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国日化1981_分节阅读_第34节
小说作者:大江流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68 KB   上传时间:2025-05-15 12:17:06

  张金鹏手一抖报纸就掉到了地上,他也没捡,就在那里坐着,还是他媳妇在门外瞧见,心里实在是担忧,推门进来,一边捡起来一边说:“怎么又这个样了?你别这个样行吗?咱家不能折腾了。那种蘑菇是人家梅树村的,人家怎么可能给你,你老老实实种你的蘑菇不行吗?干嘛非要别人的。你别折腾这个家了!”

  她以为和原先一样,张金鹏得跟她说:“你懂个屁,这事儿要真弄成了,咱们小王庄可就发财了!”

  哪里想到,张金鹏这次说的却是:“不招惹了,不能招惹了,不敢招惹了!”

  这事儿了了,梅树村就进入到了极度的忙碌中。

  一部分建好的大棚,周渔带着村里的“学员”们开始手把手的进行教学,培养料该放多少,菌种该撒多少,事先如何消毒,事后如何照看,都是学问。

  而另一方面,大棚还在源源不断的建设,林巧慧和秋桂婶在不停地繁殖三级种,周图强则在堆料棚里挥汗如雨——他终于干上了活,累他也高兴也后悔:你说当初何苦呢,他要是知道周渔这么厉害,他就当个亲亲二叔多好!

  卓翼和左军也回到了南州,带来了个好消息,他们在另一个县城订到了足够的韭菜,伍月华意思是,今年太仓促,明年一定和周渔合作,将大棚韭菜弄出来。

  倒是那篇报道,给周渔带来了不少名声。

  现在南州不少人都知道,梅树村有个个体户叫周渔,有冬季种蘑菇的本领,不但技术好,脑子还很灵活,仅凭着两桶蘑菇就敢去南方闯荡,愣是签了十万斤订单。

  周渔现在去利民餐馆,都要被姜桂香说笑了:“你出名了,我也出名了。不知道咋传出去的,说是你的蘑菇我是第一个收的,问我当时怎么敢呢。”

  “你说,我为什么敢啊,还不是你的蘑菇好,你的蘑菇稀奇。还是你的东西值得,否则的话,我哪里敢!”

  周渔就点头:“对,姜经理,以后就这么夸,我喜欢听。”

  姜桂香终于提到了正经理的位置,如今叫她姜经理是名副其实的了,周渔这次来就是恭喜她的。

  姜桂香也是跟周渔说笑,开完了玩笑就正色起来:“不过你这名声,倒是真给你招了件事情来,有个肥皂厂的小姑娘叫莫芳芳你认识吗?”

  周渔当然认识,她的第一批试管就是从莫芳芳这里买的,不过后来周渔有了支持,这些东西又不是消耗品,就没再光顾过了。

  甚至,周渔这一个多月忙得团团转,连化工厂家属院的小摊子都没去过了,一直是周秋芬他们在卖蘑菇!

  所以很久没见过她了。

  周渔奇怪地问:“你怎么知道她认识我?”

  “她来这里找的我,说是听说我和你认识,你这边每天都有人来送蘑菇,想让我给你传个信。”说着,她从桌子上翻了翻,找了个信封来,“喏,就是这个,我本来想让周秋芬交给你的,正好你来了。”

  周渔低头拿到手里,倒是不厚,但挺奇怪的,你说她和莫芳芳一共就做过几次交易,怎么会有信突然给她呢。

  而且还没有直接寄出,显然是为了更快更有效的直接到她的手里。

  周渔想了想也没拆开,而是收了起来:“行,我回去看看。”

  只是没想到,回了家,还没来得及看信,周朵又递给她一封信:“姐,有封你的信,你看看吧。”

