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那个本来要推辞的,但见到老大这样做,想必也是有目的的,于是他拿出钱夹子来,把烟揣进钱夹子里面。
临塞进去之前看到的是根中华。
有点意思,硬壳芙蓉王里面装中华。
年长那个扫了家里一眼,意味深长:“姜校长这日子过得不错啊。”
姜校长一怔,觉得这句话来的突兀,干笑着说:“也就那样,也就那样,我们全家都有工作,条件嘛肯定比单职工的要好上一些的。”
如果全家都有工作,哪怕没有灰色收入,就这家的人口,一人一个月拿五百块,在京市都算是高收入的工薪阶层了,包括这个小豆丁,郑校长举报他们的时候,还特地提到了自己工作的失职,这么小的孩子都领上工资了。
更别提姜广东手里还有食堂的采购开支,学校小卖部的招标……
年长的那位开口:“全家都有工作,也包括这位姜悦同志吗?”
第42章
姜广东开始觉得不对劲起来。
“你谁啊你?”
“不好意思,进来的时候就该给你看看工作证的。”年长的人掏出工作证出来,为了让姜广东看清楚,还特地在他面前停留了一会儿。
姜广东的脸色顿时就变了,这两人是纪委的。
干这一行,能不知道纪委是怎么一回事吗?
“不是,同志,现在我们家才是受害者啊,姓何的那一家是不是去举报我了,我可是行得稳站得直。”
“先跟我们去一趟纪委吧,有没有问题不是一张嘴说说就完事的,我们也会有公正的调查结果,不会污蔑一个好人。”年长的人扫过姜悦那张脸:“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杨娟还想耍横,拿起大哥大就开始找关系。
姜广东拼命的冲她使眼色,但杨娟顺顺利利一辈子了,哪里看得懂这,竟然在人都没走之前,就开始联络各路亲朋好友,着实让纪委的人看的啼笑皆非。
最后姜广东被纪委带走了。
不光是姜广东,连姜好好跟姜悦都一起被带走,这两人都涉及到非法侵占他人职务,做假证等问题,只不过这年头像姜好好这样,走关系进单位的人不少,她的事情单独拎出来并不是很好处理,但姜悦的事情被人捅出来,就是性质很严重的问题。
正常人的思维都是,你可以贪便宜,但不要太贪。
姜广东是从小贪到大贪,最后连脸都不要。
小何师傅的运气不错,他还没来得及举报,就被纪委请了过去,父子看到穿制服的,还真以为姜家打通了一切的关系,要把小何弄进去坐十年牢,结果到了地儿才还知道自己的身份是证人。
老何老奸巨猾,还掂量着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小何才不管那么多,竹筒倒豆子就把姜悦的事情捅了出来。
他同样也是去年进的单位,不过走的是接班,他老子走了空出来了岗位,让他接的班,他知道的比他老子还多。
姜悦也是那一批进来的,不过是空降部队,当时学校里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是没人敢说而已,学校的校长跟姜广东是穿一条裤子的,没人敢得罪姜家,索性拿的钱也是国家出,也不妨碍谁了。
但小何现在的心态不一样,你要我坐牢,我还怕了你们一家不成。
同样被当做证人叫到这里来的,就是冯燕文。
冯燕文的事情比较简单,当年让她停职,姜广东是给她开了一个精神有问题的证明。
而姜好好当初走的是正常招聘的路子。
冯燕文憋着一口气,就算现在已经不稀罕学校那份工作,也要把这两人扳倒的念头:“他们就是看中了我的岗位,后来我听说本来姜广东看上了其他的岗位,但那些人都给他送了礼,重重的礼,这些你们也可以查吗,然后那段时间我家里人来学校闹事,他索性就把我的岗位给停了,同志这件事情千真万确,如果有需要,我可以配合做精神状态的鉴定的,我没有精神病,这一点其他人也能证明。”
她太激动了,在今天之前,都没想过能有这么一天。
问询的小同志也表示理解,等冯燕文走出去了才骂了句脏话:“太不是个东西,我听说人家还是首师出来的高材生,现在在外面给人做家教挣点钱,这人到底造了多少孽啊,不过这事儿还真不好办,要不是他孙子的事情捅出来,我估摸着她就算是去举报,姓姜的走走关系,最多也就挨个处分,待会儿我去问问小李,看他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有些事情还在调查中,姜悦的事情很大。
