淡道:“不是我要和使君谈,是摄政王殿下要和使君谈!”
薛嵩停住了脚步,他转头问道:“摄政王想和我谈什么?”
“薛使君这個态度那你还是走吧!不谈也罢。”
既然提到了摄政王,薛嵩便知道自己无法走出这座大帐了,他又重新走回来,大刺刺坐下道:“大将军,这个态度该可以了吧!”
雷万春坐在他对面,给他倒了一杯酒,又把两卷任命状递给他。
薛嵩打开任命状,其中一卷任命他为鸿胪寺卿,封安阳郡公,另一卷任命他为相州刺史,都是李邺的亲笔任命状。
“薛使君可以二选一。”
“什么意思?田神功第二吗?”
雷万春点点头,“大唐不会再有藩镇了,节度使也没有了。”
“所以摄政王要剥夺我军权?”
“不是剥夺使君的军权,而是使君改任文官,军队归朝廷。”
“那我的兄弟和几个儿子,他们怎么办?”
“令弟回家休息吧!使君的儿子,如果愿意,他们可以继续在大唐为将,可以成为我的手下。”
薛嵩眯起眼睛冷笑道:“如果我不答应呢?是不是刀斧手就会杀进来?”
雷万春诚恳道:“当然不是,薛使君随时可以走,只是可惜放弃了这次机会。”
薛嵩心中有些疑惑起来,“如果我守住汲县,你们攻得下来?”
雷万春又取出一份效忠书展开,上面都是愿意效忠摄政王殿下的名单,三十多个名字和手印。
薛嵩的脸刷地白了,除了他兄弟和几个儿子外,其他将领都在上面了。
“这这.”
薛嵩咬牙道:“你们好卑鄙!”
“薛使君认为这是卑鄙?”
雷万春冷笑道:“郭子仪手有十万大军,他一样把军队交给了朝廷,还有来瑱、马璘、张伯仪、田神功他们谁不是有几万军队,不一样向摄政王殿下效忠?他们都愚蠢吗?
他们和你的手下大将一样,都识时务,恐怕只有你才是愚蠢之人,和田神玉一样,最后全家都灰飞烟灭,只可惜了你祖父一世英名,最后竟然毁在你的手下。”
眼前这份效忠书把薛嵩的最后一丝侥幸击得粉碎,他知道只要自己走出这个大营,城内的将领就开始造反了,绝不会给他回城清算的机会。
残酷的现实终于让痴迷于权力的薛嵩终于清醒了,他想到了自己被杀的一幕,想到了祖父薛大将军的一世英名。
薛嵩的后背顿时大汗淋漓,连忙单膝跪下抱拳道:“多谢大将军警醒,薛嵩险些铸下大错!”
雷万春点点头,“两份任命书,薛使君选择吧!”
薛嵩叹息一声,“我也累了,就回京做一任鸿胪寺卿吧!”
第1229章 序幕拉开
薛嵩当即将军权交给了雷万春,他带着兄长薛岌当天返回京城,雷万春随即接管了薛嵩的一万五千军队,并任命薛嵩的儿子薛平为统制、虎贲郎将。
接下来就是两支军队合并重整,薛嵩的手下按照关陇军的标准重新任命军职。
就在薛嵩交权没有多久,郭子仪率领十万大军进入兖州,兖州刺史开城投降。
兖州已经是李正已的地盘,郭子仪大军进入兖州,意味着朝廷的平藩战争正式拉开了帷幕。
李正已的老巢在青州益都县,他最初只有淄州和青州两地,所以叫淄青节度使,这是朝廷给他的地盘。
但随着他野心不断膨胀,他的地盘也开始迅速扩大,向东占领了莱州、登州和密州,向西占领了济州、齐州和郓州,向南占领了兖州和沂州。
李正已整整控制了十个州,成为四大藩镇中所占面积最大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