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老编辑的视角来看,结构布局合理,细节真实值得推敲。
作者应是个老文手,没有三五年的锻炼到不了这个程度。
玛格丽特疑惑地“啊”了一声,她茫然地摇头:“这当然是我自己写的了。”
普森眯表示质疑地继续皱眉,但从她脸上看不出一点撒谎的痕迹。
“你做什么工作的?以前写过什么?”
他还是不相信,伦敦已经发展到随便一个初学写作的女仆都能耳濡目染出这种水平了吗。
那他天天都见的那群人岂不是蠢货中的痴呆儿。
玛格丽特挠头,她在进门之前就想过会被各种方式和借口拒绝,但没想到会被问这种问题。
她简单地平复心情,告诉对方她在书房工作,替家里的夫人写信读报。
又说她时常写些短篇小故事,但没有发表过,这是第一次尝试长篇情节。
“我以上帝发誓,这上面的故事要是有一个字不是我想出来的,就让我死后直接下地狱。”玛格丽特补充道。
反正她不信上帝,这么说是最有效的。
普森的表情复杂起来,办公室里的人听见下地狱一词时纷纷看了过来,但又收回目光继续忙着做事。
他思考一阵,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了。
都发了这种毒誓,万一是真的呢?即便不是她写的,问题也不算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不过,普森不愿意表露出更多的赞赏,他认为这对后面的对话没有好处,于是板起脸来。
“如果这真是你写的,那么……故事还算不错。”
“不过,介于你是一个新手,那么它就来的有些不合时宜了。”
普森先生捻捻胡子,在玛格丽特不知道他接下来会说什么的时候,从桌子的夹层抽屉里拿出了一本文档。
“我要很抱歉的告诉你,这个故事我们不能收,这个季度的版物额度都已经用完了。”
他们出版社规模小,主编给了他们每人一个季度二十本长篇故事的签约指标。
超过这个指标就意味着超过出版预算,如果销量不能得到保证,也就会损失利润。
在季度初期,他和另一个副主编就已经低声下气求着手下合作过的小有名气的,更有销量保障的作家签完了大部分合同。
剩下四五本的额度,也早在前一个月就给了或许有潜质的长期供稿者。
但是,好不容易碰见一个故事令人醒神的,即便暂时合作不了也没必要白白错过。
他将文档中的文稿拿出来一些交给玛格丽特看。
“不过,你说你以前写过短故事,如果有意向的话,我这里有一份活儿你倒是可以做。”
玛格丽特接过纸张,这看起来是一份刊物企划案,拟定了新名为《万花筒》
上面贴着一些便签,她还瞥见旁边有份已经签好合同的作者名录,大约七八名。
她手上的这份纸清楚写了,初刊明年三月定稿出版,计划每期印八千册,主编不认识,副主编一栏写着普森。
这也正是今天有这么多人拿着故事来这里投稿的原因。
他们要签一批新的短篇故事做新刊物,这种合同通常就与帕特森爵士签的那种一样。
一周一篇,合约通常都是十周起步,也就是总共十个短篇。
对伦敦的小作家来说,如果被看中了,一合同期就能赚来整年的房租,所以即便机会渺茫也趋之若鹜。
玛格丽特只要有钱赚就行。
“我写,说说要求吧。”
天下没有白掉的馅儿饼,她知道这机会后头还有要求。
“当然了,当然有要求,你看过对面出版社做的‘二月花’吗?”
