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国日化1981_分节阅读_第33节
小说作者:大江流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68 KB   上传时间:2025-05-15 12:17:06

  他最后也放弃了, 认命道:“也行,不过你们可得赶紧去问,可别耽误了, 张金鹏的儿子挺有能耐的, 现在好像挺受重用的。”

  他又不死心,还问:“老村长, 四叔,您给我个实诚话, 这事儿要是真的, 我能不能种蘑菇?”

  老村长冲他说:“算你十分之一个棚吧。”

  这话一出, 周图强就想说太少了,可知道也白搭,想了想也认了:“十分之一就十分之一, 你们赶紧去查!”

  这才走了。

  等着他走了,老村长才跟周渔说:“我知道你俩家关系不好,从根上你爷爷周为人就没做对,对不住先头的老婆和你爸妈,后面周图强又想抢你家房子。但一个村里,防着不是长久之计,我们挣多了,他一点挣不到,处处还提防他,迟早是个隐患。”

  “我就想着,想办法的用他比防着省心。另外,这周图强出了名的跟你不对付,但凡想使点坏,肯定从他那里做工作,我想着也是个线索。这都是我的想法,我没给你商量,对不住了,你要是心里不得劲,那就还是防着他。”

  周渔这一阵子忙得很,根本顾不上周图强这些人。

  昨天回来的接风宴上,周朵一说,她就猜到了老村长的想法,说真的,她不介意。

  一方面是她在商场里呆惯了,那里哪里有真朋友,不都是为了利益今年翻脸明天结盟吗?她习惯了。

  另一方面,今时今日,周图强实在不算什么,如果周渔只是个普通的大学退学小姑娘,在村里待着,那周图强的确是心头大患,得时时防备。但现在周渔的目光根本不在村子里,甚至即便是现在的蘑菇产业也困不住她,那周图强就太小了,小的不值得她上心——他根本翻不出浪花来,老村长就能给他按下去,论起来,他没有张金鹏能带来的杀伤力大。

  周渔根本不需要为他费心思,自然不需要管他如何,她就跟老村长说:“您做得对,没有千日防贼的。甩不开就招安,这是自古的道理。”

  老村长也松了口气,他是真心为了这个村子好,但又怕周渔不理解,这下可好了。

  他连忙说:“你放心好了,就算是给他种,也是以后他真改了,让大家认同了才行,现在不会让他摸到技术的。我心里有数,保证能让他老老实实干活。说真的,铁板一块也不好,让有心人无从下嘴,有这个破绽就当诱饵,也挺管用。”

  “张金鹏的事儿有可能,他那个儿子我有印象,好像就在商务局上班,你说他想怎么弄?”

  周渔其实伍月华说的时候就想过张金鹏要怎么干。

  这技术不可能明抢,抢也抢不来,偷更不可能,他已经试过了,那会儿全村还没有利益相关呢,都没让他得逞,现在更是没门。

  那唯一让周渔不得不听从的,就是来自于上级的命令。

  她还想他怎么压,现在知道了他儿子在商务局,大致有了想法:“无非就是欺上瞒下。”

  老村长皱着眉头没说话,周渔就跟他解释:“将我们的001号说成市里的荣誉报上去,领导再批复下来,假的也必须成了真的。那么为了变成真的,就会有人想办法让我们执行。到时候,无论是种菇技术还是交易位置,不都跟我们没关系了吗?”

  “全市就他们一个种菇的菜队,那受益人肯定是他们。”

  老村长都震惊,有些诧异地看着周渔,周渔知道他想问什么,问自己为什么会知道这种事,其实很简单,经历过一次不就知道了?

  但她没法说,笑笑说:“这事儿得尽快,这报好消息也是要时机的,不一定现在报上去了,报上去了也不一定看到了,咱们先忙起来。”

  “您打听打听张金鹏这个儿子叫什么名字,具体什么职务。”

  这个对老村长根本不成问题,他点点头:“我这就出去。可万一他已经动起来了呢?”可他看周渔也不急的样子,就回过味来,“你预防着了?”

  那当然,伍月华那天在车上提醒她,就是一副来自不可控力的意思,周渔怎么可能什么事都不干,等着人家找事儿?

  她点头说:“您忘了,我回来第二天就去了市里邮电局,去拉了电话线,其实我还去了一个地方,南州晚报。”

  自从上次给利民餐馆写了小文章后,周渔就和南州晚报的编辑黎雪认识了。

  这次听伍月华说过后,周渔就跟黎雪沟通了一下,能不能就这次跟吴县的意外合作,做个采访。

  周渔这次去吴县可是处处是卖点,首先中午送蘑菇汤打开市场这是这个时代没见过的销售招式,其次是被老板娘他们要赶出去,这是小说一样的刺激情节,而周渔凭借个人口才居然化险为夷,这更吸引人,更何况,还有她给县长支招这样的意外之举。

  用黎雪的话说:“你这每一段我都能写一篇新闻,真想给你来个连载!”

