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国日化1981_分节阅读_第4节
小说作者:大江流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68 KB   上传时间:2025-05-15 12:17:06

  不过这不是时候,远远看了一眼百货公司,周渔带着周朵到了街道的蔬菜门市部附近。

  这年头全市的蔬菜还是由市蔬菜公司统一出售的,他们在各街道都有门市部,作为零售商店。

  这会儿上午十一点,已经过了早高峰了,上午十一点,门市部里摆着的只有菠菜、冬瓜,小白菜。

  她进去的时候正听着一个大姐问:“就没有点别的吗?怎么老是这几样。”

  售货员回答她:“爱买不买!”

  对方气的要死,“你!”却被身旁的人拉住了,“咱们去门口看看,说不定有人卖呢!”

  周渔抬头看看,他们果然走向了一旁的一个家属院门口,那边有几个大娘抱着篮子四处晃荡,应该就是他们。

  周渔听见售货员哼了一声:“投机倒把,也不怕被抓!”

  周渔把筐子放下,让周朵看着,拍了拍身上的褶皱,背着小布包进了去,问了句:“咱们这儿有蘑菇吗?”

  一听这个,对方同样没好气地给她一句:“你看我像蘑菇吗?茄子都没有,还要蘑菇!”

  周渔挺认真地点头:“你脑袋大脖子粗身体细脸还黑,是挺像香菇的。那请问有没有,什么时候能供应呢?多少钱一斤?”

  满屋子售货员都愣了。

  对方指着周渔你你你半天,压根不知道怎么回哪里有这么说话的。

  周渔坦然跟他对视着,反正是他自己问的。

  还是其他售货员瞧着周渔虽然穿着简单,可气质好,又不怯场,把人拉开了。

  对方跟周渔说:“我们每年七月到九月有草菇供应,这已经快下市了,偶尔才能来一批,价格在六毛到七毛一斤不等,是最贵的菜。”

  这跟周渔的印象重合在了一起。

  1981年,蘑菇并没有走入千家万户的餐桌——这东西就是产量低又贵,还过了季买不到,是门好生意。

  周渔得到了想要的答案,点点头对解释的人说了声谢谢,扭头就走了。

  倒是那位香菇同志气得不得了,他想了半天,怎么回击周渔,可这丫头身材高挑,皮肤白皙,长得漂亮,声音好听。他愣是没找到缺点,如果非要形容,他觉得更像是少见而又人人稀罕的红草莓!

  可这说不出口,这不是夸人吗!

  周渔出来就带着周朵去了家属院的门口,这会儿又来了两三位挎着篮子卖菜的人,周渔和周朵都背着篓子,一看就知道是竞争者,人家也没往他们这边叫卖。

  周朵是第一次,压根不知道怎么卖,有点紧张:“姐,这咋知道卖的啥?”

  周渔开厂的时候,也没少跑业务,这种事驾轻就熟,她指点地说:“你看看那位女同志。”

  那就是刚才被门市部售货员怼了一句的那位女同志,她这会儿正靠近一个挎篮子的妇女,问:“你卖啥?”对方说:“西红柿茄子。”

  她点点头,人家才掀开了上面盖着的那层头巾,露出了里面的菜。

  这效率可真不高,周渔观察了一下,化工厂肯定是三班倒的,工人们这会儿出不来,那么买菜的就两种人。

  一种是家属,他们倒是愿意货比三家,但家属们早上九点都去门市部买过了,来的不过是家里缺点配菜或者加个菜,并不多。

  另外一种就是下班的职工——化工厂很大,除了一线工人其他人都不是三班倒,是有正常午休的,他们早上七点半就上班了,买不到门市部的菜,一般都来这里买。

  这些人急着做饭,这种遮掩着卖菜,人家问一家大致能凑齐,就不再去第二家了。周渔他们新来的,肯定问的少。

  她跟周朵说:“你把篓子放下吧,我拿点菜出来。”

  她说完,就从周朵那边拿了个马蹄形的西红柿出来,跟给严华的一个样,又大又红,一看就好吃,用手绢擦擦递给周朵:“吃吧。”

  至于她自己,则从两斤平菇中找了不大不小开得正好的一朵,拿在了手里。

  这姐妹俩大的长得漂亮,小的长得可爱,本就惹人注意。更何况,如今周朵手里还捧着个跟她半张脸那么大的西红柿,正一口一口吃得欢实。

  那西红柿也不知道怎么种的,汁水极多,小姑娘一个劲儿的吸,也不慎落在了手指上,红绿相间的汁液顺着小姑娘不咋白的手指头流下来,任何有着做菜经验的人,一看就能知道,这西红柿绝对熟透了,绝对好吃!

