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招待所的钱也不用花,去家里挤一挤,肯定能住得下,省城的招待所,一天得好几毛,住两天,一个人就得花掉一块钱!”
“这么贵?这钱还不如去秤一斤猪肉,我们大家能吃好几天!”
说着,大家就自己分配好了如何住宿和吃饭。
良馨争了两句,没能争得过,便不再勉强,去熟食店买了两只盐水鸭,加餐庆祝乔迁和新工作的双喜临门。
回到军区大院,用两天时间解决好家里和学校的事。
良馨、夏霞和其他四名烈属,坐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
第72章 真不错,不对,是真好!……
“妈!馨姨!”
“杨桃!”
还没下火车,杨桃就高兴地迎在车厢门口,冲着排队下车的良馨和夏霞挥手。
“不用你拿。”
良馨拒绝杨桃的帮助,指了指后面,“帮你妈拿吧,她给你带了好些东西。”
杨桃还是嘴角咧到耳后根,扶着良馨下了火车,等良馨落地后,再去接夏霞手里的东西。
“良馨!”
李健康的声音从人群里传来,他使劲拨开拥挤的乘客,带着两名穿着工人服装的男同志挤过来,“不好意思,来晚了。”
“我们也才刚下火车,不晚。”
良馨还是拎着手里的牛皮行李包,指着火车上的烈属们,“过来北京上班的职工带的行李很多,帮她们拿就好了。”
说完,良馨也帮忙先去把孩子们牵下来。
有人接车还是方便,改革开放后,北京火车站人实在是太多了,治安紧跟其后变得不太安全。
良馨将牛皮包背在肩膀上,紧紧牵着两个孩子的手,终于安全上了航空食品一厂派来的中巴车。
上了车以后,良馨点了一遍人头,确定一个没少后,看向副驾座的人,“健康哥,谢谢你。”
“一家人,不用客气。”李健康回头看着一车的女同志,“看到你们拖家带口的来,我这心里就踏实了,我们现在先去住的地方,等安顿好了以后,再去看面包坊的门面,两个地方离得不远,都在鼓楼那一片。”
良馨将有点晕车的小娟抱在腿上,从口袋里摸出一颗橘子软糖,剥了外面的蜡纸,塞到彤彤的小嘴巴里,又把车窗稍微拉开了一条缝,“马上就到家了,到家了就不用再这么颠簸了。”
彤彤嚼着橘子软糖,大眼睛充满了孩童的憧憬,“馨姨,是向小丫姐姐的家一样漂亮吗?”
良馨温柔道:“我跟你一样刚下火车,还不知道房子长什么样呢。”
“馨姨什么都会,什么都知道。”彤彤抱住良馨的脖子,“我娘说了,馨姨是最有良心的人!”
良馨看到小姑娘的注意力被转移了,脸色不再那么难看,笑着给她讲了连环画的故事。
车上小孩子一听到说故事,全都安安静静竖起耳朵,听着良馨说了三打白骨精、铡美案、小兵张嘎,钟鼓楼映入车窗。
“钟鼓楼西南,就是那个方向,就是出名的什刹海,京城老百姓每天都会聚集在那个地方,散步兜圈、溜冰、打八卦拳,那边到了夏天会有荷花池,你们住在这边,放假休息了也可以经常去逛一逛。”
李健康拎着行李,牵着小孩,拐进一条胡同,“这是桥畔胡同,我请房信铺子租了一家四合院的里院给你们当职工房,良馨不在,我看了还行就定下了。”
一辆拉着烤白薯的小摊贩与良馨等人交错而过。
“磨剪子,戗菜刀”的吆喝声也从胡同里传来。
路边还有一名修鞋匠认真缝补一只女式皮鞋,一名妇女坐在凳子上,将穿着白袜的右脚,搭在左脚的皮鞋上,听到动静往外看。
视线扫到良馨和夏霞时顿了一下,很快又被穿着皮夹克脚踩大头皮鞋的李健康吸引过去。
李健康停在修鞋摊旁边的院门前,“这里就是,这位修鞋的丁大爷就住在外院右首的小偏院,是外院的大爷,外院有什么事,大家伙都习惯找他调解。”
良馨等人冲着修鞋大爷客气点头。
丁大爷刚露出笑容,就听李健康又道:“但是里院不归他管,这里是刚还给资本家的房子,资本家人在国外没回来,委托国内的侄子在房产局办了手续,街道作为中介商量之后,这里原来住在外院的职工都留了下来。”
丁大爷:“……”
良馨跟着李健康穿过里外院之间的垂花门,走下楼梯就看到左右两侧东西四间房,正中间是正厢房挂两间小耳房,正房门前有一条小路,穿进去是一个偏院,偏院里还有静谧幽静的南
间和北间。
“五套房。”
李健康带着转完之后,对良馨道:“整个里院四十块钱一个月,签了三年,你特地跟我提了,都是女同志,晚上怕出门上公共厕所不安全,选择这套里院,就是因为这里就有个里院厕所,这个胡同只有这间能有地方安装一条通向胡同外暗沟的排粪管道,隔壁那院住着一位处级干部,至今都得排队去外面上公共厕所,怎么样?”
