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到ICU门口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源源0123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94 KB   上传时间:2025-07-21 15:33:36

  陈落听到父亲对女儿说:“我回家休息,你今天值班,明早我来换你。”

  女儿很平淡的说:“好的,爸爸你好好回去睡觉,我妈有啥事我会给你打电话。”

  两个人没有特别哀伤的表情,女儿也没有哭哭啼啼。两个人的对话也没有任何的语气波动,很平淡,就像日常的对话。

  陈落觉得很奇怪,但大晚上的,陈落觉得还是保证睡眠最重要,决定把好奇心捂好,明早再说。

  陈落还是睡在椅子上,主要是她发现租的床的卫生状况真的很堪忧,不知道有多少人睡过。

  她感觉还不如睡在椅子上,把被子铺的舒服一些,陈落晚上也不爱翻身,所以就凑活着吧。

第16章 12月21日(上)

  第二天,6点多,大家陆陆续续醒来了。

  ICU门口又恢复了嘈杂的样子。有人去洗漱,有人收拾床铺,有人买的饭回来吃。

  陈落把自己收拾利落,下楼去吃了早餐。陈落今天吃了牛肉饼和豆浆。感觉医院周围的小吃都吃了几遍了,都不知道该吃啥了。

  陈落回来顺路到旁边的大药房,买了一瓶最便宜的复合维生素和钙片。感觉每天都在医院旁边随便买点吃,包子馄饨肉饼油条豆浆粥,就这几种每天三顿轮流吃,营养还是不能保证,还是来点药片吧。

  回到ICU门口,刚7点多,医生还没开始通告病情。

  陈落就看见昨晚送老伴进来的那个父亲来了,给女儿带了早餐,两人正在吃饭,边吃饭便说说笑笑。

  说实话这种欢快的场景在ICU门口很少见,毕竟亲人在ICU里,还没有好消息传来,家属很少有能这样的,旁边不少人都看了过来。

  吴姐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了,走上前去问:“你们家谁在里面啊?”

  那个女儿回答说:“我妈。”

  “是什么病啊,不要紧吧?”吴姐接着问。

  “心衰。”女儿边吃边说。

  吴姐听到这个病情,又看到女儿又开始跟她爸爸说笑了,往常这种时候,吴姐就该劝慰人了,结果人家没当回事还照旧嘻嘻哈哈的,这把吴姐噎了一下,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吴姐也不好意思打扰人家父女吃饭,只好悻悻的离开,坐到陈落身边。

  吴姐小声的对陈落说:“这父女俩可真行,病人都心衰进了ICU了,这都还不当一回事,高高兴兴的。你说这当爹的对老伴没感情,怎么女儿也这样?”

  陈落也小声地说:“不一定是怎么回事呢,回头多了解一些再说吧。”

  互联网时代,教会陈落的第一个道理就是:让子弹飞一会吧。

  这年头翻转的事情还少吗?耳听为虚,眼见也不一定为实。

  多少人看个视频,然后在底下各种评论辱骂,结果没两天就反转,然后一堆人被打脸,又开始道歉。有时候翻一次还不够,还来回反转,跟个连续剧似的,让旁观群众瞠目结舌,欲罢不能。

  尤其陈落做人事工作,刚入职时,前辈就让她多观察,多看少说。做这个工作对一个人的评价就要尤其慎重,随便根据一句话或者一件事去给一个人下定论就很容易出错。

  今天没有什么大变化的病人医生11点多才通告病情。

  陈落看护的18床,情况一切良好,一直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医生通知后天可以尝试吃点流食了。陈落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朱阿姨,让她根据医嘱熬点小米粥或者蔬菜粥,要用破壁机打细一点,最好一开始只喝上面的米油。

  3床的女儿看起来也还好,她爸爸病情稳定,目前没有恶化,但也没有什么变好的消息。

  听完病情,家属们就陆陆续续的出去吃饭了。

  陈落吃完饭回来时,看见3床的女儿一个人坐在那里,她妈妈应该是去休息了,女儿坐在那里看手机,不知道看到什么了,突然有点泪目,拿出纸巾来擦擦眼睛。

  陈落坐在她旁边没说话。她过来时扫了一眼,看到的是那个女儿在看她以前和父亲的微信聊天记录。

  这时旁边那个和女儿一起昨晚送老婆进ICU的大叔说话了:“你们家谁在里面啊?”他问3床的女儿。

  3床的女儿愣了一下,才意识到是在问她,稳定了一下情绪说:“我爸爸。”

  这位大叔不仅心态稳定,看起来是个很爱说话的,她女儿应该是回去休息了,还没过来,他接着问:“你爸爸怎么了?”