普森示意窗外,对面那威严且富丽堂皇的对家,他的眼中闪烁着更为复杂的情感。
“模仿,你要做的就是模仿他们,二月花上的什么题材的故事流行,你就模仿着写什么类型,总不会出错。”
普森似乎道出了他们这种小出版社生存的真谛,他没注意到玛格丽特脸上闪过的错愕,从桌子上拿出来《二月花》
翻出来几个作者,念给她听。
“这位,帕特森爵士,还有这位,多尔博先生,他们最近的连载真得看看,这选材……啧啧啧,可成了潮流。”
普森将故事册子展开,手指点着上面的文字,莫名恍惚,觉得她的风格与帕特森爵士的新故事有着一股同源的秾丽感。
“就模仿他!你若是也能写出这样悬疑风格的故事,仿得三分传神,我就按二十五镑十期的价格给你。”
玛格丽特看着他手指下自己亲手写出来的“假贵族疑案”无奈地抿起唇,犯了难。
只要三分像吗?倒比十分像还有难度呢。
……
第49章 二更
她心里算是有底了,想笑又不敢,只能同样将脸板起来。
“噢……这个,倒是没有问题,感谢您给我这次机会。”
二十五镑十篇是个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或者说八千册的发行量只能承担起这个价格。
玛格丽特十分清醒,且还知道自己姓什么。
这是现实世界,不是晋江爽文里的鬼畜桥段,并非随便写个啥都能拳打莎翁。
这年头,想在这个圈子混需要天时地利。
二月花那些故事的成功,一半归功她的内容,还有一半归功帕特森爵士以前积累的口碑基础。
她明白,正是因为两者结合,才有了现在的水花。
而自己呢,长板太长,短板太短,初出茅庐就锋芒毕露不是好事,最好循序渐进的让大家接受。
想了半天,最后玛格丽特决定安慰自己,二十五就二十五,总比一毛钱都赚不到要好。
“是的,先回去写两篇试稿吧,我先给你留个位置,如果试稿能过关,那么就签合同。”
“对了,你是哪里人?不是常住伦敦的吧?如果要寄信,记得在明年三月份之前寄来。”
普森先生已经在她出神的间隙写好了一张便条,上面有他的私人信址。
“还有,不要寄出版社的地址。”
那都是实在没稿之后才会想起来翻的地方,往常垫桌脚都嫌多。
“这是我的私人信址,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有没有担保人?”
他好心提示。
“如果要签合同,你得有担保人的介绍信,等合同签完,会计会给你寄汇票,记得在一个月去银行内兑换。”
未婚的女性如果要签合同,都需要一位担保人,请律师出具担保信什么的也行。
玛格丽特点头,将他的信址收起来装进口金包,告知她的姓名。
“我叫玛格丽特.巴伯,至多一个月内,我会把试稿发来。”
她说罢,收起《玛德娜夫人》的开篇,欲走又抬头。
“普森先生,假如我的试稿通过了,签了合约,明年您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出版这本书?”
普森先生双手抱臂:“年轻人,不要太心急,这事得一步一步来,看看明年三月后的反响吧。”
他话虽如此,却已经计划好了,要是她的短文有水平,反响不错。
明年就试着把《玛德娜夫人》印几百册出来试试。
只有续订量能超过一千册的人,才配跟他谈条件。
玛格丽特朝他点头示意,浑身轻松地开门走了出去。
她来到等候厅里,脸上掩藏不住的愉悦,让临座几个来试稿的都隐隐投来视线。
这次的谈话大约花费了二十多分钟的时间,玛格丽特跨出门去,就听见了道路远处传来的十一下钟声。
快到约定的时间了,她不再浪费,在街头拦了一辆公交马车,报上了与罗茜汇合的地点,便交钱坐下。
这公交马车里挤着其他乘客,是个抱着孙女的老妇人,她戴着一顶花边小帽,手指上带着一只细细的金戒指。
一看便知道是这附近做小生意的人,衣服裙子上还有一股淡淡的皮革和鞋油的味道,闻着像是皮鞋店的。
她的孙女年龄颇小,有些调皮,在车里乱摸,还扯着玛格丽特的衣角不撒手。
“小茉莉,你可不要看见一个漂亮姑娘就往上扑啊!”
玛格丽特出门在外很谨慎,忙说没关系。
这位老妇人笑道:“你是约克人?”
长时间待在一个地方,口音会静悄悄的产生变化,把一个人的属性暴露无遗。
玛格丽特笑了,点头说是。
那老妇人忽然来了兴致:“我也是约克人,你是哪个镇的?”
玛格丽特随便扯了一个隔壁镇的地方。
“啊,我知道那儿,离我家乡镇上不远,你是来伦敦做工的吗?”
老妇人看着她穿着打扮,像是未婚,还找到了正经工作,便热络起来,盘问了许多。
知人知面不知心,玛格丽特怕遇到坏人,就随便扯了几句假话。
还说她靠亲戚介绍在出版社做勤杂工,目前住在亲戚家。
意思是她在伦敦有熟人。
“啊,你接下来是打算找住处吗?”
玛格丽特回过神,想起这一宗,她还真得打听打听伦敦租房子的价格,从这老妇人这打听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