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渔有意带她,自然跟她说的明白清楚:“徐飞拿走的是公益广告。这个东西是要门槛的,我们连个国营单位都不是,凭什么给人家拍这个东西?人家国家台为什么要用我们的。恐怕听都不听就拒绝了。”
这倒不是人家高傲,而是虽然以后有和企业联合拍摄的公益广告,但都是很久以后了,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各省电视台拍摄后选送的,梅树村一个个体户的确是不够资格。
“如果国家日报推荐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可是那是公益广告,是为了倡导服务新风气的。我们自己还是要宣传自己的,总不能全做公益吧。”
“我去国家电视台是送咱们自己的广告。”
张小翠恍然大悟,“就是国家日报选了咱们当正面典型,你帮着他们把这事儿做的更好,只有他们越好,咱们才能坐稳了正面榜样这事儿!”
“对!就是这个道理。一滴水只有把自己放进大海里才会永不干涸。我们一家当模范虽然短时间内能吸引很多人来,但从长久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周三春忍不住说出来前两天周渔念叨过的话。
周渔点头:“是!我们太弱小了,我们应该做的是让大家认同服务业就应该搞好服务,跟我们学习,而不是成为辩论的焦点,同行的眼中钉,时不时跟供货厂作斗争。这种不安全感,对我们发展壮大没有好处。帮着国家日报也是帮着自己,盘子做大机会才多嘛!”
这么说,张小翠算是明白了,吃饭的时候,她都忍不住看周渔,周渔被她看的心里发毛,笑着问:“你吃饭看我干什么?”
张小翠说:“我觉得你不一样。从开始带我们卖蘑菇就不一样,好像跟张金鹏,严华他们都不一样,他们是只管自己,你做买卖是另一条路,你很愿意帮别人。”
而同样,拿着那个录像带的徐飞也觉得周渔不一样。
说真的,徐飞遇见过很多采访对象,和蔼的乡亲,满嘴套话官话的干部,一脸奋斗的小摊贩还有被批评了就破口大骂的售货员。
但周渔这样的,他没碰见过。
周渔纯粹的感谢,他能理解——国家日报当成正面典范,按着原先的经验,但凡要经过南河的,都会去看看的。他给他们扩大了名气,带来了顾客,这不应该感谢吗?
周渔要是兴师问罪,他也能理解——他从来没考虑过这点,即便是正面报道也会给采访对象压力,甚至是承受不能的压力。那么多供货厂退货,他能理解一号店的难处,周渔骂他也正常。
可谁见过这样的。
她不是纯粹的因为利益而感谢或者生气,而是从一个被动的被报道的对象,变成了主动出击的参与者。
这就是可以把握政策的商人吗?他们是如此的智慧勇敢,临危不惧,左右逢源,又善于把握任何可以把握的机会。
他看着手中的录像带,他没接触过广告片,但他采访过电影人,他知道这一行的成本有多高。
但这样成本巨大的新鲜东西,周渔在来之前就已经拍出来了。
为的不过是一个很渺小的机会——日报发出这样的专题,是想引导社会新风气的,但即便是又怎样?报纸和广电可是两个系统,甚至顶头上司都不是一家,一般人谁会寄希望于这个?
不得不说,周渔让他看到了原先不曾了解过的一个群体,仿佛打开了新的世界。
这也太疯狂了!可这也太有冲劲了!知道不可为也要试一试,他仿佛听到了改革之下冲锋的号角了!
而这!不恰恰与他专题里所批评的大锅饭,混日子成为鲜明对比吗?
徐飞看着手中的录像带,终于还是脚步一拐,向着主编的办公室走去。
倒是周渔,下午就跟着周三春一起去了国家台广告部。从1979年开始,国家台就开办了广告节目《商业信息》,通过三年的发展,目前广告的形式已经比较多样化。
有单纯的文字广告,也有带图像的广告,周渔从买了电视开始,就让电视宝宝周朵帮忙记录一下,看看国家台的广告都是什么牌子的。
经过半年的观察,几乎都是国营单位,最差也要在当地小有名声。
门槛其实挺高的。
说真的,周渔本来没准备这么早投广告——他们一号店还没出省呢。在报纸上宣传一下让大家知道有这个店铺就行了,在全国宣传,大家看得到买不到,这不合算的。
但日报的这个专题,一下子让一号店全国皆知,不巩固一下着实可惜。可时间提前了这么多,他们刚成立,条件就差了点。
只能说,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预料的,只能见招拆招。
广告部就在国家台边上的一个楼里,跟海市日化厂的业务处一样,专门开辟了一个地方,省的来人影响了其他人的工作。
周渔和周三春到的时候,下午刚刚上班,外面已经排了一溜人。这会儿已经是六月下旬,北方的天气热了起来,走廊上连个风扇都没有,真是又闷又热。
周渔就让周三春排在后面,自己则四处看了看,大概是为了防止来访的人乱逛,所有的办公室,包括他们排队的这个办公室——资料室都关着门呢。
周渔只能返了回来,跟周三春一起排在了一个四十来岁的大哥后面。
大哥这会儿整跟前面的人说话,不过都是南方口音,周渔仔细辩听也只听懂了几句话:“想上广告的太多了。”“查得严呢。和原先不一样了。”
那当然,79年的时候,广告业刚刚复苏,一方面大家口袋都紧,另一方面很多都有打广告就是自卖自夸的想法,做广告的人并不多。那会儿好几个县里的企业通过在国家台打广告一举成名。
但如今已经是1982年了,经过了三年的发展,有前面那么多成功经验,很多企业发现了这条捷径,竞争激烈的程度和广告的价格肯定没有后世那么厉害,但这会儿想上也不容易的。
审查应该是挺严格的,周渔等了两个多小时,才排到了前面那位大哥,这会儿,周三春已经能跟他们偶尔搭话了,相互之间了解了一下,这才知道对方是从浙东温县来的,做的是小商品,用人家的话:“你想要啥,我就能做啥?”
