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760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按照当时的约定,过渡期为两到三年,最早应该是明年天子退位,但形势变化太快,这才一年半左右,李邺上位的时机就已经成熟,他的威望达到了顶点。

  张立也知道,该他表态的时候到了,这个时候他装聋作哑,触犯了摄政王的最高利益,他和家族一定不会有好下场,

  就在独孤兄弟密谈瑞兆的同时,张立也来到了韦见素的官房。

  韦见素连忙请他进来,两人分宾主落座,又让茶童上茶。

  张立缓缓道:“我今天来是想和相国私下探讨一下,关于现在天子的问题。”

  张立很婉转,他丝毫不提摄政王上位,而只是谈目前天子的问题。

  韦见素淡淡问道:“他现在情况不太好吗?”

  张立点点头,“前几天是他八岁的诞日,我昨天特地去探望他,他小时候是什么情况我知道,我以为他长大后会好一点,但事实上…….”

  张立苦笑一声道:“他的情况越来越糟糕了,我在他面前站了近半个时辰,他至始至终没有抬头看我一眼,依旧玩他的小木块,那木块他四岁时就在玩了,一直玩到现在。”

  张立叹息一声道:“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再自欺欺人了。”

  “那该怎么做?”

  韦见素问道:“张相国有建议吗?”

  “我建议政事堂甚至军政议事对天子做一个全面评估,至少要让所有官员都明白天子的状态,然后大家来投票决定,这样才不会有谣言和非议!”

  韦见素暗暗赞许,张立考虑得很周到,首先是天子退位,然后才考虑谁来继任皇位。

  而不是直接谈摄政王,这样就会出现摄政王要强夺皇位的不利非议。

  等天子退位了再来考虑皇位继承问题,这样就给摄政王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韦见素笑道:“我同意军政议事评估,张相国认为什么时候比较好?”

  “事不宜迟,明天上午吧!”

  “那太后同意吗?”韦见素急问道。

  张立点点头,“她同意,她也认为这样做对她儿子比较合适。”

第1269章 公开评估

  事实上,张太后最初是坚决反对她儿子进行一个公开评估,她不想看到儿子在这么多人面前丢脸,她受不了这种感觉。

  不过张立还是说服了她,她儿子不是一般人,是天子,按照历朝历代惯例,退位的皇帝一般都活不到成年,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原因去世。

  但如果让小皇帝公开评估,按照摄政王的方式退位,那他就很可能得到善终。

  比起儿子的性命,那点面子算什么?

  张太后最终被说服,同意了父亲的方案。

  次日上午,中书省圆厅内,数百名官员济济一堂,都是五品以上高官,也包括在京武将,一起参加了这次由政事堂举行的评审会。

  评审天子是否有能力继续履行最高统治者的职责。

  所有官员目光都很复杂,虽然历朝历代都有废除皇帝的情况发生,比如汉废帝刘贺,汉少帝刘辩等等,但那些都是由个别权臣所废。

  而这一次,将由数百名官员举手投票来决定,实属开天辟地第一遭,但又合情合理,充分体现了朝廷不仅是皇帝的朝廷,也是百官的朝廷这个原则。

  天子已经八岁了,很多官员只闻其名,还是第一次看见他本人。

  天子坐在圆厅下方正中间一张台子上,在专心致志摆弄着他手下的木块。

  由首席御医王光济介绍他的情况,“从三岁以来,他就是这样了,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谁叫他都不理睬,喂他吃饭他就吃,让他睡觉他就睡,除此之外就是坐在屋内发呆,或者玩弄他手中这几个木块。

  连先帝来看过他几次,他也从不理睬,在他身后怒吼,他也不睬,让先帝非常失望,抱憾而去。”

  韦见素问道:“这孩子可是失聪?”

  王光济摇摇头,“他不失聪,我可以证明给大家看!”

  王光济取了一個木鱼在小皇帝身后敲了几下,小皇帝立刻扭过头,抢过木鱼,胡乱敲了起来。

  片刻,他又把木鱼丢在一边,继续玩自己的小木块。

  王光济苦笑道:“他就喜欢木头的声音,不光敲木鱼,敲柜子,敲木碗他也有反应,别的就不行了,卑职再给大家试验一下。”

  他走到小皇帝身后,忽然在他脑后大喊一声,“皇帝陛下!”

  孩子却充耳不闻,没有任何反应,圆厅内顿时一片窃窃议论声。

  韦见素摆摆手,“大家安静!”

  众人渐渐安静下来,韦见素又问道:“王御医,这孩子得的是什么病?”

  王光济缓缓道:“这其实是白痴的一种!”

  圆厅内顿时一片哗然,大唐天子居然是白痴,他是怎么成为皇帝的?

  其实这个问题不用问,几年前的事情大家都记得清楚,是阉党为了控制皇权和朝廷,扶持了定王登基,事实上,作为张皇后的儿子,定王李侗应该是嫡子,先帝立他为太子才是天经地义,但先帝偏偏就没有立他,根本原因就是这孩子是白痴。

  “各位,请安静!安静!”

  韦见素再次敲打小钟,“当!当!当!当!”

  百官们安静下来,韦见素又问王光济,“他能治好吗?”

  王光济摇摇头,“回禀相国,这是娘胎里带来的,终生就这样了!”

  “我明白了,请带他回去吧!”

