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国日化1981_分节阅读_第77节
小说作者:大江流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68 KB   上传时间:2025-05-15 12:17:06

  不过,从一号店撤店这事儿,倒是不可避免的传开了。

  薛兰山就被交到了副厂长吕楠的办公室,他一进去,吕楠就问他:“我怎么听说,不合作的事儿,你跟一号店闹得很难看?”

  薛兰山早就想好了词,吕楠一问他就承认了:“是,我已经难受好几天了,一直没跟你说,我们是着了道了。这个周渔虽然年轻,心眼太多了,也太坏了。”

  他直接坐下,一脸气愤地样子:“如果他们一号店对我们很看重,这个时候我们撤梯子是不对的。可开始那个周渔就没看上我们,拿我们当海市日化的添头,南州肥皂厂的垫脚石。咱们撤了有什么问题吗?”

  “结果到了那儿一说,那个周渔就让现场撤,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我们背信弃义,目光短视,只顾自己不顾顾客,卷了铺盖卷连夜逃跑。她那口才你也知道,直接煽动的大家激动起来,我们被骂死了。”

  “哎呦!”他捶着胸口,“厂长,没这样的。”

  吕楠可不知道这些,他本就是耳根软的人,本身还挺生气薛兰山把这事儿办坏了,这会儿又生起周渔的气来了。

  吕楠直接拍了桌子:“欺人太甚!走,咱们去省厅,让领导给评评理!”

  这也是他的口头禅了。

  薛兰山知道他跑多了,就跟狼来了一样,厅里的领导不当回事,上次位置的问题不就是这样吗?这边跑去告状,人家领导直接问,“你们名声不如海市日化,重视程度不如南州肥皂厂,凭什么给你们?”

  直接就给打回来了!

  这次说真的,他们也没理。

  一号店可是南河省商务厅表扬过的正面典型,而且国家日报也是当做正面来写的,是有批评的声音,但目前还是正面典型。

  大部分想不再合作的,都会使用拖延战术,没货了不供货就行。只有他们,还是南河省本地的厂家,直接就撕破脸了。

  到哪里他们也没理。

  薛兰山可不想捅娄子,干脆将吕楠劝住了:“她是个体户,不是国营厂。上次试了没用!”

  吕楠一想也是,哼了一声,意思是不去了,薛兰山就知道这事儿就过去了。薛兰山也没当回事,他等着周渔顶不住舆论压力,关店呢。

  这可不是他危言耸听,而是这两年跑得快的,进监狱也好几个了。

  周渔不是唯一能干的。

  周渔哪里知道薛兰山打的什么主意,如果她知道肯定会哈哈大笑,改革的途中的确会有反复,但现在已经是1982年,老旧思想已经遏制不住时代前进的浪潮了。

  简单一句话,就是薛兰山想屁吃。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下了车,这会儿京市还没有出租车,出了站台,周渔就去旁边的报刊亭买了份地图,查了查后说:“走吧,坐公交过去。”

  周渔目的地不是国家电视台,而是国家日报。

  到的时候也就早上十点半,周渔也没去找人,而是就近住下了。第二天,她确定徐飞今天没采访,才带着人到了去日报的保卫处问询:“你好,我想找记者徐飞。”

  保卫处的人态度倒是不错,语气和蔼:“你是什么人?为什么找他?有工作证和介绍信吗?”

  周渔就说:“南河省梅树村门市部一号店的,徐记者在这个月对我们一号店进行了报道,上面写的挺好的,都是表扬我们的话。我们最近可算是出名了,经常有人拿着报纸专门跑到我们店里购物。”

  “您看,徐记者来采访也没跟我们说,却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大的好处,我们也挺感谢他的,这不,我正好到京市来办事,顺便来看看他谢谢他。”

  “您能给通报一下吗?这是我的介绍信。”

  周渔的介绍信自然是梅树村一号店开的,上面就盖着大大的公章。不过虽然他们是个体户,但保卫处还真知道——最近闹腾最大的不就是这事儿吗?

  就三篇稿子,或者明确的说,就一篇《奖品是21寸大彩电》,如今吵得快翻天了。原先他们每天的读者来信也就几十封,因为这篇报道,他们最多的一天收到了371封信,平均每天200封,可见大家的参与度之高。

  甚至还有本地人跑到日报这里来,说是要见见徐飞记者,就是为了当面向他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里面自然有支持的也有不支持的。

  总的一句话,可以算作是今年最火热的专题了。

  就是没想到,当事人居然跑来了。

  保卫处的刘处长看着周渔就高兴——主要是京市百货大楼的那个跟人打架的售货员,因为这篇报道,被处罚了,她不服气,专门来守着徐飞记者,将徐记者骂了个狗血喷头,他觉得,这几天徐记者都蔫了!

