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国日化1981_分节阅读_第164节
小说作者:大江流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68 KB   上传时间:2025-05-15 12:17:06

  说完,周渔就离开了。

  白冠宇哪里想到,周渔居然真的给他机会了,听说梅树村的人平均工资早就上百了,而且奖金丰厚,他立时兴奋地跳了起来,“去去去,我愿意!”

  周渔则出来了,王罗阳刚刚就在门口站着,打了出租车跟周渔去吃饭的地方的时候,还问呢:“周总,这个白冠宇油嘴滑舌的,连点气节都没有,用他行吗?”

  周渔就说:“他要是最后老老实实给我了,我还真不能用他,只能给他点经济报酬。但他那么害怕我,还不愿意将资料给我,说明这人小事儿可能软乎点,大事儿上没问题。再说了,拓展或者市场都是需要灵活的人,他去了也合适。”

  王罗阳是梅树村的老人了,随着周渔一路发展,自己也获得了事业上和经济上的成功,尤其是周渔对职工待遇好福利佳不说,各种评优晋升特别公道,他恨不得在梅树村干一辈子,自然不想梅树村招进来不合格的人。

  如今周渔下了判定,他自然信服,转而说起了今天的聚餐:“人这么多,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干脆找了个空地,大家一起吃个烧烤,算是庆祝一下。”

  烧烤不够高大上,但却十分利于放松,果不其然,周渔过去的时候,大家已经闹成了一团,喝酒的聊天的,有哭的有笑的,还有高声歌唱的,四天紧张,一天忙疯,反正大家需要放松。

  周渔也累了,干脆就找了地方吹吹风,吃点串,谁过来了就跟谁聊聊。

  先是李晓明坐她旁边,给她带了瓶香槟,问她:“你后面什么计划?香皂生产线还扩吗?”

  周渔就说:“这些就够了,我们的合成洗液设备年中交货,另外牙膏生产线和香皂生产线,还有油脂预处理皂基制造等等生产线都在这个月底到货,我们下一步就该开始牙膏和合成洗液了。”

  李晓明点点头:“是,虽然我们还是香皂洗衣粉的世界,但在国外已经是合成洗液的世界了。世界变化太快了!”

  他抬头望着天,粤东三月的风吹过,不冷但也不热,月亮在天上陪着他们吹风:“我记得70年代的时候,我们制碱技术还不行,肥皂产量供不应求,人家国外发达国家平均一个人每年消耗洗衣用品三公斤多,咱们人均只有零点六公斤,我就想着,要是有朝一日,我们也能全面供给就好了!”

  “没想到,这才几年,我们就能大量出口了。可是我们香皂肥皂追上了,人家改成合成洗液了,我们还得追。”

  侯显明也过来了,手里提溜着一瓶啤酒,这会儿拍了拍李晓明的肩膀,“追就追,原先的话会觉得挺远,但现在看,咱们还真不怕。说真的,日化行业也许高端护肤品有技术含量,但其他的,并不是很难突破,咱们路不远。”

  李晓明也点头:“我就是这个意思,眼前虽然高山不少,可我们已经攀上了一个高峰,其他的,不远啦!”

  这话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那必须干一杯。”

  于是,在这个深夜里,大家的酒杯碰在一起,说的是:“愿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然后,带着厚厚的合同,带着足够工厂忙碌一年的喜悦,大家在第二天早上,各奔东西。

  不过,每个人都知道,跟来的时候有些不同了,来的时候,他们是单独的日化厂,而走的时候,他们都有了自己的荣誉——87届广交会日化行业参展工厂——他们是君子之约的46家工厂之一,这是值得永远记住的一个光荣的称号。

  而且,他们在粤东温和的春夜里,共同约定——他们稳稳当当地快速发展,共同攀登日化行业的座座高峰!

