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么本官把那些犯了戒条的淫僧抓去善缘山庄,乃至让他们运粮到前线,也是合情合理,也是让他们恕罪的正义之举,对吧?”
方重勇笑眯眯的问道。
“官家请便,只须记住,佛祖无处不在。”
惠安闭着眼睛说道。
你这个为虎作伥的,居然还敢跟我抬杠!
一听这话方重勇就火了。
“吐蕃人进犯河西的时候,佛祖在哪里?”
方重勇冷声质问道。
惠安不答,也没法回答。
“哼,本官就是要扫除这佛堂里的污秽!
佛祖要是觉得被冒犯了想找本官,让他带着他的佛兵佛将,来找本官便是,本官随时恭候!
来人啊,送大师去内堂。然后把这大相国寺,给本官查封了,好好的查一查寺庙里面的污秽!”
方重勇对身边亲兵吩咐了一声,然后起身便走,懒得跟惠安这厮瞎逼逼。
敬酒不吃吃罚酒,本来想给个机会让大相国寺的秃驴们“自查”,没想到住持大师还想装逼。
对于这些不事生产的秃驴,方重勇从来不惯着。
既然想装,那就让他装个够!
走出大相国寺,方重勇就看到何昌期从隔壁的西静庵里走了出来,身后的亲兵,押解着一个个衣衫不整的年轻男女,都是光着头,不是和尚就是尼姑。
“官家,您是没看到,末将刚才看到尼姑庵的佛堂里面,好家伙,十几对男女一起搞啊!
老远就听到,那喊声像是被人拿刀割肉一样,疼得只叫唤呐。”
何昌期做了一个揉面的手势,脸上的笑容有一些猥琐。
方重勇对此完全无感,随意摆了摆手,示意何昌期不必说那些无聊的细节了。
他管和尚是怎么揉捏尼姑软嫩身体的,他是要捞钱啊!
为什么佛寺里的淫乱,现在变得如此猖獗了呢?因为和尚们经商赚钱了,饱暖思淫欲而已。
这些尼姑,本质上和妓女差不多,也是收钱办事。
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这种资源的无效利用,方重勇向来都是不能容忍的!
这些和尚的满身力气,那是要留着搬砖的!怎么能花费在尼姑身上呢!
在他看来,玩女人不是罪,但不干活玩女人就是十恶不赦了!
“犯事的和尚充入押运粮秣的辅兵,犯事的尼姑送去工坊织布!大战开启,任何人力都是宝贵的,告诉弟兄们不许杀人!”
方重勇告诫何昌期道。
“得令!官家放心,弟兄们都等着上阵立功呢,谁愿意在这些烂泥身上浪费时间啊!
保管他们一个都跑不了!”
何昌期拍胸脯冷笑道。
抓一个和尚,运粮的辅兵就多一个,他们在前线战斗的胜算就高一分。
所以,杀人有什么意思?
抓人等于是抓战功,等同于变相捞钱。
想明白这一茬,就会深刻理解方重勇的军令是多么体贴。
“嗯,去吧!”
方重勇一抬手,何昌期赶忙的跑了,指挥手下继续搜查。京兆尹元结今夜也带着衙役在别处搜查。从今夜开始,持续的“严打”将会如火如荼般进行。
至于什么时候结束,那就要看支援河西前线的物资和人力,什么时候够用了。
“刘尚书,你看看够不够?”
方重勇指着大相国寺的大门询问道。
刘晏轻轻摇头道:“官家,佛寺里的浮财很多,但是这些浮财不能变成军资,不能变成粮秣,更不能取代人力。您应该是最清楚不过了,也就把这些和尚抓起来从军有点用处。”
刘晏给方重勇点出了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钱不能当饭吃!
这个道理,对于前世见惯了金融危机的方重勇来说,自然是不难理解。
理论上,官府可以无限度的印钱,甚至可以有数之不尽的金银贵金属。然而,社会物资的总量,并不会因此变多。
短时间内,要凑足出兵河西所需的物资,包括方方面面的需求,对于汴州朝廷来说,压力极大。
那不是给够几个月军粮就完事的。
修桥修路挖河堤,支援洛阳和长安的重建,打通商路等等,哪里都需要人力与物资。
“车光倩已经带着一万兵马进入潼关了,元载现在在游说李抱玉。物资我们也不是说要一次性拿回来,可以分期付款嘛?”
方重勇讪笑说道。
“怎么个分期呢?”
