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朵恨不得将头埋在盘子里,林巧慧则一口口的吃着他们捎回来的包子,顺便跟周渔说她今天做的事儿。
“远征下午过来,帮忙把木板订到了新开的窗户上,说是安全点。我今天按着你说的,48斤麦秸秆,48斤花生枯,都找来了,已经挑过了,都放在院子里,等会儿你去看看行不行?”
周渔也惦记着这事儿呢,菌种有了,就差培养料。
她吃了饭就去院子里打着手电筒看了看,林巧慧干事儿真的很认真,麦秸秆干干净净,随便抽了不少,都没一点霉点,周渔就放心了。
花生枯需要晾晒三两天,麦秸秆则需要剪碎浸泡石灰水,一家人就趁着夜色将麦秸秆处理了。
随后两天,周朵上学去,周渔就带着林巧慧去了化工厂家属院卖菜,虽然他们只来了一次,但搁不住菜好,周渔又实诚。
像买过蘑菇的陶富丽就成了常客,还介绍了自己嫂子过来买。
如是两天,每天两个人带去十斤西红柿,五六斤茄子,十斤辣椒,外加一些豆角都能卖得干干净净的,一天除去车费的利润足有两块五左右,林巧慧积极性大增也有了信心,周渔就放了手。
林巧慧偷偷把这事儿告诉了一小队的秋桂婶子和谢嫂子,她三说好了一起卖菜!
周渔则彻底解放,趁着天好在院子里将麦秸秆,花生枯还有过磷酸钙活在一起进行堆料。
村里没什么秘密,各家的院墙又不高,本身周渔一个大学生退学就惹人眼,更何况她还砸了房子,又在院子里摆弄麦秸秆和花生枯,谁不想知道她到底要干什么呢。
周渔干着活,就觉得院墙外的路上不停有人路过,往院子里探头。
她本来也没准备瞒着人,过几天蘑菇都出来了,瞒也瞒不住,干脆大大方方的,你看我也不管,对视上了,我就笑笑。
这态度摆明了不怕问,很快就有人过来拉家常,是三小队的张小翠,周渔得叫她小翠姨。
她伸着头也不进来,好奇地问:“周渔,你这儿做啥呢!?这都什么呀?我怎么瞧着都是些麦秸秆啊!你弄这个干什么?”
“做培养料,用来种蘑菇的。”
张小翠直接听愣了:“蘑菇?就杨树林里的蘑菇?那不是长在树上的吗?这东西能种出来?”
村里人到了时节也是吃蘑菇的,也知道很鲜美,但都觉得那是山珍,没人真想着能种的。
周渔这说法挺让人惊讶的。
张小翠也顾不得别的了,从院外大步走了进来,低头仔细看那堆培养料,不就是麦秸秆和花生枯吗?她怎么也没看出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她干脆抓了一把,周渔连提醒都没来得及,就听见她喊了一声:“哎呦,还烫呢。”
那当然,这么堆积起来,就是通过发酵进行巴氏消毒,否则种出来的杂菌多,病虫害也多。
好在这是才堆起来的,温度也不高,张小翠只是没料到吓了一跳,并没有烫到。
她心有余悸地甩着手,一副根本不信的样子:“这不就是麦秸秆和压花生油剩下的花生枯吗?这麦秸秆天天摆在外面,也没瞧见长多少蘑菇!”
最后下了结论:“你这不成!瞎叨叨。”
当然,她也不需要周渔认同她的观点,她就是说出自己的想法罢了。说完了,就摇着头出门去了。
周渔猜测她去了老梅树下,果不其然,到了晚上林巧慧回来时,就通知她:“村长让你去他家一趟!”
刚回来那天,村长就让周渔有空去一趟,可她每天回来太晚,一直没得空,这次她猜想跟小翠姨今天那一趟有关系。
果不其然,到了村长家,老村长开门见山就问她:“我听说你准备种蘑菇挣钱?”
周渔点头:“是!”
他皱着眉:“胡闹!那小王庄就是专门种草菇的,每年六月开始种,一直到九月结束,我专门去过,那草菇是卖得贵,可一百斤料才出八斤到十斤菇,你家那点房,顶天用上一千斤料,一年最多一百斤菇,六毛一斤就是六十来块钱,你喝西北风去吗。”
“再说,这都什么时候了,你上学没学过,啥时候种蘑菇?!”