  周渔回到南州已经是一个星期后了,她先从京市下车,转了一圈梅树村京市店,然后又去了省会,最终才回到南州。

  不过到了南州也没先回梅树村,而是去工地现场看了看——华美日化原先的那块地就是租用的,加了一个洗衣粉厂也是租用的,但是,再加合成洗液、牙膏厂和相关配套厂,就完全不够用了。

  所以又在城市的西边租赁了一整片地块盖的厂房,周渔到的时候,还在施工呢,周远征戴着安全帽跑了过来,一边给大家发安全帽,一边跟周渔说:“走吧,我们带你们去看看。”

  周渔就跟着往里走,这次周渔租赁的地块非常大,所以干脆将各厂都分开了,油脂厂,皂基制备厂,香皂厂,合成洗液厂,牙膏及配套厂,到时候一溜排开,仿佛一个小的工业园。

  用伍月华的话说:“你们盖厂子的速度跟小汽车似的,南州肥皂厂这么多年也没扩建一家,你们这会儿加上那边的总厂,香精厂,一共九家了。”

  说这话的时候,武国强还在旁边呢,跟伍月华抗议,“您能不能背着我说。再说了,我们的洗发水生产线上了议程了,到时候,我们也有分厂了。”

  周渔从美国回来,就专门找了武国强,再次跟他强调了她虽然将油脂处理等生产线买了回来,但还是会按着约定,继续使用南州肥皂厂的原材料,请他放心。

  不过武国强向来很有前瞻性的,他算了算,这两套设备投入使用怎么也得一年时间,直接说了:“其实是这样的,你们的香皂肥皂产量越来越多,后续还有皂液和皂粉产品,说真的,我们厂已经跟不上你们的发展了。”

  “周总,我觉得可以这样,如果我们增加生产线,那么这几年的钱都会投入到这上面,五年之约结束,我们厂的香皂肥皂销量并没有这么多,而卖原材料,恕我直言,虽然日化行业发展的蒸蒸日上,但为了节省成本,原材料处理是每个大厂必备的。”

  “至于小厂,我们如果着力于销售,那么很可能在这个行业起飞的时候,被抛下了。不如这样,我们不扩建,你们的油脂厂和皂基厂投入使用后,我们两家并存,这样双方都方便。”

  当年是周渔给出的约定,说真的,那会儿还没签广交会的合同呢,武国强现在是替周渔解困,让她不用囿于约定而束手束脚。

  周渔真的挺感动的:“从我们合作开始,您和南州肥皂厂帮了我们多次,我能为您做什么?”

  这是最实惠的,也是最有用的,武国强就知道周渔不会让人吃亏,笑着说:“我们想要一条冲出去的出路,而不是渐渐地没落下去。您能给我们建议吗?”

  周渔就让他做洗护用品,而且直接说了:“购买设备,无论是外汇还是人民币,我们都可以帮忙,另外,产品出来,我承诺,进梅树村不收任何费用。”

  过年还没结束,武国强就拿着周渔给的资料考察了一圈,最终定下了一套洗发水生产线。生产线6月份到港,下半年就能投入使用。

  所以,伍月华说武国强他也不急,还老美呢,他们也要往前跑一跑了。

  周远征带着周渔一路讲解,因为香皂、牙膏和配套生产线三月底就到港,而且当时庄佳诚那边凝脂皂要得多,所以香皂厂是第一个开建的。

  周远征也是上心,短短两个月时间,通水通电,建立厂房办公室,如今已经像模像样,用周远征的话说:“等着设备到港,直接就能安装调试,耽误不了你们出品。”

  第二个建设的就是牙膏厂,如今也已经颇有样子,周远征给了最后期限:“六月,六月我一定交付。”

  牙膏厂的建造时间比香皂厂时间长,倒不是因为更难一些,而是配套多,除了从美国一起回来的复合管生产线,周渔还加了洁牙粉,牙刷的生产线,甚至还给以后的牙线留了个位置。

  不过现在,因为牙线成本高,并不适合推广,所以周渔准备推出的是牙签,这个周渔没必要加个生产线,所以直接委托南河牙签厂代加工即可。

  如此全面,是因为周渔想推出全套的护牙产品,打造一个专业的护牙品牌,不过这个目前还是秘密,除了华美日化的人,并没有人知道。

  检查完进度,周渔才有时间回村里待着——休个假。

  林巧慧上班,周朵上学,周渔白天一个人在家,也不愁没法吃饭——她去老村长家里吃,还能陪着老村长聊聊天唠唠嗑。

  等着晚上,小王开车将林巧慧和周朵接回来,周渔平日里能回家的时候不多,所以林巧慧主打把孩子喂好,进了家门就拿着她提前买好的各种食材钻进了厨房,煎炒烹炸恨不得每天一桌子菜。

  然后周渔就瞧见旁边的周朵抱着比脸还大的碗猛吃,大概是周渔的目光太专注了,也可能是碗里的糖醋排骨吃完了,周朵终于注意到她姐的目光,将嘴巴里的饭咽下去,她说:“你别这么看我,我长个呢!”

