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落坐在椅子上平复着自己的情绪。
太不容易了。
也许这一个指标的回升并不代表什么,没准明天又会跌落,但是这时候的每个好消息都是那么珍贵,像是给了家属一剂强心针。
家属们一直走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灰色通道里,前路一片迷茫,周围尽是凄凉,身边有人不时的倒下,随时告诉他们此路不通。这个好消息就像在前面给他们点亮了一盏灯光。这不仅仅是一盏灯,而是前方的希望。即使这盏灯可能会再灭掉,但它起码曾经亮过,曾经给予了人们极大的喜悦和信心。
第34章 12月29日
今天早上所有家属见完医生后,还有一个消息,姐妹俩同意给爸爸插管了。
陈落心一沉,唉,又是一个。
11点多,朱阿姨来了,满脸压抑不住的喜悦,拎着保温桶和餐盒。女儿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好,出院在即,她也终于可以回家了,不用再借住在亲戚家了,这些好消息让她走路都是一阵风。从轻快的脚步声就能看出她的好心情,只是在ICU这里,她不能过于外露,毕竟大部分人都还愁云惨淡。
朱阿姨把饭菜给了护士,来到陈落身边坐下。
陈落问她:“朱阿姨,您今天给大姐做的什么呀?”
朱阿姨笑着说:“我炖了鸡汤,又给包了包子。”
“哇,什么馅的包子呀?”陈落馋虫瞬间被勾起来了,她好久没吃过包子了。
朱阿姨说:“我包的豆腐粉条的,我们家闺女就爱吃这个,但是以前我做这个要放很多辣椒,今天没放辣椒,加了葱花和一点点胡椒粉。”
陈落一听,顿时感觉口水都要下来了。这馅料也是她喜欢的,不过她不喜欢卤水豆腐,其他豆腐做的她都喜欢。
而且粉条简直是包子馅饼的馅料百搭,无论是韭菜鸡蛋,还是萝卜豆腐,放点粉条都很好吃。
朱阿姨看到陈落两眼放光那副馋样,笑着说:“早知道你喜欢吃,我就多带几个了,这样吧,明天我给你带几个。”
陈落有点不好意思,讪讪地说:“不用啦,朱阿姨,您千万别给我带,我今天中午就出去吃包子。”
朱阿姨忍不住笑了:“你啊,真像个小孩子,想吃的就必须马上吃到呀?”
“对对!”陈落狠狠的点头说。
陈落和朱阿姨又聊了几句,就匆匆出去吃饭了。
陈落找到了一家包子店,可惜的是,是个路边小门脸,没有坐的地方,每个人都是拿了就走,陈落还需要再找一个地方,点一些汤汤水水的坐下吃。
这么小的包子店,居然有十几个品种,看着陈落眼花缭乱,这么多品种陈落也没看到熟悉的猪肉大葱、素三鲜之类的,大多都是虾仁油菜、梅干菜猪肉等等陈落没怎么吃过的。陈落哪种都想尝尝,直接开始选择困难症了。
这里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每种买一个,要是那种正宗的包子馆,那至少每一样得买三个。陈落这饭量在那种包子馆只能吃一种了。
最后,陈落困难的选了麻辣粉条、虾仁三鲜、茄子尖椒各一个。
拎着包子,陈落直接进了最近的一家小饭馆,要了一碗馄饨。迫不及待地开始把包子往嘴里塞。她喜欢烫的,尤其刚出锅的,认为这是包子最美味的时刻,这是最佳赏味期,越往后温度降一度美味就减一分。
狼吞虎咽的吃完三个包子,陈落突然发现已经差不多饱了,这时馄饨还没上桌……
陈落最后扶着肚子走进了医院,有点后悔不应该硬撑着把馄饨吃完。要是以前的陈落估计早就剩下了,但是结合了这个陈洛的记忆,她就觉得不应该剩饭,以前这个陈洛每次吃都吃最便宜的,还经常为了省钱饿肚子,现在她来了居然浪费食物,莫名的觉得有点可耻。
回来后跟朱阿姨聊了一会,很快就到了三点钟,家属们都进去探视了。
半个小时后,家属们陆陆续续出来了,朱阿姨依旧是心情很好的样子,跟陈落说:“我闺女说中午的包子特别好吃,就是想吃肉馅的,你说这孩子,鸡汤里面还有鸡腿呢,就已经够油了,包子还要吃肉的。”
陈落笑着说:“那是好事啊,大姐胃口好说明身体好了。而且下午一般都吃得比较素,所以您不用太担心中午吃的肉多。对了,大姐又说今天下午想吃什么吗?我今天下午给大姐买点炒青菜之类的?”