  御医王光济挽起小皇帝,在数百官员的注目下把他带走了。

  等他们离开后,韦见素这才缓缓道:“因为从前天子年幼,大家都想着或许他长大后会恢复正常,但现在他已经八岁了,大家也看到了他的现状,按照议程吧!同意维持现状,由这孩子继续出任大唐皇帝的官员请举手。”

  圆厅内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举手。

  韦见素又继续道:“同意废除目前天子,重新另立大唐天子的官员请举手!”

  圆厅内所有人都刷地举起了手,包括韦见素自己。

  “请放下,我再问一遍,同意他继续出任大唐皇帝的官员请举手!”

  依旧没有任何人举手,韦见素点点头,“一共三百四十三票赞成废除现在的天子,零票反对,本相正式宣布,朝廷提议废除天子,另选贤明继任大统。”

  政事堂随即草拟了《关于废除现任大唐皇帝的提议》,由三百四十三名大臣签字画押,作为正式文书。

  虽然朝廷同意废除天子李侗,但这只是朝廷提案,不是正式决议,提案必须由摄政王批准后才能成为正式决议,然后由太后颁布诏书,废除天子李侗。

  至于由谁来继承大统,虽然大家都想到了摄政王李邺,但并不代表其他李氏宗室没有机会,关键还是看支持的情况。

  政事堂内,除了刘晏不在外,其他八名政事堂成员正在商议推举新天子的方案。

  大家只是在制定标准,并不是推荐谁来继任大统,所以任何人都不提,也不提交摄政王。

  这就是韦见素的精明老辣之处,他用公开且合理合法方式帮助李邺上位,使李邺的上位完全符合道统,将来不管任何史书都无法否认他登基的合法性。

  八位相国和辅相逐一补充,渐渐达成了共识,一共制定了五条原则。

  第一条原则,李氏宗族原则,所有新帝候选者必须在宗室族谱中有记录,并不是所有皇族都能在宗族中有记名。

  比如李林甫的子孙虽然都是长平郡王李叔良的后人,勉强可以称为皇族,但只有李林甫、李岱和李邺三人记入了宗族名谱,其他都没有。

  这种情况有很多,实际上只有唐高祖李渊的后人才记入宗族名谱,而李林甫、李岱和李邺三人是特别列入。

  第二条原则,推荐原则,所有大唐七品以上官员都有推荐权,不仅是文官,也包括武将、虚官和有爵位的贵族等等,每个人都有一张推荐票。

  所以候选人至少要得到三十张推荐票以上,才有资格成为新天子候选人。

  第三条原则,实名制原则,所有参与者都要求实名,每个推荐者都必须有据可查。

  第四条原则,公开公平原则,这次新天子推选过程全部公开,由政事堂审核资格,公开唱票记票,以保证公平。

  第五条原则,成年原则,每个新天子候选人都必须年满十八岁,十八岁以下的宗室不准参加候选。

  五条原则确定下来,韦见素前去拜见摄政王王妃,请她批准五条原则。

第1270章 渭河瑞兆

  这两天,摄政王府内忙成一团,太微产下一个男孩,另一个孕妇沈珍珠也有临产的征兆。

  好几名产婆和御医都在忙碌照顾沈珍珠。

  沈珍珠生活在摄政王府已经是朝中公开的秘密,但也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沈珍珠不是太子李豫的发妻,李豫的发妻是韩国夫人的女儿崔氏。

  虽然沈珍珠后来也被封为太子妃,但性质还是不一样,她毕竟是小妾上位。

  历史上,沈珍珠有地位是因为她儿子唐德宗,如今李适被刺早死,也没有成为皇太孙,所以不管是宗正寺,还是朝臣,都没有把她当回事。

  这也是沈珍珠回娘家不受见待的缘故。

  真正影响大的是杨玉环,所以知道底细的人都小心翼翼,不敢有半点泄露。

  望仙楼内,独孤新月正和杨玉环闲聊,她们刚刚接到家信,夫君已经在返回长安的路上,让一家人都充满了期待。

  “大姐,我觉得你不应该逃避,而是想办法适应,夫君上位是必然的,到了他那个地位,代表的已经不是個人利益,而是无数人的利益。”

  独孤新月叹口气,“我知道这条路是必然要走的,也没打算逃避,只是我内心并不想走这条路。”

  杨玉环喝了口茶,抿嘴笑道:“那大姐担心什么呢?你们是结发夫妻,你担心他会把你抛弃?”

  “那倒没有,只是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莫名烦恼,哎!我也说不清楚,或许我有点担心独孤家权势太大,又不懂进退,会给我惹来无尽的烦恼。”

  杨玉环沉默片刻道:“有件事按理我不应该说,但我想想还是告诉你,夫君给我说过关于独孤家的事情。”

  “什么话?你快告诉我!”

  “大概是去年吧!有一天晚上他和我闲聊时,提到海外和西方,他说外面疆域太大,作为朝廷恐怕难以顾及,他考虑建诸侯国,把一些财势巨大的权贵家族放出去建诸侯国,他举例时,第一个就是独孤家族。”

  “啊!”

  独孤新月大吃一惊,“夫君真这样说过吗?”

  杨玉环点点头,又连忙解释道:“大姐千万不要多心,他对我说这些,是因为我既无娘家,也无子嗣,所以他没有什么顾忌。”

  独孤新月拉着杨玉环的手笑道:“我不会多心的,有时候夫君多宠爱你一些我还求之不得,就像你自己说的,伱无娘家也无子嗣,我担心什么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7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0/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