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管是谁说的,你就说是还是不是?”
李邺点点头,“确有此事,我也是刚刚才知道。”
“拿你打算怎么处置?”
“先让孩子回来,我看一看,然后我准备让他去太学读书。”
“你真是作孽,那么多年把母子二人仍在外面,不闻不问,就像当年我一样,亏你还是大唐天子!”
“娘!我也是刚知道啊!再说金山灵是圣女会的教主,她在粟特就和女皇帝一样,他们没有吃什么苦,不能和母亲比。”
“等孙子回来后再说,你要好好培养他,让他接受汉人教育!”
“我知道,我会有安排!”
这时,三个小娘子跑来过来,拉着祖母道:“祖母,吃饭了,爹爹快走!”
“哎!我的三个乖宝贝。”
裴三娘顿时笑逐颜开,跟着三个孙女宝贝走了。
第1400章 奸滑国王
撒马尔罕,康国王宫内,李成华见到了国王康斯坦丁。
从个人感情而言,李成华着实痛恨这个阴险的老国王,居然害死了金山灵,她恨不得一刀将他脑袋砍下来。
但李成华现在代表的是大唐皇帝,代表大唐王朝的利益,她决不能把粟特势力推到大食那一边。
李成华强忍着内心的仇恨,表现出了异常的平静,对康斯坦丁道:“大唐的要求并不高,首先康国要把咸海县还给大唐,那是大唐皇帝的封地,是大唐皇帝当年和可萨国突厥部激战而夺来的土地,从来就不属于康国,这是所有谈判的前提。”
唐朝的要求在康斯坦丁的意料之中,当初他占领咸海县就知道有后患,所以没有纳入康国领土,而是直接封给了宰相安博尔。
安博尔宰相当得太久,已经尾大不掉,可以借唐朝的手把他宰了。
康斯坦丁取出一份地图,对李成华道:“李将军请看,这是康国的地图,从来没有把咸海县纳入康国领图,是宰相安博尔擅自占领了咸海县,我多次劝他,但他从骨子里轻视大唐,把我的劝说置若罔闻,他已经坐大,我拿他没有办法,如果唐军要夺回咸海县,可以直接把他宰了,我一点意见没有。”
李成华冷笑一声,“你是想借刀杀人?”
康斯坦丁摇摇头,“是不是借刀杀人不重要,重要的唐军想拿回咸海县就必须得把他杀了,咸海县在他手中,由他儿子坐镇,他绝不会交出来。”
李成华点点头,“咸海县既然和康国无关,那我们就不谈了,我们再说说我们双方都关心的事情。”
“李将军请说!”
“我们大唐皇帝的意思,我们愿意帮助粟特各国击败大食军,夺回安国,但战后我们要在粟特驻军。”
康斯坦丁一激灵,紧张道:”莫非让我们变得和石国一样?”
李成华摇摇头,“石国的银矿是我们所需,但粟特各国没有我们需要的东西,我们只需要粟特人的商队,所以我们不会侵犯你们利益,不会要你们的土地,也不会抢你们的国库。”
康斯坦丁心中稍稍松了口气,又问道:“条件呢?”
他心里有数,唐军不是来做慈善的,唐军必然有所图。
李成华发现这个国王老奸巨猾,他完全能看透唐朝的图谋,和这种人说话,倒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可以直接说。
“国王是聪明人,那我直说了,唐朝的根本目的是不允许大食势力入侵河中,大唐对你们的宗教之争没有兴趣,但丝绸之路对大唐极为重要,你们可以帮助大唐的商品销售到大食和遥远的西方,给大唐带来丰厚的利润,对大唐财政有益,这是根本,国王相信我说的话吗?”
康斯坦丁点点头,“这是我早就明白的事情,河中距离大唐太远,没有足够利益,大唐是不会在意我们的死活,从你们汉朝时候起,丝绸之路就对你们很重要。”
李成华微微笑道:“我们能达成这个共识,接下来就好理解了,大唐会在河中驻军一万人,由粟特各国供养,你们可以削减自己的军队,由大唐保护你们,可以减少你们自身的军费开支。”
康斯坦丁沉吟片刻道:“道理我明白,但需要和各国商议,李将军就直接说吧!”
李成华缓缓道:“其实就这个条件,驻军一万,军队由你们供养,另外大唐会在撒马尔罕建立联络府,别的就没有了。”
康斯坦丁叹口气道:“其实这个条件并不苛刻,我作为康国国王,我可以接受,但我明白其他各国的担忧,他们害怕这支军队的主将会把河中地区吞并,他会建立自己的王国,脱离大唐,大唐怎么控制军队?”
