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1148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而且只是在关中推行,并未在河南普及,更别提汴州了。既然看不出方重勇的真实用意,他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

  在这个无伤大雅的小插曲之后,方重勇便领着汴州军一路向东,过潼关,抵达洛阳。

  洛阳府的府尹是薛家的人,名叫薛金童,也是开元年间的老牌刺史了。

  这一家人同辈为官者,包括薛奇童、薛黄童、薛金童、薛荣童、薛颜童、薛襄童、薛凤童、薛云童等等十多人!

  乃是地地道道的官宦世家,出自河东薛氏,原本势力极大。

  不过当年就已经被基哥拆得七零八落。这一支薛氏的祖宅虽然定在洛阳,但家中子弟却分散在各地为官,且都是文官,多为刺史。

  方重勇跟薛云童有点交情,也知道薛奇童当初给汴州军攻洛阳时带过路。

  但这个薛金童,还是第一次见。让他担任洛阳府的府尹,不过是和薛氏之间的利益交换罢了。别人带了路,当了狗,就算不能进核心决策圈,丢根骨头也是应有之义。

  只不过将来这位还能不能坐得稳位置,则难说得很。

  所以方重勇对薛金童十分客气,好言好语没有提任何要求。对于一个将来他会认真考核,不忌惮打压的家族,自然是不必把丑话说前面。

  到时候按规章办事即可。

  任何人,任何时候,都摆脱不了“远近亲疏”四个字的束缚。信任自己人,排斥外人,是人类为求自保而形成的天性。

  方重勇虽然是任人唯贤,但在唯贤的基础上,会优先考虑关系更近的人。那些有能力的亲信,会很容易就能上位,升迁速度是一般人不能比的。

  听说很多关中来的流民,希望在洛阳定居。方重勇大手一挥,将其交给薛金童处置。洛阳与汴州之间并无天险,相隔很近,几乎可以看做是双子城。因此这些流民在二者之中任意一处落户,都是无伤大雅的事情。

  唯独在关中这个四塞之地不可以。

  然而,正当所有人都认为禁军会很快返回郭桥驻地的时候,方重勇却带着人来到郑州休整,暂时不走了。

  ……

  大军凯旋的消息,早已传到汴州。从凉州到汴州,快马不过六七日就能到,但行军的话,即便是马不停蹄,起码也得二十多天。

  按理说,打通河西走廊,收复河西五州,朔方军也名义上归顺朝廷,这怎么看都是一件大好事。然而,在汴梁城坐镇的严庄却开心不起来。

  因为最重要的一件事,方重勇没有办成,那就是重创吐蕃军,生擒或斩首吐蕃大论,这个泼天大功,他们没有拿到。

  没有在河西成建制的消灭吐蕃军,这军功就始终差点意思。在长安确实是大胜了,可是长安毕竟是关中,汉人的核心基本盘,还是名义上的帝国都城。

  在这里把吐蕃人揍一顿,实属理所当然,就算大胜,也不值得大吹特吹。

  然而,方重勇要办的那件事,却是丝毫不能妥协的!已经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了!

  这天一大早,张光晟就匆匆来访,直接进入议政堂找严庄,还带来了方重勇的亲笔信。

  看张光晟一脸紧张的样子,又看了看信封上没有被人动过的火漆,严庄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越是局面大好,越是有极强的心理预期,临门一脚的那一刻也就越发紧张。如果破罐子破摔,反倒是可以放开手脚去办,不必想其他的,死马当活马医嘛。

  拆开信,严庄面色数变,最终还是长叹一声,没有再多说什么。

  “严相公,官家怎么说?”

  张光晟疑惑问道。

  “你自己看吧,反正很快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严庄将信递给张光晟,后者一看,瞬间了然。果然,该发生的事情,还是会发生。意外之所以被称为意外,就是因为它不会经常发生。

  “张将军去准备一下吧,三日之后,便是庆功大典,到时候一切皆有分晓。”

  严庄微微点头说道。

  其实,方重勇在信中也没有说什么特别的,只是说三日后大军便会从郭桥大营前往汴梁城献俘,包括天子在内,满朝文武皆要参加朝会。

  而朝会的地点,便是在汴梁城皇宫。他让严庄安排好献俘的相关事宜,城内城外的治安,以及献俘该有的流程,都要事先准备好。

  乍一看,这封信似乎并无不妥的,也没有说什么特别的。但在信纸最后一页的左下角,有一个事先约定好的标记。

  但凡是出现了这个标记,那便意味着某件“不可说之事”,已经到临门一脚之时,即将发动了!

  有鉴于此,严庄和张光晟二人都很紧张且激动。

  这个“献俘”大概率不是假的,也就是说,确实俘虏要献给天子,精锐部曲也要在汴梁城皇宫前,接受天子的“检阅”。

  在外人看,是这样的。

  但实际上除了这些事情以外,还会发生什么别的事情,那就不好说了。这封信即便是落到外人手里,也不知道方重勇到底想干什么,顶多隐约猜出来而已。

  这位方官家,平日里办事就是异常缜密。即便是严庄,也只是知道计划的一部分。至于到时候具体要做什么,那就按方重勇信中明示的来就行。

  比如说,把非嫡系的部曲全部换防到汴梁城外,甚至汴州之外!

