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南笑道:“也可能是大学不适合你,你们村比较适合你, 毕竟你是耀祖嘛,那里才是你们的紫禁城。”
“哎哟,紫禁城那可了不得。”
大家放声大笑。
宋知南在笑声中获得20个杠精值。
她打算用这些杠精值请客,“姐妹们,为了庆祝咱们的第二次胜利,明天我请你们吃肉包子。”
大家齐声欢呼:“谢谢南姐。”
苏星不甘心地问道:“宋同学你就只请女生吗?”
宋知南大方地说:“苏小弟,你跟那些男同学不一样,你是个明辨是非的清纯大男孩,请客算你一个。”
“嗷嗷,谢谢南姐。”
第二天清晨,宋知南晨跑回来,真的提回了一纸袋热腾腾的肉包子。
女同学一人一个,孟金秋、祝景星和苏星也分到一个。
空气里全是肉包子的气味。
有些还没吃早饭的男生肚子叫得更响了。
王琳一边吃包子,一边问宋知南:“老四,你一下子买这么多肉包子,粮票还够用吗?”
宋知南小声说:“学校东门有人在偷偷卖早点,不要粮票。”
“哦哦,下回我也去看看。”
大运动结束后,对于自由市场的打击没那么严厉了,有些心思活络的人就开始偷偷做小生意,河西大学附近早晨和傍晚都有小商小贩来卖小吃。
大家有说有笑地吃完了肉包子,没有包子吃的,一脸无语地看着她们。
等到开始上课时,空气里仍飘散着挥之不去的味道。
周老师进来后忍不住吸了下鼻子:“你们谁在教室里吃包子了?还是肉馅的。”
吃包子的同学低头偷笑。
李长胜说:“宋知南请女生吃肉包子。”
周好古点头:“宋同学这点做得很好,拿到稿费就请客,比某些老师大方多了。这就叫做达则兼济天下,好,咱们现在开始上课。”
中文系这边发生的事,以及男女同学在班会上辩论的内容很快就传遍了全校。
其实不止是中文系是这样,别的系也大差不差。别系的女生从小就听惯了这些话,她们心里不舒服,但也忍了。现在有女生不忍了,直接硬杠,还杠赢了。女同学们心潮澎湃。
宋知南走在路上,时不时有陌生女同学跟她打搭讪:“你就是宋知南同学?”
“我是。”
“宋同学,你真勇敢。”
“宋同学,你的小说写得真好,要继续加油哦。”
……
有的人是口头称赞鼓励,还有的人付出实际行动。
有个女生妈妈在造纸厂工作,直接给宋知南送来厚厚一叠稿纸,鼓励她好好写作;还有个女生的二姨是电影放映员,给宋知南送来了几张电影票,还有的女生主动借书给她。
宋知南手里捏着电影票进了宿舍:“咱们学校的女生太热情太大方了。”
大家一听有人送电影票就围了上来。
于蓝看了下电影票说:“《金光大道》、《祖国啊,母亲》是去年的电影,我看过了。”
这些宋知南也看过了,王琳谢欣然她们也都看过了,马招云张小凤魏秋月三人没看过。
宋知南把电影票递给三人:“你们三个去看吧。”
张小凤有些手足无措:“总是占你的便宜,太不好意思了。”
宋知南笑道:“这电影票是别系的女生送的,咱们是占她们的便宜。”
于蓝神秘兮兮地说:“老四,你知道吗?你可能要掀起一场革命了。”
“什么革命?”
“我听说了,别的系的女同学也开始在课堂上勇敢发言了。上次历史系的老师上课时,大肆批判武则天,还说什么女人不适合搞政治。有个女生就勇敢地站起来用你的话反驳老师,那老师气得中途离开了。”
“还有数学系的男生说女生不适合学数学,还建议他们班的女生转系,那个女生也用你的话骂他们,说‘我觉得你们这类人只有一项最擅长,那就是擅长往自己脸上贴金。你们不行的不会的就往死里贬低。’那帮男生气得直跳脚。”
河西大学的老师也发现了,他们学校有一部分女生突然勇敢起来了,敢在课堂上反驳他们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有人带头闹革命,此人名叫宋知南。
宋知南的名气和影响力迎来了新一波的增长和扩张。
你走在河西大学校园里,向人打听宋知南,很多人都神色复杂。
食堂师傅一念起这个名字,心头就涌起一丝淡淡的愤怒和无奈:“哦,我们大家都叫她宋督查。”
问老师,老师淡淡一笑:“宋知南是个个性非常鲜明的学生。”
问男生,男生们先是面面相觑,再悄悄对视一眼,欲言又止,欲说还休:“这个宋同学让人一言难尽啊。”
问女生,女生们两眼闪闪发光,滔滔不绝:“你是说宋同学,她勇敢正直聪明绝顶,敢于发声,敢于出头,敢为天下先。”
龙国人凡事都得有人挑头,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大家立即云集景从。
当年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反秦人士纷纷冒头响应。
现在宋知南打出了思想解放第一枪后,女生们也开始响应:“你不让我们公平竞争,却天天说说我们不行;你们倒果为因,颠倒是非。”
那些充满登味的中老年老师们,很不习惯很不适应;那些男生们也很不适应,以前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哪有人反驳啊。现在的女同学真是一届不如一届。
有些老师就开始找王增光和周好古抱怨。周好古是充分领教了宋知南的辩论才能,他要是再接着做思想工作,他就不是个完整的男老师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他让辅导员王增光去给宋知南做思想工作。
“老王,你是辅导员,给学生做思想工作是你的本分,这事你去办。”
王增光唉声叹气,面色无光。他去找系主任钟纪文,钟纪文说自己还有事,便建议魏书群好好给宋知南上一课。
魏书群也听说学校出了个名人,见见就见见吧。至于说她很有辩论才能,魏书群也不甚在意,他什么样的学生没见过?