自然,他也是私有经济,个体户。
这位老板姓彭,叫彭宇勇。对一号店的事儿略有耳闻:“我们那里传的不厉害,因为百货大楼和供销社早就不行了。所有人都在摆摊做生意,你要是态度不好,有的是其他地方买。真不知道,他们犟什么。”
“放心啦,你们不会有事的。”
虽然对一号店的处境很是乐观,但彭宇勇对自己这次能否上国家台却充满了担忧:“个体户,东西也杂,规模又小,恐怕戏不大。不过有机会就试试,万一成了呢。”
周渔特喜欢彭宇勇的劲儿,很合她的脾性,还专门留了电话号码:“我们也有百货柜台,到时候可以联系一下,说不定能合作。”
彭宇勇笑着说:“你不说我都要给你留的,一定一定。”
说完了,就轮到了他,他进去后,同样把门关了。周三春站在门口,周渔瞧着他竖起了耳朵——习武的人听力要好一些的,这显然是想听听里面到底怎么说。
不过没想到的是,进去才五分钟,门就呼啦开了,彭宇勇一脸无奈地走了出来,看到周渔,冲着她笑笑说:“果然不行。咱们再联系,我还有个客户,我去跑客户了。”
说完就离开了,里面喊了下一个,周渔拿了资料袋往里走,进去后,就把门关了。
里面就一张办公桌,桌子后面坐着个挺严肃的工作人员,周渔到跟前后就说:“介绍一下吧,你哪个单位的,什么产品?”
周渔没说话,先把原本夹在资料里的一张国家日报拿了出来,放在了对方面前,笑着说:“这是国家日报对我们的报道。我是南河省梅树村门市部一号店的,在这个专题中,是正面的典型。”
南方可能还不知道,但京市肯定知道这个专题。周渔拿着报纸当令箭也不是第一次,太知道报纸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了。
果不其然,对方真的认识他们:“你就是梅树村的啊,你们的服务可真不错,都能做到吗。”还挺感兴趣的,“你们一等奖是21寸大彩电是真的吗?真送了。”
“真能做到,如果台里需要,可以来我们一号店进行探店。彩电也是真送,就是报道中的那个小姑娘得奖的。”
对方立刻说:“你们可真舍得。就送这一次吗?”
周渔笑着说:“不止,我们过年还搞活动呢,也准备抽一台彩电。到时候我们会早报纸上发消息,如果我们能上咱们国家台的话,也会在国家台上发。到时候您有空的话,也来试试手气。”
“我们抽奖都会发在报纸上,即便是人不在现场,只要拿着券过后也能领。”
这可真让人动心,对方跟着就笑了:“说不定就去了,我就是南河人。不过……”他皱眉说,“不过……你们是个体户,成立时间也不太长,还是地方性的门市部,没有全国市场,不太符合标准。”
他说周渔就听着,如果是拒绝,肯定说这么多理由,也不会说不太符合,会说完全不符合,那就是没戏了。
果不其然,对方又翻了翻国家日报,最终说:“可你们也上了国家日报,还是正面典型,资料我留下了,我帮你们往上报一报,成不成就不一定了。”
周渔立刻感谢:“太谢谢您了。”
等着出了门,门口的周三春就欲言又止,显然是想问结果,周渔也没吭声,而是等着出了大门,才把人家的话告诉周三春。
周三春已经做好了不行的准备,哪里想到,居然还有机会,立时就乐了起来:“这可太好了!那咱们多久能得到消息?”