  当然,南州晚报没有连载的习惯,这篇文章也就变成了一个长篇采访,还在打磨中,没发出来。

  周渔跟老村长一说,老村长就明白了,这叫先下手为强,定性了。

  他看着周渔,一方面是佩服,一方面也是心疼,这孩子明明上大学的时候还是一张白纸,可过了几年就什么都懂了。

  人怎么才能进步,天生不出来,教也教不出来,只能是遇事儿。

  他叹口气,这孩子受苦了。

  两个人说罢,就趁着天还早,收拾了一下,去了石头村坐车进城。不过到的时候,周渔还发现了一个小变化,开拖拉机的不是严华了,是他弟弟严浩。

  严浩是个胖乎乎的小伙子,特爱笑,一张圆脸一笑可喜庆呢。他说:“周渔姐,我哥和几个哥哥去外地买卡车了,他们准备做个运输队。”

  周渔可没料到,严华行动这么快,不得不说,八十年代即便满地机遇,可真能挣到钱的,还是这些敢于行动的人。

  老村长去的就是商务局,到了后,周渔直接去了二楼的蔬菜公司,他则往上走,去找老朋友去了。

  这会儿马上就要下班了,伍月华还准备收拾收拾回家呢,瞧见周渔敲门,就笑了:“你这个时候怎么过来了?”

  周渔关了门,就把周图强说的事儿说了,伍月华的眉头就紧紧的皱了起来。

  “真是越来越过分了!”伍月华气道!

  “放心吧!如果真是准备这么做,我不会让他得逞的,这不是瞎胡闹吗?传到吴县那边,南州商务局成什么了?”

  两个人略微坐了坐,门就被敲响了,老村长推门走了进来,点了头:“问清楚了,是叫赵龙,随了母姓。现在在局里秘书室呢。”

  一提赵龙,伍月华老有印象呢,“他?平日里看着挺好的小伙子啊,可稳重呢,见人就笑,他怎么能干这事儿?”

  不过无论如何,周渔这都是个阳谋,伍月华直接拿起了黎雪还未发表的稿子,出了门。

  商务局在三楼办公,伍月华直接上去,到了门口,瞧着局长办公室关着门,就推开了旁边秘书办公室的门,问了句:“张局长在吗?”

  她找的是一把手张翰今。

  恰好秘书室里的就是赵龙,一见到伍月华,立时笑着说:“伍总,张局长在呢,您敲门就是。”

  伍月华一直看着赵龙,从门里出来,赵龙一直笑眯眯的,没有半点多说两句的意思,要知道,这事儿就是蔬菜公司的事儿,他但凡多问一句呢,可他什么都没问。

  伍月华出来的时候还想呢,这人要不不知道,要是知道还能这么坦然,挺吓人的。

  她敲了敲局长的门,里面传来了一声进。

  伍月华就推门进去,张翰今今年都五十多岁了,这两年改革开放,商务局算是比较忙的单位了,眼见着憔悴了不少。

  见是她,张翰今一边吃着素包子,一边看手头的资料,一边问:“你怎么过来了?蔬菜公司有事?”

  伍月华就知道,就算想有动作,这还没成功呢。

  也是,她撇了撇张翰今手头的东西,都是在说市场经济的,改革开放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可以撒开了膀子干,但对于执行者来说,如何从计划经济过渡,这是难题。

  不敢脚步太快,怕扯着了,也不敢脚步太慢,怕跟不上。

  尤其是最近又到了年关,趁机动起来的人更多,偏偏国企的效益却不好,两相矛盾之下,已经开了好几次会了。

  怪不得赵龙还没成功,这种情况下,突然说这个消息,不自然。

  伍月华却不一样,她就是蔬菜公司一把手,周渔的成功也是她的成功,她来求表扬是应当应分的。

  伍月华将手头的稿子递了过去,“给您看看,我们蔬菜公司可干了件大事。”

  张翰今把头抬了起来,想看看,可惜手上有包子,怕弄脏了,干脆将包子塞进了嘴里,擦了擦手才接过来,低头一看题目:“十万斤售罄,记蔬菜公司个体户周渔吴县之旅”。

  这题目,张翰今一下子来了精神,“十万斤?周渔?那个养蘑菇的小朋友?”