  周渔还挺奇怪的,今天怎么都给她信啊,而且平日里她的信都是寄到村委,她自己过去拿就行,怎么今天是周朵经手。

  她低头一瞧,就知道了缘由,收信人居然是小鱼儿。

  这是她当初给各广播站投稿的时候用的名字——虽然只是摘录,但投稿就要有投稿人的样子,她就起了个笔名。

  但她没想到的是,居然收到回信了,而寄信者则是化工厂广播员尤雪丽。

  周渔拿着两份信,直接去了自己屋——前几天,趁着不忙的时候,周远征带人帮着周渔将家里的屋子恢复了一部分。

  如今家里家里的草菇已经转移到了大棚里,家里只需要育种,一间房就足够了。

  而且现在周图强根本不可能再敢肖想周渔家的房子,她们家终于可以正常了——每个人都拥有了自己的房间,还把堂屋恢复了,来人也可以有地方聊聊,不用站在院子里,冻死人。

  周渔自己这屋,布置的很温馨,除了一张一米五的大床,还有个衣柜,她还让外村的木匠帮忙打了个小书架,放在了书桌旁,加上台灯,看起来就很像样了。

  此时,她就是在自己窗前的书桌下,先打开了尤雪丽的信,上面写着:“小鱼儿你好,我是化工厂的播音员尤雪丽,我们没有见过,但是我经常收到你的摘录投稿,可以这么说,是这些投稿帮助我慢慢地爱上了这个工作,在我心里,你早已是我的挚友。”

  她介绍了自己从不喜欢播音的原因,然后又写道:“新年马上到来,虽然我们从未见面,甚至没有任何除了稿件以外的只言片语交流,可从你给我的稿子中,我能感受到,你是个博览群书有着独特见解的人。而我的身边,包括我的父母和我自己,恰恰没有这样的人。”

  “所以,我冒昧地来信,想要请求你帮我一个忙。我有一个机会,可以成为南河电影制片厂的演员。我认为演员可以让自己出现在大屏幕上,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我,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出路。可是我的父母却认为,没有任何工作比当工人强,他们不同意我当演员。”

  “小鱼儿,你看过那么多书,读过那么多文章,请问你了解演员这个职业吗?请问你认为真的只有工人才是最稳定的吗?请问,如果是你的朋友你的姐姐妹妹的话,你会推荐他们从事这个职业吗?”

  “很冒昧的打扰你。可我真的需要一个答案,盼复!你最亲爱的笔友:尤雪丽。”

  周渔是见过尤雪丽的,的确很漂亮。

  尤雪丽会得到当演员的机会,这在八十年代并不稀奇,很多演员歌唱者本职都是工人,只是抓住了机会,走到了荧屏上。

  但周渔万万没想到,自己只是为了宣传平菇,开始了投稿,后来又因为村里的孩子们抄写文章后,不但字越来越好了,语文成绩也上去了,才坚持下来的事情,居然让尤雪丽这么认真地对待。

  她能感受到信中尤雪丽的迷茫和真诚,周渔一时间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复。

  她干脆拆开了第二封信,来自肥皂厂的莫芳芳。

  只是周渔没想到的是,她这次又收到了一封求助信。

  莫芳芳这样写道:“周渔你好,你可能已经不记得我了,我是跟你在百货公司前卖过香皂的莫芳芳。我是在看南州晚报的时候,发现了你的照片,将你认了出来。我这才知道,不过百余个试管,你居然做成了这么大的事,恭喜你,祝贺你!”

