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渔干脆把篮子拿了出来:“我有。您要不看看!”
姜桂香是真不信,要不就是盐水菇?她知道南方那边草菇的主产地,会将多余的草菇加工成盐水菇出口国外,不过草菇的产量很低,出口的也很少,他们那会儿试图联系一下,弄一些过来当成冬天的“招牌菜”,根本没门路。
这姑娘是不是从哪里得来了点,拿过来了。
她想到这里,也觉得不错,起码今天中午肥皂厂的招待,是有着落了。她伸手就掀开了篮子上的盖布,然后就瞪大了眼睛。
那篮子里哪里是什么成袋的盐水菇,那是一个个鲜灵灵,胖乎乎,肉嘟嘟的鲜菇啊!
姜桂香下意识的就去捏了捏,这不是假的吧。
可入手就是那种奇怪的蘑菇感觉,肉肉的带着点迟钝的弹性,这是真的?鲜菇?
姜桂香第一反应就是迅速将盖巾给盖住了,废话,这都十度左右了,别冻坏了。随后她扭头看向了周渔,“你哪里来的?”
这话问的有歧义,不过周渔理解,笑着说:“是我种植的,这是第一批,我寻思国营大饭店八成会喜欢,就拿过来了。你们什么价格收?”
周渔这次就没问收不收了,姜桂香这态度哪里是不要的样子。
姜桂香也没觉得周渔这么问是不是有点唐突,她不可能不要!
她还得谢谢这丫头真明白,这么好的东西给她送来了。
而且,听听她说什么她种出来的,那就不是一次性买卖?!姜桂香直接说:“跟我进屋说。”然后又迫不及待地问,“你说你养的,这东西夏天都难养,冬天你确定能养出来?”
说完,她就觉得这话有点蠢,养不出来怎么可能送来,她换了种说法:“我是说这技术你完全掌握了,一冬天都能供应吗?”
周渔点点头:“是。”
姜桂香只觉得眼前一亮,工作是要找亮点的,他们国营饭店真的特别难找出来亮点,做个饭不就那样吗?但她这会儿觉得自己八成有希望了!
蘑菇自然不是亮点,但它是特色,是唯一,是独家。
有了这个,她就能有了特色菜,到时候上报的时候写,经过多少研究,推出了受到广大群众欢迎的特色菜,饭店效益节节攀升。
想都知道,这成绩绝对让人满意。
姜桂香直接带着周渔去了她的办公室,进门后也不来弯弯绕,又问了问周渔的种植面积,每天能供应多少,知道周渔从今天开始,每天可以供货三斤,等到11月下旬,就可以每天提供五斤到十斤,顿时松了口气,足够了。
她直接说:“你这草菇我们很需要,你来对了。这卖相也很好看,不过,具体开什么价钱,得做出来尝尝才行。”
反季节的东西,她也是见过的,譬如春节的韭菜,的确是韭菜,但味道比春天的差远了。
周渔对此没意见,也不怕她尝,菇类和蔬菜不一样,蔬菜受到阳光温差的影响很大,大棚里的,日照不够,温差小,长得又快,自然不好吃。
菇类对阳光要求小,温差要求更小,而且每批菌丝收获两次后,就需要重新更换了,所以口味影响极小。
瞧着周渔点了头,姜桂香就直接用手帕包了七八朵,带着她去了后厨。
这会儿正备菜呢,后厨里忙活得很,瞧见姜桂香,大厨李晓贺连忙问:“姜经理,今天菜单咱们拟拟吧,这都九点多了,十点半就开门了。”
姜桂香平日里对这事儿最看重,这会儿居然说:“那个让熊芳去弄,你作盘菜。”
这忙着的时候做什么菜啊。李晓贺心里这么想着,不过他也没说,反正都是干,别干了活还不得好。
他直接走到了灶台前:“做啥?”
“这个!”姜桂香将手绢放在了台面上,她包的不算严,一下子里面圆鼓溜球的草菇就露了出来,李晓贺愣了一下,眨眨眼才发现自己没看错,真是草菇。
这季节哪里来的这玩意?
