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国日化1981_分节阅读_第135节
小说作者:大江流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68 KB   上传时间:2025-05-15 12:17:06

  可他万万没想到,周渔非但没行贿,还把生意做到银行里来了,谁听说过卖洗衣粉给行长的?!

  不过苏启生反倒是很支持,说:“我们家有普通洗衣粉,这个浓缩粉我要了。”说完,就掏钱包准备付款,同时还吩咐年轻人:“等会儿你分一半,回去也试试。”

  周渔立刻说:“分了就不好拿了。”这会儿又没什么塑料袋,不过她有准备,又掏出一包,“我还有一包,你买这包吧。”

  年轻人一脸惊讶:“你怎么还带两袋?”怪不得那个包这么鼓鼓囊囊。

  周渔笑:“以防万一啊,多个人实验还有个比对。怎么称呼您?”

  对方的脸色突然不太好,周渔奇怪地看他两眼,他别别扭扭,半天才来一句:“万益!”

  周渔愣了一下,盯着他看了半天,没忍住勾了勾嘴角,那真是“以防万一”了,这家伙今天可没少质疑她!

  万益家里没洗衣粉,所以老老实实掏了两块三毛钱,买了两袋。

  周渔拎着已经空了的包,这才离开,一上车就发现周三春也过来了,冲她说:“太晚了,我不放心,就过来了,怎么样?”

  周渔想了想说:“原先不知道我有没有机会,但现在能确定的是,我们应该会被列入考量的。”

  这位苏启生绝对不是一言堂的领导,而且比较务实,甚至,他还知道家里有洗衣粉少花点钱,周渔判断他是很会算账的。

  剩下的就只能等待了。

  倒是万益和苏启生,晚下班了一个小时,都抱了洗衣粉回去。苏启生一到家,妻子已经吃了饭在看书了,瞧见他进门就放下了书问:“怎么这么晚?”

  苏启生就说:“遇到华美日化的周渔。”

  周渔显然大名鼎鼎,这么一说,他的妻子居然也知道,“她是想探探生产线的口风?”

  “是也不是。她很聪明,也很有胸怀。能做到这么大,不是没原因的。”他说了说情况,将包里的洗衣粉拿了出来,“试试吧。”

  妻子也挺感兴趣的,连忙点头,“正好,圆圆的脏衣服没洗呢,咱们试试。”这种事情肯定要严谨的,两个人按着量加了洗衣粉,用一样的水泡开,放入了同样多的两份衣服,开始揉搓。

  一动手,这区别就太明显了。

  普通粉放了三勺,浓缩粉放了一勺,普通粉的泡沫很丰富,一看就很有去污力的感觉,但浓缩粉的泡沫却不算多,连盆里的水都能看见。

  两个人使劲搓了搓,发现再加上半勺浓缩粉,大概也能洗干净,只是泡沫也不算多,苏启生的妻子说,“我觉得还是能用的,这么算也是合算。”

  苏启生却摇了头:“观感就不行,普通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什么非离子,大家都觉得泡沫没起来,就是肥皂洗衣粉没放够,就是洗不干净。再说,大家也算的不这么细,哎,卖不好是有原因的。”

  第二天,苏启生到了办公室,万益立刻就汇报了一下:“行长,我昨天回去试了试,浓缩粉的确做不到承诺的,一勺顶不了三勺。”

  他只说事实,别的就不说了。

  但足够了,苏启生点点头:“约一下轻工业厅的张副厅长,还有商务厅进口处贸易处的蒋学,一起聊聊。”

  苏启生自然是想问问这个浓缩粉目前有没有相关规定,没想到的是,轻工业厅的张成新厅长还真知道。

  他个子特别高大,声如洪钟,一听就说:“其实是在制定当中的,因为浓缩粉近年来在世界发达国家发展迅速,所以这次也将浓缩粉的标准纳入了考量中。”

  “目前我得到的消息,的确是8%。”

  他去问这个,自然是因为南河日化要引进相关生产线,总是要提前打探清楚的,否则设备进来了,不符合规章规定,那就麻烦了。

  他皱着眉头说:“如果真是这样,浓缩粉生产线倒是的确需要慎重。”

  即便他是南河日化的主管单位,心里向着南河日化的,但有一点,他们是首先得保证,外汇不会白花了。

  如果浓缩粉真的不受欢迎,南河日化可是没有任何还款实力的,那这一百多万美元不就是浪费了吗?谁不心疼?!

  所以,这会儿他也不能向着南河日化,说违心话。

  不过张成新也为南河日化争取:“既然浓缩粉不行,那南河日化还是引进普通洗衣粉生产线吧,我们省去年的缺口是七千万,这两年稳步发展,肯定缺口越来越大,引进五吨/年的生产线,是可以填补我们的缺口的。”

  苏启生没吭声,蒋学倒是开口了:“既然都是洗衣粉,那我认为,两家企业各有优势,也难以抉择,不能轻易否定,也不能轻易肯定,这笔资金着实不小,还是稳妥为好。”

  “我的想法是,不如让他们两家比一比,说说他们为什么要引进,思路是什么,市场在哪里,目标是什么等等,优中选优。”

  这不就是给华美日化说话吗?

