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禾心想,她在家里当然没那么温柔,这是在客人家中,妹妹说了,他们得拿出好的服务态度。
“他们还是挺乖的。”林夏禾道,“你们快坐吧,我去端菜了。”
等林夏禾兄妹走后,周氏去喊婆母吃饭,同时夸道,“没想到乔家这样的小门户教养出来的孩子,说话做事都很有分寸。乔五姑娘口齿清晰,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四姑娘是个勤恳的,我有
瞧了一下,她是个眼里有活的人。”
“小门户怎么了?咱家也不是大富大贵人家。”王夫人不是势利的人,“她家人我都见过,也是一大家子,不过家里和睦,每个人都向着家里。这种人家不会差,加上有手艺,以后会越来越好。”
“是,母亲说得对。”周氏和婆母到了前厅,看到有个皮猴子伸手去拿鱼,急匆匆跑过去,“你个馋猫,不是说了,不能用手抓菜?”
今儿还有乔家人,不能让人看了笑话。
但王家的这些孩子们,早就被馋得肚子“咕咕”叫。
“娘,我饿了。”
“大伯母,我也好饿。这个鱼,还有红烧肉,都好香啊。”
“我们什么时候开饭?”
“饿也忍着,又不是不让你们吃。等家里长辈都坐下,你们才能坐,知道吗?”周氏对家中孩子严厉,她公爹走得早,夫君便是一家之长,所以她这个大嫂进门后,有时候也得教养几个小叔子。现在对小一辈,更不会松懈。
这时王家几兄弟从铺子回来,王闯刚进门,就闻到阵阵香味,“好香的鱼,今儿是哪位嫂嫂做饭,这么香?”
“是乔五姑娘来试菜。”周氏道。
“原来是乔五姑娘,我去看看!”王闯刚说完就跑去厨房,但被厨房辛辣的烟味呛得咳嗽,又退到门口。
林夏禾正好端着小炒牛肉出来,“刚炒了牛肉,这会厨房都是烟味,您是有什么事吗?”
“我来看看今日都有什么菜,没事,你先去吧,我等一会儿就好。”王闯说话时,伸着脖子往厨房里看。
乔绵绵在做水煮牛肉,牛肉只用过水煮到变色,便立马捞出来。
汤底早就熬好了,底下放了配菜,放上牛肉后,再淋上热油激出辣椒和花椒的香味。她以为是临安没有花椒,结果在王家厨房看到,正好用上。
最后一道荤菜是炸蒜香排骨,排骨已经加淀粉腌制过,等锅里油热,再一块块夹到锅里油炸。
不一会儿,排骨裹着脆壳跃出热油,金色的气泡还在滋滋作响。
热油炸出的蒜香翻涌而来,翻面后,呈现出好看的焦糖色。等所有排骨盛出来后,还要放在漏勺上控油,这个时间里,乔绵绵开始炒时蔬。
王家要摆席面,所以还得注意摆盘,乔绵绵用葫芦雕花,点缀上粉白色的小花,再把蒜香排骨整齐摆放进盘中。
“四姐,上菜。”乔绵绵把青菜也炒好了,另一个锅里还煮了酸辣山药汤,王家讲究一个实惠够吃,所以在制作上没有过于繁杂。都是以好吃和量为主,辅以好看的摆盘,便能让王家满意。
最后的酸辣汤,乔绵绵跟着端过去。
此时的前厅,只剩下筷子与碗的触碰声,还有孩子们大口吃饭的咀嚼声。
“王夫人,菜都齐了,您有什么不太满意的,或者要提的建议?”乔绵绵问。
王夫人刚夹了一块蒜香排骨,还没吃进嘴里,忙得摆手,“你先去吃饭,待会说。我儿说得没错,你做的菜真不错,特别好吃!”
乔绵绵听了心里高兴,知道王家人吃满意了,她带着四姐和大哥也去吃饭。
厨房里,乔绵绵很快吃饱了,“四姐,大哥,你们还记得今天做菜的步骤吗?”
乔家旺忙活一顿后,什么都忘了。
林夏禾还能记住一些,“绵绵,你真的太厉害了,周大姑教你的,你竟然都能记住。”
“也不全是周大姑教我,以前吃席的时候,我也会去和那些大厨聊天。你也知道,我过去不爱做事,就爱偷懒。”乔绵绵嘿嘿笑了下,算是给自己的本事多一些解释。
听到这话,林家旺抿了抿唇,“是大哥不够厉害,才要你那么辛苦。”家里为了他成亲后的住宅,忙上忙下,就连平日碗都不洗的五妹妹都忙碌起来。
“那我相信,大哥以后一定会很厉害的。你为人正直踏实,这就是你最大的好处。”乔绵绵真心夸到,她大哥确实不是个机灵的人,正因为如此,才更让人放心。
等王家人吃饱后,乔绵绵才过去和王夫人他们定下宴席的菜品。
“时间不多了,今儿要着手买菜备菜,有些菜,明日便要做起来。”乔绵绵一边说,王闯一边记,“王四哥,我说的,你都记下了吧?”
