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大的万石战船上,张伯仪给众人介绍占城国的情况,“隋朝时,占城国叫做林邑国,被隋炀帝灭了,北部归朝廷,设立了九真郡和日南郡,大唐设立安南都护府,除了交州外,原来南部两郡扩大为爱州、驩州、唐林州、罗伏州等四州。
但安史之乱爆发后,唐军收缩,只保住了交州,其他几州都被占城国吞并,少量汉人逃回了交州。”
李成式不解问道:“我地图上标注的是林邑国,倒地是占城国还是林邑国?”
“一回事,我们叫做林邑国,占城是他们的都城,所以他们又自称为占城国或者占婆国,我们可以统一一下,都叫林邑国。”
李成式点点头,“这样就对了,否则会搞混淆,另外这个林邑国的军队实力如何?”
“大概有五万军队,有一万头大象,战斗力也就那么回事,但这个国家很好战,就在前几年,真腊国发生内讧,分裂城水真腊和陆真腊,水真腊军队被击败,军队败退到真腊河三角洲。
林邑国发现这个机会,
他们立刻和朱罗国联手攻打水真腊,几乎将水真腊灭国,最富庶的真腊河三角洲被他们占领了,他们得到朱罗国的帮助,水军比较厉害,现在还有朱罗国驻军!”
杜环精神一振,连忙问道:“张都督的意思是说,林邑国还有朱罗国的军队?”
张伯仪点点头,“确实如此,我也是因为天子决定攻打林邑国,特地派人扮作商人去林邑打探情况,去了两个月,刚刚才回来。”
张伯仪一指地图道:“你们看交州南面为什么是细细一条,这是因为只有沿海有点平地,向西都是莽莽大山,几千里大山被古老的森林覆盖,我们陆军可以沿海一直南下,有我们以前修的官道,我打算率领五千军队南下,带十天干粮,在日南郡最南面有一座天然海港,水军可以和我们同步而行,在天然海港汇合,卸下补给,林邑国的都城距离海港不到百里了。”
李成式欣然道:“就这么决定,不过这片海域我不熟,我需要一名向导!”
张伯仪笑道:“我给你一名老渔夫当向导,他对这片海域非常熟悉,还去过三佛齐国。”
休息两天后,三百艘战船浩浩荡荡出发了,沿着海岸线向南而去。
与此同时,张伯仪率领五千骑兵只带了十天的干粮,轻兵简行,大军同步南下了。
众所周知,越南北部的河内地区千年来一直属于中原王朝,玩《三国演义》的游戏还有个交趾。
事实上,两汉隋唐的地图上除了交州外,下面还有一条细细的尾巴,因为越南中部是一条南北向的大山脉,只有沿海有长长一条平地,所以在两汉乃至隋唐的地图上,交州都有一条尾巴。
这条尾巴的边界到哪里呢?到岘港,也就是张伯仪所说的天然海港,两汉在这条尾巴上设立了九真郡和日南郡。
从岘港向南不远就是林邑国,但最南面富庶的真腊河三角洲属于真腊国。
不过林邑国因为耕地不多,而九真郡和日南郡的平地很多,林邑国便一直贪图两郡的土地,国王胡犹达便趁唐朝爆发安史之乱,被迫从安南撤军的机会,率军大举北上,吞并了九真郡和日南郡,因为交州还有一千驻军,胡犹达不敢北上,他又掉头南下,兵指真腊南部。
另外,林邑国和朱罗国勾结已久,朱罗国甚至派出一支水军长驻林邑国,伪装成海盗,不断侵扰交州和崖州。
而就在这时,真腊国发生内讧而分裂,分裂成水真腊和陆真腊,两个真腊国不断发生战争,几年前一场大战,水真腊被击败,丧失了北面的大部分土地,残余势力逃到了真腊河三角洲。
林邑国看到了机会,林邑国立刻决定向水真腊残余势力发动进攻,同样好战的朱罗国也派出一万军队和百艘战船支援林邑国,水真腊国军队不敌两国联军的进攻,撤退到最后一个据点婆罗提拔城。
由此,河网密布,土地肥沃的真腊河三角洲被林邑国军队占领。
唐军一里南下,沿途百姓都是中原王朝的属民,被林邑国占领后被迫接受统治,税赋沉重、深受盘剥。
唐军的回归让沿途百姓欢呼雀跃,纷纷走上官道,箪食壶浆,热烈欢迎唐军到来。
而沿途的林邑国官员和军队不敢抵抗,望风而逃。
十天后,唐军抵达了天然海港,也就是后世的岘港,再向前八十里外便是林邑国的都城占城,也叫占婆。
唐军水军已经先到一步,两军随即汇合,在岸上空旷处扎下大营,让士兵休息,同时派斥候探查占城的情况。
目前占城有驻军三万人,国王胡犹达的注意力一直在南面,他在考虑怎么攻打水真腊的最后一座城,没想到唐军居然从北面杀来,距离他只有八十里了。
胡犹达大惊失色,他知道占城矮小破旧守不住,他一方面让贵族向南面撤退,另一方面他亲自率领三万军,驱使一万头大象前来和唐军作战。
