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条生产线打底,华美日化可谓最大赢家!他们整整签下了338万美元的合同!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
这会儿,饶是一向镇定的李晓明和侯显明,都有些酸溜溜的,“你这设备买的可真及时,你这是早有预料啊!”
周渔说真的,她买的时候,还真没想广交会的事儿,是因为凝脂皂在美国卖得好,才购买的。如今只能算,无心插柳柳成荫,不过这话她可不能说,说了是要让人更郁闷的。
这会儿大家已经热闹的不得了了,虽然还没有常部长的消息传来,但想着刚刚提供的便利就知道,等会儿常部长肯定要过来。
周渔连忙趁机拽了拽王罗阳,问他:“刚刚那人抓住了吗?”
她说的是一个夏国人,在日化区转悠了很久,周渔一开始没注意到,是于芳菲告诉她的,她看到后发现这人是挺怪的,就算是外资驻夏的工作人员,承担采购任务,也不能连着几天,只在日化区转悠啊。
当然,他转悠周渔也不会说什么,展会就是让大家逛的,她不能要求人家去哪里。
问题出在昨天晚上,他吃饭的时候,跑到一个面馆,跟藻溪日化厂的工作人员搭讪,还请他们喝啤酒。
要知道,这几天大家本就绷着心弦,很是紧张。外加这年头谁都不富裕,啤酒也是贵东西,一个陌生人,为啥无缘无故请你喝啤酒呢,这肯定有事啊。
藻溪日化厂一开始直接往采购商那边想了,觉得他是不是采购商派来打探口风的,他俩想着不喝白不喝,就同意了。
啤酒一人喝了五六瓶,都上了脸,对方果然打听起来了,问这君子之约的事儿,问大家的反应,这还正常,他俩就按着能说的说,结果说着说着,对方的问题就直接冲着华美日化来了,或者说,冲着周渔来了。
周渔当时怎么说的,她起了什么作用,她如今在各厂心中的地位等等,这一听就不对劲,他俩一对视,有点拿不准,这是要干啥?
等着回来就找周渔说了,昨天大家都跟采购商们拉锯战呢,周渔也没打草惊蛇,只是把这事儿上报给了蒋学,蒋学倒是很重视:“别是间谍。”
所以,今天早就有人盯着这边,等着那人呢,这人中午他们正忙的时候过来了,周渔瞧见了就让王罗阳去告诉蒋学一声,没多久,就瞧见他被带走了。
这会儿王罗阳说:“保卫处将人抓住了,应该是在问。”
这样周渔就放了心,广交会的保卫处可不是一般人,个顶个都是精英,有什么心思,肯定能问出来。
果不其然,没多久常部长就带人过来了,这会儿整个日化区已经是人山人海,甭管是撤展的,还是来参展的,今晚上都没人干活了,都等在这儿呢。
常部长一来,大家就鼓起了掌,不过常部长说的第一句话是:“请不要给我鼓掌,我们应该把掌声送给坚定团结的46家君子工厂!”
这话一落,更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虽然不是一个行业,但有一点大家是共同的感触,日化行业走出了一条新的路,给大家了新的方向。
大家苦降价久矣。
等着掌声稍微落了一些,常部长才接着说:“我宣布,今年日化行业广交会成交额为1083万美元!是我们自广交会成立以来,日化行业成交额最高的一次,是上一届秋交会成交额的10倍还多!”
这个数据一出,很多人都开始鼓掌,只是,常部长显然没说完,他接着说道:“这是广交会历史上,成交额进步最快的一次。在今年的行业排名中,名列前茅!”
顿时掌声再次响起,这可真是历史性的!要知道,一块香皂才12美分啊!这样一个小小的香皂都能创造这样的成绩,那大家的产品又有什么不能呢。
一个盘子也是几十美分,一个工艺品也是几十美分,一个水桶也是几十美分,为什么香皂可以,其他的产品就不可以呢?!
所以,这汹涌澎湃的掌声,不止是鼓给日化行业的,还是鼓给自己的!
