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12月15日开始,周渔就已经开始在各大高校发放招聘传单了,主要还是三部分,农学、化工还有外文等专业。
只是,与去年不一样的是,他们今年可不仅仅是校招,还开始了社招!
西河化工学院的教师王云在路上看见了发传单的学生,一猜就知道是梅树村,其实这也是个好去处,改革开放,市场活跃起来,并非只有去国企去研究院一条出路。
只是她没想到的是,传单居然送到了她手上,王云哭笑不得:“我是老师,你发错了。”
结果发传单的兼职学生直接说:“老师也行,华美日化厂研发部门招聘,除了毕业生也要有工作经验的,而且待遇更好,安家费三千呢。如果有个人研究成果,可以合作开发,提供分成!”
三千块安家费虽然多,但王云更喜欢高校里的安静,可以做研究。所以她不太感兴趣,但最后一句话让她住了脚,她前几年去国外访学了半年,对那里的洗发水沐浴露很感兴趣,因为国内没有,所以自己配了好几个使用。
其中有一个去屑的,亲友用着都说很管用,还开玩笑说让她问问西河日化厂能不能生产。只是这年头,要落实太难了,她联系了一下根本没回音,就放那儿了。
华美居然可以合作开发?
王云于是站住了:“同学给我一张传单吧。”
与此同时,在《日化科学》《国际日化》《日化报》等专业报刊上,都出现了华美日化的招聘启示,所有的话汇成一句:重金聘英才!
第101章
虽然可以总结称重金聘英才一句话, 但不同人的理解显然是不同的。
王云看到的是传单上这一句:“人人都是发明家,华美永远欢迎你”。上面明确地写了,如果有日化类发明, 华美日化可以帮助取得专利并且落地生产, 而且会签订合同,购买或者分红。
这对于在高校里待着很舒服的王云来说, 简直不要太适合!
她自信地将传单放进了自己的皮包里,本来准备出门逛一逛的,毫不犹豫地,她扭回了头, 向着办公室走去, 这么好的机会, 必须得把握!
西河日化厂技术科张晓桐一上班就被图书室的周姐给拽住了,“晓桐, 给你看个好东西。”
张晓桐低头一看,不就是新一期的《日化科学》吗?这是日化厂必订的刊物,每期每个技术员都要翻一遍的。
她以为周姐是想让她第一个看, 笑着接过来:“谢谢。”
周姐根本没给她, 反倒是借力将她拉到了旁边,张晓桐吓了一跳:“周姐怎么了?”
周姐将杂志打开, 翻到了34页,将下面的一个小豆腐块递到了她的面前, 小声说:“你看看这是什么?华美日化的招聘!你前一阵子不还说华美日化好吗?这不就来了。”
张晓桐低头一看, 果不其然是招聘, 而且最重要的是,上面是这样写的:“华美日化厂新设立香水车间、洗衣粉厂,预计开设合成洗液厂, 牙膏厂,面向全国招聘管理、研究人员……”
她看着,周姐在旁边念叨:“你和小吴在这里实在是大材小用,我看还不如找个合适的地方离开呢。”
张晓桐和丈夫吴泾硕都是西河日化厂的技术员,他俩不是大学生,而是中专毕业分配来的。不过那会儿没有正儿八经的大学生,他们就是新一代的接班人了。
所以师父们是真手把手的教,两个人本就是聪明人,如今算是技术科的顶梁柱。
工资够用,住在分配的房子里,干着喜欢且擅长的工作,说真的,张晓桐一直觉得日子特别好,也很满足。
变故出在9月,几年前张晓桐在国外期刊上看到他们已经开始了加酶牙膏的研制,认为这可是大趋势,所以和丈夫一起进行了攻关。
他们解决了酶的提取纯化问题,还写了相关的文章,准备发表,谁想到在这个关头,厂里一位活络人找到了他俩,专门跑到她家去拜访。
张晓桐只当是普通来往,哪里想到,进门人家就放下了一千块钱,然后说出了一番话,是副厂长徐庆的儿子徐天美即将要大学毕业了,他想申请公派出国留学,但自身条件还是不太够,徐庆知道他们夫妻的研究,意思是让他们把成果让出来,帮一帮徐天美。
当然除了这一千块钱,人家还许诺,现在的科长一年后退休,就可以让他们夫妻其中一人上位。
说真的,技术员工资今年上半年涨了一次,一个月也就是48块。这一千块够他俩一年的工资了,更何况,以后还能当科长。但问题是,他俩就想安安静静搞技术,不想当领导,更不想将自己的研究给别人。
所以,张晓桐用自以为很得体的语言拒绝了。
哪里想到还是被人记恨上了。原先的清净日子算是彻底没了,别说当科长,评奖评优了,到处都是批评,那种边边角角找出来的麻烦,让他俩无法辩驳却又愤怒不已,十月开始,还直接让他俩下车间,连工作干不了。
说真的,这三个月他俩白头发都长出来不少,可又没有办法,只能忍着。
可她发现了一件特别让人害怕的事情,大抵是他们一直不妥协吧,前两天,她发现自己的办公桌抽屉的锁被人打开过,不过被针对以后,她就没把相关资料放在办公室,所以没有损失。
但这太可怕了,她这两天都在劝丈夫:要不妥协算了。
谁想到,居然有这样的转折?周姐小声说:“我给你抄了一份,上面人家写着让寄送简历,你愿意的话可以试一试。这杂志我明天再拿出来,你就不要自己拿着看了,省的别人发现。”
说完,她就塞给了张晓桐一张纸,上面就是那个招聘,张晓桐一上午在车间里都在捏着那张纸,等着中午下了班,她直奔家里,原本想着跟丈夫商量一下,没想到看到的却是被打破的玻璃窗。
丈夫吴泾硕直接愤怒了,拎着菜刀就要出门:“他们凭什么这么欺负人!他凭什么!我要跟他拼命!”