这时,唐军得到了消息,林邑国军队竟然出战了。
唐军当即派出两万军出战,张伯仪为主将,李成式为副将,为什么张伯仪兵少反而为主将,原因很简单,张伯仪的资历比李成式深得多,军阶比李成式高一级,他曾经是李光弼的副将,李光弼病逝后吧数万军队交给他,投降李邺后,受命去恢复交州。
张伯仪与时俱进,很了解唐军目前各种先进的火器。
这次水军到来,带来三样唐军士兵最喜欢的大杀器,一个是爆裂箭,一个是箭雷,一个便是铁火雷,另外还有一种大杀器,就是火炮,这可是水军海战的利器。
唐军来到一片旷野里,远处七八里外是大片树林,这时,唐军已经感觉到了树林内的巨大动静,尘土飞扬,大地在颤动。
五千唐军中,有三千人是从南诏调来,他们都参加过最后的南诏大战,有经验。
大将魏羽林立刻对张伯仪道:“启禀主将,这是敌军的大象前锋,应该有上万头,我们在南诏战胜过。”
张伯仪点点头,他知道林邑国军队有一万头大象,都是驱赶大象在前面奔跑。
他立刻问道:“怎么战胜大象!”
象群畏惧烟火和箭雷,用箭雷和火油袭击,然后用爆裂箭在后面追赶射击,象群必败。
张伯仪点点头,“传我的命令,倒五百桶火油,两千重弩手准备!”
第1422章 海上遭遇
“嗷呜——”
象群的叫声此起彼伏,终于从树林中冲了出来,铺天盖地的象群声势浩大,后面跟着身材矮小,皮肤黝黑的三万林邑国军。
象群越来奔越近,距离唐军已不到三里,张伯仪高声令道:“点火!射击!”
唐军点燃了火油,五百桶火油被点燃,立刻熊熊燃烧起来,赤焰升腾,浓烟滚滚。
紧接着四千重弩手一起发射,两千支箭雷射出,在旷野里一片爆炸,对付象群,交州人也有经验,就是敲锣打鼓恐吓,大象怕光怕声响,尤其害怕强烈的声响。
果然,在前面一片猛烈的爆炸声中,象群开始放慢速度,前面的数百头大象开始掉头,但后面的象群依旧向前奔跑。
紧接着,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一连四轮箭雷猛烈爆炸,已经奔到距离唐军一里外的上万头大象终于彻底崩溃,争先恐后向后奔跑。
张伯仪大喊道:“骑兵出击!”
五千骑兵奔出,跟着在象群后面疾奔,不断用爆裂射击象群,爆裂箭的爆炸声和疼痛感驱使着象群更加疯狂奔逃。
大象作战从来都是双刃剑,驾驭得好,可以大败敌军,比如陆真腊就是利用三万象军大败水真腊,如果驱使不好,或者被敌军所破,那大象掉头回来,就是一场惨烈的反噬了。
后面的三万林邑军措不及防,被疯狂冲回来的大象踩死、撞死不计其数。
唐军骑兵和步兵在后面一路追杀,杀得林邑国士兵尸横遍地、血流成河,投降者不计其数。
这一次唐军没有屠杀战俘,这些战俘可以用来种地,南方的战俘和北方游牧民族不一样,北方游牧民族凶悍,不服管教,一有机会就会反杀报复。
所以对付北方游牧民族最好的办法就是斩尽杀绝,不留战俘。
南方战俘虽然不记恩,不懂教化,一旦你软弱,他们一样会反噬,但他们有个好处,就是奴性比较重,一旦你比他们强大,他们就会老老实实,服从性极强,只要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绝对不敢造反,几十名士兵就能管理上千人,用他们来种地是最好不过了。
五千骑兵截断林邑国军队的退路,三万军队全部投降,他们也同样被唐军的火器吓坏了。
唐军开始打扫战场,很多大象都趁机逃进了原始森林,但还是有四千多头大象留下,它们从小就和人类一起生活,已经不习惯森林了。
数千具被踩死被杀死的尸体也清理出来,但林邑国的国王却不见了。
最后,两名林邑国王的亲兵带着唐军士兵来到一片泥地上,轻轻拨开一层浮土,露出一个被大象踩扁的男人,原来这就是林邑国王。
士兵找到了同样被踩扁金冠和权杖,装进袋子里,国王的尸体也被运走,和其他士兵尸体堆积在一起,泼上火油,一把烈火烧成了白灰。
唐军并没有在战场上久呆,陈伯仪留两千人看守战俘,便率领大军杀向占城。
占城已经得到风声,城门紧闭,留守的一千士兵惊恐万分望着唐军杀来,纷纷丢盔弃甲,逃回了城内。
还是有数百林邑国士兵打开城门,向杀来的唐军投降。
唐军杀进了城内,占领了林邑国的都城,但很快唐军就发现了异常,城内的贵族都不见了,国库也空了。
一名王宫总管被揪到张伯仪面前,总管跪下哀求道:“他们都逃跑了,尤其十几个王子分光了国库里的财富,向南逃亡了。”
“什么时候跑的?”张伯仪追问道。
“上午就逃了!”
