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快穿之食味_分节阅读_第250节
小说作者:沙柳273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4 MB   上传时间:2025-05-18 11:32:49

  等回家安然和安恒相互结合,再顺便教教杨林和安大成,他们都明白,在这儿最好会说洋话,不然会很撤手。

  安然要时不时夸夸安恒,因为他在学两种洋话,厉害了我弟弟!

  少年在鼓励中更加努力,安大成又时不时抓儿子练练厨艺,张口就想当年你老子我就是你这么大学的厨子。

  杨林则叮嘱他别把认识的字忘了,安恒上过两年私塾,会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学完了这些他就不想去了,世道也乱起来,安大成没坚持,觉得认识这么多字已经够用了。

  安然最喜欢的还是去江边码头,那里是货物集散地,国货洋货都有,鱼货山货每天都能买到新鲜的,还有野山菜,各种家里种的青菜,东西好价格便宜。赶上卖家等着出货时那就是捡漏最好的时候。

  安然开始熟悉这里的鱼,这里的野味,这里的菜,每个地区都有它的特点,有的山野菜安然并不认识,还要请教当地人才知道吃法。鱼类一样,尝过才知道用什么手法烹饪最佳。当地人几乎是采用一种方法吃鱼,那就是炖,铁锅炖。

  野味一样,别管山鸡野兔、狍子梅花鹿,不是红烧就是炖,或许这样吃才够味。所以安然在家也是炖,院子里支起铁锅就开炖。不管是肉类还是鱼类,铁锅里除了肉放的最多的就是粉条、土豆、豆腐。简单一大锅,足够一大家子吃。

  简单粗暴又实惠,正因这样的饮食才造就了东北人豪放的性格。不知不觉中安然已经习惯且喜欢上了这种吃法。蒋师傅也是不拘一格的豪爽人,赶上饭点便在安家吃,安家的大锅炖就是够鲜够香。当然他还是最喜欢吃安家的大蒸饺子,尤其羊肉大葱的,如果让他放开干一屉都能干进去。

  安家在哈尔滨的夏季紧张忙碌地过着,前面的门店越来越有样子了,安然的心轻松了很多。他们建的是二层的建筑,二层只设了几个雅间备用,他们主打还是一楼的堂食。

  安然看了一下杨林和安大成设计的餐单,高档次的食材有熊掌、鹿肉、天鹅、辽参、大连鲍、人参等。守着松花江,鱼类是最是丰富,据说常见的就有六十多种,人们给了一个顺口溜,“三花五罗十八子”这些都是指的是松花江里的鱼,既有名贵的鳌花鱼、鲑鱼,又有常见的鲤鱼、胖头鱼、鲫鱼。

  加上山珍野味,真是随便写写就是一本菜单。东北寒冷,依旧以重油重口为主,而且讲究实惠。扣辽参、葱烧海参,人参飞龙汤、飞龙松蘑汤、汆雪蛤、梅花鹿筋、烧鹿肉、烧鹿尾、红烧天鹅、炖大雁、鲍鱼扒海参、五香熏大马哈鱼、糖醋鲤鱼、拔丝地瓜、锅塌豆腐、烧肘子、红烧狮子头、干炸丸子、油爆双脆、豆腐鱼锅、宫保鸡丁、熘鱼段、溜肉段、山鸡蘑菇锅、清蒸——

  菜的种类很多,也分了季节和种类,光是鱼类的菜就有两页纸,肉类更多。高档的备注了预定,因为不一定有货,就如熊掌、梅花鹿等,还有的不是季节也没货。安然提议按四季推菜,不然给顾客一大本菜单,却告诉顾客有的没有,有的没到季节,你觉得顾客什么想法?

  还有贵重的食材可以在大堂先公示出来,今儿有什么——

  或者直接将今儿的菜公示出来,今儿就做这些,想吃的请进!尤其针对新鲜食材,对于干品倒是无所谓,只要有随时可以做。

  安大成不住点头,“我们要有自己特色的菜才好,这些基本上山东过来的厨子都会做。”安大成提起了时下最火的锅爆肉,一道菜成就了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店。现在家家在效仿,可出一个名菜太难了!