张晓桐死死地抱住了丈夫的腰,咬着牙说:“你都不怕死,怕不怕重新开始,我们走吧!”
而在滨海化学研究院,研究员薛城瞧见招聘后忍不住激动了——他已经等了小半年了。
薛城就是南州人,67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滨海化学研究院,他的妻子则是南州中学的一名教师。
这么多年,他俩分居两地,开始的时候,妻子是愿意来到滨海的,为此他们还专门找人办理了相关手续,结果开没开始调动,岳母就生病了。
妻子家一共兄妹俩,哥哥参军,只能是妻子照料,这次调动无疾而终。后面岳母身体恢复后,他们再想动,已经没机会了。他倒是想调回南州去,只是单位不放人,所以一直就这么两地分居地过着。
如今,他们已经结婚15年,孩子都已经10岁了,夫妻俩却一直不能团聚,这让本来良好的感情出现了裂痕,暑假的时候,妻子带着孩子过来,顺便跟他提了离婚,没有什么第三者插足,理由只有一个——感受不到结婚的温暖,太累了。
他当然是理解的。
夫妻不应该是相互扶助共同经营吗?可这些年,家里的事情都是妻子在管,父母生病他帮不了忙,孩子平日的教育吃饭穿衣,他更是帮不上忙,说真的,他觉得很对不住妻子。
有那么一刹那,他是想辞职回南州的,但他是个成年人,教师的工资不高,父母孩子都需要花钱,辞职了家里怎么生活?
就那时,褚伟民的故事被报道了,他不但看到了褚伟民的艰辛,还看到了华美日化四个字。
他可是化工研究院的,跟多少日化厂打过交道,他敢说,没有一家日化厂可以这样卖产品,华美日化绝对是有前途的。
最重要的是,华美日化是南州的。
他那会儿就跟妻子说:“你再等我半年,你看这个华美日化,他们势头汹汹,肯定是要扩张的,而且他们给的待遇不差。等他们招聘,我就回南州,咱们一家团聚好不好?”
青梅竹马长大,多年感情,他们要分开从不是因为感情出了问题,只是因为距离,如今有了解决方法,妻子就点了头:“那再等等。”
所以,从那天起,他就在盼望着华美日化招聘,他预测,新鲜的大学生是满足不了华美日化扩张的需求的,它需要的是成熟的具有研发能力的,甚至是能带团队的研究员。
而自己正好合适。
如今,看到了上面的招聘,他是真没想到,华美日化发展得比预料速度快多了,更让他欣喜的是,华美日化居然要涉足这么多品类,这野心十足啊!
薛城直接站了起来,在原地转了两圈后,他去给妻子发了一封电报:招聘开始,帮我投递。
他的自荐信是放在妻子手里的——再快的信件也不如同城直接送去快!他就是那么急迫!
现在瞧见了华美日化的规划,他更急了!
事实上,即便没有各种离职的理由,不少人也动心了。
华美日化给的优惠太多了——首先安家费三千,其次承诺每月工资不低于一百元。
但这只是锦上添花,最重要的是,如果有成果,一旦被认可就可以落地生产,而且还可以拿到专利费用或者提成。
这对于跟生产完全脱钩的科研人员来说,吸引力不是一般的强大!
华美日化上次的照片,是用梅树村的名义招聘的,而且面对的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即便如此,也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惊呼——私人企业已经开始打破分配制度,招募大学生了?
当然,不少人还讨论过:“国家培育的人才,就这么去了私人企业,这是不是浪费?这是不是有损国家利益?这是不是挖墙角?”
