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电视可不常见,尤其是农村,十里八乡家里有的也没几个,人家都金贵着呢,专门裁块布盖上,只要来人的时候才播一播。
你问买了为啥不天天看,电费贵啊。
周渔这是要随便看?这谁不高兴?
“我听说电视里可以放电影呢!”“他们说今年演了电视剧,我都不知道那叫啥!”“哎呦,要是孩子们知道了,可高兴坏了!”
还有人问呢:“明天啥时候去买啊,我们能去吗?”
周渔笑着说:“明天一早,愿意来就跟来,限定十个人,多了站不下!”
“姐!”这会儿,村委紧闭的门终于开了,显然是算好账了,周朵应该是听到了外面的声音,也想跟着去,忍不住先叫了一声!
周渔安抚道:“给你走后门,算你一个!”
村里人立刻乐起来,周朵也松了口气,冲着大家说:“我念名字,念到的进来核对签字领钱!”
第一个当然就是周老旺,当周朵念了他的名字,这位平日里一直弓着腰的老汉,这会儿先高声应了一声,然后努力挺了挺腰杆,这才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
这种变化大家自然看出来了,有人打趣他:“老旺,你这当状元了,走路都不一样了。”
周老旺回他:“那是,咱挣钱了!”
当然,随着他进去,不少人都从窗户和门往里看,都想瞧瞧这钱是怎么领的,就听见村长叫:“先来我这里,我给你念念,你听听对不对,你的蘑菇应该是920.5斤,每斤收购价六毛,总共552.3元,去掉菌种钱和肥料和药费82块三毛三,一共给你469.97元。”
“对不对?对的话,你就在这里签字,不会写字按手印,然后去会计那儿领钱!”
周老旺交了三分钱,拿到手整整470块钱,那可是47张大团结,厚厚的一沓子。
“老旺,沉不沉!”
“老旺,感觉咋样?”
周老旺就一个劲儿的傻笑也一个劲儿的数,一遍不成还要再数第二遍,老村长在后面说:“行了!别数了,趁着人多,我就说几点,一,先还债,剩下的钱,零头花,大头都给我存起来!”
“二,咱们村富了,这是外面都知道的,要想继续富下去,就把你们的嘴闭上!别出去显摆去,小心人家使坏,让咱们干不成!”
“三,要是有人找你们打牌赌博抽烟喝酒,都给我警醒着点,坑你本钱都不算,就怕给你下套子,让人欠高利贷,家破人亡!我告诉你们,一概不允许。”
“各家的媳妇我瞧着也来了,都交给你们了,管好了!要是有人不听犯浑,到我这里来说,老祖宗面前打断他们的腿!听见了没有?”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农村这些事儿多着呢,周渔已经让她妈林巧慧在女同志中散播过了,所以,立时外面就响起了娘子军豪迈的声音:“听见了!”
这么多人发钱肯定不能快,周渔开始还看看,后来就回家了——忙了一天她也累,也想躺着。
哪里想到,到家就瞧见周远征也在呢,坐在她家堂屋的八仙桌旁,面前还放了个红盒子,她妈林巧慧正说呢:“你送什么东西,一个村的,你拿回去!”
一抬头,林巧慧就瞧见了周渔,就跟看到了救星一样,连忙说:“你回来的正好,你瞧瞧远征,买了个金手镯过来,说是谢谢你带她建设大棚。我不要还不走!”
周远征也站了起来,这一个月为了赶工日夜不歇,周远征原先还能说是个精神小伙,现在也跟老了十岁一样。
他这会儿也不复以往的开朗,挺不自在地说:“小渔,我就是想谢谢你!”
周渔过去看了看,好家伙,这手镯没三十克绝对下不来,她问:“现在金价多少钱?”
“32。”
“你建棚一个收40块钱,刨去人工费,一个能挣上20块钱,咱们村一共就建了140个,好家伙,你这是分了将近二分之一给我啊。你挺大方!”
周远征一眼就是不会送礼的人,毕竟没接触过这种场景,但他挺坚定的:“要不是你,我一分钱都挣不到。我也不知道怎么谢你。我妈说,黄金小姑娘都喜欢,愿意就戴着,不愿意就当钱存着,我就想买这个谢谢你。你收下吧。”
周渔直接拿起来塞到了他手里:“我谢谢你,但没必要。论起来这全村都是我帮的,你拿了二分之一出来谢我,是不是要全村人都把收入拿出一半谢我。”
周远征都愣了:“我……我不是!”
