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国日化1981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大江流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68 KB   上传时间:2025-05-15 12:17:06

  他站起来,想打开窗户透透气,要不心里闷得难受,就瞧见老邢站在门口,他就问:“老邢,你怎么上来了?”

  老邢这才说:“厂长,有个小姑娘过来,说是你请她来的……”

  莫大海一下子回过了头,他这辈子就请过一个小姑娘,那就是周渔!他以为是通过闺女传的信,周渔会直接联系他女儿,没想到,居然直接来了厂里!

  莫大海根本来不及听后面的话,直接冲着门房快步走去,甚至在下楼的时候,还小跑了两步。

  倒是让范广西诧异得不得了,问老邢:“谁呀,怎么厂长这么着急?”

  老邢也挺讶异的,他还以为小姑娘是随便说的,可他认识厂长这么多年,也就是那会儿他们引进冷板车法时那么激动过,别说范广西了,他一个门卫,都好奇这小姑娘是谁呀。

  但此时他只能回答:“说是叫周渔,特别年轻,二十岁的样子。”

  周渔?范广西觉得有点耳熟,但他可以肯定,没在行业内听说过这个名字,行业内也不可能有二十岁的专家之类的,那厂长干什么这么激动。

  他想了想说:“走去看看。”

  倒是莫大海,急火火地一直冲到了门岗这边,可到了门口,他反倒是不敢去开门了,他怕周渔过来冲他说:“不好意思莫厂长,我也没办法,帮不了你们。”

  他这一犹豫,门开了。

  莫大海就瞧见,一个穿着高领毛衫黑色大衣的小姑娘,从里面走了出来,小姑娘落落大方:“莫厂长是吗,我是周渔,我收到了您女儿莫芳芳的信,但因为对日化了解的不够详细,所以用了一段时间做了调查,这才过来。不知道,您还需要我的帮助吗?”

  听到这话,莫大海陡然心就落下了,周渔说什么,她对日化了解不够详细,那不就是了解吗?她做了调查才来,那不就是心里有数吗?她问他要不要帮助,那不就是可以帮助吗?

  莫大海就仿佛在那个茫茫大海中,终于靠了岸:“当然!当然需要!”

第34章

  莫大海激动得不得了, 连忙说:“周经理,要不咱们去我办公室聊一聊?”

  周渔看了看前面的车间,虽然大致知道他们的配置, 但很久没进车间了, 她是心里痒痒:“能不能带我去你们车间看看,介绍介绍你们厂子?”

  “这当然没问题!”莫大海就是请周渔帮忙想办法卖产品的, 年前这些天,梅树村门市部可是市里最热闹的事儿了,更何况又是周渔的手笔,他一直都在关注。

  从门市部一开业, 他就觉得周渔的思路好, 蘑菇虽然是紧俏商品, 但太单一了,但周渔将副食放进去, 就不一样了。

  从小处说,东西全了大家愿意来,自然带动蘑菇买卖, 往大里说, 那供销社态度又不好,这是将供销社的生意拿了过来。

  他以为这已经够厉害了, 哪里想到,后面还有够厉害的, 就周渔甩开香喷喷, 化被动为主动这事儿, 做的就太漂亮了!

  等到她捧出了好滋味,还通过送饼干让好滋味一举成名,他就知道周渔的野心不止于南州, 她的能力很强,她的未来不可限量。

  如今,周渔来帮他们,她越认真对他们越有利,他们不敢奢求跟好滋味一样,一下子爆红,但多卖点肥皂,也让他们缓缓劲。

  他立时就带着往车间走:“我们厂主要生产肥皂和香皂,一共两个车间,一个车间是进行油脂的预处理,脱胶脱酸脱臭皂化之类的,另一个就制皂。”

  周渔瞧了瞧,两个车间是前后连着的,二车间隐藏在一车间后面,怪不得刚刚只瞧见了一个车间。

  大抵是觉得周渔就算是真心研究,也不会太懂专业制皂,莫大海对于一车间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肥皂的原料就是油脂,越好的皂对油脂的要求就越高,像是我们的铃兰皂,说真的,用的油脂比吃的食用油还好。”

  “但这些油脂在送过来的时候不能立刻使用,有各种杂质,还有一些动物脂肪有腥臭味,就需要进行油脂的预处理,脱胶脱酸脱臭之类的。油脂处理完了,就需要进行皂化。”

  “就是将油脂变成甘油和脂肪酸,所以在一车间,甘油就被提取出来了,这是我们厂主要产品之一。”

  “剩下的脂肪酸才是加工肥皂的原材料。一车间我就不带你进去了,味道很大,你八成受不了,我带你去二车间看看。”

  说着,他就带着周渔往后走,“脂肪酸变成肥皂很简单,与碱进行中和就可以了。但配方有很多,不同的配方生产处的肥皂也不同。”

  这回儿已经到了二车间,推开大门,并没有什么想象中热火朝天的情景,连个人都没有,只有淡淡的那种熟悉的肥皂味。

  莫大海看着空荡荡的车间,也没说什么,只是叹了口气。

  倒是车间主任范广西这会儿也跟过来了,检讨说:“是我让大家放了,反正也开不了工,都守在这里,不如出去干点活挣点钱。怕你不同意,我先斩后奏的。”

  莫大海也没批评,而是跟周渔无奈道:“我们是走投无路了。周经理,你来了,可一定要帮帮我们。”

  周渔没说话,指了指前面的调和缸:“你们还是冷板车法吧,设备是什么时候更换的?”

