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厨娘以擅羊头签出名,凡是吃过的人都言极香脆嫩,有人家花大价钱请其回来做宴,果然不同凡响。
事后主人家对上账簿,吓了一跳,光一道羊头签便用掉十几头羊。
原来这厨娘做羊头签,只取羊脸上最嫩那二两肉,剩余直接扔掉,要凑成一道宴席菜,可不得十几只羊头么?
正因如此,这位厨娘做的羊头签才格外香嫩。
主家府上的厨婢觉得太浪费,想捡那剩下的羊头肉来做菜,反被厨娘讥笑:“真狗彘也。”嘲笑主家小家子气。
事后这主人家如何心痛是一回事,可逢人说起那日那道羊头签,愈发地赞不绝口,厨娘的名气也因此愈发大了。1
阿盼听了这掌故,很是啧啧:“好在是京师,否则换做偏远一些的州府,整座城一日只得供应一头羊的,上哪里去凑齐这一盘菜呢?这大户人家岂不要丢脸?”
阿盼很爱听虞蘅边做菜边讲一些掌故,她觉得比书肆架上卖的那些话本子还有意思,且蘅娘子讲起吃的来绘声绘色,佐餐听最下饭。
故今日晚上的油炸鸡肫签,阿盼吃得格外地香。
鸡肫、鸭肠这样的家禽下水,那是比猪肉还价贱的存在,却被虞蘅卖出大价钱。
当然她也费了一番心思,又是改切花刀,将样子弄得好看些,又是研究蘸料的比例,改良了七八版,最后才调得大约有后世五六成影子。虽说原料不值几钱,可好几味香料配料,又是油炸,这钱赚得不心虚。
虞蘅掰着指头与阿盼算成本时,恍惚想起后世那些将水电奶粉钱都算在自己头上的店主。
嗤。
虞蘅决定卖签食,还与隔壁签食摊的徐娘子有些关系。
这些日子因着虞记的买卖在变好,带得另一家卖素签的章记多卖出去不少,同样都是签食摊,与买卖红火的章记相比,徐家的铺位鲜有人问津。
可徐娘子并未因此反思自家,反倒觉得是虞蘅的桌凳挡了她家道,影响了她家生意,否则本该更好。
这般不平衡下,难免言语就带了出来。
阿盼着急,声音便大了起来:“这路又不与你姓徐,我们怎就不能摆在这?”
“你们家桌凳占去半条道,叫客人如何好走?挡住原本要买食的客人脚步,在你们铺里顺道坐下,抢了我们原本的买卖?”
徐娘子不愧市井中历练出来的,立刻将声音拔得比阿盼更高,又三言两语便将旁余店铺拉拢到自个阵营。
可明眼人都瞧得见,徐家炸签用的油是黢黑的,炸出来签食松垮不成形,常常有客人吃出糊味,即便虞蘅不将桌凳摆在这儿,也没几个客人愿意过去。甚至从前虞记还没搬来时,徐家生意比现在还不如呢。
与这种人争执是讲不出道理的,虞蘅直接恐吓她:“我们铺都是比着官衙的规矩,一尺也不多,徐娘子有疑,咱们便去寻来官吏小哥,也好一次问个清楚明白。”
市井小民天然对官兵有些恐惧,自那以后,徐娘子不再说什么,只总在细枝末节上给她们找不痛快。
不敢将污水泼在虞记铺前,毕竟那也是公共道路,是要被请去官衙吃罚的。
徐娘子琢磨了琢磨,自认聪明地学她们卖起了冷淘。酸汤方子她学不来,冷淘还不简单么?切几样咸菜丝,浇上盐卤水,一点也不是难事。
还真叫她捞走不少客人。
阿盼见白日里,许多原本总来她们摊上的客人转头就去了徐家,气得上火,舌上长了老大燎泡。
虞蘅一边给她涂药,“明令”禁了她这几日的肉食,一边给她分析。
码头工干活按筹计件,干得越多,工钱越丰厚。卖了一上午的力气,只有中午这一顿吃得够饱,下午才能干更多活。
徐家冷淘比她们便宜两个铜板,虽然样子差一些,可分量更大。至于味道上的细微差异,对码头搬货的脚夫来说,并不那么重要。
阿盼不服气:“难道就这样让他们?蘅娘子是没看今日那徐家娘子得意嘴脸!”