周渔笑着说:“我知道你不是,但这个风气不能开,我指导你,是因为你能干这事儿,我也需要一个人干这事儿,所以,你看不止是你帮我,也是我需要你。我们是平等互惠的,你如果实在是感激我,以后我的活就给我干好就行。”
周远征都不知道怎么说周渔,扭头看向了林巧慧:“婶子,哪里有这样,受了这么大好处,还不让谢!”
林巧慧更不会收。
当年他们夫妻被撵出来,是村里人帮衬着过下来的,可他们也没本事谢谢村里人,后来周奋发走了,孤儿寡母的,又是让村里人操心。
她不是个不感恩的人,可她无能为力。她不知道多盼着自己一家能立起来。
现在,他们终于可以帮到大家了。
本就要谢谢大家,怎么可能还要收回来?她劝道:“你拿回去吧,给你妈,你妈这辈子还没戴过这好东西呢。你的心意我们都懂,不用这些。”
更何况,周渔还说呢:“你的钱也省着点花,我跟蔬菜公司的伍总最近也在说,吴县成为了南方冬菜南菜北运的中心,但一个县根本不够,如果我们能把温室菜种出来,我们也可以成为北方一个点。”
“如果这样的话,大棚的需求量可就太大了。钢管和地膜的门路我已经给你找好了,你到时候总不能让人家买材料,你只挣个手工费吧。”
“你得包干,带着团队跟人家谈一个棚多少钱。你得有本钱。”
周远征可不知道这些,他这会儿一下子精神了,为什么着急给周渔谢礼,就是因为他觉得日后不需要建棚了,钱在手里就花了,得赶紧谢人家。
如今周渔这么一说,他立时看到了一条大宽路,那得多少买卖?
他脸上露出笑来,连连点头:“我听你的。不乱花,我除了给你买金镯子,给爸妈买点东西,我一分钱都没乱花呢。”
周渔点头:“那后面的事儿你听好,你表示感谢是对的,还得继续!”
周远征都愣了,“啊?”
显然周渔的前后不一让他糊涂了,周渔则道:“不是让你这样送,你送人家也不敢收,但是,地膜厂钢管厂,还有虞梅专家,人家都帮了我们,提供了便利,你得去表示感谢。”
“这样,离着过年还有两天,你都跑一遍,带点门市部的特产,去谢谢人家,帮人家做做你能做的事儿!”
周远征哪里想到,本来是来谢周渔的,结果又让周渔费了心,他都不知道怎么谢周渔了。对他这种心思,周渔通透得很,“这三家都在省城,正好周朵和我妈想去省城逛街,我这里忙得很,带不了她们,你帮我带过去吧!”
这个好办,周远征在省城住过一个星期,已经很熟悉了:“没问题。”
第二天,周远征就带着兴奋的周朵和林巧慧,还有被周渔委以重任同样兴奋的周三春,去了省城。
周渔带着秋桂婶福军叔出门买电视,身后跟着的,就是各家打扮一新的小青年,等拖拉机的时候,各个都在那儿说:“我妈说了,让我买身好看的衣服。”
“我妈本来说给我买个收音机,不说村委有电视机吗?我妈又不愿意了,说是让我再攒攒,给我买自行车!我去看自行车去!”
周渔就这么听了一路,等着到了百货公司,她脑袋里已经知道了过年所有需要买的东西——他们都在路上念叨一遍了。
这已经是二十九了,除了工厂三班倒向来不放假外,其他单位这会儿都放了,更何况,还有市郊和县城乡镇的人,平日里是不来城里的,这会儿也趁着过年过来逛逛。
所以,百货公司比平日里要热闹很多。
百货公司一楼是副食服装,二楼的日化百货,三楼是电器大件。
往年里,一楼最热闹,毕竟过年但凡有点闲钱,都想换件新衣服,至于吃的,出来一趟总不能空手吧,半斤饼干,一斤瓜子也算是满载而归。
但今日就不同,一楼服装柜台那边人满为患,而副食这边,逛的人倒是有,买的人却不多,几个售货员都闲的坐那儿打毛衣。
周渔他们前面是个不大的小姑娘,瞧见卖的糕点瓜子,忍不住跟她妈要:“妈,我想吃饼干!”