康斯坦丁借别人来说事,实际上就是他的顾虑,康国粟特第一大国,也是粟特各国的领袖,只要康国答应了,其他各国都会答应。
不过这确实是个问题,历史上高仙芝就是典型,对河中和吐火罗的各个小国都是随心所欲的攻打。
但李邺有预案,对这个问题有很深的考虑。
李成华沉思片刻道:“大唐皇帝也一样担心军队失控,我们有五个预防措施,第一就是建立联络所,联络所是朝廷驻河中的特使府,和军队没有关系,如果发现军纪和大唐主将的不当行为,你们可以向联络所反映,甚至可以去碎叶总管府控诉,大唐皇帝会立刻换主将。
第二个措施是监军措施,驻军一万人会配备御史监军,他的主要任务是监视主将对抗朝廷,有自立的想法,如果主将和你们私下联系,你们也可以通告监军。
第三个措施是人质措施,所有驻军将士的家属都在大唐,主将的家属在长安,哪怕主将想丢弃妻儿造反,他下面的将士都不会跟随,不是每个人都能抛弃妻儿。
第四个措施是坚持用汉将,所以中层以上将领都会是汉人,不用胡人将领,这是我们安史之乱的深刻教训,汉将会心怀故国,而很大一部分胡将都不会。
第五个措施也是最重要的措施,实行轮换制度,每一批驻军在河中只呆四年,然后由另外一批驻军来接换,主将没办法在河中长期驻扎,他就不会产生归属感,不会产生异心。”
李成华的一番话彻底打消了康斯坦丁的顾虑,他点点头道:“如果能严格执行以上五条措施,相信粟特各国都愿意接受大唐驻军,以保护我们不受大食的入侵。
圣女会在一场大火后已经彻底灭亡,管理机构没有了,长老会的九老圣女也被烧死,场所和寺院都付之一炬,剩下的几千骨干教徒也被光明会接收。
更重要是圣女会数十年积累的几千万金币凭空消失了,数万斤白银用来建造白银寺院,也被石国的唐军拆除运走。
剩下就是各地的土地不动产,基本位于哪个国家,就属于哪个国家,完全被粟特各国瓜分了。
最后的小史国女王在圣女会灭亡后,也黯然下台,将王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小史国恢复了正常王权。
小史国的都城那色波是粟特第三大城,也是河中地区最大的宝石产地,小史国深受各国重视,小史国的回归是一个标志,意味着在河中横行近五十年的圣女会终于完成了历史使命,圣女制度在河中地区彻底消亡。
但圣女制度在波斯拜火教内依然存在,也会一直延续下去。
目前粟特各国的国王就在撒马尔罕,他们一方面在躲避大食的入侵,一方面在联合剿灭圣女会。
除了石国国王外,其余八国国王被康斯坦丁召集在康国王宫内。
“我和唐朝皇帝特使已经完成了谈判,我现在向各位通报谈判情况。”
康斯坦丁是各国国王领袖,他不打算再节外生枝,如果有国王有意见,不接受他的方案,那可以退出八国联盟,由唐军处置。
“大唐皇帝愿意帮助我们击败大食国的入侵,收复安国,他在十多年前曾经帮助过我们,大家应该还记得他,这一次他提出驻军要求,在战争结束后,大唐将在河中驻军一万人,由我们粟特各国供养,除此之外,大唐不干涉我们的内政,不干涉我们宗教,不占领我们土地和矿山,不抢夺我们的国库,各位,我认为这个条件非常不错,所以我答应了唐朝皇帝特使。”
第1401章 东曹之危
“对方有没有提到一万军队驻军地点和供养的数额?”史国国王史莱特林问道。
康斯坦丁点点头,“驻军地点有两处,一处是在撒马尔罕,大约有五千人,一处在咸海城,也是五千人,都是骑兵,供应数额每人每月九枚金币,也就是九万金币,然后就是一万军和战马的粮食。”
九万枚金币众国王都能接受,关键是数额并不大,他们可以裁减自己的军队,基本上就平衡了。
当然,九万枚金币相当于十八万贯钱,相当于三万唐军一个月的军俸,这实际上是把碎叶一万驻军和北庭一万驻的军俸都加在里面了。
这就相当于相当于一种变相的保护费,朝廷财政不再负担河中地区和北庭的军队开支。
史莱特林有点担心道:“一万唐军是不是太少了,他们挡得住大食军队吗?”