  伍月华点头:“对,就是上次我跟您提的那个,我们的第一个个体户,菜贩子,给利民餐馆供应草菇那位。”

  她把周渔去吴县的目的和成果说了说,果不其然,这样的成绩,饶是张翰今都忍不住赞叹:“不错啊,这个提议很有前瞻性,怪不得给了001号。”

  “你拿过来这是……”

  伍月华笑着说:“南州晚报的编辑记者黎雪,知道这事儿后,写了一篇报道,毕竟无论是个体户还是去吴县卖蘑菇,都是原先没有过的,我就想让问问您能不能报道。”

  张翰今翻看着稿子,黎雪用词很谨慎,并没有任何文字上的问题,至于事情……他说:“能做为什么不能报道,这是开了个好头,该报道还是要报道,放宽心大胆往前走吧。”

  伍月华就出来了。

  这事儿就算汇报过了,如果赵龙不糊涂,不去沾张金鹏的事儿,那就没问题,如果他敢在领导面前欺上瞒下,那就是活该了。

  没两天,伍月华给她打了个电话,“赵龙被派去后勤了。”

  那篇文章一直都没发,周渔也是故意的,故意不让赵龙知道她已经发觉了,也不打草惊蛇,就那么等着。

  周渔判定他忍得住,张金鹏也忍不住,年前这十万斤肯定是没他的份,但是年后还可以卖蘑菇啊,这么高价的蘑菇可以一直卖到5月初,直至新鲜蔬菜上市。

  这是多大的利润,晚一天就少挣一天钱。

  周渔有天闲着,包了个头巾,让严浩带着她和周三春去小王庄转了一圈,瞧着小王庄已经起了三个棚,不过是熟悉的带半墙的蔬菜棚,也是赶巧,这会儿棚打开着,有人往外拉一牛车一牛车的培养料。

  周渔不敢靠近,让严浩去看看,严浩倒也机灵,还抓了一把过来,周渔瞧了瞧,里面还有菌丝,不过都发黄发烂了,显然,盲目的摸索并没有成功。

  张金鹏怎么可能不急呢。

  一急自然就暴露了,那篇文章已经在局长那里走了过场,他再去说什么蔬菜公司取得了零的突破,那不是自投罗网吗!

  伍月华说:“从办公室里灰溜溜的出来,根本没让多待,当天下午就搬着东西去后勤了,专门管商务局宿舍收收电费这一摊!”

  这就等于没任何前途了。

  当然,周图强那边的消息更详细一些,“赵龙把张金鹏的大棚砸了!说是他不愿意干,都是张金鹏催的,现在好了,一点前途都没了,要跟他拼命!幸亏村里人拦着,这父子俩差点动了手。”

  “砸完了赵龙就走了,说是以后都不回来,跟张金鹏不共戴天,张金鹏气得犯了心脏病,住院去了。”

  “我去看了看他,问他这是咋了,他还一头雾水呢,一个劲儿的说,也不知道什么地方出错了,怎么就发了这么大的火,怎么就被弄下来了呢。”

  这事儿落了尘埃,黎雪终于将那篇改了好几次的文章发了,周渔专门买了一份,寄给了张金鹏。

  张金鹏在医院里住了好几天,回家后他老婆就给了他一封信:“昨天寄来的。”

  他疑惑地看了看,信封上的确是写着他的名字,这不错,但当看到寄信人地址的时候,他一下子惊了,上面写着南州市梅树村周渔寄。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周渔?他现在还一头雾水呢,他打算的那么好,那个盘算就连他儿子也说没事,“那都是周渔的个人荣誉,跟蔬菜公司没关系,他们没有上报。我天天都在,清楚呢。”

  赵龙回家砸东西的时候,他就想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到现在也不明白,这事儿做的这么隐晦,这么高瞻远瞩,怎么就没成功呢!

  偏偏张翰今生气发火,却没有点出他怎么知道的。

  现在看着这封信,张金鹏有个直觉:谜底要揭晓了。

  他拿着信就说:“我不吃饭了,你别忙活了,我自己待会儿!”

  他老婆奇怪的看着他,深深地叹了口气,你说着弄得什么事,本来好好的日子,儿子有出息,张金鹏也当着村长,怎么就这样了呢!

  儿子工作毁了,跟家里断了关系,扬言不回来了。丈夫这边,非要弄什么大棚种蘑菇,整整三个棚,一个棚八百块钱,外加上南方弄来的菌种之类的,花光了家里的存款三千块。

  她现在就一个想法,赔光了就消停吧。

  所以,瞧着张金鹏一脸凝重地进屋,她的心就扑通扑通跳了起来。

  张金鹏进屋,直接就坐在了那张八仙桌上,将信放在上面,看了一会儿才伸手撕开,里面鼓囊囊的,他以为是什么东西,结果拽出来是一张1月13号的南州晚报。

  他住院最近都没来得及看报,并没有看过,不过不影响他一眼就看到了重要的一版——周渔将这页放在了最上面,一眼就能看到,也一眼就能看到那个题目,更一眼就能看到周渔唯一写下的一行字。

  上面写着:成稿于1月5日,张局校对后于1月9日定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8页  当前第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2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国日化1981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