她妈扯住了她:“等会儿,你舅妈说,新开了梅树村门市部,那边饼干样数多,一斤便宜一毛五,还能送鸡蛋,等会儿咱们去那边买!去看衣服吧。”
等着离着母女俩远了,秋桂婶都兴奋坏了:“他们是西郊那边口音,他们都知道门市部了?名声都传这么远了!”
结果却被旁边一个女同志听到了,扭头说:“可不是哩。我是下面镇里的,都听说了,等会儿我们就去逛逛!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这么好!”
秋桂婶就说:“你放心,肯定有你想的这么好,而且今天下午,店里要加电视呢!”
这一说,对方都惊讶起来:“啥?加电视?怎么加电视?”
“是每个店都要配一台电视,天天开着放节目。”
这说法不但让对方惊奇,还让旁边不少人吃惊:“一台电视多贵啊,怎么还给店里配?”
“他们这是有钱没出花了啊!我得去看看!”
“没听说过给店里配电视的,三楼的电器专柜,电视都是不打开的,只有试机的时候才能看一看,同志,你确定吗?”
都不用秋桂婶说,跟着周渔来的小青年们已经自己说了:“我们就是梅树村的,我们今天就是来买电视的,要八台呢!”
啥?
碰到梅树村的人了!
这个村最近可是风头正强,人人都知道他们村出了个厉害人,不但自己会养蘑菇会开门市部,还把村里带了起来,听说他们家家都有蘑菇棚,不过短短小半年,已经脱贫了。
所以,梅树村的青年现在可是相亲市场的上的香饽饽。
只是梅树村也奇怪,原先天天追着媒人求说媒,如今媒人跑断腿,人家却是一概拒绝,大家都觉得他们这是突然富了,飘了!
没想到今天碰见了,还要一口气买八台电视,这太符合大家对梅树村乍富的印象了。
有人试探他们是不是吹牛:“那我们跟你去?”
这当然可以!
于是,本身不少在一楼逛街的人,都跟着周渔他们往三楼走去,而且队伍还有越来越长的趋势——东西都在那儿呢,随时都可以逛,这一口气买八台电视,可第一次见,谁不想看个热闹。
等着到了三楼电器专柜那儿,已经是乌压压一片人,还有人喊:“售货员在哪里,有人要买八台电视!”
售货员都惊了——她今天特别闲,电视机这种的家电,凑够了钱,找到了票,那真是恨不得当场就抱回家,能买早买了。
所以,这会儿大家也就是看看电视机长啥样,到了年根买电视的,一年也没一两个。
可她听见什么?有人要八台?!这怎么可能?
她立刻看向了这群人,人可真多,足有七八十名,将柜台堵得严严实实,她只能喊一声:“是谁要?”
秋桂婶嫌弃周渔人瘦,目标不明显,宽大的身板挤了挤,举起了胳膊:“这儿,我们,要八台!”
售货员这才找到了正主,秋桂婶已经问了:“这电视怎么有大有小,有便宜的有贵的,有啥区别?”
售货员根本没回答她,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有票吗?先给我看看!”
对啊,这年头电视贵,所以票不算紧缺,但要凑够八张,也不容易。
旁边的人立时都把目光聚集在了他们身上,周渔就把莫大海给她的票拿了出来,售货员看了一眼,发现的确是电视票,而且一张不少,这才介绍:
“我们这里有黑白的,彩色的,黑白的12寸14寸16寸都有,彩色的有16寸和18寸。”
秋桂婶就问:“都多少钱!?”
“黑白的12寸的440,14的530,16的620。彩色的16寸的960,18寸的1120。你们要哪个?”
饶是知道电视挺贵,大家都忍不住吸气,别说彩色的,就是黑白的最便宜的那个,也得一个工人不吃不喝一年工资。
而他们居然要将这么贵的电视,放到门市部,他们都觉得这不是浪费吗!
秋桂婶也有点心疼,你说那生意都这么好了,人多的都挤不动,放了电视不更挤了,有啥用。
不过她知道,周渔比她懂得多,她就没劝,只想省点钱:“要不咱要黑白的吧,要14的,不大不小,正好!”
周渔却不这么想,黑白的的确是便宜,但既然要造成轰动效应,要让大家记住门市部,为什么不做到别人取代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