他一边看一边问:“姜经理,你厉害啊,这稀罕玩意你从哪里找来的?”
姜桂香就说:“这小姑娘种的,你快点做,尝尝味道怎么样,我给人家开价!”
李晓贺这才看向了姜桂香身边那个挺漂亮的小丫头,他开始以为是姜桂香的亲戚过来看热闹呢,哪里想到,居然是草菇的主人?!
这可太厉害了。
这东西都能这会儿养的这么好。
他跟养蘑菇的小王庄没少接触,他们可没这技术,他想问问,但现在不是时候,他立刻找了个盆将草菇洗了。想了想后,只取了葱姜,将草菇切片,来了个清炒草菇。
既然是味道,那自然要做最简单的,能吃出原味的。
周渔已经被请到了前面的饭堂上,找了个桌子坐着,等待的时间,姜桂香问了问她怎么会的这技术,周渔自然按着跟农林渔业局的说法,说是别人教的。
姜桂香只是随口问问,她好奇但绝不是深究的意思,这东西人家自然保密,问多了不好。爆炒的时间用的短,两个人略微聊了聊菜就做好了。
没用服务员,李晓贺自己端出来的。
但根本不用尝,姜桂香一看李晓贺的表情就知道,这蘑菇没问题——哪个大厨不尝菜啊,你看他嘴角都勾起来了,这是吃到好东西的表情。
姜桂香这会儿都有点迫不及待了,等着放到桌子上,直接拿了筷子夹了两三片,塞进了嘴里。顿时,那股熟悉的鲜嫩清甜充满了她的味蕾。
这跟夏天的草菇一样好吃,哦不,比那时候还好吃,毕竟这会儿她已经很久没吃到这么鲜的菜肴了。
姜桂香看着周渔,报出了一个数字:“五块一斤。头两个月,你得全给我。”
这个价钱倒也合适,清炒要半斤才像个样,就算是用瘦肉或者牛肉配,也要3两才出样,周渔猜测,他们恐怕不准备在这道菜上赚多少钱,是用来当特色菜的,可即便这样,再贵他们就没办法定价了。
而且这是长期合同,跟短期售卖还不一样,很有诚意了。
他们用草菇招揽人气,周渔也需要他们来宣传,周渔的打算是草菇产量低,价格贵,走稍微高端路线。
等着平菇下来了,就可以卖的便宜点,这样,两个菇类也不打仗。
周渔点点头,“可以。”
今天是第一批,不算多,一共两斤三两,姜桂香是个很会做生意的人,付了钱还说呢:“你种菇如果有什么需要,我也可以帮忙的。别客气,你种好了我们也得意。”
周渔的确有需要的东西,不过这会儿还不着急,她没提,而是道谢离开了。
做生意,长着呢,你来我往才关系好,慢慢来。
她气定神闲,倒是姜桂香看着周渔真羡慕啊,这往后两个月,周渔每天最少挣15块,一个月就是四百五十块,顶很多人一年工资了!
第12章
周渔从利民餐馆出来后就直接去了化工厂家属院门口。
今天是周日,周朵也跟来了,周渔到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她正卖力地卖菜,倒是林巧慧,闲在一边喝水。
瞧见周渔,林巧慧眼睛立刻亮了。
村里人都以为周渔今天有事没出摊,只有她和周朵知道,周渔今天天不亮就起了,去了五号房摘了一小筐草菇出来,说是要送到利民餐馆。
原先她也不知道城里这些地方,不过这一个月,卖菜也涨了见识,知道南州效益最好的就是化工厂,也知道南州最出名的饭店就是利民餐馆。
倒不是她主动打听的,是有时候买菜的客人也会聊天,譬如买豆角的时候会说:“利民餐馆有道麻汁豆角很好吃的。”“太多麻汁了,一下子去半瓶,可吃不起。”
她问过:“这地方是哪里啊?这么敢用料?”
人家说:“是最出名的饭店,只要下馆子只能去那儿,就是贵啊!”