  比如说,当日汴梁城各街道戒严,任何人都不得外出。

  比如说,要提前控制武太后和天子,而且汴梁城皇宫的禁卫,也要提前换一批生面孔。

  诸如此类,有很多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小事要办。

  一时间张光晟也感觉事关重大,连呼吸都变得不那么顺畅,只觉得心脏在砰砰砰的狂跳。

  “嗯,下官这便去准备。”

  张光晟对严庄抱拳行了一礼,领命而去。出门之后,屋外的寒风一吹,他那发热的脑袋瞬间冷静了不少。

  在汴州做那件事,如果是其他人,简直跟找死没什么区别,哪怕那个人是李家的天子也一样。李偒的例子殷鉴在前,足以让后来人警醒。

  然而,如果那个人是方清的话……就没有任何难度了。

  此时此刻,张光晟想的并不是事情能不能办成,而是他在这件事当中,会起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就别再说什么好面子不方便了。这个时候,就要赤裸裸的表忠心!

  一句话,绝对忠诚还不够,得让官家知道自己绝对忠诚!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

  张光晟一边走一边想,他忽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

  会盟之后,赤松德赞送了一支很细很短,但装潢得极为精美的“长矛”给了方重勇。

  该矛的矛头上开了血槽,还在根部镶嵌着各种色彩不同的宝石。整根矛头都是用黄金打造,看起来金晃晃的很刺眼。

  关键是矛头上刻着一个很让方重勇破防的名字,那就是“婆罗门”。

  方重勇还特意找汉地的吐蕃僧人询问了一下,所谓婆罗门,在他们那里是说:某种祈祷的语言具有咒力,咒力增大可以使善人得福,恶人受罚,因此执行祈祷的祭官被就称为“婆罗门”。

  简单来说,用在这里就是法力无边的具象化。

  赤松德赞送这么一根细矛,显然是很有讲究的。

  这天,方重勇正在郭桥大营的军帐内把玩这根,只有普通长矛四分之一不到的“婆罗门”,恍然之间,好像彻底理解了天龙人的奥义。

  你是贵族,我也是贵族,我们都掌控着权力。

  我们之间打打闹闹的,玩乐而已。大家都是高贵之人,彼此之间惺惺相惜,讲究点到即止不能失了体面。

  所以,我送一根婆罗门的长矛给你,表示对你身份的认可。将来两国交兵,如同我们在棋盘上下棋一样,只是这辈子人生的一个游戏而已。

  而其他人,都是贱民,不是可以跟我们相提并论的存在,实乃两脚牲畜也。

  对他们的命毫不在意,并非因为我喜好杀戮,而是他们并非我们的同类,杀之无所谓善恶。

  理解了这个思路,方重勇霍然开朗,想通了过往很多无法理解的事情。

  “果然是头上的辫子好剪,心中的辫子难剪啊。”

  方重勇长叹一声,心中那点改朝换代期待,立刻就变得沉重起来。

  如赤松德赞一般想法的人,不知凡几,他们觉得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在他们是权贵的时候,拼了命的讲贵命天授,直到黄巢黄老爷横空出世教他们做人。

  这些人才知道,不能在你是权贵的时候,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理所当然。

  怀揣着这种劣根性,方重勇感觉将来多少得给他们上一课。


第788章 郭桥兵变(下)

  寒风依旧在呼啸,气温好像在一夜之间,骤然下降了不少。人们呼出的热气,变成一片白雾,好似一个个都变成了龙人,在吞云吐雾一般。

  过往热闹的运河,也因为冬季河流结冰,陷入了停滞当中。累了大半年的挑夫们,带着财帛,跟着同乡成群结队回到相邻州县的老家了。

  而那些烧砖窑和织布的作坊,却是一年四季都不放假的,人停窖炉和织机却完全不停,好像一个巨人的心脏,生命不息,跃动不止。

  阳光刺破晨雾,照在运河的冰面上,如同一面镜子,那光线晃得人眼睛一阵眩晕。

  不过今天汴梁城的气氛好像有点不一样,家家户户,都是门窗紧闭。几条主干道上,有禁军在巡逻,一个个全副武装,看上去异常的肃杀。

  只不过,城内巡视虽然严密,但汴梁城的所有城门都是敞开着的!城外一切如常,并没有兵马驻扎。

  一副外松内紧的姿态。

  汴梁城皇宫门前,张光晟正在眺望远方,身后跟着一队头上插着红色鸡毛的队伍,一个个都盔明甲亮,穿着纸甲。

  这些纸甲上涂抹着鲜艳的颜色,看上去非常引人注目。

  张光晟在焦急等待着,脸上虽然没有什么表情,但因为着急,掌心全是汗珠,被寒风一吹,只觉得冰冷刺骨。

  正在这时,一个亲兵从远处骑着马冲过来,然后翻身下马,对张光晟抱拳禀告道:“张将军,献俘的队伍,已经在东华门前静候了。”

  “速速去禀告官家,就说皇宫一切如常,准备就绪!”

  张光晟沉声说道。

  “得令!卑职这便去禀告!”

  传令兵飞驰而去,张光晟的心却已经是提到了嗓子眼。

  按照“剧本”,献俘的队伍会进入汴梁城皇宫献俘,完成这个仪式后,元载会在仪式上请奏天子,希望天子可以退位让贤。

  然后,方官家会站出来呵斥他。

  明日开朝会,天子就会主动提出禅让,方官家再次拒绝。

  下一场,就是天子绝食请求让位,方官家再勉为其难的接受。

  三辞三让的戏码演完,流程就算是走完了。

  只不过,这个游戏,还是太温柔了点。不是说不好,而是不适应如今的情况,震慑力差了点。

  除此以外,还太刻意太虚伪,一看就是方官家在假惺惺的自导自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11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48/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