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见到校长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大事,宋知南回到班里,大家都用目光询问她。
宋知南主动说道:“魏校长人还不错,说我为咱们学校争了光,是个人才。要我不骄不躁,再接再厉,再攀高峰。我呢,趁机向校长提了几个建议, 建议他继续改进食堂, 再修修路。”
这番话完全没问题, 校长确实说过这句话,她也确实提了建议, 至于后面的交锋, 没必要说。
同学们倒也没有怀疑宋知南,这番对话并没有超出他们的认知。
魏书群再见到周好古,第一句话就是:“听宋知南说,你在中文系女同学的帮助下,已经是个完整的男老师了?”
周好古:“我说我没说你信吗?”
“信,我当然信。”
周好古接着问道:“这么说,宋知南也建议你要当个完整的男校长?”
“是呀, 这个女生很不一般呐。”
“确实不一般,以后咱们学校说不定就靠她扬名。”
魏书群不置可否, 他们学校已经很有名了,也不至于要靠一个女生扬名吧。
……
第二天下课时,周好古语重心长地说道:“宋知南,我教你这么久,虽然你有时候让我很头痛,但做为你的班主任,我真心希望你好。你要有长远打算,比如说,你现在就需要考虑你的毕业分配问题。”
如果宋知南给校长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肯定会影响她的前程。据他所知,魏书群并不是什么心胸宽广之人。对事不对人,说得简单,但没几个人能做到。
宋知南考虑了一下,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周老师,我不在乎。自由一生是我的第二梦想。”爱咋分配咋分配,学校分配的工作,她还不一定看得上呢。
天大地大,到处是她家。她的草原她的马,她想咋耍就咋耍。
接下来的几天,宋知南突然安静了,她要忙的事情实在太多,连抬杠都变少了。
胡记者那边没有及时给她回应,倒是《青阳晚报》有个记者给她写信了,写信的人是采访过她的女记者,叫陆清云。
陆清云在信中直率地表示,想和宋知南交个朋友,以后互通有无,宋知南若有什么事,也可以找她帮忙。
宋知南暗笑,陆清云肯定是眼馋胡记者几次三番地从自己这儿挖到好新闻。
人家主动跟她交朋友,她自然不会拒绝,朋友多了路好走。
宋知南很快就给陆清云回了个信,说她刚好有一个新闻线索给她,不过可能会有些难度,因为证据不足,而且是跨省调查追踪,难度很大。她建议对方可以跟胡记者合作,人越多越安全。
宋知南知道这件事不大可能立即有结果,便把此事放下,该干啥干啥。
同时,她也暗暗观察着孙耀祖,越观察,她越觉得自己的猜测可能是对的。
据她观察,考到河西大学的农村学生通常有两类,一是天生的学霸,哪怕学习环境很差,资源匮乏,也挡不住他们的光芒;二是资质中上,但学习极为刻苦认真。数学系和物理系有两个女生就属于第一类。马招云、张小凤就属于第二类。
孙耀祖哪种也不属于,他身上没有学霸资质,各门成绩都是倒数。学习也不努力,整天上窜下跳说闲话搞事情。这种人能考上大学,怎能不让人怀疑?
