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到ICU门口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源源0123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94 KB   上传时间:2025-07-21 15:33:36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都是等医生通知,医生是要看各项身体指标吧。”

  “我爸爸插管也有几天了,医生说找到病毒了,正在做相应的治疗,目前情况有好转。”女人微笑着说,看得出来,旁边的老太太心情也很好。

  “那太好了,估计等医生观察几天,指标达到要求,情况稳定了就可以拔了。”陈落也是由衷地替她们高兴。

  接下来,她们又仔细询问了,18床拔管后的情况,陈落把医生说的都说了一遍,她们听到拔管后基本一周就可以出院,特别开心,感觉曙光就在前面了,对陈落表达了感谢后离开。

  陈落也盼望这个15床的病人能快快的好起来。在ICU能听到一个好消息真是挺不容易的。

  下午六点多,便宜大闺女晓星来电话了,很亲热的跟陈落聊了好一会,感觉孩子似乎比以前开朗了,估计也是陈落有些话唠,看妈妈这么能说,孩子也开心,话也慢慢的多了起来。记忆里以前晓星给妈妈打电话也没有这么频繁。陈落也跟她说了以后每周六或周日都能回去一天,晓星特别开心。

  聊着聊着,陈落问到了晓星的学习上有什么困难,晓星说:“妈妈,我现在就是数学成绩总是提高不了,总有几道大题不会做,每次考完,老师把不会做的题讲明白了,但是第二次见了还是不会。”

  陈落一听就知道问题了,她自己当年考上985,是理科生,大一学高数,因为刚上大学一下子解放了,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别的科目可以糊弄,临时抱佛脚也能考个差不多,但高数糊弄不了,勉强及格。然后考研,考研时虽然考的管理方向,但还是要考高数和线性代数,考研那高数可一点都不能马虎,想混是混不过去的,她就又全部重新学了一遍。通过那次自学,她终于学明白了高数,觉得整个人都通透了。

  她很想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告诉晓星,但又与人设不符,想了想,还是好为人师的毛病占了上风,于是想了个招,说:“晓星啊,妈妈上次看了一个视频,是关于学数学的,不知道对不对,我给你说说啊,你觉得对呢,你就听听,不对就不听,行吗?”

  “好啊,妈妈,你说吧。”

  “你要会复盘和总结,每次不会的题,老师讲完了,你要把这道题记下来,然后隔几天再做一次。你要把每周作业不会的题和错题集中一下,每周末找个时间必须自己重新做一下,然后一定要整理这些题,看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规律,是否存在什么关系。

  比如,是不是同一类题,换了个方式提问?还是另一类题的变形?你可以试着总结一下,打个比方,假如你经常在函数问题上卡壳,那么函数一共会出几类题?你把这几类题都总结出来,每一类题会有几种变形?然后把相应的解法都吃透了,那么函数对你就不是问题了。”

  陈落说完,晓星那边沉默了几秒没说话。

  陈落有点惴惴不安的,觉得自己十几年前的的理论是不是已经过时了,说:“这是一个数学老师发的短视频,我背下来的,你觉得有用吗?”

  “妈妈,我觉得挺有道理的,我回去就按这个方法试试。”晓星高兴地说:“妈妈,你记性真好啊。”

  “那是,我记性一直都挺好的。”陈落又开始骄傲上了。

  “妈妈,你把那个老师推给我吧,我看看他还说了什么。”

  “啊?那我没收藏。”陈落有点惊慌。

  “那老师叫什么名字?”

  “……我忘了。”刚说完记性好的某人有点被自己打脸。

  “好吧。”感觉到对面有点尴尬,善良的晓星没有继续说什么。

  “我下次再刷到就马上推给你。”陈落强力挽尊,然后说:“那就这样啦,赶紧学习去吧,记得好好吃饭。”说完就飞快的挂了电话。

  她在想,晓星在那边肯定在偷偷笑。

  这时,3床的女人对陈落说:“我也是这么给我女儿教数学的。”

  陈落就开始跟她聊天,才知道她也是985硕士毕业,是南方的一所985,怪不得陈落总觉得两人有相似之处呢,除了家庭情况,连学历背景都一样。不过自己现在只是一个初中文化的护工,唉,没法比啊。

  女人有自己的工作,但不是很忙,因为年龄也大了,在公司呆的久,也是管理人员了,所以也没有考勤这一说法,每年带队完成业绩就行。她手下的团队个人能力都比较强,也都在一起十多年了,彼此很信任,知道领导的父亲在ICU,没啥特别的大事都不打扰她,尽量自己解决。