  也是,周家的人长得晚,别的孩子初中就长个了,周朵一直没动静,周渔还悄悄问林巧慧呢:“是不是得去看看?”

  林巧慧说:“看什么看,你不也这样,高中才蹿个,你忘了?”

  周渔只能笑笑,好在话说完没两个月,周朵饭量就开始增大了,如今她站着已经跟周渔差不多高了。

  周渔伸手将另一盘炸酥肉推给她:“多吃点。”

  周朵立时就美了:“这个我喜欢。等我再长高点,以后咱们家我最高,人家不是说吗,有事儿个高的顶着。”

  这丫头的人生目标向来百变,不过无论怎么变都有个宗旨——变强。

  三月底,海上飘着的设备到港,范广西带着人去接了回来,随后就是安装调试,而周渔,终于接到了戴维斯的回应。

  白冠宇谈过后,周渔就给庄佳诚打了电话,让他想办法调查一下戴维斯这个人,得到的结果非常好——他品德优良,才华横溢,意志坚定,能力出众,不过,他最大的问题是不够幸运,没有得到赏识。

  所以,白冠宇入职后,周渔让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联系戴维斯。

  白冠宇还以为周渔要发难,谁知道,周渔说的是:“他是专业毕业,在研发、工厂、采购和市场四个部门待过,即便是被上司否决也没有气馁,而是自己花钱做调研进行反击,为自己争取机会。”

  “他是个很棒的人才,BJ是个历史悠久的企业,也就是说,他们的层级太多了,他很多精力都耗费在升级上了,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浪费,他的才华根本得不到发挥。”

  “但是,华美日化不同,我们在夏国本土足够强大,可我们在美国是第一家分公司。我们正好缺一位懂行的美方经理,如果他可以加入我们,我们将如虎添翼,而他将可以立刻施展才华,而不是耗费十年或者更多时间,去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

  白冠宇很快就去跟戴维斯联系上了,一开始果不其然,他听了以后觉得是天方夜谭:“你疯了吗?”

  无论白冠宇怎么交流,他都觉得不可能,“我是不会加入你们的。”

  周渔就对白冠宇说了这么一句话:“你告诉他,只有失去才会懂得珍惜,他守在那里,没有人知道他存在的意义。”

  这句话后,戴维斯就不再回复了,白冠宇也觉得这事儿恐怕没希望了,“美国的人才很多的,不差他这一个。”

  他却不知道周渔的想法,戴维斯的才华重要,而他的清醒更重要——BJ所有的人都觉得夏国日化市场不足为惧,只有戴维斯醒了,周渔最好的办法不是费尽心机让BJ不会发现,而是撬走醒悟了的戴维斯就好。

  没有了说真话的人,他们就蒙在鼓里吧,等着发现的时候,我们已经走得很远了。

  周渔必须庆幸这个年代没有网络,跨洋电话都特别贵。

  周渔没跟白冠宇解释,只让他每周发条电报联系一下戴维斯,表示自己的诚意。

  三月底没有,四月初没有,四月中旬也没有,四月底,周渔在调试香皂生产线的时候,白冠宇的电话打了来:“周总,戴维斯给我回电报了,他说他接受邀请!”

第121章

  戴维斯虽然答应了, 但也不能隔着大海就直接任命,戴维斯倒是很主动:“我想来夏国一趟,参观一下咱们华美日化工厂, 我已经了解了很久, 甚至还在华美日化工厂的外面驻足过,但从未进去过。”

  周渔自然欢迎。

  戴维斯这会儿还没办完辞职手续, 所以来夏的时间就定在了五月初。

  等着挂了电话,周渔就把这事儿跟范广西他们说了,顺便通知了周渔定好的夏方经理——于芳菲!