他说他家境贫寒,学校给他评的助学金是18元每月,可他又经常下馆子,平时花钱也大手大脚。
宋知南只是抽空观察一下孙耀祖,而且还不能让他察觉,要不然,人家认为她旧情未了,那就恶心人了。
宋知南没等到陆记者和胡记者的消息,却等来了别的喜讯。
继《燕京文艺》之后,《杂文周刊》也寄来了稿费和样刊,《杂文周刊》的稿费标准高些,是按千字5块的给的。
这两篇稿子被精心修改后,文笔更加流畅,用词也更精确,这些老编辑们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她之前的字数是每篇一万二千字左右,精修后,有删减,变成了一万字。
两篇稿子的稿费一共是100元。
周主编还给宋知南回了一封信,信中详细地说明了刊物风格,收稿类型,字数限制。建议她以后投稿最好是五千字以下,当然,写得特别好的,也可以破例。
周主编也给老朋友吕会琴寄来了当期的杂志,吕会琴便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读了几篇文章,还点评了宋知南的文章:“宋同学的文章写得很好,针砭时弊,有理有据,幽默犀利。
你要想在写作的路上走得更远,就不能不打好古文底子,宋同学,我建议你把《古文观止》背诵一遍,再背诵一些诗词,不用太多,三四百首就行,再加上四大名著打底,你的文笔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大家用同情的目光看着宋知南,宋知南这次难得没杠,“吕老师您说得对,我明天早上就开始背诵。”
吕会琴满意地笑了,讲完课,她顺手把《杂文周刊》放在书架上。
一下课,同学们便去抢杂志看。
没抢到杂志的围在宋知南身边例行羡慕:“稿费一百块,好多啊。”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大家在学习之余,也开始疯狂写稿投稿。投稿的人很多,但投中者寥寥无几。
301宿舍的女生们也开始掀起了投稿的风潮,她们写完还拿给宋知南看。
宋知南看了一圈,发现就赵清波有点写作天分。魏秋月点评别人的文章时很有水平,但自己写就一般。
谢欣然心细认真,搞校对是一把好手。马招云和张小凤非常光刻苦认真,风格中规中矩,四平八稳,写材料搞学术研究应该都可以,但写小说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魏秋月总结道:“也就是说我以后的方向应该是文学评论,招云和小凤可以往学术研究上靠。”
于蓝问道:“那我呢?”
“你应该去当领导。”
“至于欣然,我觉得她适合当编辑。”
“咱们宿舍最有可能是在文学上写出成绩的就是老四和老二了,你俩要努力了,多写点作品好让我评论。”
宋知南说:“我们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魏姐你以后去从政,小凤和招云就留在大学当老师搞学术研究,于蓝先从政再从商,欣然从政搞研究都可以。我和清波就来颠覆文坛。”
大家嘻嘻哈哈:“哎哟,这关键的岗位都被咱们宿舍给占了。”
“咱们都听老四的,老四天生聪慧。”
“好。”
301宿舍的女生大体上相处得还算和谐,但这么多人聚在一起难免会有摩擦和小矛盾。
比如魏秋月打呼噜太响,张小凤总是忘了洗脚,于蓝上下床时总是地动山摇,平时也喜欢大呼小叫,马招云爱磨牙说梦话,谢欣然有洁癖,宋知南对环境安静有要求。
好在大家的性子都还不错,有问题的虚心接受意见,也愿意去做出改变。提出问题的也愿意多宽容体谅。
张小凤在大家的帮助和督促下,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魏秋月知道自己呼噜声太响,索性晚一些睡,等大家都睡着了,她再睡。于蓝的动作也变得轻柔许多。
谢欣然做好自己的卫生,尽量少管别人。宋知南写作时尽量去图书馆和自习室,打腹稿时就在学校东边的树林里,一边散步,一边构思,饿了就到东门去买点吃的。
在宋知南的帮助下,赵清波的散文《春雨》在《河西文艺》上发表了,得稿费9块,她买书买杂志花了6块,请客花了3块。
继赵清波之后,301宿舍的女生又接到了孟金秋的请客邀约,孟金秋要请她们八个人吃饭,陪客是祝景星、苏星。
宋知南过去问道:“孟同学,你是有什么事要找我们帮忙吗?”
孟金秋性格内向,跟女生一说话就脸红,他不敢看向宋知南的眼睛,看着自己的脚尖说道:“我想请你吃饭,向你请教写作上的问题,又怕只请你,你不好意思来,就、就索性把大家一起请了。可我自己也不敢来,就只好拉着祝同学和苏同学一起壮胆,请你们一定要给我个面子。”
宋知南说:“没事,咱们毕竟是同学,你有事直接跟我说就行,请客太破费了。”
苏星赶紧替孟金秋说话:“我觉得咱们这么一大群人一起吃饭,应该没事的。宋同学你就答应了吧。”
祝景星也说:“我打算跟孟同学一起请你们,毕竟你上次也请我们吃了肉包子嘛。”
苏星忙说:“也算上我,我也吃了宋同学的肉包子。宋同学,你要是觉得过意不下去,下次还请我们吃肉包子。”
宋知南跟姐妹们商量一下,大家伙笑着说:“人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你,你要是觉得行,咱就一起吃。”
宋知南考虑片刻最终答应了,不为一顿饭,就为了分化班里的男同学,她这人心善,见不得他们跟孙耀祖那样的人沆瀣一气。
饭桌上,孟金秋羞涩得跟刚进门的新媳妇似的。张小凤跟他一比都显得挺活泼开朗。
“宋同学,你能帮我看一下稿子吗?”