常云看着眼前人们那坚定的目光,就知道,有了日化行业打头,大家的信心被调动起来了,也许,其他行业因为没有周渔这样的一个特殊人物,搅动得不够快,但是,徐徐图之!
当然,等着掌声再次落下,他还宣布了一件事:“我代表广交会组委会向日化行业46家参展工厂提出表扬,同时也宣布,那一张签满了名字的君子之约,将会被广交会永久收藏!”
这话一落,龙平梁他们都激动了,“我们……成历史了!”
想想吧,成为了广交会载入历史的一刻,这是多大的肯定!
等着常部长的讲话完毕,都离开了,不少日化厂的参展人员还激动的无法自持呢,也就是说,只要广交会开下去,无论十年还是五十年,甚至是一百年,所有参加广交会的人们都会知道,在1985年3月的第87届广交会,他们——日化行业参展的46家工厂,创造了奇迹!
饶是侯显明和韦东云他们,平日里挺严肃的,这会儿也各个喜笑颜开,不过,乐的差不多了,真的该腾地方了。
侯显明直接说:“明天咱们就各奔东西了,要不这样,咱们晚上一个凑个份子,吃个饭拍个照留念一下吧!”
这肯定是要的,即便以后他们依旧会参加广交会,可什么时候都不是此时!
这是值得留念的一刻!
这么多人显然是很少有地方能招待的,侯显明和李晓明立刻去商量了,让大家先开始收展台。
周渔这边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样品都被带走了,他们只剩下海报和一些杂物,更何况,下一个用到这个展台的同志们也很热情,还帮忙搬凳子,“哎呀,我们用你们用过的展台,这是好兆头啊!”
倒是保安处的处长张勇过来找了周渔:“周总,那个人问清楚了,你最好能过来听听。”
这显然跟她真有关系,这会儿就跟王罗阳说了:“等会儿定了去哪里,你等我一下。其他人先去。”
然后才跟着张勇去了保卫处,进了里面,张勇才跟她一一说明是怎么回事:“这个男生叫做白冠宇,他不是间谍,是BJ驻夏国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你跟他们认识吗?”
BJ的人?
周渔摇摇头:“并没有,据我所知BJ是美国最大的日化生产商之一,目前还没有进驻夏国。我们跟他们可能产品存在竞争,但我与他们并没有接触过。”
张勇点点头,“他也是这么说的,我们就问他来这里干什么,他没有任何隐瞒的意思,全部交代了。”
“据他说,他是BJ市场调研的工作人员,他们准备进驻夏国,所以事先派遣了相关人员对夏国市场进行调研。他们的负责人叫做约翰·戴维斯,他们对夏国日化市场和工厂做了详尽的调查,认为因为华美日化的加入,导致夏国市场充满了竞争,所以,他们进驻的难度很大。”
周渔想了想说:“完全竞争市场!”
“对!”张勇点头,“是这个词,戴维斯于年前带着这份报告已经返回美国了,按理说,他的工作也结束了,不过,在年后,他收到了戴维斯的电话,问他能不能继续为BJ工作!”