  夏方经理这个人选,其实很重要, 这毕竟是华美日化伸向国际市场的第一站, 但偏偏它又只是个分公司, 属于总公司中层领导,可以这么说, 职位不是特别高,但战略意义绝对重要。

  一开始周渔就属意于芳菲,她在国内已经是拓展部门的负责人了, 再有外派经历, 就可以升一升。但是去美国要求能够适应英文环境,于芳菲本身是高中毕业, 她这方面不合适。

  但就这时候,于芳菲请命参加今年的春交会, 周渔就知道她那么忙, 不会无的放矢的, 把人带去才知道,这几年这丫头不但工作拼命,私底下对自己也严格要求, 居然英文好到能直接跟外商谈生意,这还犹豫什么?人选自然就定了。

  至于于芳菲走后,负责人则有王罗阳接替,算是做好了传承。

  戴维斯要来大家当然都高兴,尤其是于芳菲,她去美国是要和戴维斯共同工作的,戴维斯是主场她是客场,戴维斯经验丰富,她的经验不好发挥,可偏偏于芳菲是代表着总公司的,关键时刻要定大局,她必须得跟戴维斯磨合好。

  提前能跟他交流相处是个好事。

  倒是范广西他们老一派对洋人不咋信任:“确定是离职了吗?他还来华美日化外面转悠了?他会不会是诈降啊!”

  周渔哭笑不得,但也理解,范广西年轻的时候,琴岛那里还有美国人呢,是后来我们建国,他们才离开的,他们对于洋人没什么好印象挺正常。

  周渔只能跟他解释:“用洋人才能更好的打入洋人内部,要不他们国家的习俗咱们也不清楚?!”

  范广西和柴建华也点点头:“也是,谨慎地用。”

  五月初,新的香皂自动生产线调配结束,开始正式投入使用,因为香皂订单供不应求一直三班倒的华美日化总厂工人终于松了口气,用张小虎的话说:“哎呦妈呀,终于可以放个假了,累死我了。”

  他的亲妈——南州肥皂厂的职工只能酸不溜秋地说:“那么高的工资,你不想干。要不咱俩换换?”

  可不是她乱说,南州肥皂厂因为供给华美日化原材料效益一直不错,普通员工一个月加上奖金足足有80来块钱。要知道,这会儿普通工厂的工资一个月也就50来块,他们可多不少呢。

  但这个也没法跟华美日化比。

  年初涨完工资后,张小虎一个月连工资带奖金足足120元,这还不算年底的绩效奖——去年发了三百,今年春交会香皂厂订单都爆了,张小虎预估怎么也得有五百。

  要知道,张小虎他们可是当年都找不到工作的待业青年,如今倒是成了全市最高工资的工人了,谁能想到呢!

  张小虎懒洋洋地躺在床上:“妈,你前一年来还行,今年不行了,我们换了全自动生产线,培训就用了一个月,你搞不定!”

  张妈妈直接气笑了:“好好好,你厉害,儿子,王媒婆可是追了我两个月了,要给你介绍对象。”

  南州如今相亲市场上谁最受欢迎,已经不是过去的化工厂了——而是梅树村和华美日化,如今南州肥皂厂家属院已经成了媒婆扎堆的地方。

  张小虎耳朵红红:“我没别的要求,我们周总说了,以后是知识的天下,没知识自动生产线都开不了,我就一个要求,高中毕业。

  到时候我俩共同奋进,生了孩子让他考大学,妈你不知道,梅树村的大学生今年回厂,那专业都是周总帮忙定的,进来就是研发助理,坐办公室工资高以后发展前途好……”

  张小虎说什么,张妈妈都哎哎哎的应着,等着他说完了睡着了,张妈妈出去就抹了眼泪,丈夫问:“你怎么还哭了?”

  张妈妈嗔怪道:“我能不哭吗?原先孩子天天窝家里,肥皂厂效益也不行,我都怕日子过不下去,可你看看,现在挣得多,想法也好了,还知道要有知识,这多好啊!”

  事实上,没人想过从梅树村出来的姑娘周渔,会带来这么大的变化。

  生产线投入使用,牙膏厂那边还在紧密的建设中,戴维斯的行程也定了——5月7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8页  当前第1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4/2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国日化1981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