  这下可好了,还是地方的同志讲礼貌,还专门来探望!

  刘处长这会儿都兴奋坏了,他恨不得立刻跑到楼上,告诉徐飞,你可别气馁了,有人来感谢你啦!

  他让周渔他们等在了门房,冲着他们说:“稍等一下,我去给你们叫人去。”

  说完,就快步进了院子。

  徐飞今天没有采访任务,正在正冥思苦想写稿子呢,就听见外面传来了欢快而沉重的脚步声。

  这一听就是保卫处的刘处长来叫人了,不知道今天这是谁有好事?

  他不过走了个神,很快就心思就沉了下来,接着构思起来,哪里想到,刘处长今天居然在他们门口停了下来,呱嗒呱嗒的脚步声一停下,他忍不住地也跟着停止了思考——他就没沉浸进去。

  领导觉得关于服务态度问题,已经讨论了不少,他们已经进行总结和引导,这篇文章同样交给了他来写,可他还没思路。

  他这会儿正在想,要不要采访一下周渔,问问她究竟怎么想的。

  所以,干脆抬起了头,听听好消息。

  哪里想到,刘处长如铜铃一般的眼睛在整个屋子环视一圈后,居然定睛在他的脸上,徐飞立时就回想了一下最近有没有约采访对象,就听见刘处长说:“徐记者,南河梅树村一号店的周渔经理来了,说是来感谢你的。”

  徐飞简直是惊奇:这不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吗?

  感谢什么他不在意,如果能写好报道,他是太欢欣不过了。

  立时他就站了起来,对着刘处长说了一声谢谢,就一溜烟下了楼,果不其然,老远就瞧见了周渔坐在门岗处,他兴奋地喊了一声:“周经理。”

  周渔这是第一次见徐飞,二十来岁的年纪,穿着白衬衫,带着眼镜,一瞧就是个文化人,不过他眉间有着淡淡地川字纹,为他的气质增加了一份倔强。

  徐飞很热情地上来握手:“周经理,你们怎么过来了?”

  周渔笑着说:“出差路过,来看看您。您的一篇报道,可是给我们一号店带来了不少改变。所以也想跟您聊聊。”

  徐飞点头:“那咱们上楼吧。”

  周渔摇头:“你们不少记者都在上面写稿吧,文化单位,我们过去喧闹不合适。我刚才过来的时候,瞧见巷子里是有小饭馆的,要不这样,正好到了饭点,咱们边吃边聊?我们请客。”

  徐飞一想也是,人多有些话不好聊,也点了头:“好我请客。”

  周渔没跟他争这个,一行人很快去了那个小饭馆,进门周渔就问:“老板,有包间吗?”

  这会儿哪里有这么好的条件,不过敢在这会儿干生意的都是灵巧人,老板立时说:“里面是我们卧室,有个圆桌能吃饭,去那里行吗?”

  周渔点头:“好。您看着上,我们四个人,要两荤两素,一个汤。”

  徐飞没见过周渔这样被请客的,有点意外,周渔却不给他控场的机会,直接笑着说:“我们来感谢你,怎么可能让你破费,走吧,咱们好好聊聊。”

  徐飞就这样,被周三春给推了进去。老板上了茶水,就把门关了,徐飞就说:“我正好想跟你们聊聊,为什么当时选择这样服务,这中间有什么思考吗?”

  周渔给他到了一杯水,放下壶也坐了下来,笑着说:“这不急,我们先谈谈我们的疑问,徐记者,为什么当时选择报道我们,您考虑过这篇报道对我们的影响吗?”

  徐飞一脸疑惑:“我这是正面报道,都是表扬你们的,什么影响?”

  周渔一猜就知道,这就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对商业完全不了解,根本想象不到这个后果,“影响是两方面,一方面的确如我们刚刚所说,我们被更多人认识,大家都来光顾我们,我们生意更好了。所以要感谢你。但另一方面则是,我们被批评,被同行排挤,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供货厂差点不给我们供货。”

  “徐记者,一篇文章,我用了半年,花费了一百多万开起来的门市部,差点倒闭。您说,对我们什么影响?”

  徐飞都愣了:“怎么可能?”