  “那就做好做精,做出别人没有的味道。”杨林道,他在道台那里不是白呆的,多少跟别人学了点东西。现在没办法做,等干活的清场后他和师傅会在研究研究,对一些菜进行改良。

  

第434章 安然也在关注房子的进程,锅炉在夏季结束前终于来了,蒋师傅,现在应该……

  安然也在关注房子的进程,锅炉在夏季结束前终于来了,蒋师傅,现在应该叫蒋老板了,毕竟人家也是有百十号人的头头了。蒋老板请了专业师傅帮着安装好并试运行了一下,效果可以说很好!

  为此他们在锅炉房内安装了一个压水井,以后整个院子常年能供冷热水了。工程有点大,洗上热水澡后就觉得付出再多也值得了。

  主屋五大间,住人房间火炕也搭好了,房间深度大,做了里外间,里间可以烧火炕,换洗储物,外间住人待客。

  屋内地面全部是流光水滑的水泥地面,屋顶是木构,窗户用了玻璃,家具全是硬木。安然没让弄复杂的雕花,简单大方即可,尤其房间内使用的家具,没必要弄得那么复杂。

  安然开始给每个房间布置,一切都是新的,新的!除了他们夫妻每人都可以有自己房间,安恒高兴地在属于自己房间大炕上打着滚,这是母亲离世后最开心的一天了。

  随着施工进度,两侧的厢房也完工了,安然最喜欢的还是下面偌大大地下室,真是上面多大地下就多大,还有什么不能存的?等天冷了做几个冰室,再弄两个半冷冻室,今年先存一些菠菜香菜试试,这两种菜抗冻。

  算算日子应该回柳树村一趟,将地里产的土豆红薯拉一些来,再收一些山货。

  安大成与杨林要商量招人开业的事,安恒还在为张先生做事,他们只能委托走镖的车队将安然母女送回。骡车就别想了,早就被他们租给了一个拉脚的车夫在拉脚,用时就叫一声。

  安然回去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在弄些人参回来,既然饭店需要就不用再去买了。这次人参要求不高,二三十年的即可,安大成还不忘叮嘱挖了参一定要将种子种下,不要断了采参的路。

  这一点安然是知道的,也是采参的规矩。安然在去大柳树村方向的路口与镖队分了手,她没回村子,而是带着女儿进了大山。

  “妮儿,害怕不?”

  “不怕,有娘亲呢!”小姑娘几乎是坐在背篓被安然背着上山的,有两只小狐狸帮着探路,安然放心的很。夜晚就露宿在野外,只是等小姑娘睡着了就进入空间。

  大山里的好东西太多,安然都不想挪步,安全地方也会教小姑娘认识药材和山珍,尤其有毒的蘑菇一定要记住,不然真会躺板板。

  小姑娘的身体被安然调养的很好,安然是嫌她走的太慢,所以一直背着她上山,安然选的山很高,林子很密,估计一般人都不会上来。

  想到小姑娘应该有个玩伴,她就让小狐狸帮着抓两只紫貂幼崽回来。母女俩装作不经意发现了那两只幼崽,看似刚出生不久,好像是被遗弃的。

  “娘,好可怜!救救它们!”

  “好吧!”安然装作答应,给它们喂了一些灵果汁,又喂了一点奶粉。就这会儿周围蠢蠢欲动的不在少数,好在有两只小狐狸守护,让那些家伙都按下冲动的魔抓。

  小姑娘抱着两个小不点进了背篓,安然也在小狐狸指引下找到了一片人参地,红红的小果子分外醒目,安然让小姑娘在一旁看着,自己开始挖参。

  大的不要,只选二十年到五十年的,十颗也不知道够不够?一边走一边挖,等出了大山倒是弄了三十多根。但愿到明年回来前够了!毕竟炖汤不会用一根根的。

  回到大柳树村两只小貂已经长出了一层绒毛,两只黑溜溜的大眼睛别提多萌了。两只紫貂的出现立马成了孩子们的新宠,连带着妮儿都备受欢迎。

  今年的土豆、红薯产量很高。

  “怕你们用,我们都没往外卖。”小叔和大伯都说。

  “我这次来就是要带走的,一斤按两个铜板算。”

  “太多了!都是自家人,一个铜板就不少了。”

  “不多!一家人才不能让你们吃亏,你们应该尝过了红薯,这个品质的卖两个铜板一点不多。”

  他们承认,红薯非常好吃,可是红薯和土豆的种都是侄女弄来的,怎么好多要钱?