  陈落想,估计这个女人又要难过了,这种问题就像在伤口上撒盐,让人一次次的重复着受伤,总是回忆那些最不想回忆的事。

  果然3床的女儿眼圈就有点红了,但还是好脾气的回答:“我爸白肺了,现在插了管,前天又上了ECMO。”

  大叔一听,很淡定地说:“别这么伤心,这都是命,尽力了就行,真没必要难过。”

  3床的女儿没吭声,陈落心里吐槽:这老头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说不难过就不难过啊,自己的亲人危在旦夕,难过没必要就可以不难过吗?这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吗?

  陈落心想这老头真不着调,净说些没用的,不过他们家心态倒是控制得挺好,父女俩都跟没事人一样。估计3床的女儿也觉得没啥可跟这老头说的,就没接话。

  老头接着说:“我已经快70岁了,我就跟我女儿说,生老病死都是人之常情,尽力了就没有遗憾,没啥可伤心难过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我如果没了,我就希望我女儿能开开心心的送我走,别哭哭啼啼的,她难过我也闹心。”

  看这老头确实也是好心,3床的女儿回应说:“唉,我明白您说的意思。但是我爸身体特别好,我真的就想着让他进医院调理一下,我没想到会这样,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给他插了管,如果我爸真的就这样没了,我连他最后一面也见不上,他连一句话都没留下来。”

  说完,3床的女儿眼泪就有点控制不住,声音也有点哽咽。陈落在她身边,眼圈也有点湿润了。

  老头一听,说了一句:“姑娘啊,你这么想,万一你爸没了,你就当你爸出车祸了。”

  啥?!陈落激灵了一下,差点没忍住惊呼出声,心里想,还能这么劝人。

  3床的女儿也愣住了,抬起头呆呆地看着那个老头。

  “真的,你就这么想,你就权当他出车祸了,那样你心里就会好受一些。你现在试试。”老头接着劝。

  陈落自己也试着代入了一下。看得出来,3床的女儿也在思考代入这个事。

  试完,陈落惊着了,别说,还真的会好一些。她看了看3床的女儿,看见她的眼神也是那种有点震惊,估计也发现这么想真的会缓解情绪。

  是什么原因呢?陈落思索着。

  想了一会,陈落觉得原因是这样的:如果是因为车祸而亡,好像所有责任就成了别人的了,你同样会伤心难过,你还会有恨意,而不会有自责。因为死亡跟病情无关,与照料无关,与经济条件无关,跟自己的所有决定也无关。

  但,话说回来了,这只是假设啊,实际也不是车祸啊。

  这位大叔继续声情并茂地劝说,陈落和3床的女儿呆呆的听着,这时,大叔的女儿过来了。

  大叔的女儿笑眯眯的对3床的女儿说:“你爸的主治医生我刚才看到了,就是上次给我妈治病的那个医生,那个医生很厉害的,你放心,他给你爸治病,你爸好转的几率会大一倍。”

  “真的吗?他那么厉害?他给你妈治的很好吗?”3床的女儿一下子激动了,感觉有点抓住救命稻草般的着急的问。

  “是的,我妈上次在里面就呆了一晚上就转到普通病房了。”女儿依旧是满脸的笑容,完全看不出来妈妈还在ICU里抢救。

  陈落忍不住问:“你妈妈以前也进了ICU呀?”

  女孩笑着说:“我妈第一次心衰进ICU是5年前了,每年都得进几次ICU,今年这就已经是第4次来这里了。所以,我们都坦然面对了,尽到全力就好,没必要太难过,虽然我妈还年轻,才60岁,但她这个病就是这样,即使她离开了,我们也都有心理准备。”

  陈落看着女儿的笑容,心里想,原来是这样。想她妈妈第一次进ICU时,她肯定也是难过哭泣,但随着一次次的重复,眼泪估计也流干了,后来次数多了就成了一种习惯。

  每次她的妈妈一出事,就往ICU送,然后就是等待医生的通知,这么多年都还不错,每次都转危为安,顺利的转入普通病房。

  要是每次都为这个事哭泣难过,那估计谁也做不到。一年好几次,神经都被锻炼的极为粗大。

  习惯真是一个很可怕的事。

  原本无比重大的事,本来可能让你万念俱灰悲痛欲绝,或者激情四射热情洋溢,或者激动万分难以自持,但事情一旦不停的发生,成为习惯,这些情绪都会被消磨掉,你的内心波动会越来越小,然后会变得麻木,会变得平静的接受一切。

  在听了这对父女的情况之后,大家看着他们俩一直在说说笑笑,大家也都能理解了。

  除了次数多了,能够坦然面对之外,过往的经历也让他们培养出了乐观的情绪。他们对病人后面的情况充满信心。

  这种自信似乎也感染到了周围的人。起码3床的女儿情绪明显缓和了,不像以往那么紧绷了。可能女孩口中主治医生的过往履历也让她增强了信心。

  下午朱阿姨来了,絮絮叨叨的跟陈落说,自己买了老母鸡,准备过两天给女儿炖鸡汤补补,说这个周末,女婿也会来看女儿。

  陈落挺为她高兴的,女儿从病危进ICU,经历转院插管,从昏迷人事不知,到现在慢慢的恢复了健康,即将出院,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事更开心的了。