  周渔没说话,张小翠开的口,“怎么不可能?”她将皮鞋厂等厂家的不回复说了,还将日化厂闹着要撤柜说了,张小翠本就是八卦组重要成员,说起来可是兼具了各方面的态度,他们的无助,面临空窗的危险,顾客们的想法,说完了,徐飞都沉默了。

  他显然是没想到这些。

  这会儿,他看着这幽闭的空间,这面前的三个人——一个五大三粗,一个张牙舞爪,一个高深莫测,再迟钝也反应过来了,这哪里是感谢,这是鸿门宴兴师问罪吧。

  徐飞坐直了,先道了歉:“给你们添麻烦了,这不是我本意。”然后又问:“你们不是为了感谢吧,你们来到底要干什么?”

  “真是感谢!”周渔这么说,徐飞压根不信,“你认为我信吗?”

  周渔笑着说:“有什么不信的,我们在大家都服务态度不好的时候,就知道为大家好好服务,这说明我们本质就很好,我们这样的人,就算是吃了亏也不会找你骂街的。”

  显然周渔连他被骂都知道,徐飞更觉得今天完了——周渔可是比那位售货员本事要大。

  果然,周渔道:“我们的感谢不太一样。我这个人从来喜欢主动出击,你的专题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和讨论,现在辩论态势已经很明显了,我们只有某些政策上的不太合规,但我们的服务是值得提倡的也是广大群众喜欢的。”

  “我猜想,你们已经到了要推出结论的时候了。你们要写文章终止这个讨论,告诉大家,一号店是对的,服务业就该好好服务。”

  徐飞本来还等着周渔喷他,这会儿却坐直了,周渔居然猜到了。

  周渔将他的表情尽收眼底,“可是我认为这样的一篇文章还不够。”

  “为什么?”徐飞问。

  “因为读报纸终究是文化人的爱好。它不够接地气。说真的,无论是售货员还是顾客,有文化的人还是少数。这篇文章只能让在报纸上争论的文化人闭嘴,不能让售货员知道你们的意思,不能让顾客知道他们应该得到什么服务。”

  “服务的人和被服务的人,大部分不是你们报道的读者的时候,这个报道影响力肯定有限的。”

  徐飞的眉头皱起来,“那你是什么意思?”

  周渔将包里的盒带拿了出来,“广播、电视才是人民群众最爱看的东西。我找人拍摄了一个关于服务态度的公益广告,告诉大家,我们应该怎样服务,我们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服务。如果你的文章,配上这样的广告,报纸,电视,广播三重宣传下,才能做到你们想的抽薪止沸的作用。”

  徐飞疑惑地看着周渔:“你拍的广告?”

  “对,完全公益,不是一号店的广告,我真的是想感谢你们。”

  徐飞看看周渔,又看看手中的录像带,终究说:“我看一下,无论结果是什么,我会联络你们。”

第57章

  徐飞拿了录像带后, 并没有留在饭店吃饭,他直接起了身:“东西我拿走,饭我就不吃了。账我结了, 也算给你们压个惊, 我写报道的时候,的确是欠考虑, 还好你们承受住了。”

  周渔也没跟他抢付钱的事儿,毕竟这是事实。

  等着人走了,门关了后,张小翠就有点担心:“总经理, 你说他会办这事儿吗?好办吗?”

  ——如今周渔的事业分成了三部分, 一部分是蘑菇繁育与批发, 这部分交给了林巧慧,一部分是小门市部, 这部分如今以南州为主要市场,下半年会扩大至全省,南州的负责人是秦月书。还有一部分则是一号店。

  他们不是店长就是经理, 周渔就自动升级了, 变成了总经理。

  就是总公司还没成立呢。

  周渔摇头:“不好办。报纸是属于新闻出版局,是□□下面的单位。广电原先是中央广播事业局管的, 今年五月改革后,归了广播电视部管。也就是说, 这几个虽然都是媒体, 但不是一家。”

  这么一说, 张小翠和周三春都有些担心:“那不是一家,就很难办吧,谁也管不了谁。”

  “是也不是。虽然从行政上讲, 不是一家。但其实同气连枝,很长时间里,文娱关系很密切的。”

  “这事儿,虽然把握不大,但也不是一点机会也没有。”

  “那咱现在怎么办,等着吗?”

  周渔指了指已经上来的饭菜:“都请咱们吃饭了,先好好吃一顿京市的本地菜,然后动起来,咱们在京市有几个供货厂,小翠你去拜访一下,我得去趟国家电视台广告部。”

  张小翠没吭声,就是眼睛里露出了疑惑,显然是不理解,不是拜托了这个徐飞记者了吗?怎么又自己跑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8页  当前第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7/2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国日化1981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