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已也知道自己面临的危险,尤其李希烈被剿灭,李灵曜北逃后,摄政王下一个要收拾的人肯定是自己。
所以李正已拼命扩军,走海路和渤海国贸易,购入战马数千匹,又利用自己是高句丽人的优势,以复国的名义从新罗的高句丽残余势力中获得军队两万人。
高句丽人灭国后形成的四大势力就此明了,一部分效忠朝廷,像高仙芝、王思礼,一部分留在幽州,效忠安禄山,一部分归附契丹,一部分被新罗吞并。
李正已虽然属于效忠安禄山的高句丽人,但他并不是想复国,他是想建立自己王朝,定国号为齐。
所以李正已和幽州的高句丽人就谈不到一起去了,但他又想得到高句丽的资源,他便把目光投向了新罗,从新罗引入了数万户高句丽人口,编为军户,征兵两万人。
李正已目前有军队近十万人,所以他有底气和朝廷对抗。
不过让李正已极为恼怒的是,去年成立的合纵军竟然背信弃义,迟迟不肯来支援自己。
“砰!”
李正已狠狠一拳砸在桌上,咬牙切齿道:“我就知道田承嗣这个狗贼不可靠,关键时候只会背叛,被他坑了多少次!”
次子李纳在一旁沉默不语,他全权负责参与同盟事宜,最后没想到田承嗣靠不住,这是他的责任。
军师贾深叹息一声,主动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这是我的责任,我没有看透田承嗣的为人,把他想得太好了。”
这时,长子李经劝道:“父亲,田承嗣也没有说合纵军不来,很可能是唐军把他们牵制住了,不是说雷万春率领五万军队在怀州吗?会不会和这支军队有关系,总之,再催促田承嗣,要求他立刻履行结盟协议!”
李经其实等于没有说,但这番话的作用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结束话题,转到正事上去。
李正已见贾深主动揽责,便不好再发作下去,便点点头,“也罢!再催促田承嗣,这件事二郎负责盯紧。”
李纳连忙躬身道:“孩儿一定盯紧!”
李正已这才转回了正题,他问军师贾深道:“军师怎么看郭子仪出兵?”
贾深拾起木杆指着沙盘道:“卑职原以为郭子仪会进攻郓州,没想到他竟然虚晃一枪,率大军攻打兖州,卑职想了一夜,大概看懂了郭子仪的意图。”
贾深又用木杆一指北面的齐州,“如果我没有猜错,郭子仪的下一個目标,一定是攻打齐州!”
“郭子仪是什么意图呢?”李正已问道。
贾深冷笑一声道:“唐军一旦夺取齐州,就和兖州连为一线,那么郓州和济州就被这条线割断了,无法和我们保持联系,实际上就失守了,这就是郭子仪攻两州,夺四州的策略。”
李正已仔细看了看地图,确实是这么回事!
“那依先生之见呢?”
“卑职建议立刻将济州和郓州的军队全部撤到齐州,并向齐州增兵,齐州是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保住齐州!”
齐州无论人口、税赋和商业都是李正已齐国的翘楚,远远超过了青州益都,所以李正已正准备迁都到齐州历城县,而且历城县的城墙高大坚固,易守难攻,城内粮食有四十万石,特别适合长期作战。
想到这,李正已果断对李纳道:“二郎和贾军师率五万军队去支援齐州,一定要保住历城县。”
李纳一惊,“父亲,带着五万人,那益都就只剩下一万余人。”
李正已摆摆手,“我把其他各州的军队都集结到益都县,兵力就到三万人了,我们只要保住历城县和益都县,让唐军久攻不下,李邺很可能就会转而先攻打河北。”
当然,这是李正已的一厢情愿,也是他做梦也想发生的事情。
当天晚上,李纳和贾深率领五万大军疾速赶往齐州,李正已同时下令,各州军队向益都县集结。
李正已又命令济州和郓州的六千军队向齐州集结。
郭子仪是一月二十日出兵兖州,这是去年就制定好的方案,一月二十日是约定好的时间,所以在这一天,在海州的东海岛上,四百艘大船满载着三万将士和大量物资出海了。
事实上,李邺完全可以从海州直接北上,夺取兵力空虚的沂州,然后杀进密州,完全没有必要走风险很大的海路。
这其实也是在练兵,练习海上运兵,为下一步的海外扩张做准备。