王闯说记下了,“我这就和哥哥们去准备,接下来拜托你了。”说着不忘和家里人讨夸,“娘,我就说乔五姑娘做菜不错,比大酒楼的还好吧?”
“是,托你的福,咱家人都有口福了。你看你的几个侄儿侄女,全都吃撑了,今日那个红烧肉确实香,肥而不腻,汤汁拌饭更是绝佳!”王夫人自己也吃了个九分饱,要不是边上大儿媳提醒,她可能还要吃一块排骨。
“您喜欢就好。”乔绵绵看天色不早,说好明日天亮就过来,便和王夫人告辞。
周氏让乔绵绵等等,她提着一个竹篮过来,“这是今年农户送来的柑橘,还有两包是松鹤楼的点心,接下来要拜托你们家了。”
点心是买菜时买的,周氏注重礼仪,不会让人空手回去。
乔绵绵说了句多谢,把竹篮递给大哥,三兄妹走出王家时,傍晚的微风卷起鬓角的发丝,带了一些些的暖意,很是舒服。
第31章 八宝饭
忙碌起来后,日子过得飞快,等乔绵绵走到巷子口,看到王家在搬东西,才意识到王家老二已经去入赘了。
“是绵绵你们啊,去哪了,最近怎么都不见你们人?”王寡妇笑呵呵地把手往围裙擦,“家里原来的床补了又补,现在二柱搬走,我买了一张新床。你们家人也多,我看你家生意好得很,打算啥时候换个大宅院?”
穷了那么多年,突然手里有了钱,王寡妇总是暗戳戳地和人炫耀,就想听人夸自己福气好。
乔绵绵装傻充愣,当作听不懂王寡妇的真实用意,“总会有换的时候,您去忙您的,我归家去了。”
“哎呀,你这姑娘就是勤快,一天到晚都想回家干活。”王寡妇还想说说自家的变化,乔绵绵却到了对面。
许家两个小孩正坐在家门口的石板上,他们爹娘出去干活没回来,许大虎便带着弟弟等在门口。
乔绵绵拿了两个柑橘分给他们,“大虎,你爹娘呢?”
“他们去河里洗手拉车了,让我和弟弟先回来,谢谢绵绵姐姐,我要一个就行,给弟弟吃。”许大虎今年七岁,因为爹娘帮人倒夜壶,附近小孩说他们身上有味,很少人和他们玩。
乔绵绵记忆力,这两小孩总是在家门口坐着,她对许家没什么印象,刚刚听三岁的许二龙说饿,又想摆脱王寡妇,才过来送柑橘。
“没事,你都拿着吧。”乔绵绵看许二龙生得白胖,眼睛黑溜溜的很可爱,伸手摸了摸,小孩儿还害羞,笑弯着眼睛躲到哥哥怀里。
乔绵绵回家时,爹娘都回来了。
闻到后厨传来饭香,乔绵绵心里有个不好的预感,转头去看祖母。
张氏无奈撇嘴,“你娘说你们出门辛苦,不想你们太累,今日她负责做饭。我觉得她说得也对,便没劝她了,待会能不能吃都吃饱,不能浪费粮食。”
尽管孙女做得好吃,但孙女不是家里的奴隶,总不能孙女天黑回来,都要等孙女来做饭。
“四姐,你们去歇会,我去看看娘做了什么。”乔绵绵不放心,还是去了后厨,“娘,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今日在王家怎么样,王家人好说话不?”林氏一边搅和着锅里的面条,见小女儿凑过来看,哼了一声,“你是不是怕我做得不好吃,特意来看看我煮什么?”