她指责对方见自家生意好,便模仿自家,对方却说这冷淘人人都能卖,又没写你家姓名。这话听着耳熟,待阿盼想起来是那日自己回怼徐娘子的原话,更生气了。
什么人啊!
冷淘当然人人都能做,可那样好看的五色冷淘,市面上独独自家才有!
她舌头上燎泡就是给气的,才不是吃多了肉食上火!
阿盼不忿极了。
虞蘅将药膏罐子盖回去,闲闲地道:“买卖么,本来就谁做都可以。”
阿盼瞪着眼不可置信了半晌。
见婢子憨,一时半会转不过弯来,虞蘅笑笑:“她能卖冷淘,我就做不得签食?”
何况虞蘅并没与阿盼说,这几日虽然来自家的客人变少了,可每日的进账却没太大下降,甚至今日比起最忙碌那天还多几十个子儿。
虽然说是因为有大户人家的打赏钱在里头,可能叫人打赏,本就说明了她们看家本领够硬不是——却没见有谁吃了徐家冷淘,因此打赏的。虞蘅嗤笑。
阿盼也终于反应过来,高兴道:“蘅娘子也做签食,肯定比徐家娘子卖得好。”
“你又知道。”在心里刻薄完后,虞蘅便又是那个待人顶和气顶谦虚的了。
“哼,我就知道。”阿盼乐呵呵去洗脸去了,药膏敷了许久,流一嘴哈喇子,怪恶的。
呵,小丫头,还傲娇上了。
从小到大,虞蘅吃过最多的路边摊就是油炸串串,见多了猪跑,也吃过细糠,怎么会做不好?
理所当然地在枣花巷人家里一炮打响。
章家签食因为种类颇丰、价格经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倒是徐家娘子受到影响,又不乐意了:“你们卖好好的面食,何故抢我们家生意?”
可这话她自己说着也心虚,只能看着原本就不多的客人被抢走。
还没等到再寻机会恶心回去,自家又摊上了麻烦事。
原来徐娘子嫌前日用剩下的豆角倒掉太浪费,便掺在次日新切的里面,拌匀后一点看不出,左右都是腌过的,舌头灵敏的客人还以为是今日醋放多了,才格外酸呢。
吃得多了,便吃出了事儿。有好几个因为前一日吃了徐家冷淘,晨起腹痛的,在医馆碰见了,一对上,顿时明白过来,这是徐家吃食不干净啊!
便都寻了过来,气势汹汹要讨个说法。
徐娘子吓得,矢口否认,狡辩自家绝对干净。
可旁人一看她那口已经黢黑的锅灶,还有什么不清楚的?
告了官,官府打发市监的人来,罚了好些钱银,将这些天所赚的尽数罚了去,还被勒停休业两个月。
阿盼捧着两杯甘草饮子回来时,恰好撞见那场景,据说徐娘子仍在嘴硬,诬陷她们家才不干净,被路过一小哥驳了:“休得污蔑旁人!虞记的吃食我是知道的,我家阿郎肠胃弱,每次吃她家面食都熨熨帖帖,怎可能不涮锅?”
那小哥阿盼是认得的,前几日来还碗,给了半吊赏钱,更叫阿盼记住他的是,比脸还大的面碗,他吃了两碗。
这得是多能吃。
若非徐娘子眼神愤愤,叫阿盼毛骨悚然,生怕她再攀咬,定然要扯着那帮腔的小哥好生道谢,再请他吃那样大一碗面才是。
第19章 甜咸粽子
今年闰了一个二月,是以端午要比往年更热些。
晨起,虞蘅将红纸包的艾叶剪成老虎形状,插在门板上,又给食铺前也贴了一张,回来时,看见家家户户门前都插上了艾草与菖蒲。
这是汴京时下过端午流行的“粘艾虎”,以求避邪毒。
阿盼起来,先看到家里这一幅,站在面前琢磨了许久:“这猫长得倒威风,只是蘅娘子,为何脑门上有个字哩?”