不过终究这会儿大家的观念还没改变,应聘的人并不多,所以这个讨论也就没持续多久。
但这次就不一样了。
华美日化直接出击,不但对准了天之骄子大学生,还准备挖各日化厂研究院的墙角——社会招聘,要有经验的,虽然没明说,不就是这意思吗?
关键是还真有辞职的——走的都是那种平时默默做事的中坚力量。
要知道,领导们是有自己的用人艺术的,有会说话会来事会交流的,也得有这种不吭不哈就知道干事儿的。
华美日化直接将中流砥柱给薅走了,谁能愿意?
大部分领导第一反应就是老办法——不放人!
张晓桐和吴泾硕是同时提交了辞职,还没到厂领导呢,科长就给驳回了:“如今厂里正在改革,是用人的时候,你们这时候辞职,厂里这么多年的栽培就全忘了?”
吴泾硕从来好脾气,还在说好话:“我们这三个月也没在技术科工作,都在车间里,技术科也用不上我们!所以我们走没什么影响吧!”
科长一听就问:“你们这是对科里有意见?那你们怎么不反思一下为什么?你们平时做到位了吗?你们要是都做对了,科里怎么会这么对你们?”
吴泾硕被气的浑身发抖,为了想走还想说好话,张晓桐直接爆发了,她已经忍了很久了,别说现在华美日化已经明确要他们了,就是不要,也不干了!
张晓桐直接发了火:“你牛什么?你做得好?可太好了!天天就知道给领导拍马屁,领导家的垃圾都是你倒的,亲妈住院都是你陪的,割个痔疮你还伺候两天呢,要不你能当科长呢!”
科长脸色铁黑!
张晓桐根本不管:“我告诉你,不干了的意思就是我啥也不怕,赶紧让我们走,不让走,我什么敢说!”
薛城这边则温和一些,领导直接找到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我们也知道你的困难,但是所里也实在是没有办法把你妻子调过来,要不这样,以后每年多给你十天带薪假探亲。”
薛城就说:“咱们所没这个规定,这十天的工资,是您给我出的吧?”
所长只能叹口气:“我是觉得你去了私企,一身本领就全废了啊。”
但敢于在这个年代抛弃铁饭碗,转向私企怀抱的人,必然是意志坚定之人,所以,不管什么样的挽留,终究阻拦不住大家的离开。
王云拿起了带着样品的行李,张晓桐和吴泾硕坐上了满是家当的货车,薛城带着对父母妻子的浓浓想念,他们匆匆忙从全国各地奔向了一个叫做南州的小城市。
在这里,他们看到了只有两条生产线的华美日化,同时也看到了拔地而起的香水车间,和已经在平整土地准备建设的洗衣粉厂。
周渔——华美日化的总经理,他们以后的老板,还指着旁边一块空旷的土地告诉他们,“这一大块地已经租给我们了,以后将是我们的合成洗剂厂,还有牙膏厂。”
“那边,”周渔指了指对面的一个空地,目前已经开始建造厂房了,“那是包装厂,是南州塑料厂和南州造纸厂联营的,为的就是给我们提供包装。”
“当然,除了工厂外,我们还设立了一个研发部门,属于总厂,这个研发部门将负责总厂所有产品的研发,目前是总厂厂长范广西兼任主任,以后会挑选合适的人才独立出来。”
这么大的规划,显而易见,华美日化野心颇大,而南州政府则全力支持,甚至南州各企业都在配合。
抱着各种目的来到这里的人才们,站在这块光秃秃的土地上,吹着寒冬腊月的冷风,才终于松了口气——他们没来错。
薛城问:“那合成洗剂厂和牙膏厂什么时候开始建设呢?”
周渔笑着说:“放心,这不是遥远的未来,而是触手可摸的。但具体建造的时间取决于两点,一个是你们研发的速度,另一个则是华美日化挣钱的能力。”
这让大家纷纷点头,当然了,想要做产品必须有配方,过去的时候,全国一盘棋,一个厂子做出来了,全国通用,每个产品几乎都在本地售卖,没什么竞争。
但现在不同了,谁做的好才能卖的好,不吃大锅饭了。
如果说从交上简历到从单位辞职,是他们离开了这种大锅饭氛围,那么站在这里,周渔告诉他们,想要什么得自己奋斗,那么他们终于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自由与紧迫。
后悔吗?瞧瞧三千块的安家费,瞧瞧一个月顶半年的工资,瞧瞧周渔给出的研发经费和已经在路上的各种器材,谁也不后悔。
所以听着周渔说:“不如我们比个赛看看谁快一些,看看我们能多久让这片空地变成我们的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