三天后,四百艘抵达了目的地,一处巨大的海湾,这里就是后世的胶州湾,不过唐朝这里还没有名字,只是渔民的捕鱼之处,海湾属于密州和莱州的交界处,人口稀少。
这座海湾同时也是一座天然良港,四百艘大船驶入海湾,在当地渔民的引领下,船队陆续靠岸停泊,大量军队从船上下来,开始在岸边暂时休息。
足足用了一天时间,三万大军才全部上岸,休息一夜后,次日一早,大军养足了精神,迅速杀向五十里外的高密县。
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夺取县城,军队并没有继续前进,而是驻扎在高密县,南霁云派人去赶去兖州和主将郭子仪联系。
南霁云又派出一万军队分成三队,分别前往密州各地以及莱州、登州,先是占领三州,然后开始征集大车运送粮草物资。
与此同时,四百艘大船返回东海岛再次装载粮食物资。
在决定攻打李正已之前,枢密院便做了充分的情报准备,李正已把所有粮草物资都集中在核心城内。
一共有三座核心城池,一座是青州的益都县,一座是淄州的淄川县,一座是齐州历城县,而淄川县的粮草物资在半个月前全部运到了益都县。
所以对唐军而言,最重要是后勤补给,各地河水结冰,水路不现实,陆路又比较远,枢密院便考虑到了海路。
而胶州湾冬天不结冰,那么补给粮草物资就可以从海路运到胶州湾沿岸,再用二十辆冰橇船沿着高密河将粮草物资运到高密县。
以高密县为后勤重地,利用大车将粮草物资运到益都就容易多了。
第1230章 引蛇出洞
郭子仪老姜弥辣,他攻打兖州只是一个试探,就像高手过招,先使个虚招试探对方一样,果然被郭子仪试探出来了,李正已就像一只受惊的乌龟一样,立刻收缩。
把部署在各州的军队收回了齐州和青州。
这时,郭子仪的大军又杀回了郓州,他不可能从兖州直接北上,后勤跟不上,他只能杀回郓州占领最北面的须昌县,数百辆冰橇船运送大量粮草物资从曹州出发,沿着济水北上,两天时间就抵达了须昌县。
但郭子仪还是按兵不动,他还在等南霁云的消息。
这天中午,两名亲兵将一名送信士兵带进了大帐,士兵单膝跪下行礼,“小人奉南将军之令,特来给老将军送信!”
说完,士兵呈上信件,郭子仪接过信看了一遍,又问道:“从海湾到高密县没有官道吧!你们是怎么把粮食补给送到高密县?”
“回禀老将军,确实没有官道,只有小路可走,但有条高密河从海湾通往高密县,我们带了二十艘冰橇船和四十头牛,就利用冰橇船把粮草物资一次次送往高密县,然后南将军又在附近各州征集大车,准备把补给从高密县运往益都县。”
郭子仪点点头,他随即命人将大将荔非元礼找来,不多时,荔非元礼匆匆赶来,躬身行礼道:“参见老将军!”
郭子仪缓缓道:“南将军的大军已经抵达密州高密县了,你可率五万军队赶往高密县,配合他的军队包围益都县。”
这是李邺早就部署好的方案,荔非元礼属于军队高层,也知道这个方案,当然,这是早就安排好的,只是由郭子仪决定什么时候出发。
荔非元礼当即躬身道:“卑职遵令!”
当天下午,荔非元礼率领五万大军带着六天的干粮浩浩荡荡向高密县赶去。
十大军去了一半,郭子仪率领剩下的五万军队继续北上齐州。
就在郭子仪大军南面的五十里外,席万里率领三万骑兵不紧不慢地跟随着。
这自然是李邺的策略,从表面上看,是十万大军攻打李正已,但实际上是十六万军队,另外六万属于隐藏军队,包括从海路过来的三万军队和跟随在后面的三万骑兵。
郭子仪将十万大军一分为二,很容易就会给齐州的敌军一个错觉,他们面对的只有五万军队。
这实际上是一個引蛇出洞的策略,从一开始李邺就没有打算进行攻城战,如果最后演变为巷战,对二十万人的历城县无疑将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整个山东半岛并没有遭受安史之乱的屠戮,虽然先后被军阀占领,但这些军阀都是打算以此为根基,没有像河北那样的烧杀抢掠,更没有屠城。
这一点也是李邺极为看重的,他不希望平藩之战最后变成了生灵涂炭。
两天后,五万大军进入了齐州,停了下来。
这时,李纳已经得到了最新情报,郭子仪率领五万大军进入齐州,而另外五万大军去了青州。
这让李纳怦然心动,对方才五万人,而自己有八万大军,如果自己能出动出击,直接击溃对方呢?