周渔没吭声,听着后面的话,这个戴维斯在美国总部受到了批评,他们不认同他的调查,并逼迫他改掉他的结论。
戴维斯倒是不想,不过,他没有办法抗争,只能顺从。他本来想就这样算了,可是,他后来看到了凝脂皂在美国的热销,他对凝脂皂的营销方法做了详尽的调研,发现这一切都出自周渔之手。
他认为周渔是个非常可怕的对手,如果BJ公司按着海外市场部提交上去的那个不负责任的报告进行筹划准备的话,肯定会受挫的。
他以为这是他的机会,他可以通过这件事拿到一些话语权,所以他准备继续调查周渔在夏国的营销活动,以拿到更多的案例,去说服BJ的高层领导,让他们信任自己,更改方案。
张勇皱着眉头说:“这个白冠宇一直在收集你们的信息,不过,这些都是公开的,并不涉及保密内容,我们并不能对他做什么。我们只能提醒你。”
这个周渔理解,这些信息打探根本没有问题,反而是,他的暴露,让周渔知道了BJ对于夏国市场的定位,和对于华美日化的定位。她还以为,这样一个日化市场,BJ肯定会定位为完全竞争市场呢。
没想到,他们总部真的有人充满了傲慢与偏见!这当然对她是好消息。
她点点头:“没问题。”
张勇问:“你还有什么需要问的,或者想跟他说的?这会儿都可以。”
周渔自然是要见见的,倒不是她害怕BJ,说真的,无论对自己是什么评价,华美日化都是一样的发展,她早就做好准备了。不过,对方对我们使用了那么多手段,如今有机会,她为什么不给BJ来点困扰呢。
周渔笑着说:“我想跟他聊聊。”
第120章
白冠宇就在里面的一间办公室里等着, 周渔过去敲了敲门,他大概以为还是工作人员,立刻说:“我只是调查, 我没有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你们不能……”
门推开,他没想到的是, 进来的是周渔,他立刻闭了嘴。
周渔瞧着他面前有个座位,就开着门坐了下来,开口第一句话是:“你肯定认识我, 我也不用自我介绍了。”
白冠宇想开口, 谁料周渔又加了一句:“白同志, 我先事先说明,你的行为不构成犯法, 当然作为被调查对象,我也没有义务跟你道歉,你现在就可以离开了。”
“我来是想跟你聊一聊, 以一个被调查者和调查者的身份。你可以离开, 或者是扯个谎话来忽悠我。不过,白同志, 人的一生能遇到机会的时候不多,你已经很了解我了, 我希望你可以认真考虑是否要进行这次谈话。”
白冠宇没想到周渔会这么说。
这话很明白了, 跟周渔聊天他可能会得到一些机会。
如果是别人, 他不一定会信,但是周渔的话,他还真的觉得很有可能, 事实上,加上前一段时间的工作,白冠宇对华美日化的调查超过了四个月,他对周渔简直不要太了解。
他认为周渔是个很有风度的人。
她这人很喜欢帮助人,即便是一时的对手,她也不会因此记恨,反倒是会在恰当的时候帮忙,最终将这些人都团结在身边,成为朋友。
譬如梅树村一开始的投资者展天成,在她的运作下,这个小混混拿到了他本来不敢想的一百万,以这一百万的分红起家,在周渔的帮助下,他的天成服饰,如今已经是国内著名服装品牌了。
譬如因为跟周渔要广告位置,直接被周渔拎着脖子送到京市日化总厂告状的赵立勇,两个人不打不相识,如今赵立勇是周渔的头号支持者。
甚至他认为南河日化周渔肯定也干了点什么,否则无论从私人矛盾,还是上次抢洗衣粉生产线贷款,他们都是矛盾重重,但现在看,牛看山和南河日化人对周渔,是很尊重的。
她从不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当然了,你要是真上不了台面,她也不会盲目的帮助你——譬如在周渔刚刚起步时,有幸搭上了梅树村快车的香喷喷饼干厂,因为看不上个体户直接毁约,周渔也不求他,在饼干大卖的情况下,直接登报寻找失踪的饼干厂,以钓鱼的方式引来了颇有远见的好滋味饼干厂,不但填补了空缺,还进行了宣传。
自此,好滋味在南河一举成名,倒是那个香喷喷被完全隐去,直至如今,好滋味的饼干随着梅树村已经卖到了全国各地,成为了著名品牌。
但无论香喷喷怎么想办法,甚至赔礼道歉,周渔却始终不肯再给它机会,他们只能通过供销社渠道卖货,如今已经快要倒闭,入不敷出了。
所以,他当时分析周渔这个人的时候,就对戴维斯说过:“周渔看起来以和为贵,但她绝对不是软柿子,她不容小觑。”
幸好的是,戴维斯也同意他的观点。他以为自此找到了伯乐,可以有个不错的工作,人生开始起飞,没想到的是,即便他干得再好,也是临时调查人员,等着戴维斯结束任务,他们就被解散了。
他只能又回到那个充满压抑的家中,然后听着他爸天天唠叨,让他去家门口的假花厂上班,他不想干那样的活,他也不想过那样的日子。
所以,当戴维斯的电报发过来,他简直兴奋极了,他几乎是不要命的在干,想的就是让戴维斯在争斗中获胜——戴维斯说过,一旦他获胜,一定会让他当BJ的正式员工。
那可是外资企业啊。他都能想到那些看不起他的人,到时候会是怎样的惊讶,比知道他去给BJ当临时工更惊讶,他一定要笑的比知道他被解散了后那群人的笑声更嚣张。
可如今,他能听明白周渔的画外音,他是有价值的,如果他可以展现价值,那就有可能进入华美——华美虽然是私企,但可是夏国待遇最好的工作之一了!