  她很想念自己的两个女儿,已经十几天没见了,也经常通电话,以前女儿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她来管,现在都只能全靠自己了。虽然老公算是很顾家了,基本不出去应酬,但工作特别忙,经常加班,每天能8点以前回家就不错了。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现在90%的孩子生活和学习都是靠妈妈。

  妈妈们即使上班也能抽出来时间去照顾孩子,接送孩子、给孩子做饭还加上给孩子辅导作业,但能做到这些的爸爸凤毛麟角。

  绝大多数的爸爸都忙于工作,忙于应酬,感觉他们的事情都是万分的重要,比家庭和孩子都重要得多,彷佛离开了他们一天,天上有颗卫星就停止工作了。

  陈落特别特别爱她的爸爸,她的爸爸也特别特别的爱她,但是她也得承认在她的学习和生活上,她的妈妈付出时间和精力更多一些。

第15章 12月20日

  第二天早上8点多,陈落去听医生讲18床病情,旁边不远处是15床的主治医生正在给15床的老太太讲她老伴的病情,她女儿可能去卫生间了正好没在身边。

  这个ICU里有好几个主治医生,每个医生负责几个床的病人。每个主治医生都带一个医疗小组,医疗小组由几个年轻的医生组成。

  负责15床的医生是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医生,40岁左右,有很重的川字眉,看起来有些严肃。

  负责18床的则是以前负责9床的医生,算是熟人了,个子不高,也是40多岁,看来ICU的医生都是年富力强型。

  不过确实年龄大的不适合,据陈落所见,ICU的这些医生真是太累了,每天都加班,经常晚上12点还在医院,早上6点又出现了。

  医生给陈落说,拔完管后18床病人目前情况稳定,而且指标在持续向好。

  陈落听到真是高兴。

  陈落刚问了一个问题:“医生,病人一开始进食的话,能吃点什么呀?”陈落想如果要是能喝鸡汤,老太太就可以提前准备买鸡了,老太太有点事干估计心情也好。按医生说的节奏,也就是还有一两天就可以不用鼻饲了。

  医生还没来及回答,旁边突然传来一声响声,把陈落吓了一跳,看到是15床的家属那个老太太倒下了。

  俩医生都吓坏了,赶紧都围上去。陈落也赶紧过去。

  一看,还好,老太太没晕倒,估计晕倒了就得做人工呼吸了。

  老太太人醒着,就是腿软了,直接瘫在了地上,然后开始大哭。

  医生想扶她起来,扶不动,老太太虽然个子不高,但是很胖,她坚持不起来,确实很难拉起来。

  陈落就听见医生劝说:“阿姨,叔叔的肾目前是出了一些问题,但是,肾病从来都不是致命病,它不是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您也别太在意这个。”

  老太太说:“都不排尿了还不严重啊,还要做透析,呜呜……..”

  对普通人来说,肾病、透析感觉都是绝症的一种。现在这种情况再加上肾衰竭,那还能有好吗?

  这时,老太太的女儿跑过来了,正好她儿子也来了,估计正好来换班,今天是儿子值守。

  两人一起去扶老人,边扶边焦急的问医生:“医生,医生,我爸爸怎么了?”

  医生说:“病人从前天起尿量开始减少,昨天一天都没有排尿,从指标上看,肾功能出现了问题,现在人已经开始肿了。我们建议是做透析,我们需要用机器把身体里的液体抽出来。如果你们同意的话,来签个字。”

  就见那一对儿女呆在那里,都忘了扶母亲,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眼神里都是一样的惶恐和惊惧,都忘了难过。

  母亲这时坐在地上低低地哭泣着。

  医生看到他们的情况,赶紧又接着说:“在我们看来,肾上的问题不会致命,不是大问题,只要能解决他肺上的问题,再去治肾就行。”

  这句话给了这家人一些安慰。

  又能怎么样呢?两人说商量一下,然后扶起伤心的老母亲回到椅子上。

  三个人坐在那里没人吭声,看到老母亲拿手绢擦眼泪,女儿安慰妈妈说:“妈,医生说了,肾病不要紧,现在得肾病的人可多了,人家能活好多年呢。”

  陈落也没心情接着问医生问题了,跟这件事相比,她的问题都是那么的不值一提。

  陈落回到了座位。

  唉,她想,这家人商量到最后,肯定还是签字同意,这真的没选择。

  又是一次过山车。

  昨天这家人还在畅想拔管,还在畅想拔完管多久可以出院,今天就得到了肾脏开始衰竭的消息。

  陈落觉得自己的心脏仿佛都在这一次次的高低起落中变得坚硬。

  上次张医生的妈妈病情的转折让陈落失落的了很久才适应过来,而这次陈落虽然震惊,但好像一下子就接受了。

  在ICU,或者说在医院,病情反复可能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看来自己看护的18床病人能够顺利拔管,主要归功于年轻。只有40多岁,算是身强力壮的,各个器官也都在壮年,底子好,恢复快。