所以,周渔去利民餐馆,她挺担心的,草菇是好,但人家收不收私人的东西?万一说她投机倒把怎么办?就算收的话,会不会给的价钱很低?
要不是她不会骑自行车,周渔也不会带人,她肯定是要跟着的。
也因为挂牵着,今天卖菜她算错好几次,还让周朵给赶到一边来了,如今瞧见周渔,她几乎是下意识地站了起来,第一反应就是看周渔的表情——她希望一切顺利,女儿退学了,好不容易通过养蘑菇让村里人闭了嘴,如果不顺利,她不知道周渔是不是受得了。
但如果不顺利也不怕,大不了她多种点菜,挣点钱,也是能过的。
好在,周渔太知道这种期待的滋味了,创业的那些年,团队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多少次谈合作归来,等待她的目光都是这样的,渴望的,却又担心的。
她知道怎么安抚他们。
她露出了笑容。
果不其然,紧紧巴望着她的林巧慧瞬时间绷紧的表情松弛了下来,等着周渔到了面前,她已经明白这事儿成了,脸上有着想要隐藏却怎么也遮不住的笑意:“卖了?都卖了?”
周渔点点头,“都卖了!”为了让她安心,周渔还将盖布掀起来,那是个空荡荡的篮子。
林巧慧这下连肩膀都松弛了,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那可太好了!”
她如今倒是很想知道卖了多少钱,可这里人多眼杂的,她就忍住了不问。但她忍得住,周朵可忍不住,周渔过来的时候她就看见了,她的心都痒死了。
不过那会儿有个阿姨正在挑西红柿,周朵只能稳下心思卖菜——一毛钱也是钱呢!
等着对方走了,她就原地蹦了起来,跟个青蛙似的,几步跳到了周渔的身边,然后拼命压低了声音:“咋样咋样?”
得到亲妈的点头后,她下一句就是:“多少钱?”
周渔说:“等会儿吃饭给你们说。”
随后母女三人就合伙卖起来了菜——这会儿已经是最后一茬了,都是些长不大的小黄瓜茄子,有点泛青的西红柿,还有几个南瓜。好在前者可以腌咸菜,要的人也不少。
没多久,来了个大娘,就把周渔家的菜收堆了,周渔就跟还没卖完的秋桂婶他们告了别,一起推着车子找地吃饭去。
转到没人的地方,周朵就忍不住了:“姐,到底多少,你告诉我吧!”
周渔就说:“你猜多少?”
周朵想了想,“两块一斤。”
周渔没回答,扭头问林巧慧:“妈,你说呢!”
林巧慧其实也有点矛盾,她知道这东西夏天就不便宜,可也觉得太贵没人要,犹豫了半天,说:“两块五?”
谁料周渔不是直接告诉答案,居然来了句:“哎呀,都错了,大胆点,再高点!”
两块五都低?!
母女俩如果刚才是高兴,这会儿直接兴奋了,“三块!”周朵先说。
岂料周渔居然还摇头,林巧慧只觉得自己胸脯里那颗心脏砰砰砰地跳起来了,她可知道,那几间房里有多少蘑菇,还有多少空地,周渔这几天又用麦种培植了多少母种。
这是多少钱啊!
周朵也不敢猜了,晃着周渔的胳膊,“姐,我手都激动的凉了,我不敢猜,你赶快说吧!”
周渔也不跟他们闹着玩了,低声将价钱报了出来。
两个人顿时跟鸭子似的,此起彼伏地发出了一声啊?
有心理准备也没这个准备,林巧慧眼眶直接湿了,周朵则蹦起来了:“姐,每次都这个价钱吗?他们怎么会出这个价钱?姐,你确定吗?这么高吗?”
她跟只鸭子一样呱噪得很,周渔却觉得无比的悦耳,笑眯眯地拍着周朵的脑袋瓜:“对对对是是是是!”
周朵低声问了一大堆才渐渐地安静下来,又患得患失起来:“姐,你说这么贵的蘑菇,他们一盘得卖多少钱,会不会根本卖不出去啊,万一这样的话,会不会明天人家就不要了。”
别说,林巧慧也是这种想法,脸上一片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