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行啊。
他们沾桥县绝对不能被比下去。
不说了,再去买点烟花。
虽然不知道纪大人为什么让他们买,但买就对了。
除了沾桥安丘之外的县,那阳顺县算是比较有代表的。
他们跟着这两个县,也是既种棉花,也种油菜,以及养蜂等等。
这几项加起来,便足以让本地百姓吃饱喝足。
加上今年的免税,各地百姓基本都有余钱。
整个曲夏州的风气都是欣欣向荣的。
可能本地人虽然能感受得到,却远不如其他地方的人来得震撼。
都说久居其室不闻其香,对于本地人也是这般的。
但每年过来买油菜的外地商贩,简直是一年一年看着曲夏州各地的改变。
每来一次,都会产生定居在此的想法。
能吃饱饭,有衣服穿,还有棉衣。
家里修缮房屋,需要扶济的人越来越少,每个人都有事做,每个孩子都在学习。
说出去,谁会相信啊。
这可是平临国最偏远的地方。
这些商贩们感受很深,但远不如从京城来的管事们更诧异。
从京城而来的管事们非常低调,甚至改自己的口音,不想让人知道他们是哪里人。
因为他们千里迢迢过来,只为偷偷买棉花。
原因自然不用讲。
棉花俗气的名声甚广,尤其在京城,更是深入人心。
这东西名声不好,可暖和啊。
也有老爷们想偷偷用,又不好意思买。
所以各个家族便让自家管事跑一趟,无论如何都要买点棉花回去。
最重要的是低调,一定低调,不能让其他人知道,自家在用。
他们从京城过来,京城那边还沉浸在老皇帝去世的消息里。
从六月三十皇帝驾崩,一直到如今十月份,每隔五日,大臣们都要前去祭拜。
京城内外更是不敢高声喧哗,更不敢喝酒聚会。
这让一向喜爱应酬的京城几乎憋坏了。
老爷们如此,管事们也差不多。
等出了京城才发现,其他地方早就跟往常一样。
尤其是这曲夏州,日子该过还是过,真好啊。
几位管事袖手站在客栈窗户旁,看着外面的烟花,感慨道:“半年没见烟花了吧。”
“大晚上的,也很少见这么多行人逛街。”
“这才叫过日子。”又有人喝口酒,还裹了裹身上的棉衣,准备在棉被里睡觉了。
可惜买完棉花,他们就要回京了,真不想回去啊。
太子还有完没完,赶紧听大臣们的劝,直接下葬就差不多了啊。
原本各家大臣去祭拜的时候,还是有些感情的,到底是君父去世,心里肯定会有感慨。
那也架不住长达半年时间,每五日都去一次,一去就要哭天抢地,否则太子肯定会有想法。
这件事纪楚也是知道的。
他跟京城当中的许大人,裴大人关系都有联系。
再说还有个在翰林院的林元志,几乎把京城大事小情都说尽了。
他们这些“实习生”日日都在忙先皇去世的事,简直把大小八卦都听得差不多。
好在年后就能了结,而且他也被分配了官职,过了明年正月十五就出发。
终于要结束了。
纪楚都长舒口气。
许大人裴大人他们说的则没那样琐碎,基本还是朝中大局。
无论是他们,还是最上面的首辅太子太傅,都说以后跟往常一样,让他们该做什么做什么,算是稳定人心。
这也确实让纪楚安心。
可心还没安一点。
原本处在悠闲自在的曲夏州百姓,突然听到一个消息。
西北关外的敌军在边关骚扰,意图劫掠边关百姓的钱粮。
离关口最近的百姓,甚至看到对方的马匹,已经凶狠的眼神。
要不是常备军及时赶来,说不定真的就被抓了!
边关附近百姓赶紧关门闭户,一时间人心惶惶。
纪楚被喊回州衙门时,对此颇为惊愕。
再看来报信的人,他也认识的。
已经从总旗升为百户的黄百户。
几年未见,两人颇有些惊喜。
之前安丘沾桥御敌,就是他带兵训练乡兵,还帮忙清剿匪贼的。
黄百户这会过来,是为了通报战事,两人不好多聊。
因是军情,曲夏州上到知州,下到各部主事,以及主要的官员,这会基本都在。
都是熟人也不必多寒暄。
也就有段日子没见的吏司左都事薛明成特意打了声招呼。
众人坐定后,就听黄千户说明情况。
从今年九月份开始,两地就有走私的事情发生。
民间私下交易每年都存在。
不管关内还是关外,都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不贩卖铁器之类的物件,也不算什么大事。
平临国地大物博,而西北关外物资贫乏,用兽皮换盐巴,都是百年来常有的。
尤其是冬天,双方需要交易的东西就更多了。
“但这几年不同。”黄百户说着,还特意对纪楚道,“此话不是针对你。”
他?
纪楚稍稍疑惑,随后反应过来:“兽皮?”
“因为棉花,兽皮交易减少了?”
没错。
关外多为戈壁草原,养牛养羊还养马,出的皮货多是这些。
每年入冬,为了御寒关内百姓一定会大量购买,再带过去盐巴油糖陶器等生活必需品。
别小看这些交易,生活必需品这种东西,那是必不可少的。
没了这些东西,对方确实会急眼。
黄百户点头:“是,因为棉衣普及,本地人不再需要那么多兽皮了。”
“他们改要牛羊肉。”
尤其是羊肉,需求骤然增加。
所以总的来看,曲夏州百姓买的东西更多了,自然会给他们带去更多生活必需品。
但问题在于。
羊肉关外各国各部落,自己也要吃啊。
而且戈壁草原更加严寒,必须吃肉吃油吃糖,这才能扛过去。
你们不要兽皮,只要肉,还要买羊油,那我们怎么办?
留下的兽皮自己也不用了那么多啊。
所以两边的交易僵持下来。
关内想要肉,想要荤油。
关外想要各类生活必需品,但只能卖兽皮,兼带一些草药。
草药好说的,兽皮却是怎么都卖不动了。
那草药的售卖,根本撑不起交易量。
双方都很郁闷。
关内人好说,大不了不买了。
可关外肯定会恼火。
一来二去,私下交易便起了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