  探视完病人后,朱阿姨开开心心的走了,准备明天带着打磨细碎的蔬菜粥中午之前过来,给女儿送饭,明天中午女儿就可以拔掉鼻饲,尝试自己进食了。

第17章 12月21日(下)

  ICU的探视因为每次只能进去一位,15床每次探视都是轮流进去的。今天是女儿先进去,出来后也没说话就默默的把防护服脱下来给自己的妈妈穿上,她自己就站在门口靠在墙上,双眼无神的等着妈妈出来。

  探视时间结束,陈落看到女儿扶着妈妈走出来,两人脸上愁云惨淡,这个从军队退役的老爷子已经做上透析了,身上又多插了很多管,着实令人心情不好。

  不久又出现了另一个雪上加霜的事情:医生说需要输血,但是因为用量比较大,医院没有那么多额度,只能家属自己想办法。

  目前唯一的方法是家属献血,献多少可以输多少,如果老爷子需要输血浆的话,则兑换比例更低。

  儿子女儿女婿三人去献血了,老太太超龄,不允许献血,她坐在椅子上等孩子们回来。

  过了一会了,女儿回来了,说正好生理期,不能献血,等过几天才行。其他两人都合格,每人最多献400毫升,加起来也就800毫升,也就是老爷子一天的用量。这也不能天天去献血啊。献血要求至少间隔6个月,那老爷子第二天输血又该怎么办呢。

  医生也说了,他会尽力给老爷子申请血液,能争取多少是多少,只能尽力争取,但不够也没办法,有多少输多少吧。

  现在全国血库都紧张,这个是事实。医院里有大量需要输血的病人,但献血的人又没那么多。

  陈落看到他们开始打电话给亲朋好友,让身体条件允许的来医院献血。高血压、糖尿病、肝炎、心脏病、高血脂等等之类的都属于不能献血的,现在身体没有这种基础病的人很少。找来找去也就凑了5个人,还要从外县赶过来,血液是否合格还需要检测,即使全部合格也无异于杯水车薪。

  那一家人既痛苦又茫然不知所措,感觉遇到了一个完全无解的难题,都不知道该怎么寻求帮助。

  15床的老太太嘴唇颤抖着,浑浊的眼睛充满绝望。

  周围其他的家属们不敢往那边看去,也都不吭声,自己的亲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得输血,肯定得先紧着自己的亲人,谁也不可能去给别人献血,所以尽量减少眼神的对视。

  陈落看着老太太绝望的眼神,坐不住了。

  她上辈子没献过血。她每次看到去义务献血的人都很崇拜,她觉得那些人很大公无私,是平凡时代的英雄。但她一直也没想过要去献血,因为她总听人说献血很伤身体,献一次血要养很久,她每次看到献血车就望而却步了。

  可能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崇拜英雄,但自己明明也很容易成为英雄,但却因为自私、怯懦,或者其他的原因永远都走不出那一步。

  这次她看到老太太和她的儿子女儿,被突如其来的打击一下子击垮了,陈落的心像被什么揪着,有些窒息的感觉,她相信,像他们这种血液不足的情况肯定不在少数,肯定有不少的人的逝去或多或少的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血液供应。

  她走上前去,对老太太说:“阿姨,我下去测试一下,如果合格,我可以给叔叔献血。”

  老太太眼泪一下子出来了,握住陈落的手,半天说不出话来。

  陈落感觉到老太太的手有些颤抖,但很用力,她哽咽着说:“谢谢你,孩子,谢谢你,谢谢你。”

  此时此刻,除了谢谢,老太太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她的心情。

  陈落说:“阿姨,没事,我还年轻,叔叔正是要紧的时候,我们多输一点血,叔叔就会好的快一些。”

  老太太看着陈落,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唉,其实我觉得,可能我老头子,他挺不过这一关了,刚才我进去看他,他身上插着管子,脸色很黄,我握着他的手,他的手特别凉。我觉得,我觉得……”老太太沙哑的嗓音哽咽的说不下去了。

  陈落赶紧说:“阿姨,医生都没说有问题,你别自己瞎想。”

  老太太缓了一阵,这时她女儿,用手擦着眼镜下的泪水,慢慢的说:“我爸妈结婚50年了,他们都没怎么吵过架,感情特别好。”

  老太太接着说:“他身体很好,我身体不好,他一直照顾我,我一直以为我会走到他前面,我真没想到——。所以,闺女,我特别想救活他,我特别想他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4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到ICU门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