  张成新很是反对:“我认为不必要,就没有给私人企业外汇贷款的先例,如果是十万八万试试就试试,这一下子一百多万,出了问题谁负责?”

  蒋学则说:“据我了解,华美日化的还款是根本不成问题的,一方面,华美日化老板周渔手中还有菌菇公司,梅树村门市部和商场,资金一向充裕。另一方面,因为她在82年秋交会上担任咱们省商情组组长,帮助了不少省内外企业,很多企业都愿意提供外汇留存。”

  这谁不知道?说真的,要不是周渔这个私企身份,张成新也挑不出毛病来,但是,作为直管部门,他们自然有别的考量,倒也不是敝帚自珍,而是各种缘由。

  “华美日化有这么多外援,他们又有那么多销售员,凝脂皂和肥皂卖的都好,今年不引进生存也没问题。但南河日化不行,他们可是有上千名职工,如果放任他们这么亏损下去,职工们怎么办?他们怎么过日子?”

  这的确是相关领导该考虑的事情,但是蒋学也实话实说:“张厅长,这的确是个大问题,但据我所知,南河日化现在的设备不比华美日化差,而且他们是从油脂提炼到皂化,都是自产的,成本更低。外加他们经营多年,在南河市场占有率一直不小。”

  “但这么大的优势,他们目前反而效益不行,这不正说明,不是设备问题,是其他的问题吗?如果不解决相关问题,肥皂不行,香皂不行,为什么洗衣粉行?”

  “南河缺口七千万,这七千万一定是买我们自产的洗衣粉吗?”

  这显然是说到了关键,但张成新也有自己的坚持,他质问:“你这是唯经济效益论?社会效益不是效益吗?”

  蒋学的回答是:“进口设备不是一劳永逸,不是遮盖过去的不足的万能宝物。应该是先解决现有问题,再图真正发展,否则都是空中楼阁。我作为进出口贸易处的处长,经手过众多引进案例,同样的生产线,甲家挣钱,乙家赔本,不是少数。”

  “苏行长,我还是认为,应该慎重。”

  周渔根本不知道这场讨论,她那天见了苏启生后,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回了一趟南州,看了看香水厂房的进度,还去了一趟京市,转了转四号店,顺便给尤雪丽捧场——她的一部电影《江湖女侠》上映了。

  虽然拍了不少片子,但这是第一部上映的,即便只是个小配角,尤雪丽也兴奋坏了。她和徐一骏去看了一遍,周渔到了京市,她又扯着周渔看了一遍,“这可是有纪念意义。”

  的确是,尤雪丽外形出众,人也机灵,来了京市后,很快就演上了重要配角,更何况,春节过后,凝脂皂的广告一播,她名声大噪,还有剧组请她演主角,今非昔比了。

  周渔将订的花塞给她:“恭喜了。”

  周渔忙忙活活,倒是柴建华、范广西、武国强、伍月华他们都着急的很,好在苏启生那边并没有拖延很久,第二个星期,周渔就收到了万益的电话:“周总,你准备一下,我们想要听听华美日化对于引进生产线的想法。”

  周渔就问了一句:“只听我们的吗?”

  这没什么不能回答的,万益说:“不是,是你们和南河日化的,同一天一起听。”

  能把华美和南河日化放在一起,当众比较,就说明将他们放在了同一起跑线,华美的优势将会得到全盘的展现,华美的机会绝对不小。

  周渔立时应了:“我们会好好准备的。”

第99章

  两天后, 周渔带着徐倩提前到了南河省轻工业厅。

  周渔因为梅树村和广交会的关系,和商务厅来往比较多,轻工业厅这边, 她倒是第一次来。

  通知的开会地点是会议室, 进来后,周渔就直奔这里——这会儿离着约定时间还有半小时, 有两个工作人员在会议室里调整椅子。

  门是开着的,所以能看到里面的情景,这就是个普通的会议室,平时应该是一张椭圆桌, 周边围了两圈椅子。

  不过大概是为了这次的对比, 所以进行了变动, 椭圆桌撤掉了,一侧是黑板, 下面放着三排椅子,第一排三个,后面都是五个, 应该是给进行评定的成员坐的。

  问题是, 这会儿又第一排加了一个位置,一共四个, 徐倩说:“这是临时有人要来吗?”