乔绵绵嘿嘿笑了下,“您怎么能这样想我?我是回来了,想来和您说一声。咦,今晚咱们吃面条啊。”
“是啊,我对自己的厨艺很清楚,今日好几个人来点菜,我都不敢接,只能说大厨不在。”林氏把烫好的面条盛出来,碗底放了一块猪油,再淋上卤肉的汤汁,搅拌搅拌,就可以吃了,“端出去吧,我再煮个鸡蛋汤,这几天你肯定忙得很,家里简单吃点就行。”
她温柔地拍拍小女儿的胳膊,再
去找鸡蛋。
“谢谢娘,您辛苦了。”乔绵绵笑呵呵地端着面条出去。
林氏心里甜滋滋的,感叹小女儿去鬼门关走一圈后,懂事多了。
想到王家很满意小女儿做的菜,林氏心里得意,她的女儿,可真有本事。
晚上吃得简单,一碗卤汤拌面,配上清清爽爽的蛋花汤,便是简简单单的一顿。
往后两日,乔绵绵几兄妹天刚亮就出门,连早饭都是在王家吃。
林氏收了陆昭的米,每天都去喊陆昭和青酒过来吃早饭。
不过青酒私下里会嘀咕两句,“乔夫人热情且好相处,就是她这个厨艺,比乔五姑娘差远了。这两日的早饭,番薯皮没削干净,酸菜还咸了。好想念乔五姑娘做的饭啊。”
他问了乔夫人,还得再过三天。这日子,可真漫长。
“再不行,也比你做的好。”陆昭吐槽完走快了点,不过他心里,也盼着日子快一点,他的嘴有点被养起来了。
而时间对于乔绵绵,过得非常快,两天从早到晚的备菜,再到最后一天的正席,她忙得脚不沾地。
前面的七道菜都上了,只剩下最后的一道八宝饭。
当蒸笼打开的瞬间,热气与香气瞬间扑面而来,碗倒扣后,糯米晶莹剔透般滑落在盘中,呈现出酱色的糖油光泽。
红枣、桂圆和莲子整齐地排成三个圈,糯香中裹着干果质朴的甜香,混着猪油的醇厚,最后淋上浅浅一层的桂花蜜。
乔绵绵用勺子试了下味道,糯米黏连拉丝,蜜糖的香甜中带着桂花的清香,吃起来不会浓腻,舌尖只残留少许的甜味。
坚果油香炸开,慢慢咬碎后,香味在舌尖蔓延开,让人想要继续品尝。
“可以了。”乔绵绵刚说完,林夏禾和乔家旺两兄弟能默契地抬下蒸笼,开始把碗倒扣,再倒上桂花蜜。
他们四个只用负责后厨做菜,洗菜有其他人,端菜也有王家请来的人负责。
当最后一道八宝饭送出厨房,端菜的人已经馋了许久。
“你说王家哪里请来的大厨,好生年轻,我都没见过?”
“我也不知道,但今天的菜真香啊,而且和大酒楼一样,也有雕花配菜,看着是色香味俱全。”
“我方才瞟了一眼,厨房里的都很年轻,想来那个最大的青年是大厨吧,另外两个小姑娘小得很,不可能有这种本事。”
“我也觉得,咱们快点去送菜,忙完后,我们也能尝一尝味道了。”
……
端菜的人一个个都饿了,吃席的人却非常满足地吃撑了。
今儿是正席,来的都是王家的亲朋好友,还有王闯的那些同窗。
他们吃了王家席面,全都在夸好。
正好王家和于家是相识,于夫人今日也带着女儿来用饭。
吃完最后一道八宝饭,王家在园子里搭了戏台,请了人来唱戏。于夫人趁着这个功夫,来找王夫人打听,“恭喜你了,可算是盼出头了。今日的席面比酒楼的还要好看和好吃,请的一定是很有名的大厨吧?”
王夫人看了眼于夫人身后亭亭玉立的姑娘,知道于夫人有在替于水清寻人家,她一开始以为于夫人看上小儿子来搭话,心里过了过,笑着道,“我请的大厨,现在还没什么名气,不过你也吃了,想来过不了多久,以后也会很有名气。”
“有这种厨艺,以后一定会好的。不知是哪家酒楼的大厨,以后我也去捧捧场。”于夫人道。
“不是酒楼的大厨,是街市上乔记食铺的乔五姑娘,我家老四很喜欢乔记的卤味,去吃了一次又一次。她带给我尝了后,我觉得不错,便请了乔五姑娘来掌勺。今日证明,我请的没错,你不知道是第几个来问我谁掌勺的了。”王夫人笑容满面,席面办得好,她有面子,往后说起来都开心。
于夫人没听说过乔记食铺,得知刚开业不久,心里记下了,打算之后去看看。若是可以,等女儿出嫁时,她也想请乔五姑娘来掌勺。
这时候的于夫人,以为乔五姑娘一定有些岁数,才会有那么好的厨艺。等她之后去乔记食铺寻人时,看到还未及笄的乔绵绵,那叫一个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