  所谓的冷板车法,就是当皂料在调和缸里加工好后,原液用压缩机押进冷板车,通过冷水进行凝固制造出固态皂的办法。

  “72年换的。”莫大海显然是个实诚人,一些过去的旧事也不隐瞒,“我们厂原先是化工厂的附属厂,化工厂效益好,所以我们这设备在全国也算是不错的,南河日化厂跟我们的设备是一起换的,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也很纳闷,你说海市等日化厂的产品冲进了南河的市场,让消费者选择了他们,但南河日化厂的肥皂和香皂卖的都很好啊。我们的质量不逊于他们,为什么我们不行?”

  范广西也在后面说:“而且,香皂就不说了,这是各厂自己研发的。可是肥皂不一样,肥皂国家是有标准的,42型,47型,56型等等,我们跟他们没有区别,他们就怎么能卖得好呢!这不对!”

  周渔来其实就是为了这个问题,看车间是因为她想知道,现在的肥皂厂车间是什么样,设备用的什么,距离她的时代差多少,她该如何为以后做准备。

  这么一看,她心里已经有了数,自然也就不用在这里待着,她就说:“我来也是说这个问题,我们找个能聊天的地方说吧。”

  “还是去我办公室吧!”莫大海带着周渔穿过了二车间,周渔离开前,看了一眼那套肥皂生产线,真是不错的好机器,工人们也很爱惜,即便已经十年了,依旧保养得锃光瓦亮,停在这里可太可惜了。

  她轻轻地说:“快了,我保证你很快就忙起来!”

  等着到了办公室,范广西给她倒了一杯热茶,周渔这才进入了正题:“我知道你们特别想我出个好主意,一下子将肥皂和香皂卖出去。但说真的,买卖好不好,还得看产品。我就是想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同样的设备,同样的配方,为什么卖不好?”

  这个问题其实很尖锐,就等于问他们,人家能做好,你们为什么不行?

  莫大海表情倒是很正常,范广西脸色有点难看,直接说:“我们不够时髦,名气也不大!”

  周渔看向了莫大海,莫大海想了想后,又加了一条:“是不是没有新鲜感?”

  其实跟不够时髦一个意思,不过一听周渔就明白了,这两人对他们的产品没有任何的想法,都觉得是外力的作用。

  说真的,这样的认知下,周渔后面的话其实挺得罪人的,如果想要只是交个朋友,她可以给个没见过的营销方法,也会有不错的效果,但治标不治本。

  从一开始做调查问卷,周渔就没准备糊弄人的。

  她比较慎重的措辞:“你们就没想过,跟产品有关系?”

  听周渔这么说,范广西笑着回答:“怎么会没想过,销量不行,肯定要想产品的问题。但我们不一样,我们的肥皂和香皂卖了好多年了,原先是可以的,只有最近两年才不行,这就说明,跟皂没关系,是我们的销售方法可能不对。”

  莫大海是很警觉的人,他反问:“周经理,你觉得是产品的问题?”

  周渔没正面回答,而是说:“接到莫芳芳的信后,我就在想,明明原先买的还可以的皂,而且大家用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就不行了呢!所以,我做了个调查!”

  调查两字一出,莫大海和范广西倒是知道的,但却不明白周渔的调查是怎么做的?

  “你没有来我们厂啊?”

  这会儿的调查还不是面向消费者,都是面向工厂的,他们是不是原材料不行?管理有问题?制度需要修改之类的。

  周渔摇摇头:“不是对你们厂,而是对消费者,就是购买你们肥皂和香皂的人群。我主要两个地方,一个是咱们百货公司日化柜台,一个是利民餐馆。”

  这个说法可真够新颖的,莫大海和范广西相互看了一眼,莫大海没说话,范广西问:“这两个地方能怎么调查?”

  周渔就将今天带的布包拿起来,将里面的资料拿了出来,她先拿出来的是厚厚的一沓子调查问卷:“这个叫做调查问卷,是发放给利民餐馆所有来吃饭的人们的,我请求他们帮助我进行填写,您看一下。”

  五百张被填写过的问卷,可是厚的不得了,他俩面露诧异,赶紧拿了一张,往上一看,问题倒是都很简单,譬如:你用过南州肥皂厂的香皂和肥皂吗?什么时候用的?感觉如何?现在是否使用?为什么选择它/不选择它?

  这样的问卷当时姜桂香一看就明白了好处所在,莫大海也是个识货的人,立时就称赞:“这个好,让他们说说为什么不选择我们?”