张伯仪心中算了算,也就半天时间。
他回头对大将魏羽林道:“魏将军可率五千骑兵追上去,他们跑不了多远,所有贵族男子一律斩尽杀绝!”
“遵令!”
五千铁骑风驰电掣冲出南城,向南方追去。
张伯仪得到的命令是灭国,彻底灭亡林邑国,但张伯仪也知道灭国不容易,征服低层百姓很容易,但征服中上层很难,还有林邑国的文字和历史。
张伯仪心一横,实在不行就用刀和火来征服,杀其肉体,烧其文字,他张伯仪来做这个恶人。
次日上午,唐军骑兵回来了,押送着长长的牛车,牛车上装满了财富和衣衫不整、哭泣的女人,张伯仪心中一叹,这也没有办法,士兵没有抢掠屠城就已经是万幸了。
进行三天短暂的休整后,唐军要继续南下,张伯仪派两千骑兵押送两万余战俘回交州开垦水田,又留两千士兵镇守占城。
大军依旧兵分两路南下,目标是真腊河三角洲。
真腊河三角洲也就是现在湄公河三角洲,这里水网密布,土地肥沃,一年四季光热充足,是最适合种水稻的地方。
这里原本是水真腊的地盘,但两个真腊的水陆对抗使水真腊元气大伤,林邑国和朱罗国联合出兵,打得真腊军队死伤惨重,大量真腊贵族来不及逃走而被屠杀,林邑国掠夺了大量财富,水真腊女王带着少数兵力逃到旧都婆罗提拔城,进行最后的抵抗。
朱罗国和林邑国士兵看起来很厉害,那是遇到了更弱的真腊国士兵,可一旦到了攻城环节,朱罗国和林邑国士兵拉垮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
没有攻城武器,便用大树撞击城门,可当城头的滚油和巨石砸下,攻城士兵便仓惶而散,如此几次,朱罗国和林邑国士兵便不想再攻城了,他们也不管婆罗提拔城,士兵们便开始在各地掠夺和奴役真腊国百姓,开始享受占领者的风光。
就在这时,林邑国军统帅,也就是大王子胡林得到了消息,唐军从交州杀来了,林邑国危在旦夕。
这个消息让胡林大惊失色,立刻向朱罗国求援,只要朱罗军肯跟随他北上救援占城,胡林愿将国库财富奉献给朱罗国。
有这等好事,主帅拉金德怎么可能不答应,拉金德根本没把唐军放在眼里,他当即率领一万水军和百艘大船,浩浩荡荡向北进发。
上午时分,唐军的船队正劈波斩浪在海面上航行,林邑国最大的特点就是狭长,虽然面积不大,但真的很狭长,从占城到婆罗提拔城有两千里远。
虽然吹着东南风,但唐军战船都有轮桨,数十名士兵踩动,轮桨转动,驱动船只南行。
忽然,有眺望兵在桅杆上大喊道:“前方有船队!”
李成式走到船头,手执千里眼向远方眺望,数十里外隐隐看见无数黑点。
他们经验都很丰富,从距离和黑点大小,他们就能判断出对方船只大小,都是三千石以上的大船,有数十艘之多,想都不用想,一定是朱罗国的水军。
李成式心中燃起一丝兴奋,很久没有海战了,他当即令道:“传令全军,准备战斗!”
主帅船上上升起了大红战旗,后面的战船纷纷跟随挂上,这是战斗的标识,所有士兵都热血沸腾起来。
李成式又下令道:“传令左军南下,切断敌军退路!”
令旗挂出来,大将邓封率领三十余艘战场离开船队,向东而去,他们是绕道南下,切断敌军的退路。
紧接着船队改变了阵型,由一字长蛇阵变成了‘品’字阵型,也就是一主两翼阵型。
杜环注视着对方的战船,沉声对李成式道:“对方战船擅长火攻,最好不要靠近,建议远距离击沉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