“可以,你把稿子给我,我抽空看看。”
孟金秋扭扭捏捏地拿出自己的习作,宋知南大概看了一眼就放进了书包里,打算晚上有空再认真看。
饭菜陆续端上来,孟金秋热情又羞涩地招呼大家吃饭。
苏星年纪小性子也很活泼,没那么多忌讳,跟魏秋月于蓝她们聊得挺开心。
祝景星一直在跟宋知南聊文学。
“宋同学,我看很多杂志都复刊了,我朋友那里有最新一期的《果城》和《现代》,你要看吗?”
“可以呀,以后咱们可以交换杂志看。”
“行。”
吃完饭,回到宿舍,忙完自己的事,宋知南开始看孟金秋的稿子,他这篇文章写得是怀念家乡的散文,文笔还算优美,情感也算细腻。
宋知南拿了一张稿纸,在上面写下自己的评语和几条修改意见,并建议他向地级、省级杂志的散文栏目投稿。
她一看完,魏秋月等人也要看,她们的评价跟宋知南差不多。
“我记得孟同学在做自我介绍时,说自己爱好文学,原来是真的呀,确实有点水平。”
“他咋那么害羞呢?今天吃饭时,脸一直是红的。”
宋知南说:“我比较欣赏害羞安静的男生,男孩子文文静静的多好。”
“好你个老四,原来你的口味这么独特。”
……
第二天,宋知南就收到了李群英的挂号信,“我的宋作家,你可能要红了,你要做好红的思想准备。已经有多家杂志社要求转载你的小说,其中就包括《燕京文学》、《民众文学》和《九月》,这帮编辑也真奇怪,当初给他们递稿,他们不要,现在却要转载。
对了,我们杂志社受你的启发,也有了自己的定位,我们比不上《大众文学》、《九月》这样的老牌大杂志,我们决定另辟蹊径,准备以新锐杂志的姿态屹立于首都杂志圈,我们现在杂志是半月刊,每月2期,急需稿子,请你这个新锐作家多多给我们赐稿。下期稿费我帮你争取到了千字10块。宋大作家,请和我们杂志一起成长。苟富贵,互相旺,你说过的话千万不要忘。对了,我已经报名了电大课程,咱们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宋知南握着钢笔,假装手里捏根烟,陷入了深沉的思考当中。
接下来,要写什么呢?还是继续呼唤救救妇女吧。
但也不能光呼唤,还得写出有力量的女性角色。不能总把女性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也不能有意无意地让她们成为客体,她们得是叙述的主体,她们得有主观能动性。
女主角可以好也可以坏,她的性格可以刻薄可以洒脱可以幽默,她不能总是充当别人的陪衬,不能一上来就是无私奉献的,总是沉默又能干的,总是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她得敢让别人牺牲。
女主角可以经历苦难,但又不能只写她的苦难,更不能像某些男性作者那样,用一种猎奇的心态去观赏品鉴女性的苦难。人生确实苦难重重,但女主角就是敢于与命运搏斗,生活没放过她,但她也没放过生活。
宋知南决定写一个嘴毒心硬又好斗的无产阶级斗士。
女主角唐知北,长相中等不偏上,嗓门大,力气大,会骂人,能打架。她聪明好学,幽默智慧,为人大气讲义气,既有才气还有匪气。
她前劲十足,从托儿所开始打架就没输过;后劲更足,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与命运几番交手,互有胜负,但从未认输。
她在工厂与奇葩领导同事斗,在大学与满脑子封建思想的老师斗,她就像迪迦奥特曼一样,她的使命就是战斗。这篇小说名字就叫做《女人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