良馨看向夏霞等四人。
四人已经傻了。
杨桃推了推母亲,“妈,馨姨问你话。”
“好,这可太好了!”
夏霞找回声音,“这有两个这么大的院子,比江京他们住的地方还要好,这下孩子们有地方跑了!”
“就是因为良馨说孩子多,我才考虑的四合院。”
李健康看着一串小孩,“满意的话,你们先挑房子,安顿好了带着孩子去街道报名登记,街道会给这些孩子分配学校,完事后我们得尽快去面包坊,把面包做出来送进厂里了。”
良馨由衷道:“健康哥,真是很感谢你。”
“谢什么,早上冲锋刚给我打的电话,再说,要是光荣还活着,他能比我做得更好。”
李健康抬起手表看了看,“这样吧,我看我在这,你们也紧张,我把司机放这,等下他会直接把你们送到面包坊。”
良馨点头,再次表现感谢后。
还是按照抓阄分了房子。
来北京的烈属,平均都有两个以上孩子。
最多的韩彩霞有四个孩子,大儿子已经十二岁了,原本就该分房了,在老家没分家,一直挤在一个房间,没想到拼了一次,不但拼来了首都,还能从北京的四合院里分到了一间单独的耳房!
韩彩霞看着夏霞和良馨,“良厂长,夏主任,这是你们抽到的房子,其实我们住东厢房两间也够住……”
“你就安心住着吧。”夏霞道:“良馨等把合同签了,面包坊开起来以后,她就要回去了,我一个人在这边,杨桃偶尔才过来住两天,我们能睡一张床,你这三个儿子一个闺女,没两年就长成大小伙子了,你还怎么跟他们住一间?”
韩彩霞想再跟良馨说话,一张嘴,还没发出声音,鼻子就红了,眼泪瞬间跟着涌了出来。
原本以为要靠着自己养大四个孩子,做好了吃一辈子苦的准备,做梦都梦不到现在这样。
“真没想到,我还能有这福分,良厂长……真是,真是特别谢谢你。”
良馨松开彤彤的手,指着正房三间道:“比小丫姐姐家还要大呢,快去新家看看。”
彤彤一旁,旁边站着的三个男孩稍一犹豫,也跟着跑了进去,一看到偌大的正厢房和雕花木窗,惊喜兴奋的清脆笑声,顿时如阳光一般,洒满整个里院。
按照抓阄分好了房子。
良馨暂时和夏霞住,住的是原来韩彩霞抽到的东面里外两间房,外间是灶房和吃饭的厅,里间是炕。
房子找好了,但家具还不是很齐全。
良馨告诉烈属们,“北京好几家信托商店,那里有很多二手家具,炕桌、床、桌子、沙发什么都有,价格还便宜,缺什么可以过去买,刚才过来看到路沿坐着一排排男劳力,他们都是挑夫,搬不动的东西,可以花一两毛钱,请他们挑回来,如果买得很多,我记得信托商店也是可以送货上门。”
一名烈属听完,眼眶含泪道:“谢谢,真好,活着真好,幸亏我当年没跟她爸一起去了,否则我这两个孩子哪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要赶紧收拾了。”良馨没让煽情的气氛继续下去,“想把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下去,我们就得赶紧把面包坊经营起来,刚交了房租,面包坊现在开始已经是负债状态了。”
烈属们的煽情之心顿时全化成了动力,迅速收拾好自己的家,领着孩子去街道登记报名后,上车来到了面包坊。
李健康道:“这里原来就是一家回民作坊面包房,后来作坊租给了一家老字号做点心,十年大革命,又改开过饮食店,装修按照你给的图纸都装好了,那个老式烤炉我觉得不错,没有拆掉,你看怎么样?”