李纳立刻找来军师贾深商议,贾深有点犹豫,“公子,对方可是郭子仪,老奸巨滑,他不会真率领五万军队向我们挑战,这种低级错误他不会犯!”
“正是他老奸巨滑,所以他才会虚张声势吓唬我们,让我们不敢出战,一旦另外五万军队把益都县攻破了,五万人再杀回来,我们可就丧失机会了。”
贾深眉头一皱道:“他们完全没有必要虚张声势,军队留在济州或者郓州都可以。”
“郭子仪也担心我们会支援益都县啊!所以才会杀到齐州来拖住我们,让我们不敢轻举妄动。”
李纳越说越觉得自己思路正确,何况唐军的火器威力强大,他们守不住城池,还不如主动出击,以多击少。
“就这么决定了,等我们击败了唐军,我们再赶去支援益都县。”
李纳的最终决定,军师贾深也没有反对,关键是唐军的攻城火器太犀利,很容易将城池炸垮,他们早有耳闻,一旦城池坍塌,守军就没有士气了,大军必败无疑。
还不如主动出击,利用高涨的士气击败对方,贾深也接受了李纳的决策。
李纳见军师不再反对,他顿时精神振奋,当即命令贾深率五千军队守城,他亲自率领八万大军出城南下迎战。
当然,李纳还有更深一层心机,再过半个月黄河就要解冻了,如果现在出击,赢了当然好,如果败了,他还可以及时撤往黄河北岸。
如果唐军围而不打,等到黄河融冰后再攻城,他们就没有退路了。
当然,这个深层次的原因他不敢说出来,一旦说出来,就等于背叛他的父亲。
郭子仪率领大军沿着济水向东北方向缓缓而行,大军刚抵达山茌县,郭子仪便接到斥候消息,李纳率领八万大军出城迎战了。
郭子仪大喜,他当即派人疾速赶往后方,通知率领骑兵远远跟随的席万里。
在山茌县以东的辽阔旷野上,五万唐军摆下了阵型。
五万唐军由两万骑兵,两万长矛军和一万刀盾军组成,在两万长矛军中,隐藏着六千重甲步兵,而在一万刀盾军中,也隐藏着两千特种士兵,特种士兵主要是指投矛军和火器兵。
郭子仪这是第一次指挥关陇军作战,他征战沙场数十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信心。
关陇军不仅有强大的骑兵,不光有所向披靡的重甲步兵,更重要是一千人组成的火器营太强大了,他亲眼目睹了铁火雷和爆裂箭的威力后,他更坚定了必胜的信心,哪怕没有三万骑兵,他的五万军队也一样能以少胜多,击败对方的八万大军。
当然郭子仪是谨慎的主将,既然有援军,他当然要充分利用。
半个时辰后,远处十里外出现了一条漫长的黑线,敌军八万主力出现了。
“大军前进!”郭子仪战刀一挥,下达了命令。
第1231章 旷野激战
两支大军越走越近,在相距三里时,大军停了下来,两支大军延绵近十里,旌旗招展,杀气腾腾。
李纳的主力军是三万骑兵,几乎都是以东胡人为主,大部分高句丽人和奚人,参加过安史之乱,是李正已前任侯希逸从幽州带来的老兵,十分犀利善战。
另外两万军队是去年从新罗接来高句丽军,还有三万人则是招募的本地人军队。
两支大军遥遥对峙,而在地形上,淄青军略略占优,地势起伏,他们在稍微高处,这种地形有利于骑兵冲击。
李纳身披铁甲,手执长槊,眯眼望着唐军阵型,副将吴元济低声道:“元帅,唐军没有弓弩手!”
李纳点点头,还真没有,他想不明白郭子仪为什么不配置弓弩手,但他也没有再多想,举槊喝令道:“骑兵冲击,冲垮唐军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