  “当然,这次冒昧的写信,并非为了叙旧或者推销生意,是我真的有事相求。你知道的,我是肥皂厂的技术员,但你恐怕还不知道的是,我爸爸是肥皂厂的厂长。最近两年来,南州肥皂厂的效益每况日下,已经到了发不出工资的地步。”

  “我们开始是以为产品出了问题,11月的时候,我们请了南河省日化厂的专家们来会诊,给我们提意见,进行校正。我们改变了肥皂的包装,可是无济于事。12月份,我们的肥皂依旧无人问津,可以这么说,我们厂今年别说发年货了,连工资只能发出半个月。”

  “这个时候,我爸爸从报纸上看到了关于你的文章,他认为你思维敏捷,是一个很会销售的人。他认为,既然不是香皂的问题,我们厂应该是销售的问题,他知道我认识你后,想请你帮帮忙,给我们提提建议,看看能不能进行挽救。”

  “这个提议非常冒昧,但我们真的是没有办法了,请您莫要怪罪,盼望您的回复。莫芳芳于肥皂厂。”

第28章

  80年代, 写信是人们主要的联络方式。

  无论是交笔友,或者是给报纸上的人物写信倾吐困惑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周渔猜测,是因为人们的视线太狭窄了。

  这会儿电视机不普及, 广播报纸内容非常有限, 并不能细化到去解决某个人心里的困惑,而交通还不发达, 人们生活还不富裕,更不能通过去看一看来了解心中的疑问。

  最重要的是没有网络,纵然上面的信息驳杂不堪,但不可否认的是, 网络上仍旧有着一波又一波的热心人, 他们分享知识分享经历, 他们想尽办法用理论用经验去告诉你,应该怎么做!

  没有了这些, 困惑的人们只能通过给陌生人写信的这种方式,来抒发来求助。

  所以,即便周渔只是上了一次报纸, 但她可以预见, 在一段时间内,这样的求助信件并不会少。

  不过现在, 她先需要处理眼前的两封。

  肥皂厂的这封显然对于她来说更重要,毕竟终于可以摸到日化这个行当了, 而不是一直在种蘑菇。

  其实上辈子, 华美已经是公司了, 可她还是喜欢人们喊她周厂长,她就是喜欢这种干实业的感觉。

  但一人好改一厂难变,周渔只写了一封回信, 是给尤雪丽的,至于肥皂厂,她并没有贸然答复。

  这几天,尤雪丽每天都很着急去上班。

  尤妈妈都有点怀疑:“是不是谈恋爱了?”

  尤爸爸也有点疑惑:“不能吧,听说王主任家的老二已经不追了,最近没听说还有谁呀。”

  一提这个,尤妈妈就烦:“你说孩子长得好看也不是好事,明明一次都没谈过呢,外面传言的男朋友都一条街了。现在又要去电影厂,当演员是风光,可是南河制片厂什么样子你也知道的,就是拍纪录片的,这几年都不拍了,突然又说拍故事片,我有点信不过。”

  “调去了,拍完了,万一后面没活呢。那边可是清水衙门,咱们化工厂却是别人想进都进不来的,那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尤爸爸也同意,但也说了:“还是看孩子吧,她要真喜欢,也不能使劲拦着。你看你非让她当广播员,这一年多难受!”

  尤妈妈可不同意:“一开始是不愿意,可这两个月不是挺好吗?他们都夸她读的文章好,长见识,听得懂。要不是她干得好,怎么可能被选送到市里参加广播员大赛,被电影厂看上了,这说明我当初选择没错,咱们厂哪里有比广播员更好的位置。”

  “她学化工的,你真让她下车间。漂亮的花朵去了两年就不漂亮了!”

  尤妈妈总是振振有词,尤爸爸觉得她说不全对,可又不好反驳,只能穿上衣服,一路尾随,看看是不是又有新追求者。

  好的留着,那些小混混们都得赶走!

  哪里想到,尤雪丽骑着自行车,路上根本就没停留,直接到了厂里的收发室,他远远地就听见尤雪丽兴奋地说:“真的啊,快给我!我终于等到了。”

  尤爸爸心里顿感不妙:坏事,这次这个有文化,会写信!

  尤雪丽可不知道她爸怎么想,她自从给小鱼儿的信寄出后,就一直在期盼着对方的回信。中间她还收到了一封小鱼儿的投稿信,白高兴了一场,后来算一算才发现,这封投稿信寄出的时候,她的信肯定没到呢,就又起了希望。

  如今终于收到了,她简直等不及,连自行车都不骑了,把信撕了开,单手推着车子边走边看。

  信纸上第一句话就是:“尤雪丽:展信佳!”