  几位刚下班的女职工立刻就被吸引了,走了过来:“姑娘,你这西红柿卖吗?”

  周朵刚刚已经得了指示,吃就行了,所以是周渔接的话,“卖的,自家菜园里种的,个顶个都是这样的,可好吃呢。除了西红柿,还有辣椒和茄子,还有蘑菇。”

  陶富丽本身只想买个西红柿炒个菜,哪里想到,她居然听到了什么?蘑菇?

  “草菇吗?这东西现在还有啊,门市部好久都没上了。”

  周渔将自己的筐子打开,露出了里面被湿纱布盖着的蘑菇——这是为了保鲜盖上的,所以这会儿掀开看,那蘑菇还水灵灵的跟刚采摘时一个样子。

  周渔解释:“这是平菇,不是草菇。是野生的第一茬,也很好吃。”

  陶富丽见过这种蘑菇,她家原先也在村里待过,知道是能吃的,不过也不多,也不成片,北方这地方,其实不适合蘑菇生长。

  她点头说:“怎么卖?这东西可不能跟草菇一个价。”

  周渔也不辩驳,的确平菇不如草菇贵,“五毛一斤。”

  陶富丽想了想,上周草菇还六毛五呢,她还没抢上,这也挺合算,打个汤多新鲜,瞧着不多,婆家娘家都送点,就点了头:“我都要了。”

  周渔嗯了一声,低头拿出了带着的小刀子,将平菇根部那些不好的,老的柄径都切了去,这才叫周朵称一称——她不会用这种老式秤呢。

  陶富丽可没想到周渔这么实诚,那削下去的也有一两了,这不就等于她赚了五分吗?在这里买菜缺斤短两倒是没有,不过也没这么实诚的,她想了想又问:“西红柿多少钱一斤?”

  西红柿是夏天常见菜,价格并不贵,“九分。”

  陶富丽看了看,本想选两个最好的,没想到里面都是漂亮的马蹄形,这菜可种的可真漂亮,她拿了不大不小两个,一斤一两,正好一毛钱,加上蘑菇的一斤八两,一共是一块钱。

  不便宜,但蘑菇是难得的东西,又这么新鲜,比门市部的可好多了,她还挺高兴的,提溜着东西就走了。

  那边周朵都忘了吃了,这……这就卖了一块钱?

  “姐,蘑菇这么值钱?”周朵这会儿后悔死了,早知道她就上山摘蘑菇,这得多少钱。

  周渔一眼就看出来了,“你别想了,早上咱们村周围我都翻遍了,就这点。这东西还得在湿润的地方才能长,要不就得下雨多,咱们这里都是石头山,雨天也少,干得要死,根本没合适的地方。”

  周朵倒也没泄气,她可记得她姐说能种呢。采不到更好!

  不过她还是挺激动的,谁家菜园子里没点蔬菜啊,她可从不知道,城里两个西红柿就能卖一毛钱呢,她家玉米一斤一年累死累活,收购价也才一毛钱啊。

  这也太赚钱了。

  更何况,周渔还说呢:“你篓子里的,挣了钱都给你。”

  周朵一下子就精神了,“不用,太多了。”她这里面可还剩下七八斤西红柿,四五斤辣椒,两斤茄子呢。“我就要一毛钱,我想买根头绳。”

  红色的带松紧的,她同学有人用,可好看呢。

  周渔随她,反正亏不了她的。

  有着第一单打底,又有着金钱激励,周朵吃的格外的卖力,外加下班时间到了,一下子来了不少人,很快这点东西都卖的七七八八。

  西红柿辣椒都九分一斤,一共卖了一块二。茄子贵点,一毛五一斤,卖了三毛。

  姐妹俩出来这一趟,一共卖了两块五毛钱。

  周渔挺高兴,因为探路挺成功,她的蘑菇生意应该不会差。周朵也高兴,这么多钱啊,她眼睛都是亮的:“姐,我们以后每天都来卖好不好?”