他立时和盘托出:“我原先是受雇于BJ公司做前期市场调研,负责的就是华美日化,随后他们调研结束解散,目前受雇于戴维斯。”
周渔刚坐下,说那话其实就是想给白冠宇沉沉心,多说说,哪里想到,他眼睛转了转,人就跟机关枪一样了。
“戴维斯带着我们厚达265页的调查报告去了美国总部,他以为能得到表彰,哪里想到,海外市场部的负责人直接给他毙掉了。”
没等周渔问为什么,白·机关枪·冠宇又开始了:“因为他们不相信夏国能发展的这么好。”他还语重心长,“他们很高傲自大,他们认为夏国就是落后的,当然这也有可能与第一次市场调查有关系,那应该是在三四年前的,BJ前往夏国进行过短暂的了解。”
他顺便还将戴维斯跟他抱怨的那些内容说了说,譬如他们害怕承担责任之类的,最后又突突突说起了戴维斯:“他是个很敬业的美国人,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平等的看待夏国,而不是一叶障目,以自己的感觉来。”
“所以,他对夏国日化业的发展是很了解和钦佩的,同时也很担心。他认为他们必须警惕你们的威胁,否则的话,BJ登陆夏国,肯定会失败。但是,因为意见不合,他和他的上司闹掰了,他被强制休假了。”
“戴维斯是个对事业很有上进心的人,他在BJ工作了15年,历经了4个部门,口碑一直很好,一直想要再往上升一升,更何况,他还有着三个孩子,妻子是全职太太,经济压力也比较大。”
“所以,强制休假让他产生了危机感,他想要挽回自己的工作,顺便,也认为如今上司并不适合市场部,想要趁机扳倒对方。所以,找到我来为他收集你们的资料,他要去找负责市场的应该是总经理职务的人进行当面汇报。”
“因此,”白冠宇仿佛生怕周渔不让他说了,简直是一口气都没歇,把事情讲清楚了,“我才出现在这里。”
说真的,周渔来了这么久了,八十年代的人,肃正的,不拘言笑的,热情的,热血的什么样的都有,白冠宇这样的墙头草她还是第一次碰到,挺省心的。
周渔问:“四个部门?”
白冠宇也是个人才,不知道怎么跟戴维斯相处的,反正都知道,立刻说:“他是学精细化工的,先是在研发部待着,后来觉得实验室不适合他,所以去了工厂,在一线干了两年,然后到了采购部,最后才来的市场部。”
周渔点点头又一句:“说说你对戴维斯的评价吧。”
白冠宇也没觉得奇怪,毕竟戴维斯想要了解对手,周渔想要了解针对她的戴维斯很正常,“除了我刚刚说过的外,我认为他很有野心,他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事情,并为之努力,他与我们不同,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到什么时候干什么事,可他不是,他可以寻寻觅觅,找不到永不放弃,找到了就不顾一切,我第一次了解他的背景后,我觉得这样的人太随性,没有规划,后来我才知道,这才是对自己的负责。”
“我以为,如果他成功了,他会干的很好。”
周渔点点头,随后又问了问那265页报告的事儿,白冠宇别的说的麻利得很,这个却是不肯说了。“我说的那些不涉及机密,都是我的个人评价,可这个是人家公司的报告,我就算不干了,也不能这么干,这没道德。”
他说完,就忐忑地看着周渔,害怕周渔生气。
没想到,周渔刚刚一直只是听,并没有什么多余的话和表情,听到这里,她却笑了,“市场拓展干不干?干的话明天中午十二点前去我们住的饭店,找于芳菲,跟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