良馨看着门头和江京面包坊一样,咖啡色配金字,写上了良心面包坊。
门窗全部换上了玻璃。
一进门就看到一圈玻璃柜台,柜台里面正中间靠墙位置有一座大型砖壁炉,应该是最初的回民用来烤制面包的砖炉,看上去确实会为面包坊的氛围添彩。
良馨笑道:“健康哥,作为管理人员,你的眼光审美确实不一般。”
李健康也笑了,“也是你决定得早,这地方可是在京城的中轴线上,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像面包坊这样的个体户,国营单位的干部职工,没人能像你一样眼光长远,否则这地段,不可能一百二十块月租就能给你拿下来了。”
良馨知道这地方在哪,但是什么都没说,全听李健康介绍。
李健康指着外面的街道,“看到那边没有,那条街上全是外事部门,西点这东西,不能少了外事部门的干部,当然,中国老百姓也不少,从职工房走过来,就是前海后海,你再看那边,地安门,学生、工人、干部,每天会有无数的人从这里上下班,这地理位置,不比你在江京找的差。”
良馨点头,“多亏了健康哥,否则我们自己来,一点头绪都找不着。”
“客气了,不说谢字。”
李健康穿过门面,走到后院的作坊,“烤箱都给你们安装到位了,现在民航从军队手上交到了各地方自己管理,虽说还是由我们航空食品一厂供应航空餐,但这块大蛋糕想分一杯羹的人可一点都不少,大年三十还还有有特地去上海挖走了饭店西点房的老师傅,来厂里找党委书记提供面包,幸好党委书记不管生产经营,话语权在我这,所以我们得尽快把这事定下来,免得夜长梦多。”
良馨道:“设备和原材料齐全的话,我们现在就开始做。”
“你们不累?”
“只是先做一批样品,不是直接批量生产,没关系。”
“那行,需要什么写份材料表给我,我从厂里立马给你调过来。”
良馨穿上了白大褂,戴上了白帽子,走进作坊车间。
夏霞和其他四名烈属同样穿戴好衣服,辅助良馨。
良馨着重选择了三款面包:豆沙面包、黄油小餐包和牛奶吐司。
“要不要再多做几样?”
夏霞将面粉过筛,“这几样不是很基础吗?我记得你做的果酱面包、蒜香法棍,核桃面包卷看起来都比这几个高档?”
良馨道:“果酱面包如果携带太多,在飞行中可能会因为气压问题造成泄露,无法以美观的状态送到乘客手中,蒜香法棍、核桃面包之类的面包,第一有可能会有乘客食物过敏,第二味道过于强烈刺激,会对乘客造成干扰,其次这几样面包体积都很大,飞机乘客舱对于所有物品都有尺寸重量规定,餐盘和餐桌也很窄小,选出的这三种面包,既符合全世界乘客口味,也更适合作为航空餐。”
四人恍然大悟。
韩彩霞忍不住道:“到底是大学生,搁一般人哪能想到这些。”
“其他大学生也想不到这一点。”
李健康笑道:“我们厂书记还一直念念不忘上海西点房做蒜蓉法棍,气味这个事确实值得重点考虑,民航分家后,各地方都在卯足了劲儿搞竞争,龙虾、牛排、茅台、烤鸭什么都往飞机上端,但我觉得,这样吃下去,不是一件好事。”
良馨看了一眼李健康,“健康哥,你也比一般人更有觉悟。”
“从小被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