朱阿姨说:“她说下午想喝胡辣汤和油条,我说那是早上的,你明早给她买这个吧,晚上还是要清淡一些。你看着买吧。”
“对,我也觉得晚餐清淡一些对大姐身体好些,那我出去看看,买点粥什么的吧。”陈落说。
“好,你看着买就行。”说完,朱阿姨悄悄问陈落:“小陈啊,姐妹俩的爸爸是插管了吧?”
“是的,上午同意的。”陈落低声说。
朱阿姨说:“我进去看到了,她爸爸的床位离我们不远。”
因为ICU是个大开间,里面病床之间相隔两米左右,但都是一览无余的。朱阿姨接着说:“姐姐妹妹轮流进去看,姐姐先进去的,一到那里看见老爷子就开始哭,哭了一会,换了妹妹进来,妹妹进来也是哭,唉,真让人难受。”
陈落回头看了一眼姐妹俩,俩人又在相对哭泣,但是几乎没发出声音,旁边的人很多都没发现。
朱阿姨说:“我回去了,小陈,辛苦你了,再坚持明天一天,后天就可以换你回家休息了。”
陈落点头称谢,笑着送朱阿姨出去。
回到ICU门口,看到姐妹俩已经抱头痛哭了,旁边姐姐的老公正在劝她们:“医生说插管是在给爸爸争取时间,现在正在治疗,你们俩别哭了,医生说目前情况正常的。”
这时姐姐爆发了,哭着说:“正常啥啊!昨天我进去,我爸爸还能靠着坐起来一些,对我笑——”
说到这里,姐姐说不下去了。
妹妹也哭着说:“我昨天进去的时候,爸爸也冲我笑了。现在爸爸躺在那里闭着眼睛一动不动,姐姐,现在为什么是这样啊?我好害怕爸爸会不会,会不会……”
陈落脑海中想起有一次进ICU的时候,看到插管的病人的情景。
因为插管很痛苦,所以要事先给病人打镇静剂麻醉药,让病人陷入昏迷状态,才能插管,而在病人插着管的时候,一直要给病人用镇静剂,病人会一直保持昏迷无意识的状态,直到治好,拔掉管子,才会停止用药,病人才会清醒过来,如果没治好,病人就永远醒不过来了。
昨天父亲还能冲她们笑,而今天就已经人事不知,插着管子躺在那里一动不动。这对姐妹俩的冲击太大了。
陈落又看了看3床圆圆姐母女,她们俩探视完本来心情不错,两人小声地边说边笑,结果听到这边的动静,俩人停止了交谈,面色都沉重了,听完姐妹俩的话,圆圆姐的眼眶迅速的湿润了。她们也是从那个阶段过来的。当时她和妈妈也为此流泪和痛苦,可是后来没几天医生又通知她们要上ECMO,她们俩被更大的冲击打中了,马上就陷入了更大的伤痛和焦虑中。
有一些热心的家属已经围过去,一起劝那姐妹俩了,让她们别太难过,插管后好起来也是有的,要有信心。
陈落心里叹息着,她没过去,她觉得这时候言语都太无力了。你说别太难过,人家就能不难过吗?你说哭没用,那人家就能忍住不哭吗?