  就算没蘑菇,一天也不少赚。

  而且坐拖拉机的话,她还可以多背十斤,一天两块钱,一个月比正式工都多,上学可不如卖菜!

  这丫头显然有逃学的想法,周渔直接给她个脑瓜崩:“想什么呢,好好上学去。”

  周朵哦了一声,肉眼可见蔫了。

  这会儿都中午了,周渔猜想有人卖菜肯定有人卖吃食,冲她说:“走!问问这附近有没有不要票的,带你吃顿好吃的。”

  蔫了吧唧的周朵又支棱起来了:跟着姐姐真好!

第5章

  周渔问了问,果不其然,在家属院路边的一幢楼的一层,开了一家包子馆。极为隐蔽,没有任何招牌,若不是有人介绍,她们准找不到。

  包子馆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馅儿的种类不算多,有酱肉的,猪肉大葱的,还有韭菜肉的,芸豆肉的,还有全素的。

  价格也是不等,成人手掌心大的包子,肉的一毛五,半肉的一毛二,素的一毛,不算贵,能赚点,但不多。

  周渔先要了两个猪肉大葱的,两个酱肉的,大包子用的是白面,又暄又软,胖乎乎的一共十二个褶,特别好看,咬下一口,软乎乎的面配着鲜香的馅儿,真是美味极了。

  周渔很快吃完了一个,抬头却发现,周朵面前的两个已经空了。

  周渔就明白了那句话,半大小子吃死老子,青春期的肚子就是无底洞。

  她又去买了两个半肉的递给她,这才喂饱了小丫头。临走时,周渔又买了酱肉和猪肉各一,这是拿回去给林巧慧尝鲜的。

  不过周渔观察到,吃完饭,周朵总是欲言又止,周渔带着她往百货大楼走,“你想说什么?”

  周朵嘀咕:“我是算了算钱真不经花,一顿包子吃去一块一毛四,还以为今天挣得多,结果小半都没了!”

  菜价高也是正常,80年物价飞涨,81年的菜价周渔记得是上过报纸的,再往后就是两次物价飞涨,85年和88年,还会再涨一波。

  不过那会儿人们都动起来了,挣得多点,不似现在感觉那么敏锐。

  周渔没说钱好赚,这丫头明显刚才动了逃课赚钱的想法,她还得加把劲儿:“你还得算上来回路费呢。”

  那就花了一半多,周朵眼见着气势低迷。

  不过,这还没结束呢。

  到了百货商店,她俩才发现没券啥也买不了,好在出来的时候碰到同样拿着挎篮的售卖者,周渔问了问,居然有头绳,供销社里卖一毛钱一根,这边一毛钱两根,周渔给周朵买了两根。

  对方听见她要买香皂,还帮忙招呼过来个大姐,自我介绍就是南州肥皂厂的,卖的是自家产品,铃兰香皂,公司里买三毛五一块,她只卖三毛还不用票,周渔要了三块——家里女人一人一块,也不浪费。

  好家伙,周朵心里算了算,连上路费一点不剩,她发愁地看着周渔:这可咋办?姐也太会花钱了,买的东西又好吃又好看她又喜欢还拒绝不了,这可咋办呢!

  周渔心里乐,只当没看见。

  这离着五点还早着呢,她又打听了一下农林渔牧局怎么走,发现离着不远,就带着周朵赶了过去,找到了下属的农科院办公室,问了问菌种有卖吗?

  对方是个三十来岁的女同志,听了后还打量了周渔两眼,这才回答:“只有几瓶草菇生产种了,也不太好,这会儿养不了了,你明年再来吧。”

  周渔坚持道:“能让我看看吗?”

  齐敏如打量了两人一眼,都穿着碎花小褂,一看就是村里出来的,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在九月底买菌种,这不是开玩笑吗?

  不过她们来一趟也不容易,不让她们看见实物,肯定不死心。

  她就站了起来,“等我会儿。”

  母种都在冰箱里保存呢,生产种却不需要浪费资源,都用蜜蜡封口放在通风暗黑的房间里,她很快就拿来了一瓶。

  周渔一看,果不其然,这瓶菌种应该是750毫升的,接种时间绝对超过了一个月,一部分菌丝已经非常羸弱,还有一部分看起来还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8页  当前第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国日化1981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