  他一边说着,一边看,不过寥寥几个问题,很快就看完了,他立刻又想去看第二张,周渔就拦住他了,“我已经全部都总结归纳过了,你们听我讲就行。”

  倒是范广西没吭声,而是皱着眉头看着。

  周渔又拿出了百货公司王美丽的记录,将自己拜托王美丽的事情说了,“利民餐馆是在随即调查你们在南州市的知名度。而百货公司的调查则更直观的展现了有意向的消费者的成交率是多少。”

  “调查问卷我收回来521份,百货公司的推销记录足足有182条。所以,我从这些数据里得出了一些结论,似乎找到了你们产品卖不好的原因。”

  “先说百货公司,来日化柜台的都是有购买意向的,售货员的记录中,182个人里,有160人知道南州肥皂厂和你们的铃兰皂。有143人使用过你们的肥皂或者香皂。目前依旧使用的是12人。”

  这个数据一出,即便知道自己卖的差,还是让范广西和莫大海惊了。

  选择他们的人居然剩下不足十分之一。

  “这么少?”范广西忍不住质疑,“不能吧!是不是人太少了,这个样本少也不准的。”

  周渔就说:“利民餐馆收回的数据和这个差不多。留存率大概在十二分之一。”

  这简直是致命一击,范广西倒吸了一口冷气,莫大海脸色也不太好看,但他显然意识到了,周渔这个数据很重要,他皱着眉头拿了个笔记本和笔,冲着周渔说:“周经理您接着说。”

  周渔接着说:“经过售货员推销后,仅有一位顾客选择了购买。”

  这……更让人难以接受!

  “我们就这么让他们不喜欢?”

  莫大海在本子上重重写了个一,又用钢笔狠狠地在上面画了两道,应该是标记重点的意思。

  “利民餐馆的样本更多,521人中,有450人知道你们。这个比例与百货公司低一些,我猜测这是因为利民餐馆的顾客可能有外地人,百货公司大部分是本地人。不过留存率是差不多的。所以,两相印证,这个数据是可以信赖的。”

  这简直太残酷了,范广西直接说:“周经理,我们知道我们现在卖的不好,但是,也不用这样赤裸裸地说出来吧。我们是想找到方法卖好,不是想知道这个,我们自己知道啊!”

  “老范!周经理这是给咱们分析呢,这是好事。你不懂就闭嘴。”莫大海扭头就问周渔,“那你刚刚问我们是什么原因卖不好,看这个意思是,是产品的问题?”

  范广西把笔扔下了,“怎么可能,我们的东西大家都用过啊,很好用的,怎么可能有问题!”

  周渔看出来了,这个范广西是那种根本听不进任何意见的人,她压根就不管他,反正他也不是做决定的人,她没有直接下结论,而是给数据。

  “无论是百货公司还是利民餐馆,你们的优点都很突出,大家都认识你们。但问题也不止一个,我总结了一下。”

  “先说肥皂吧,这个最简单,大家觉得你们的肥皂不起沫,感觉洗不干净。”

  “没听说过啊?”这次就连莫大海都有些奇怪,“我们的肥皂卖了这么多年,没听说过这个。”

  周渔就说:“这是有数据的。在利民餐馆的521份调查问卷中,只要知道你们的,都用过你们的肥皂。但这其中,有89人提到了你们的肥皂不起沫。我设置了一个二级问题,他们的使用场景是哪里。结果这89人八成以上都是附近乡镇的。”

  “我了解了一下发现,我们市里的自来水,是来自于旁边的龙马湖,我们这里的湖水质量不错,硬度低,非常适合饮用,即便是烧水水壶上的水垢都不多。”

  “但乡镇和农村用的都是自家的水井,本地地下水质偏硬,偏偏肥皂的去污力大小除了质量本身外,还有个参考标准,就是洗涤环境。水质是否硬,污垢的种类,洗涤的温度和时间等等。”

  “你们恐怕没有考虑过这一点。”

  周渔开始说他们的肥皂的时候,别说范广西,就连莫大海都觉得她这是莫须有,可这会儿他是一脸惊讶。

  “我们……没考虑过这点!”范广西皱着眉头说。

  这会儿的工厂就是这样,他们只要按着要求来生产就可以了,销售和生产是完全脱节的,偏偏在过去的年代,有就不错了,所以,在这样供需严重倾斜的环境下,他们已经养成了生产了就有人要的习惯,根本不会去想怎么迎合消费者。

  改革开放后,有灵敏的厂家反应过来了,慢慢适应市场存活下来,但大部分都因为产品脱离市场,卖不出去而倒闭了。

  周渔的这番话,无意是将他们眼前的叶子揭开了,告诉他们,睁开眼看看这个市场吧。

  莫大海先是震惊又是认同,最后闪现地是懊悔,显然他也知道了,他们过去一叶障目了。

  范广西有些不解的问:“那……其他厂家的肥皂怎么卖得好?”

  周渔就说:“我看了一下百货公司的销售记录,农村卖的最好的叫立洁洗衣皂,这是川省绵市的一个日化厂的产品,人家那个地方是出了名的水质硬,所以产品正好可用。”

  莫大海也知道立洁,这牌子的肥皂比他们的同样规格要便宜五分钱,当时他们还很生气,觉得这是恶性竞争,但也没有办法——他管不了人家,自己也降不下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8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2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国日化1981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