宋知南接到通知校长要见她,她腾地一下站起来,终于能杠到校长了。
于蓝见她这样,连忙问道:“校长是不是知道你发表了小说,要好好鼓励你一番?”
宋知南:“我也觉得也是。”
五分钟后,宋知南坐在了校长办公室,她打量着对面的魏书群,五十多岁,瘦个高,头发稀疏,带着眼镜。
魏书群也在打量着宋知南:“宋知南同学,你的小说我也看了,你为河西大学争了光呀,希望你以后要不骄不躁,再接再厉,再攀高峰。”
魏书群打算下一句就开始丝滑地接上:“但是,”
宋知南知道这种夹心饼干式的评论,两头都是好话,中间夹上批评,显得说话的人很会说话,也让听的人心里舒服些。
可她不喜欢夹心饼干,她只喜欢吃香葱味苏打饼干,干干脆脆还带着葱味。
宋知南两眼闪着光芒:“魏校长,我早就想来见您了。”
魏书群没忽略宋知南眼中的光芒,这个女生崇拜他?
宋知南:“校长,我对咱们学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民以为食为天,我觉得咱们学校食堂工作需要继续改进,菜品太少,食堂师傅不太敬业,卫生习惯一般般。我提议开个贫困生窗口,到现在一直没落实;从女生宿舍到文史楼那条路,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脚踩上去就冒泥水,该修路了;学校绿化也该好好搞搞了。还有,某些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敷衍了事。要么胡说八道……”
杠精值200。
魏书群:“……”
他平复了一下心绪,微微颔首。
他见宋知南还有继续往下说的意思,及时截住话头:“宋同学,你知道我今天叫你来是为了什么吗?”
宋知南语气笃定:“我知道,您肯定是要表扬我的,您刚才说的,我为学校争了光。校长,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我相信,西大将来一定会以我为荣。”
魏书群深深地吸了口气,“宋同学,你有自信是好事。不过呢,有不少老师来找我反映情况,说你带领女生搞革命闹事,是这有这回事吗?”
宋知南:“校长,那不叫闹事。俗话说得好,脓包不挑破,迟早都是祸。有些脓包已经阴暗地生长了几千年,就到了需要用针挑破的时候了。真金不怕火炼,真理不怕人辩。我们跟某些老师进行一下辩论有什么错吗?”
杠精值200。
魏书群终于知道为什么钟纪文让他来跟宋知南谈话了,她就是个刺头。而且似乎不把校长威严放在眼里。他开始怀疑刚才宋知南眼里的光芒也许不是崇拜,那似乎是一种见到高端猎物的兴奋。
魏书群自认为涵养不错,很少发火,可现在他心口就有一股暗火。
他继续耐着性子跟宋知南讲道理:“宋知南,你以后走上社会,也跟单位领导这么说话吗?”
宋知南诧异道:“校长,您是什么意思?咱们学校不就在社会中吗?难道她还能独立出来?”
杠精值200。
“我是说,你毕业后正式参加工作后,也这么跟领导说话吗?”
宋知南奇怪地看着他:“校长,我70年就参加工作了,从妇联干事到妇联主任再到女工委主任,单位领导对我交口称赞,我上大学那天,老领导依依不舍,你不知道那场面有多感人。我知道我的人缘很好,但没想到会这么好。”
魏校长:“……”
他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宋知南见校长不知道说什么好,便主动把天聊下去:“校长,您听说了吗?首都那边的燕大清大已经开始思想解放运动了。
尤其是燕大,兼容并蓄,博大宽容,允许各种思潮各种思想碰撞。
咱们西大要想成为国内一流高校,甚至世界一流高校,就不得不及时跟上。
西大是我的母校,我见不得她这么落后,见不得她的老师和学生还残留着那么多的封建思想。我的尖锐就是为了刺破她的沉闷,我的犀利是为了打破思想的僵局。
我们的班主任周老师说我更新了他对女同学的认识,他还觉得以我为代表的中文系女生打破了他对女生与生俱来的局限和刻板印象,他以后就是个完整的男老师了。你也要向他学习,你以后会是个完整的男校长。”
魏书群反问道:“你们的周老师真的这么说?”
宋知南:“他没有明说,你知道的,我们周老师是一个含蓄内敛的人,我认为他一定会这么认为。”
第135章
宋知南跟魏书群结束了不太愉快的交谈, 她在路上就做出了总结:这个校长的文化水平和辩论水平都不怎么样,甚至还不如周老师。这也不奇怪, 当上校长不代表他的水平高,这背后有各种各样的机缘巧合。
跟他抬杠没啥意思,好在杠精值很高,也不算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