  周渔认同:“应该是。”而且职级应该不低。

  徐倩忍不住猜测:“除了轻工业厅,商务厅, 银行, 还有哪里的人来啊。”

  这就不好猜测了, 往大里说,他们这是第一家私企申请大额外汇贷款,往小里说, 恐怕也是第一次申请贷款进行竞争的,还是国营和私企的竞争,谁来都有可能。

  又等了十分钟,离着开始还有二十分钟的时候,南河日化的人也到了,来的是他们的新任厂长牛看山,身后跟着两个人,应该是下属。

  两边虽然合作过,还是同行,事实上,原先梅树村都是业务处联系,周渔也没参加过任何日化方面的会议,并没有交流过。

  周渔是个自来熟,不过跟南河日化前有矛盾后有竞争,所以她并没有动,只是在牛看山看过来的时候点点头。

  没想到的是,就这一个点头,居然把牛看山招惹过来了。

  徐倩都愣了,小声说:“他过来干什么?不会放狠话吧。”

  倒也不是不可能,就要看牛看山是赵立勇那样的,还是李晓明那样的。很快,对方就走到了面前,他有五十来岁,跟气质儒雅的苏启生比较,是完全两个不同类型。

  身高肯定有一米八以上,国字脸,脸上颇有风霜感。

  走到跟前第一句话就是:“周总,我是南河日化牛看山,你对浓缩洗衣粉的分析我看到了,我表示认同,感谢你的提醒,让我们避免了大错。”

  因着薛兰山的缘故,周渔对南河日化一向不感冒,在她看来,下属就是领导能力的展现,他用人的能力实在不行。

  不过没想到,牛看山还是很磊落的,周渔就说:“都是夏国人,应该的。”

  牛看山显然也不愿意多跟周渔交流,说完后,很快就告辞进了门,找了最后一排的位置坐下。

  周渔在外面等了等,就瞧见苏启生、蒋学他们过来了,旁边还有不认识的人,进入到会议室后,却坐在了中间位置。不过,这中间只介绍了轻工业厅副厅长张成新,另一位并没有介绍。

  会议在轻工业厅开的,自然是以张成新为主,开头他就坦言:“这么多年,想要上同一套设备的情况不少,但是当面竞争是第一次。我们就是想听听你们各自的想法,不用拘束,随便聊聊。”

  但谁都知道,这可是事关结果,聊的内容很重要。当然,谈的顺序也很重要,先聊可能暴露自身的优势,也可能会留下深刻印象。张成新他们显然不内耗,直接说:“为了公平起见,第一个谈的时候,第二位请出去等候。谁先来?”

  周渔还没反应,对面的牛看山已经站了起来:“我们南河日化来吧。”

  周渔就起了身,带着徐倩出了门,有工作人员在旁边准备了一间办公室,让他们等在了那里。

  会议室里,门一关,牛看山就带着稿子上了讲台,不过与平日里做报告开会不一样,这里只有讲台没有桌子椅子,只能站着讲。牛看山适应了一下,深深沉了口气,才面带坚毅之色讲了起来。

  “我们南河日化在1981年之前,效益一直不错,究其原因,我们分析有两个,一是竞争少,二是管理比较严格。

  从1982年开始,各日化厂产品进驻南河,我们的管理上出了漏洞,对内,车间人员懈怠,很多人本着吃大锅饭的想法,少干不干。

  对外,因为目光短浅,从梅树村撤柜,销售上瘸了一条腿。外加没有相应的监管办法,业务处原处长贪污受贿中饱私囊,欺下瞒上,导致我们厂从去年起效益大降,今年更是入不敷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出改变是南河日化必须走的一步。”

  他这个开头很平实,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有一点可取,那就是认清楚了自身的问题,所以,下面的领导们看着表情都挺好。

  牛看山又接着讲了为什么选中了洗衣粉生产线——一是省内的七千万缺口,二是在全国范围内,肥皂销量节节下降,洗衣粉销量在节节攀升,洗衣粉是大势所趋。三是全国的洗衣粉生产线全部都是土法自制,生产能力小,成本高,相较来说,进口生产线能够最快效率产出合格又足量的洗衣粉。

  这三个原因几乎是所有准备引进设备的主要原因,所以底下人沙沙地记着,并没有说什么。

  牛看山接着说:“囿于我们目前的状况,生产线引进回来,我们怎么才能保证尽快盈利,我们厂从以下两点入手。”

  “第一,对于我们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我们通过了大量走访,明确了我们的现在的问题所在,车间人少事多,领导干部人多事少,导致多干活拿得少,少干活拿得多,分配和监管都有问题。”

  这话一出,下面就有领导点头了,南河日化存在问题是无需质疑的,但显然不是所有厂长都能认识到错误,都敢当面承认错误。

  “介于此,一,我们在上个星期颁布了三项规定,一是进行人员调整,裁剪科室多余人员,不养闲人。我们厂共有员工767人,其中,厂领导6人,各科室人员251人,后勤93人,工人417人。”

  “经过调整后,各科室人员减为141人,后勤人员增加5人,为98人,工人增加105人,共522人。”

  他解释道:“这是因为过去因为管理松散,很多人以工代干,进入了科室,实际上,我们科室人员臃肿,人浮于事,所以在这次调整中,除有突出贡献的个别员工,其他的一概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要知道,能去科室的,肯定是走了门路的,如今一刀切全部返回,顶着的是非一般的压力。

  可以说是破釜沉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8页  当前第1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5/2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国日化1981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