康斯坦丁微微一笑,“大家不要担心,实际上唐军在河中驻军三万人,在石国有一万驻军,驻扎在拓枝城和俱战提,由石国供养,因为石国没有自己的军队了,完全接受大唐的保护,各位,千泉公主将成为大唐皇帝的妃子,石国和我们的道路不一样了。
还有一万唐军驻扎在碎叶,一旦大食再次东征,包括安西的两万驻军,河中的三万驻军,一共会有五万唐军迎战,我认为不用担心。”
康斯坦丁随即将驻军协议交给众人过目,一式两份,由汉文和粟特书写。
“大家看一看吧!没有意见,我们所有人代表各自的国家在上面签字盖印,交给李特使后,石国的五万唐军即刻出兵,至于一万唐军供养怎么分配,我们内部再协商,可以以人口为分配基准,我觉得比较公平。”
一旦提到具体供养分配,这就涉及到所有人的利益,大家都纷纷议论起来。
当然,协议还是不折不扣地签署了,康斯坦丁立刻派人把协议送到李成华的手中。
李成华连夜离开撒马尔罕,返回石国。
唐军五万大军齐聚俱战提,石国拓枝城暂时由郭昕率领五千军队驻扎。
此时,白孝德得到了李成华的通知,已经和粟特各国签署了协议。
白孝德接到消息,东曹国遭遇大食军进攻,形势危急,他当即率领五万大军穿过俱战提峡谷,向西方三百里外的东曹国疾速杀去。
黑衣大食在阿拔斯哈里发建立帝国的第二年便发动了怛罗斯战役,最终惨败给了唐军,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也由此被杀。
不得不暂时退出了对河中地区和吐火罗的窥视,开始集中精力攻打埃及。
也是河中地区的幸运,当唐朝陷入安史之乱时,倭马亚家族唯一幸存者拉赫曼逃到了西班牙,重新建立了新的王朝,迫使刚刚征服埃及的黑衣大食又不得不继续征讨西班牙。
使河中地区暂时逃过了一劫。
圣女会和各世俗王国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内讧不断,这使黑衣大食重新看到了机会,而此时,经过十余年的准备,他们在河中地区安插了大量的武士和商人,收集各种情报,呼罗珊总督府再度攻打河中的条件也渐渐成熟。
三个月前,大食哈里发曼苏尔下达了北征的命令。
大食军队攻打河中诸国需要一个契机,这个契机最好是大唐报复河中诸国,引发河中诸国的恐慌,向大食求救,这就是萨巴赫军队攻打碎叶的原因,引来唐朝对河中地区的报复。
但这个计策在李成华访问撒马尔罕后彻底失败。
大食军随即又等来第二个契机,萨巴赫军队攻打并占领了布哈拉。
这个方案成功了,齐亚德当即宣布出兵,七万大军分成两段进军,先是大将阿普迪率三万军渡过阿姆河进入安国,在前军站稳脚跟后,齐亚德亲自率领四万大军渡过了阿姆河,浩浩荡荡来杀到粟特地区。
此时安国聚集了八万五千大食军,这里面包括萨巴赫的一万五千军队,萨巴赫已经成为安国新国王。
但大食军并没有立刻进攻粟特各国,齐亚德一直关注俱战提的情况,他得到情报,数万唐军聚集在俱战提,这让齐亚德警惕起来,他如果大军北上,很容易被俱战提的唐军切断后路。
率先出战的是萨巴赫的军队,但他并不是攻打俱战提,也不是攻打距离安国最近的何国,而是东曹国。
之所以攻打东曹国,是来自萨巴赫的一个执念,也是他心中的仇恨,安国前国王安曼的妻子和两个女儿成功逃出布哈拉,逃到了东曹国。
另外杀死他儿子的商人安易提也在东曹国,杀子之仇和夺妻之恨,让萨巴赫刚成为国王后,便率领一万五千大军杀向五百里外的东曹国。
呼罗珊总督齐亚德得到了消息,但他并没有阻拦萨巴赫的行动,他也想看一看萨巴赫对阵唐军的情况。
东曹国的都城叫乌腊提,也是一座有近千年历史的古城,这座城内原本也有一批大食护商武士,不过在萨巴赫军队攻打布哈拉之前,一百多名大食武士赶去了布哈拉。
使得乌腊提城内不再有萨巴赫的内应,他的军队想攻下这座坚城还并不容易。
东曹国是一个小国,全国只有两座城池,一座是都城乌腊提,一座便是俱战提,当俱战提被大食东方军团占领后,就不再属于东曹国。
东曹国就只剩下乌腊提城,有人口近二十万,占据了全国近八成的人口,城墙修建得比较高大坚固,两万军队在王子拉吉的率领下死守都城。
东曹国军的战斗力很弱,但所有人都知道,一旦萨巴赫大军杀进城,整个城内的百姓都会遭遇灭顶之灾。
他连自己布哈拉的百姓都不放过,还会放过东曹国的百姓,所以军民上下同仇敌忾,死守城池。
萨巴赫的大军攻了三天,伤亡近两千人,也没有能攻下乌腊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