周渔没想到,老村长还挺懂呢,她解释说:“我知道冬天怎么种蘑菇,而且我的法子不太一样,转化率更高一些,他们一百斤出十斤,我一百斤最少三十斤,用时还短,而且冬天上市价格也不一样,能翻好多倍……”
周渔句句属实,她这人做生意,从来都是说实话的。
哪里想到,老村长只当她小年轻没经验,纸上谈兵呢。“你说破天也不可能,你能种出来,为什么市里的省里的专家没种出来?!别倒腾这个了,这两天我去县里农技站跑了跑,那边缺个临时工,你好歹上了一年大学,正合适,你去上班吧!”
周渔都愣了。
这年头工作哪里是好找的。
79年开始,各地的知青就返乡了,别说周渔这种农村户口,就连城里的子弟毕业也找不到工作,虽然是临时工,可这是从农村到城里啊,是要抢破头的。
这工作肯定是用了人情脸面要来的。
周渔看着老村长,老村长周为先今年都六十了,农村人风吹日晒的,比正常岁数显得大很多,他一脸的沟壑看起来极为苍老。
“你爸没了,我就得管你,你别觉得我不信你,自己干好听点叫个体户,难点听叫街溜子,哪里有上班好。”
“你妈跟我说了你怎么退学的,退了就退了。去了农技站好好学,我给你打听了,高中毕业能自考大学,到时候努努力考个大学,转了正也不差!”
说完,他以非常强势地态度冲着周渔摆摆手:“回去吧,明天七点来找我,我带你上班去。”
第7章
如果周渔没穿越,这真是一条好路。
但现在周渔还真不需要,老村长是好意,周渔尽量用缓和的口气说话:“四爷爷,您给我找工作费了不少心吧。”
“我一个农村户口,本来要的地方就少,又专门找了农技站,这是我专业对口的单位,还打听好了升学途径,您为我以后都做了打算了。”
周为先是整个梅树村的大家长,说真的,梅树村的人和事儿他都得管,操心是正常的。但是你操了心有人知道你的不容易,记你的好,心情也不一样。
周为先脸色还是那样,不过口气却缓和了,“知道就好好干。”
周渔这才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我还是想试试养蘑菇,我真的挺有把握的。”
周为先还以为她同意了,哪里想到居然拒绝了!
他顿时火就上来了!
他倒不是心疼他豁出去的脸面,脸面哪里有一个孩子的前途重要!高考恢复好几年了,县里一年能考上五六个,可农村的就周渔一个!
说她是梅树村里飞出的金凤凰一点也不错!
可这样的孩子,她根本不珍惜自己的未来!那么好的大学,她谈个恋爱被退回来了,虽然听她妈说了,是碰到了差劲的人,撞到了枪口上了,可这会儿两件事叠加起来,他是忍不住的失望!
读书才有文化,有文化才能干大事啊!
这几年改革开放,他是听着也激动,也想带着大家干,可问他能干什么,他就茫然了,他一个高小文化的老头子,在这个快速动起来的时代,根本不知道该带着整个村689口人往哪个方向去。
周渔则不同,她学了农,这条路是可以一直向前走的。
可她却不珍惜。
周为先直接拍了桌子:“那就干你的去,我倒要看看你能干出什么样来!走!赶紧走!别让我看见你!”
这显然是怒急了!
还是村长的老婆四奶奶瞧着不行,缓和着说:“要不这样,种个蘑菇也就个把月,等周渔一个月,要是真种出来了,就不去了。要是种不出来,再让她去。”
周为先没好气地来了一句:“你当农技站是你家开的,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
四奶奶没办法,只能劝周渔:“他就这破脾气,你别放心上,他是为你急。”
周渔怎么可能不知道,她点点头,轻声抚慰四奶奶:“我知道的,您放心!”然后抬头冲着周为先说了一句:“四爷爷,那我先走了。那咱就说定了,要是我种出来了,我就来请您看看种出来是什么样?您可别赖皮不去!”
