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国日化1981_分节阅读_第193节
小说作者:大江流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68 KB   上传时间:2025-05-15 12:17:06

  “张厂长,你也是个厂长,你觉得要是你,你答应吗?”

  张来福立时不说话了,那肯定不行的。不但不行,如果是他,一开始虽然不至于报复之类的,但总会排挤排挤。

  他低头:“哎,这事儿是我们错了。我就是侥幸心理,也是自恃身份,觉得自己是个厂长,低不下头,李厂长,我是真后悔了。你能不能帮忙再说说。”

  李晓明直接拒绝了:“我不可能再去给周渔提这事儿,周渔已经回复过了,她忙得很,你也别费这心思。要是真有心改,你看看别人怎么做的,你的心是肉长的,换位思考一下,比在这里使劲强多了。”

  这算是提醒了,张来福愣了一下,自然想到了,例子不就有吗?赵立勇,原先敢跑到周渔跟前要广告位,现在有好事华美日化可都带着他。

  张来福恍然大悟:“我知道了。”

  周渔将几个品牌的资料给了李晓明他们,随后就开始忙分享会了,但这次就没那么顺利。

  他们这分享会邀请函是发出去了,但是回应者了了,徐倩打了电话过去,要不找不到人,要不就推说没空。

  徐倩都愁:“他们怎么不感兴趣?”

  周渔问她:“你写清楚没有,是想合作?”

  徐倩说:“写清楚了,表达了合作的意思,但是,有些话我又不能说太明白,我总不能说,你们来吧,我们想跟你们合作,共建实验室,买了好多好设备,还准备收购国外实验室呢。”

  今年三月,国家开始提倡发展精细化学,各大高校研究院都忙了起来,想要建成实验室。

  周渔也是因为这个,不但在美国大肆采购了一番,还在一直物色收购相关实验室。

  周渔和南河的高校联系非常紧密,太知道高校如今的情况了——大家是真想干点事,可也是真没钱。别说新设备了,很多学校做实验,耗材都买不起,只能省着用。

  这种情况下,想发展太难。

  所以,在南河的情况是,周渔一提出来共建实验室,大家都是很乐意的。毕竟周渔提供设备,合作项目还会提供足量资金,这样学校有了设备和研发资金,华美日化得到了研究成果,可以算作双赢。

  因此,这冷淡的反应显然不对劲。

  但这会儿,如果要去问,肯定是问不出什么的。周渔想了想,就给南河化工学院的院长徐万良打了个电话,让他帮忙打听打听,这是怎么了。

  学术圈都是通着的,尤其是,徐万良也毕业于京市化工大学,所以不多久,原因就出来了。

  徐万良问周渔:“你第一场汇报是不是抢人学生了?”

  周渔顿时就明白了,报告结束后,人事那边根本不敢懈怠,第二天就开始联系,跟有意向的同学们一个个敲定实习参观事宜,如今,快的已经去华美日化转了一圈了。

  这显然是动了教授们的宝贝了。

  果不其然,徐万良院长说道:“能带出去的,都是心尖尖,要不留着培养的,要不准备送到各大好单位好好发展的,结果你一场报告,全收拢走了,你都不知道,这几天他们是多后悔。”

  这里面最后悔的就是张敏方,他就是懒了点,把事儿交给自己大徒弟了,结果王丽丽带着师弟师妹们就投奔了华美日化。

  这年头,大家还是觉得,人才应该进国家单位,这样才能为国出力,去私企,那是没办法时候的出路。

  周渔这一出手,直接掐了尖,人家能愿意吗?

  把张敏方心疼的啊,没少嘀咕华美日化。

  京市就这么大,这事儿自然传遍了。周渔现在请人家参加分享会,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谁还敢带学生来。

  周渔还真没想到是这个原因,不过倒也符合这会儿的时代特色,用徐万良院长的话说:“你这边是条件好,可是人家就怕你条件好,你现在再想把人约出来,是真难了。”

  等着挂了电话,徐倩也犯愁:“周总,那怎么办?这分享会还能开吗?”