刘晏好奇问道,他这个人很死心眼,不爱吹牛,要谈就谈实际的。
“我们出兵,可以逐步进入关中,边整训边出兵。
大军逐步向陇右进发,越往西边的兵马越少,越是靠近关中兵马就越多,再根据粮道调动兵马西进。
先站稳脚跟,迟滞吐蕃军的攻势再说,这一战不会那么快结束的,别把我们的腰给闪了。”
方重勇正色说道。
“确实,官家高见。”
刘晏想了想,点点头说道。方重勇这个人的优点就是很务实,不会脑子一热,把所有的困难都交给下属。
当然了,与之对应的,他一旦决定了推进什么事,那都是深思熟虑过的,也就意味着手下人必须要坚决推进。
“我们先准备着,看看李抱玉那边怎么说。他要是点头,这件事就好办了。”
方重勇叹了口气说道,大敌当前,并非所有人都是一致对外的。
就好像今夜在尼姑庵里开银趴的那些和尚一样,他们脑子里就是玩女人,压根不在乎吐蕃人是不是要打过来。
对此,方重勇也没有其他办法。大敌当前就得一致对外,有人不听话,就只好拿刀让他们听话咯。
第743章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吐蕃、佛寺、淫秽,这三个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居然在某一刻关联了起来。
为了“净化风气,弘扬正气”,汴州朝廷在汴州及临近州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黄打非”行动。
什么女人红杏出墙的,男人四处采花的事情,一经查实,不问对错直接送善缘山庄“劳改”。
这些人里面,有钱的可以交钱坐牢,在善缘山庄种地。没钱的,那就对不起了,直接编入运输粮秣的辅兵。
什么时候战争结束,什么时候才能脱离编制。
一时间,汴州及相邻州县的各大寺庙,都成为了重灾区,几乎没有漏网之鱼,全都被搜刮……搜查了一遍。
而寺庙所属的各种产业,也被官府以“查淫秽”的名义,暂时收缴和扣押。
在朝廷疾风暴雨般的严打之下,不仅大量僧侣还俗,就连汴梁城内卖小黄书的商铺老板,都开始夹起尾巴做人,不敢造次。
生怕官府以“扫黄”为由,将他们送去前线运输粮秣。
整个社会的风气都为之一振!似乎过街老鼠都要举着“人畜无害”的牌子,然后才敢出门。
然而,正在关中与李宝臣作战的李抱玉,他们所面临的情况,则是比汴州百姓要复杂百倍。
因为,李宝臣居然派人来向他求和了!
面对始终都不肯进长安,不打算入套,几乎油盐不进的李抱玉,李宝臣终于认怂了!
其实也不是宝臣大帅太软,而是他此刻面临的情况,有点险恶。
西面的吐蕃在攻城略地,从陇右逃难而来的流民一波接一波,带来的坏消息也是一个接一个。
东边,则是李抱玉带着河东军屯兵灞桥,一步都不肯挪动。
孤军困守凤翔府的李宝臣,只觉得这两个都是活阎王,此刻就是来收他的。
不过相比之下,还是吐蕃人更可怕一些。于是宝臣大帅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亲笔信给李抱玉,他在信中询问:
你是想把我灭了以后,在损兵折将,部曲被打残了的情况下,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迎接吐蕃人的刀锋;
还是想逼我投靠吐蕃人,然后掉转头来打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现在吐蕃人就是渔翁。难道我们真要打个你死我活,然后让吐蕃人来捡便宜?
你家还是在河西经营百年的大族呢,这点道理难道不明白吗?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四处不留爷,大爷投吐蕃!
就问你怕不怕!
李宝臣的信,可谓是柔中带刚,绵里藏针。
李抱玉怕不怕呢?
他当然很怕,而且恨得牙痒痒的。
年轻时跟吐蕃人打过不少交道的李抱玉,比宝臣大帅更明白吐蕃人是什么货色。
李宝臣如果狗急跳墙投靠吐蕃,那样的话,关中的局面,会瞬间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李抱玉简直不敢想象那副画面有多美。
可是,李抱玉也有他的难处,因为汴州军前锋已经过了潼关!意图不明!
现在关中的情况十分复杂,浑水泛起,让李抱玉忧心忡忡,压根就没法考虑进长安的事情。
李抱玉被汴州军牵制着,而李宝臣则有玉石俱焚之心。如果李抱玉把他逼急了,他就投吐蕃,作为吐蕃军前锋打回来!当然了,那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宝臣大帅也不想背负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