……行吧,“大猫”也是猫嘛。
靠虞蘅“扫盲行动”,阿盼也认得些简单字了,市面上的话本,有一半都是图画,连蒙带猜竟然也能囫囵看懂。
学会这项技能以后,她便沉迷于看话本来消遣睡前时光。
许是看多了影响精神,昨儿晚上才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成了那话本中佳人身边的丫鬟,佳人遇上落魄秀才,好心资助,秀才飞黄腾达却忘恩负义,抛弃恩人另择高枝,自己遍是那才子佳人中间帮着传信的“帮凶”,气得她蹬腿醒来。
醒来后阿盼对上虞蘅正掬水捧着洗脸,刘海被打湿了一绺,别在耳后,露出白白净净一张芙蓉面,阿盼还有些不太自然。
日日对着蘅娘子,梦里那佳人自然也是蘅娘子的模样,想起蘅娘子在她梦里终日以泪洗面……阿盼一阵心虚。
神思恍惚着,竟然将漱口水和着牙粉一并吞了下去,咳咳咳……辣嗓子!
蒸粽的香味从厨房传出来,阿盼洗漱过后循着摸到了蒸笼前,心痒难耐:“蘅娘子,这些都是今天要卖的啊?”
虞蘅笑道:“吃吧,短不了你吃的,你若能吃完,我再蒸一锅。”
一锅可有好几十个呢,阿盼当然吃不完,可就喜欢听虞蘅这样紧着她说。
虞蘅也是这个年纪过来的,知道,青春期嘛,就想当别人眼里最要紧那个。
阿盼围着锅边挑了一个赤豆小枣的,一个白粽浇上糖酪,配一碗从市井买来的豆浆,吃得八分饱,特意留出肚子来,是为了午食在外头好多吃些。
自从换到城里来住,虽然屋舍不如原先的大,但有一点好处就是新厨房又大又敞亮,连锅底都簇新,还有厨房里的高矮橱柜,每口都又大又深,能放好些存粮。
虞蘅是有些仓鼠属性在身上的,阿盼经历过灾年,挨过饿,也很赞同她屯粮的做法。
为了防鼠虫,入夏后,虞蘅每日都会往角落熏樟树枝、撒薄荷油,特别放油放肉的地方会多多撒些,虽不知成效几何,但就目前来说,还没见到过明目张胆偷吃的耗子。
今日是端午,眼下民间过端午会系百索、插艾草,除此之外,皇家会举办龙舟赛,在这天开放金明池,官民老少都可前去观赛。
虽然天气炎热,可或许能够瞻仰天颜,这样难得的机会,汴京的小老百姓们大多都不会浪费。
何况即便偶遇不了圣人,能赏赏金明池的夏景、游游御苑也是好的。
虞蘅少不得也去凑凑热闹,昨晚就提前蒸好了角黍,甜的咸的各种口味,一直捂在蒸笼里,今晨起来吃了一个,江米已经蒸得软糯黏嘴了,红枣也格外香甜。
阿盼吃完又去喂鸡鸭,虞蘅则将粽子打包分好,装进篮子里。她准备挎着篮子拿去金明池外围叫卖。
为了方便区分,卖的时候好拿,甜粽都包成了细长秀气的条形,咸粽则是饱满均匀的小三角,各有三样口味,蜜枣的、黄米的、还有蘸糖的白粽,蛋黄肉的、板栗肉的、还有鸡肉粽。
都是两人爱吃的口味,卖不出去还能留着自家吃。
江米黏糯,吃着容易口干,另还有一桶掺了碎冰的绿豆甘草凉水,待到冰化尽了也没关系,虞蘅还有替补的法子,加些薄荷进去煮,放凉了一样爽快。
虞家自然没有窖藏的冰可用,都是每日听见外面街巷传来贩夫挨户叫卖私冰的动静,这才买点。
冰价虽然贵,可最热这两个月是断断省不了的,若因此热坏得热射症,那可划不来。
她们也不学大户人家整日在室内摆大盆冰降温。
阿盼大步如风地走进来:“蘅娘子,蘅娘子!”
“怎么了怎么了?”她叫得急,虞蘅还以为发生什么大事了,忙问。
“这鸡公都热蔫了”阿盼拽着那只热蔫的鸡脖子进来,火烧火燎道,“今晚便炖了吧?”
“……”这个理由叫虞蘅没法拒绝,
“你想怎么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