  人家不来,开起来也没用。

  周渔就说:“这事儿就是个误解,他们不知道,我哪里是只看上了他们的学生,我连他们都看上了,解释清楚就行了。”

  她扭头就跟周三春说:“我带回来一沓子外国实验室的资料,你帮我找出来,多复印一些吧。”

  等着东西到手了,她就递给了徐倩,“这时候,邮寄来不及了,你挨个上门送过去吧,找院长,别找教授,教授肯定不看。”

  于是,京市化工大学,京大,夏科院化工所,还有离得近的津市大学化工学院的院长们,就收到了这样一封来自于华美日化的信。

  上面是这样写的:“XXX院长:您好。

  作为国内日化行业的一员,华美日化在1985年进入美国市场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发现,我们对于精细化工的研究还是太落后了。”

  “目前,发展精细化工将是未来化学工业发展的总趋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夏国第一个走出国门的日化企业,我们想要提高企业自身的科研能力,同时,作为夏国的一份子,我们亦想为国内精细化工发展尽一份力。”

  “我们在国外物色了数个日化方向精细化工实验室,想要进行收购,拆分回来后,与高校进行合作,建造校企共建实验室。但因为方向不同,选择必然不同。如您有合作意向,请于9月10日参加华美日化分享会。”

  “实验室名单与设备已列于表后,期待与您的合作。”

  若是周渔啥也不说,就是再次邀请,那结果不会有什么改变,但是,她提到了共建实验室,还提到了在国外收购实验室。

  要知道,国外的设备现在真的比国内先进啊。

  院长也是一线教学出身,但凡看到这里,就不可能不去翻翻后面到底列了几家实验室,看看到底有什么设备。

  这一翻看,眼睛就拔不出来了。

  瞧瞧吧,这个叫DG实验室的,他们的反应釜用的是MT的,全自动化,温控可以达到正负0.1摄氏度,一个就大几十万。高效液相色谱是hp的,GC和GC-MS则是TF的,这每个都要大几十万了。

  更何况,还有其他的一些设备,这个实验室所有设备加起来,就超过了三百万元。其他实验室的设备虽然品牌有不同,但是差距并不大,可以说,个顶个都是好东西,也贵得很。

  要知道,83年全国高校批准的科研基金是6900万,但分到每个高校每个学院每个专业头上,就少之又少了。

  纵然是顶级的高校,三百万的实验室想要建起来,也需要时间和时机的。而现在,华美日化直接提供。这还犹豫吗?!

  几乎是立刻,院长们一个个的,就冲着教授们的办公室跑去!

  而时隔两天后,周渔这里终于收到了回复——但凡邀请过的,全部愿意来参加。

  周渔最不怕的就是来的人多,毕竟,她想要研发的项目太多了,而同时,只有高校的科研水平上来了,夏国的日化行业才会更好,所以实验室自然是多多益善。

  可以这么说,1986年的下半年到1987年上半年,是华美日化研发实力迅速扩张的一年,国外,蒋学开始不停地在美国欧洲收购实验室,国内,周渔跟夏国在精细化工方面顶尖的高校签署了共建实验室合同。

  从不含二恶烷的氨基酸表活,到可以去渍漂白,杀菌消毒,祛痘美白的活性氧因子,再到脂肪酶、蛋白酶,葡聚糖酶等生物酶技术中的研发,原本搁置的项目,都开始了。

  而在这一年,BJ终究没有抵得过群起而攻之,在全球市场开始节节败退,可以这么说,这样一个存在了百年的庞然大物,虽然没有倒塌,但只剩下骨架了。

  大抵是因为想要最后一搏,原本是1988年才会建成的BJ与粤东油脂厂的合资厂,居然在1987年的7月份,就宣布建成。同时,HL在上海的合资厂也完工了。

  7月底,周渔刚刚从美国回来,梅树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来机场接的她,就说的是这事儿。

  周渔对此并不意外:“他们这是最后一根稻草了,想在夏国市场翻身。”

  事实上,上辈子,他们的确在夏国赚足了钱。

  但这辈子,就连王建也不看好,“这可能性不大。咱们夏国日化可强大的很,很多牌子都在国外经营了。”

  他说的是海市日化和京市日化,去年周渔推荐了几个美国老牌日化厂给他们,他们经过谨慎的研究后,最终决定和华美日化一样,在美国“借壳上市”。

  当然了,他们还没有办法在美国开设分公司,所以走的是凝脂皂的路线,找了总代理,目前销售都不错。

  周渔点头:“说是没有用的,总要试一试才肯相信。不过,来了就来了,又不怕他们。他们是不是找你了?”

  王建立时点头:“可不是吗!他们马上要投产了,产品出来肯定是要卖的。他们跟咱们这边是合资,供销社肯定能进,但是,供销社的销售能力只能说一般。其他的私人商场商店,跟梅树村比起来,门店差距还是很远的。”

  “咱们可是全国最大的零售商了。”

  “前天,LH的美方总经理克拉克打了电话,表示了想要合作的意图。昨天BJ的美方总经理艾瑞克也打了电话来。我这边还没回复呢。”

  “要我说,咱们根本就不让他们进来,这样的话,他们的销量肯定起不来,在根上就掐死了。省的闹心。”

  周渔说,“这也是法子,但是,你也说了,咱们是最大的零售商,要是一点希望都不给人家,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把他们逼急了,想出了什么新的营销办法就不好了。”

  “这样,把他们所有入场费用翻倍,同时告诉其他零售商我们的决定。”

  这是当年他们伙同外资商超对付夏国日化行业的办法,如今,还给他们好了。

第143章

  周渔瞧着外资不顺眼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觉得周渔是未雨绸缪,不过, 也有些人认为过于谨慎。

  但合资合同的纪录片一出, 这种想法的人就少了——那真是想尽办法坑人啊。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是个外来户, 跑到本地人面前,明目张胆的欺负人,谁不生气?