  这是跟以往投稿的抄录笔记完全不一样的字迹,很漂亮却带着锋芒,不过尤雪丽并不意外,因为小鱼儿每次寄来信件都有五六篇稿子,各种笔记都有,但能看出来,都是孩子的字。

  她猜测,小鱼儿家里应该有很多弟弟妹妹,小鱼儿八成和她一样,很善于压榨弟弟妹妹。

  但随后的一段话让尤雪丽停了下来,上面写道:“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周渔,也是你的笔友小鱼儿。如果你看了最近的报纸的话,应该会认识我。在回答你的问题前,我必须坦诚一件事,当初给你邮寄摘抄稿件,其实我是有着目的的,并非是文学发烧友的分享。”

  尤雪丽突然想到了刚开始那些关于蘑菇的文章,还有门口开始卖平菇时,不少厂里的职工去买的原因都是:“谁让你读的文章把蘑菇描写的这么好吃,孩子非要啊!”

  她从来没有想过这一层,可这会儿她才回过味来,这世界上的事儿哪里有这么巧?这都是这个叫周渔的家伙的安排!

  这不是利用她吗!

  她气得不想看了,推着车子往前走了好几步,可随后又想到,人家周渔可从来没有说这些稿子是让她读的,是她觉得好才读的,更何况,论起来,自己也是受益良多,这两个月受到的表扬还有拿到的机会,虽然不能全部归功于这些文章,但起码是她不排斥当广播员才得到的。

  她还一分钱稿费没付!

  尤雪丽想了想,又停了下来,站在原地将信件读完。

  周渔给她道了歉,又写道:“你在信里问我,是否要选择去当演员。我没有跟你相处过,也不曾了解过南河电影制片厂,所以我并没有办法立刻给你任何建议。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否能在你去制片厂学习表演的时候见一面?”

  尤雪丽有点犹豫,她可以去征求一个陌生人的建议,可如果要见面,却有些不敢。她不知道周渔是男是女,是个什么样的人。

  好在,她很快发现信封里还有东西,本来还以为是这次的投稿,可是拿出来一看,却是一张南州晚报,她慢慢打开,就瞧见了二版一整版的报道:“十万斤售罄——记蔬菜公司个体户周渔吴县之旅”,而配图是一张周渔的正面照片,上面,年轻的姑娘正冲着她微微笑着。

  尤雪丽似乎一下子就记了起来,这不是那个在宿舍门口卖蘑菇的姑娘吗?她那会儿人就觉得这姑娘可真好看!

  居然是她!

  那如果是她,尤雪丽就觉得这见面没有什么障碍了,她几乎的欣喜地将信纸叠好装进了信封里,然后高高兴兴骑着车子上班去了。

  她要立刻回信:她愿意!

  倒是尤爸爸更愁了:你看看他闺女看了信之后,一会儿皱眉一会儿高兴的样子,这是个高手啊!

  周渔哪里知道自己被人误会了。

  她这会儿在给蘑菇批发门市部定装修——十万斤的合同签出来,自然够格开门市部了。更何况,他们今年还给南州预留了一万斤平菇。

  对于这一万斤平菇,蔬菜公司管理菌菇的联营公司本想着是直接收过去,平均分给下属各门市部,不过周渔没同意。

  这样做周渔最省事,只要把货送到就能拿到钱,但这已经是1982年了,蔬菜供应制度马上就要进行大幅度改革,买卖蔬菜也要变成市场经济。

  到时候,所有的人都可以卖菜,蔬菜门市部会消失,农贸市场会兴起,谁想卖菜就能卖菜!

  只卖给蔬菜公司积累不下任何名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8页  当前第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2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国日化1981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