说完,她还冲着周为先鞠了个躬,这一躬不仅仅是为她,也是为去了的原身鞠的,替她谢谢真正关心她的人。
等着站起身来,干脆利落出了门。
倒是让四奶奶红了眼,这一看就是个知道好歹的姑娘,你说好好的事儿,咋弄成这样了,这老周家的人,怎么都这么倔啊!
这会儿周为先也没想到,周渔还给他鞠了个躬,这让他刚刚的恨铁不成钢,稍微减弱了一点,起码是个懂事的孩子。
但他依旧不看好,哼了一声,“油嘴滑舌!”
他哪里有要看蘑菇的意思?他是发火呢!这丫头怎么是个顺杆往上爬的性子!
第二天,周渔在周远征那儿定的窗户和床架子终于做好了!
窗户就是普通木框窗户,周渔可以用钉子直接将薄膜钉在上面,以后要是想换玻璃,用腻子封住就可以。
至于床架子,跟平常人家睡觉用的不一样。
这会儿种植蘑菇,还跟后世还不一样,大部分都使用的是周渔在农牧鱼林局说的堆放法,这种法子出菇量少,其实已经被淘汰了。
后世大多是袋栽、畦栽。袋栽就是用塑料袋,畦栽是用大棚,将菌种撒在畦床上,这两种办法产量大好管理。
不过周渔都没这个条件,所以折中准备床架栽。
就是在屋子里设置类似于火车卧铺似的三层床架,往上面放置基质,进行栽培,这种只需要一小部分塑料薄膜就可以。
周渔家一共五间地基,原先是一间堂屋,林巧慧和姐妹俩各住一间,还空着一间。但周图强已经盯上她们家的房子了,周渔就留了一间最大的卧室,母女三人暂时一起住,剩下的连堂屋都砸了通风的窗户。
一间房是三乘四米,4间足足有48平米。
蘑菇是需要足够的生长空间的,种满了反而长得不好,所以周渔床架摆的比较宽松,一间房摆了三架一乘两米的床架子,一共是12架。
这么多,周远征自己肯定是忙不过来的,还叫上了他爸妈和兄弟,这活儿从早上干到晚上,村里人自然都瞧见了。
从干活开始,就有人不停地在周渔家门口晃荡,尤其是二小队的周大勇,从周远征开始干活,就跟过来了,一个劲儿往里看,都快进屋了。
周渔知道他和她叔叔周图强关系好,根本不想搭理她,结果周大勇还仿佛看不出她的冷淡似的,在那儿问:“周渔啊,听说村长给你介绍工作,你都没干,就为了养蘑菇?啥蘑菇能挣多少钱,连农科站的工作都不要?”
周渔家旁边可不少人呢。
工作这事儿,周渔回来也就跟林巧慧和周朵说了,还叮嘱过,不要传出去。这年头工作金贵,老村长给她找工作是因为瞧着她退学惜才,可老村长不可能给全村几十个年轻人都找工作。
说出去就是事儿。
果不其然,这两天也没人提这事儿,甚至没几个人知道她去村长家了。
周大勇不知道是从哪里听来的,这是故意当众说的。
这话一出,果不其然,周围看热闹的村民都是满脸惊讶,然后各自脸上的表情可谓精彩纷呈。
有人跟旁边的窃窃私语,有人眼珠子直转,有人还直勾勾地盯着她,眼睛里都是羡慕。更有人直接跟着问:“周渔,真给你介绍了?”
周大勇一脸的兴奋。
这就是个没脑子的,让周图强推出来找事的,周图强的想法周渔也能猜到一二,还是为了房子。
他们家这几天日子过得可不好,那个后奶奶回来后就捂着胸口说疼,还去县里看了一圈,愣是什么事儿也没查出来,白花了钱。
这还不是重要的,周渔也是后来才知道,为什么周图强这么着急要房子,是因为耀宗已经谈好了对象,说好了今年腊月结婚。
他家一共四间地基,如今老头子老太太一间,周图强夫妻一间,还有个没嫁出去的妹妹一间,耀宗耀祖住一间,根本没地方住,从头就想用他家的房子。
当如今,好好的想法被周渔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