  推来推去还是按安然说的算了,除了留下做种的安然都要买走,还有土豆。有些人想做种试试,安然让他们少种,万一产量不足损失也会小些。红薯倒是可以试试,安然没听说红薯有退化现象,但也告诉他们少量种,还是以老品种为主。

  安然这次给他们带了一些高产的玉米种,“这个种子据说只能用一次,产量高不稳定,明年我给你们新种,打下来的玉米就当口粮。”

  “哎!太好了!”今年各家都开了不少地,就缺种子呢!

  提到大姑那边,本想给他们一些高产种,可还没分家只能作罢。大姑那边没有别人家更不能给了,最后决定还是他们两家种。

  安然本来想留些黏玉米的种,可离着哈尔滨太远,想吃都来不及。剩下的就是收山货,尤其好的蘑菇,最好是松蘑、松茸、榛蘑、红蘑,还有雪蛤、松子,都要,家里晒的干豆角、茄条也要。

  小叔提了一句地窖还有她去年酿的山葡萄酒呢,安然这才记起。启封一闻,酒香扑鼻。小婶小婶都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安然将一坛山葡萄酒搬出来分给大家尝,果然好喝!甘甜清香,酒味不浓不烈。小婶忙道趁着安然在不如多酿一些。

  也好,安然没急着回去,将酒分给了大伯小叔家四坛,回头她想把这些酒全部运回去,或许能卖个好价。尤其哈尔滨来的欧洲人越来越多,葡萄酒应该是非常好卖。

  安家兄弟一听说能卖钱怎么也不要了,今年还要多多酿!

  安然便手把手教他们酿葡萄酒,以后或许就是生钱的路子。这次两家舍出去,专门挖了一处地窖存酒。前期酿制安然可以跟着,后期倒缸过滤安然却不在,便让他们大胆地尝试。

  安然一边收货一边教酿酒,偶尔跟着上山弄点东西。两只小貂长得飞快,眼看着身上的毛越发光亮,而且很通人性,与孩子们玩的非常好。当然这也是安然偷偷喂了几次灵泉水的功劳。

  一群孩子眼巴巴的,安然心软了,又让两只狐狸抓了一窝紫貂回来,喂了灵泉水后什么动物都很通人性,也好养活,这回算是皆大欢喜了。

  眼看着天气越来越冷,安然不得不走了,第一场雪马上就要来了,母女要赶在下雪前离开,不然路上遭罪。临走与安恒玩的好的安云安辰和安宁三兄弟可怜巴巴很想去哈尔滨看安恒,尤其安宁已经是十五六的大小子了,对外面世界更是充满渴望。

  “要不就一起过去,冬天他们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正好那边饭庄开起来也要人手。”安然道。

  “就这几个小子能干啥?不捣乱就是好的。”小婶和大伯母心里想让孩子们去学学手艺,嘴上却不能这样说。

  “怎么干不了?我们啥不能干?”三个小子不干了,老娘不能这样。

  “去吧!大不了开春再让他们回来干活!”安然也是想让他们去,在家待着就是种地,不如出去闯闯,喜欢做菜的还能留下帮一把。

  于是上路的人又多了三个半大小子,雇了村里的骡车和牛车,将货物送去了最近的货栈,这些货安然会委托他们运去哈尔滨。他们则第一次坐上了火车回哈尔滨,一群小子这个兴奋。

  火车再慢也比坐马车快,当天便到了目的地。安然暗骂自己傻缺,来的时候怎么就不知道坐火车?

  她这一趟一去一回就是一个多月,回来前面的店铺都装修好了,很特别,看似中式却没中式的繁琐厚重,多了西洋的高大敞亮,进去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安恒被逼着回来做了学徒工,见到伙伴高兴得很,这下有共患难的战友了。

  安大成师徒俩还招了一个大厨,一个学徒,两个伙计,几个人正在试菜定菜。这些人一来就把西厢房占了两间,三个小子来了正好与安恒住一起。

  现在都是大炕,睡四五个人根本没问题。尤其这回建房弄得房间很多,正房就是一排五大间,东西厢房各五间,另外还有一个锅炉房一个放煤柴的杂物房,总之整个院子是满满的。

  “来认识一下新来的徐师傅,也是咱们山东来的。”安大成忙介绍双方认识。

  “徐师傅”

  “少夫人”

  “徐师傅千万别叫我什么少夫人,叫我安然吧!”

  “这怎么可以?”