  这也是大家那么团结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夏国的企业在夏国的地盘让外国人欺负了,那脸要不要了。

  去年BJ的二恶烷的事儿一出, 又有不同。签合同有陷阱, 说真的, 那是预设的坑,你谨慎点可以跳开, 可往人家头上泼污水,那是真阴险啊,躲都躲不开。

  尤其是周渔作报告, 逻辑清晰, 故事链完整,最重要的是, 分析的丝丝入扣,大家对他们是真没什么好脸色。

  因此, 周渔说两倍入场费, 王建连个磕巴都没打, 扭头回去就吩咐总公司市场部的人,让他们报价。

  BJ这边的收件人是夏方经理董方行,他其实是粤东油脂厂的原厂长, 86年BJ在粤东寻找合作日化厂,原本最合适的粤东日化厂拒绝了,但合资毕竟能带来投资解决就业,粤东就没有放弃这个机会。

  几经谈判后,随着BJ对于合作厂的要求逐步降低,粤东省政府就看上了一直不温不火的粤东油脂厂。

  粤东油脂厂原先仅仅是对油脂进行预处理,并不生产肥皂香皂。1978年,当时肥皂香皂原材料紧缺的问题刚刚解决,原本肥皂和香皂因为缺少原材料,一直供不应求,呈现出了销量井喷的状态——粤东日化厂产能严重不足,缺口太大了。

  为此,粤东油脂厂扩建生产线,转产生产肥皂香皂,不过,这种状态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改革开放,各地的名优产品涌入粤东市场,肥皂香皂开始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

  而粤东油脂厂成立时间短,无论是技术还是口碑都没有沉淀,所以很快就落败,扩建生产线的贷款需要还,新招收的工人需要养,整体来说,日子过的很一般。

  所以,对于能和外资合资,粤东油脂厂并没有拒绝的本钱,两家一拍即合,很快签订了合同。

  这一年多,他们可是加班加点的干,就是为了更早投产,取得好效益,但是世界变化太快,合资的时候他知道,日化行业很团结,也知道华美日化是领头羊对外资比较排斥,那会儿他想的是,排斥和存在并不矛盾。

  哪里想到,中间出了这么多事,BJ和华美日化几乎是死对头,所以,对于他们的产品是否能进梅树村,他是很担忧的。

  因此,这几天他一直在等电话等消息,这天一上班,就听见秘书说:“经理,有您一封挂号信,梅树村寄来的。”

  一听这个,董方行连忙接了过来,将公文包递给了秘书,拆开边走边看,一眼看见是合同,他还挺高兴,这不就代表,梅树村是有意合作的,但等着他翻到了费用的位置,就愣住了。

  上面写着,如果要进入梅树村,梅树村将会对其收取不限于入场费、陈列费、促销费等相关费用。

  而且,他看了看价格,那真是挺贵的,一个梅树村门店的入场费就是100块,而商场自带超市的入场费更贵,是300块。

  如今梅树村全国直营和加盟店两千多家,相当于一个品牌进驻就得二十多万。

  要知道,BJ的优势就是品牌矩阵,在同一品类下,推出多个品牌,进行多方位销售,争取笼罩所有消费者。

  他们一开始投产,准备推出的就有香皂、洗发水、牙膏三个品类9个品牌。这么算,光入场费就二百万!这是多大一笔钱!

  更何况,日后堆头立柱促销这都是要钱的。这样下来,一年的成本可太高了。

  董方行原本是快步往自己办公室冲,半截就停下来了,扭头问秘书:“艾瑞克来了吗?”

  秘书立刻说:“来了,在办公室。”

  董方行扭头就往办公室去,等着到了那里,艾瑞克显然也在等这件事,一见董方行就问:“有回复了吗?”

  董方行立时就把合同递了过去,艾瑞克来了几年,能说不少汉语了,看是不行的,董方行立时跟着解释,就把入场费和各种费用的事儿说了。

  这费用一出,饶是艾瑞克一直觉得是从发达国家来的,见多识广,也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8页  当前第19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3/2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国日化1981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