十七中跟小学拆分以后,小学是隶属于十七中管辖,行政级别比十七中低了一级。
学校一空余下来了岗位,姜广东就盯上了,他怕自己退休以后,手伸不了那么长,索性走了关系,把姜悦的名字一改,学历也搞了个假的,没想到事情竟然这样暴露出来了。
本来杨娟还想走走关系,把这件事情抹一抹,结果小何跑到十七中门口去拉横幅,也不说自己的事儿,而是实名举报姜广东跟食堂里几个供应商不清不楚,虚抬采购价格,以次充好,这是完全不顾及学生生命安全的行为。
这个消息一爆出来就炸了。
这年头,谁家也没有多余的孩子啊,哪个孩子都是宝贝。
侵占岗位什么的,社会影响力还没那么大,不满的也只有学校老师们而已,但学校的学生上百上千个,吃进肚子里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家长们也挺关心的。
姜家算是彻底完了。
最后姜好好的职务被撤,做了开除处理。
姜广东的事情还涉及到经济案,没那么快结案,不过冯燕文依旧觉得解气,她跟徐梦说:“也不知道郑校长闭了一辈子的眼,怎么临了眼睛睁开了。”
后来她们听到了一些风声,姜广东的事情是郑校长亲自调查举报,纪委特别重视。
徐梦嘿嘿一笑:“那肯定是某人给郑校长写了信啊。”
要不是郑校长出面,很难扳倒姓姜的。
能打赢副校长的,最好就是找校长出马。
冯燕文睁大了眼睛:“你提前知道姜悦的事?”
咳咳,徐梦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事儿纯属他们自己送人头,其实我也就是暗示了一下,姜广东这人有问题,建议郑校长自查,谁知道他能查出来这么多呢,而且刚好这么多事撞在了一起。”
至于姜广东到底有没有问题,徐梦也不知道。
她就是觉得这种人这么贪是吧,过手就要留油,不可能只占一个教师岗位就满足了。
结果还真让有侦探梦的郑校长查到了蛛丝马迹,然后顺藤摸瓜的,查到了姜悦这里来,他怕徐梦在他之前下手举报,索性来了个自曝,至于他的问题就简单许多,最多只是一个失察,介于他是举报者,上面的人对他的惩罚会很轻。
最后郑校长落了个记过处分,其他的无。
但姜广东就麻烦了。
他的案子查了很久,91年又开始搞严打,姜广东的案子一直查到第二年还没判,家里人本来想拖一拖,谁知道等来了个严打,本来只需要判个十几年的,最后落得个死缓,他现在这个年纪去劳动改造,就算表现良好,出来的时候还不知道多少岁,估计一辈子都交代到了里头,这已经是后话了。
这一切都是浮云,徐梦的重点是学习。
今年的二模来的早,学校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这个时候学校里面传来了一些不好的流言,不去打听徐梦都知道讲的是什么,据说有一群人的成绩是作弊得来的,有人怀疑是她,毕竟上次她英语考出了满分的好成绩,这不仅在学校绝无仅有,在京市都算排得上号。
魏香替徐梦抱不平:“都不知道传言是从哪里出来的,也不讲逻辑,考一百分,是作弊能考出来的吗,对了你最近在干嘛,好像很忙的样子。”
徐梦正在刷数学题,数学才是她的弱项。
再过了一世,依旧是。
她才抬起头,就对上魏香忧心忡忡的脸。
魏香赶紧从课桌里面掏出来个塑料袋,献宝一样摊到了徐梦跟前:“吃吗,家里自己做的,可甜了。”
是盒块状的麦芽糖,让人用锤子敲成小块小块,最近天冷了,魏香老说饿,就从家里带了这个过来,徐梦听人说吃甜食能让人心情愉悦,也时不时的吃上一块,但她记得吃完刷牙,前世她的牙齿就不好,到四十几岁的时候,一丁点冷的都不能吃了。
“嗯,吃完记得漱口。”
“你怎么这么讲究。”魏香不以为意,往嘴里又塞了一块,含在嘴里,笑容里带着满足。
徐梦看着她的笑容,失了神。
前世跟魏香打交道的次数并不多,但这一世两人关系不错,以魏香的性格,实在是不像会寻短见的模样,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她想不开了呢?