  “有啥不可以的,她就是小辈,你就是她长辈!”安大成忙道。

  学徒是徐师傅家的儿子小满,与安恒差不多的年纪。孩子一看就被教育的很好,本分却不木讷。

  至于两个伙计都是逃荒过来的,管饱就行,但安大成还是要给工钱的,只是不多,过了试用期会涨。安大成说是找了一个老头帮着烧锅炉压水,依旧是管饭就成,如果安家能让他睡在锅炉房,他就卖身给安家,不要钱。

  对于没家可归,饥寒交迫的人来说能有个安身处已经是最大奢求了。

  安家三个小子来了正好做学徒,也当帮工用,安大成说每月给他们两块钱,乐的三个都快找不到北了,估计他们也找不到北是哪儿。

  安恒一拍胸脯“我会两种洋话,以后哥罩着你们!”随后被安大成打了一巴掌“臭小子,会几句鸟语就不知道姓啥了?见到洋人你会说话吗?”

  “怎么不会?我现在看到洋人就打招呼!”他就本着脸皮厚,说句话又不吃亏。姐不说了吗想学好洋话就要多跟洋人说话,他就这样做的,他也觉得这样很有效,所以每天他都跟莉莉娅姐姐说话。

  安家几个小子满眼的佩服,安顿好就被安恒带出去逛了。

  

第435章 安然看了一下定的菜单,多以肉食为主,可能与这个季节有关,在东北的冬……

  安然看了一下定的菜单,多以肉食为主,可能与这个季节有关,在东北的冬季想吃绿叶菜很难!听说安然带回来一批红薯土豆和山货干货,安大成很高兴,“拔丝地瓜要有,炖菜里要放土豆实惠好吃。”

  “货源稳定不?”

  “进货靠运气,尤其好的野味,但兔子山鸡狍子野猪的不会缺,还有羊肉和鱼稳定供货。”

  “要不我负责食材部分?”安然半开玩笑地道,将挖来的野山参拿出来交给安大成。

  安大成被震惊到了,还真有人参窝!这些新鲜的人参需要处理一下,不然浪费了。这样的好参不是所有饭店能拿的出的,安大成很快有了想法,将人参飞龙汤做主打,冬季进补非他莫属。

  闺女真是越来越让他刮目相看了,“进货的事可以交给你们夫妻,主食里我们是要添加一个饺子的,你做的羊肉饺子可以上,也可以做咱们的招牌。”

  原来在这儿等着呢!安然不反对,觉得羊肉饺子锅贴烧麦都是不错的选择。

  “要是卖得好可以找一个帮工,帮你和面剁馅,包饺子。外面帮工便宜得很,咱们可以多招几个,花不了几个钱。”

  这算不算发难民财?如果让安然负责白案这边,帮工是一定要找,主食是馒头,纯白面和二合面。每天做馒头都是功夫,何况还要做饺子。

  “冬天饺子可以包出来冻上,闺女,别怕,只要其他人没事都让他们过来帮忙。”安大成怕给闺女造成心理负担忙道。

  这个提议倒是提醒了安然,她说高汤也可以提前熬制出来,能提前预制的都可以。没暖气的房间已经是最好的冷藏室了,再过几天就是冷冻室。

  安大成觉得闺女很有想法,再研究菜单时安然也被叫了进来,毕竟安然这里管着白案。杨林负责鱼类和海鲜,徐师傅负责肉类。大致是这样分,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摊菜品。不能出现有的忙死有的没事——

  主打菜是飞龙野山参汤、葱烧海参、鲍鱼扣辽参、蒸熊掌、烧鹿尾、一品豆腐、八珍豆腐包、松子虾仁、糖醋鱼、干烧鱼、糟溜鱼片、把子肉、酱肘子、糖醋酥里脊、白切羊肉,把子肉和白切羊肉是徐师傅的拿手菜,安然尝了的确不错。

  关于锅包肉,杨林说他会做,毕竟在滨江道呆过,而锅爆肉这道菜首出就是滨江道台府一位郑姓大厨之手,后来成为道台大人宴客的必选之菜。郑大厨也因在厨师界做出的卓越功勋被授予“滨江膳祖”荣誉。

  自此凡是在哈尔滨开馆子的无一不模仿做这道菜,安然家想开饭庄就绕不过这道菜,不然客人来了问你们家有没有锅爆肉?你敢说没有不会做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5页  当前第2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0/27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快穿之食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