这周渔可真不知道。
事实上,他们随后在京市一连待了三天,无论是徐飞还是国家台都没有给任何消息。
偏偏这会儿没有移动电话,为了得到第一手消息,必须有人在旅馆待着等电话,几乎将人困在这里了。
前两天的时候,大家还挺有奔头,即便是守在这里,也心里有着希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来电话了呢。”
可到了第三天,还是一点音讯都无,难免会焦急。他们就住在日报旁边的平房改的小旅馆,其实就是不太规则的四合院,带着小院子。
周三春在院子里打了一套拳,回来后整个人都热气腾腾的,焦躁地问周渔:“要不问问。”
周渔点头:“那就去吧,去问问徐飞。”
周三春还以为周渔不同意呢,没想到居然应了,连忙应了声好,擦了擦汗扭头就出去了,张小翠说:“这样好吗?”
周渔说:“徐飞这人,一看就很正直,不是个藏着掖着的人。要是一开始不同意,早就告诉咱们了。要是交给领导,领导拒绝了,也早打电话了。现在没音讯,就说明一个问题,领导还没回复。三春问问也挺好,催催他。”
张小翠忍不住说周渔:“小渔,你怎么什么都知道,上大学可真好,能长这么多见识和心眼。对,你知道吗?今年咱们村外加附近的几个村,高考生足足32名!比去年多一倍。就是因为你。”
“他们都说读书才有好发展,一年就这么聪明,四年下来那不知道能好成什么样。”
周渔哑然失笑,不过也没揭破,“对,尤其是女孩子,上了大学就是不一样。”
周三春应该是去日报门口守着了,上午去的,半下午才回来,进屋就找了周渔:“我守到徐飞了,我问他怎么样了,他说第二天就报给领导了,目前还没结果,让我等着。”
这一点都不意外,意外的是,周三春说,“我说了他一顿,说好的有什么都跟咱说,他不吭不哈的,咱们跟拉磨的驴一样守在电话跟前,哪里也不能去,哪里有这样的。”
“他挺惊讶的,就说让咱们自己忙,这种事就算出结果也不是立刻就去的。”
说完,周三春老得意呢,“我这办事还成吗?”
周渔没吭声呢,张小翠拍他一下:“你就不能换个好词,你才驴呢。”
不过,也的确不适合这么守着,太浪费时间了,后面几天,周渔专门跑着去了百货大楼观察了一下大家喜欢的品牌,然后又拜访了几个在京市的厂子,一直到他们来京市第八天,徐飞的电话才迟迟打了来。
“周总,你们的公益广告,国家台那边已经审核过了,通过了,明天早上八点,咱们在国家电视台门口集合,我带你见一见广告部主任章玲,她想跟你聊聊。”
徐飞的语气里,都有着不敢置信地兴奋:那天他将母带拿了回去,原本是想直接给主编看,可半路上又拐了个弯,回家用播放机看了看里面的内容,说真的,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他对于新出现的广告也是有所涉猎的,但他真没想到,广告也可以这么拍,这么符合他们的专题要传达的意思。
最重要的是,他发现了一个可悲的真相:一个不过30秒的公益广告,要比整版3500字更吸引人也更具有传播力。
他可以断定,周渔说的是对的,有了这个公益广告,能够帮助他们完成想要引导的内容。
他那天是带着很矛盾的心情走到了主编的办公室,他不但将录像带给了主编,也告诉了主编自己的想法:“我认为这是很有必要的补充环节。可我很悲哀,我有种预感,可能在十年二十年或者再长一些时间后,电视终将会取代报纸。”
而主编的回答解开了他的心结,他说:“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都是传播的媒介。不要纠结于用什么媒介传播,而应该确认,只要内容有意义就好。否则,你可就跟这个专题批评的一样,敝帚自珍了。百货大楼也好,供销社也好,他们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服务,如果服务好,换成一号店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这几天主编去了三趟国家台,终究将这个公益广告过了关,他不得不说,不放弃一切机会的周渔和博大宽宏的主编,给他上了重要的一课!
仿佛是通关游戏一样,这个电话上午来的,到了下午,国家台广告部审核办公室的电话也打了过来,“是梅树村门市部一号店吗?你们的审核通过了,可以带着广告母带过来了。”
第58章
这简直是双喜临门!
张小翠和周三春这几天都已经呆烦了, 听了后恨不得立刻跑去国家台,让周渔哭笑不得:“说什么就什么时间,去了也没人。行了, 接着干活去吧。”
来京八天, 周渔他们也没闲着。
开始是拜访了供货厂,随后又考察了一下百货大楼和供销社, 外加找了找京市一些电器厂——这会儿京市手表、电视机、冰箱、洗衣机都有生产线,周渔的一号店还没有电器,一直想要谈个合作。
不过跟上次一样,被很直接的拒绝了, 人家说的也清楚:“我们产品凭票都买不到呢, 哪里有给你们的?”
周渔只能暂时作罢。
他们这两天的任务则换了一个, 考察一下京市个体户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可能开新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