想到这里,徐梦发问:“你最近没有不顺心的事吧?”
魏香一怔:“要考试了算吗?”
这件事情还不够苦恼的吗?
徐梦嘿嘿笑了起来:“没有喜欢的男生,家里面没有重男轻女?”
比如说为了弟弟,卖闺女什么的。
魏香家里有个弟弟,那个年代还没有计划生育,她弟比她小了四岁。
“我家里吗?”魏香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虽然家里条件一般般,但我爸妈对我不错的啊,这个糖就是我爸给我做的,家里每周都给我带好多菜呢,跟别人相比,我算是很幸福的了。”
魏香父母还很注重维护跟同学的关系。
以前天热的时候,是徐梦带菜比较多,魏香父母还特地让她拎了些干菜过来,生怕她吃别人太多了,被人看不起,这段时间天气转凉,每个月魏香回去,都会带大量的瓶瓶罐罐,又怕她在外面不够吃似的。
这样的魏香,好像更没有理由自杀啊。
徐梦有点不愉快的扁了扁嘴,觉得又有人用那种奇怪的眼神盯着她看了。
如果是前世的她,肯定会很介意,但经历过一世,她比以前要淡定许多,要在乎别人的眼神,那她不用活了。
反正舞弊的又不是她,等到高考结束,谁是妖魔鬼怪,照妖镜里面都会显真章。
到时候徐佳自然又会用发挥失常搪塞过去,但是没有真本事就是没有,徐梦不会给她机会再偷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她还想读大学,就只能靠自己考了。
不知道一向觉得这个女儿厉害的王美丽,知道真相以后会怎么样?
徐梦嘴角微微勾起一个弧度,她一定要让所有人羡慕她妈妈,她要考出一个比前世更好的成绩出来。
“徐梦,这个报纸报道的人是不是你,一定是你吧,你帮这个老外找到了女儿,还抓到了罪犯?”魏香不知道从哪里拿到了张报纸,不管不顾的大声嚷嚷了起来。
徐梦倏地一抬头,刚好对上魏香的笑脸,她冲徐梦眨了眨眼睛,很夸张的说:“还是老外,你敢跟老外讲话吗,你能跟老外讲话吗,徐梦你好厉害啊,真不愧是考出满分英语的人。”
她还特地强调了满分,生怕别人不记得似的。
徐梦这才注意到,魏香手上拿着的就是一份《法治周刊》。
学生的新闻捕捉能力滞后一些,这几天没人有空翻报纸看。
教室里的人顿时被魏香的话吸引,一个个看了过去。
平常腼腆的魏香,顿时脸上憋到通红,但还是大声说:“给你们看看今天的法制周报,原来徐梦之前还帮警方破获了一个抓小孩儿案子。”
“这跟英语成绩好不好有什么关系。”
“因为那小孩儿是个老外啊,听说徐梦全程帮忙翻译。”魏香很骄傲的说。
“这么厉害?”
“以前怎么没看出来,之前不知道是谁传她考试是作弊的,我看一百分怎么作弊,谁能给她抄啊……”
报纸上一报道,俨然一颗深水炸弹在校园里引爆,徐梦也成了个名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人问她老外小孩的事。
徐梦本来不是那种爱出风头的人,一下子成了中心人物。
不过她性格好,别人问一句她就答一句,倒没有炫耀的意思,不过Emma本来就小,这么大点小孩讲话口齿不清的,要不是徐梦跟家里三个孩子天天相处,还真的很难跟她做翻译,外加有《法制周报》这样权威性的报纸背书,那些质疑徐梦英语水平的,瞬间被打脸打得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