  这些70多岁老人,各个器官都已经开始老化,大剂量的抗生素打进去,对年迈的肾脏、肝脏以及心脏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如果本身就有基础病,那真是凶多吉少。

  这一刻,陈落更深刻的理解了张医生的做法。他果断地拒绝插管,因为他清楚的意识到,他经过多次化疗、身体千疮百孔的母亲根本挺不过去这一关。于是他做出了理智的选择。

  那普通人呢?能这么理性的让ICU的亲人放弃治疗出院吗?

  过了几分钟,医生叫了3床,陈落看到3床的女儿和母亲起身的时候,动作完全没有以前的积极,有点小心惶恐、磨磨蹭蹭,甚至还故意放缓了脚步,似乎担心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

  陈落想起昨天3床的女儿跟她说,医生说ECMO还需要适应期,有的病人接上后,出现排异或者其他反应,可能一下子就没了。估计她们就在担心这个,尤其是看到15床的情况,更是害怕听到不好的消息。

  不过好像还不错,她们很快就回来了,两个人表情都比较轻松。

  一回来,3床的女儿就跟陈落说:“医生说,我爸上了ECMO后还挺稳定,有些指标有所回升。“

  看得出来,她们心情又立刻好了起来。

  在这里,每个家属得到好消息,都很急于跟人分享。哪怕这个好消息只是暂时的,哪怕这个好消息是那么微不足道。

  只要病人有一点点进步,都特别想跟全世界宣布。

  只是在这里要挑选好分享的对象,要么就得找病情也有好转的,要么就得找像陈落这种不是家属的。

  否则你跟一个家人快不行了的家属说你家人越来越好了,人家都伤心欲绝了,你在那里得意而开心,这就是纯粹找打了。

  陈落在这里是被分享消息最多的人,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大家都把陈落看成了一个第三方,既不是医生也不是病人家属。不用担心自己的坏消息影响她的心情,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好心情刺激到她。

  陈落是这里一个单独的存在,就像一个树洞,倾听和感受着来自各个家属的痛苦与喜悦。

  听到3床的分享,陈落高兴地说:“真好啊,会越来越好的。”

  “是的,肯定会。”像是在为自己打气,那个女人很笃定地说。

  ICU床的病人在被病毒折磨,而门外的家属们心灵上又何尝不是经受着折磨?

  这真是一个修行啊。

  在经历无数次失望和哭泣后,但还要永远保持希望和乐观。

  不出陈落所料,不到一个小时,15床的家属就找医生,说同意了给老爷子进行肾透析。不同意也不行啊,老爷子无法排尿,人都肿了,一直憋着不是个事啊。

  下午朱阿姨来看了自己的女儿,心情很好的出来,说感觉女儿又好了一点。

  陈落也心情很好的恭喜朱阿姨。

  6点多,陈落又接到了晓星的电话。两人说了有30分钟,在陈落的催促下晓星才放下手机。

  陈落感觉自己这个大闺女怎么话越来越多了,从原主的记忆看以前不这样啊。以前原主和女儿聊天,都是互相关心一下生活和学习,两分钟就挂断电话了。

  现在怎么越来越能聊了,从学习生活到好朋友,还有班里的八卦,甚至还有现在的男团女团。

  陈落在反思是不是因为上次晓星说某个男团,她好奇去搜了一下这个男团的照片,然后第二次说起来的时候,她就评论了一下这个男团里面哪个长得好,哪个长的不行,还有就是她总是好奇的问晓星班里有没有谈恋爱的,有没有啥八卦,晓星每次给她稍微开个头,陈落就激动得不行,不停地追问,看来源头还是在陈落这里。

  陈落不得不感叹现在高中生的生活还是很丰富多彩啊,虽然距离她上高中只隔了十几年,但真的比她那会知道的多多了。

  信息爆炸的时代,就没有她们不知道的。

  晚上10点多,陈落刚有些睡意,突然一阵响动,有人被紧急送进ICU,陈落坐起来看了看。

  病人被推进去后,留在门外的家属是一对父女,父亲看起来60多岁,比较瘦,很干练,女儿很年轻,看起来不到30岁,肤色是那种很健康的小麦色,穿着一身运动装,不瘦但很匀称,一看就是经常运动的,活力四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4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到ICU门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