那种失去亲人的痛苦,知道哭泣难过痛苦折磨自己都无济于事,但这是不受自己控制的,即使脸上止住了哭泣,心里的雨依然下个不停。
陈落下午去买了一份红豆粥,又买了一份菜卷,菜卷是红萝卜鸡蛋粉条馅的。她觉得这样营养应该是够的,也比较清淡。
看大姐一家人的饮食习惯,是喜欢面食的,所以陈落这段时间几乎没买过米饭。陈落自己很喜欢吃米饭,但米饭炒菜比较贵,所以平时不怎么吃。她今天没忍住吃了一份尖椒肉丝盖饭。感觉米饭真是好吃啊。可惜一个人只能买一个菜,多了也吃不完。
回到ICU门口,陈落开始拿手机研究后面自己要做的职业,她目前的想法是做一个网文作家,她以前文笔一直不错,在中学时作文在省里都获过奖,后来虽然学了其他专业,但是一直喜欢写些小文章,大学里还参加过文学社,不仅写稿还办过刊物。
从上大学起她就是各大网文站点的忠实会员。最多时期,保存在网页收藏夹的追文就有好几十篇。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些网页全部打开看一遍有没有更新,后来因为收藏的文章太多把自己看得彻底晕掉了,出现了张冠李戴,情节混乱,看着看着自己都迷糊了。后来陈落把追文控制在了15个之内,才终于可以记清楚,不弄混。
小时候她有一个心愿就是可以写一本书,她还记得10岁时,她第一次作文获奖时,她把这个心愿说给了自己的爸爸,她以为爸爸会一笑而过,或者最多会鼓励她两句。没想到一向喜欢开玩笑的爸爸听完后,很认真的看着她的眼睛说:“我相信你可以的。我一直觉得我的女儿一定会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等我去世了,我希望我的墓碑上能刻上这样几个字:这里面埋葬的是陈落的爸爸。”
听完爸爸的话,当时年纪还小的她被吓了一跳,莫名就感到亚历山大,尤其又听到什么爸爸的墓碑,心里很慌,没有给爸爸回复就跑掉了。
现在陈落想起来,才反应过来,原来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爸爸曾经对我寄予如此的厚望。但是后来我是不是让他很失望呢。
从小到大,爸爸每次提到她都是一脸骄傲,她工作了,爸爸跟亲戚朋友提到她都是不停的夸奖,说她各种好。所以陈落也总觉得自己挺好的,985毕业,进入互联网,在北京买房买车,虽然父母给资助了首付,但自己能还完贷款在同龄人中也绝对算是佼佼者了。
每逢父亲节、母亲节和爸妈的生日,礼物次次不落,陈落都会精心挑选礼物给爸妈寄回去。平时吃到什么好吃的,看到什么好东西也都会给爸妈买。相比于同龄人,陈落一直觉得自己做的还不错。
所以陈落一直坚定的认为自己就是父母的骄傲,但陈落自从穿越过来后,离开了父母,看到这么多生离死别,没事的时候,心里就开始琢磨这个事。自己做的真的有那么好吗?
今天想起写书的事,小时候爸爸那么信任她能写出一本书,那么现在爸爸心中是不是还有会觉得有一些意难平呢?虽然爸爸之后再也没提到过这件事,但他是不是心里还记着,觉得我没有做到当时对他的承诺?
因此陈落打算把写作这件事捡起来,做这件事,既是谋生的手段,也是给完成给爸爸的承诺。
虽然爸爸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了,但陈落想冥冥之中,人类未解之谜那么多,又怎么知道没有重逢的那一天呢?
即使大家有生之年终不会重逢,那总有一天大家都会去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相遇时,陈落可以自豪跟爸爸说,我完成了10岁时跟您许下的愿望。
陈落相信,爸爸一定会高兴的。
第35章 12月30日
第二天早上,陈落去买了胡椒粉少的那家胡辣汤和油条。
刚回来,就看到ICU门口站了十几个人,人群里面还发出阵阵哭闹声。
陈落不想去凑热闹,但是她必须得把早餐给18床送进去,她必须穿过这个人群,把早餐给护士。
陈落一边小心的说让让,一边往里走,人群给她让开了,她看到,紧挨着ICU大门坐着一个女孩,蹲着一个中年男人。那个女孩看着十七八岁,不到20岁的样子,胖胖的,个子不高,头发凌乱,衣服也穿的乱七八糟的,中年男人看着40多岁,年纪不大但脸上很苍老,一看就是天天在外面跑的,身旁还放着一个一看就很廉价的电动车头盔。两人穿的都比较破旧,也都脏兮兮的。
中年男人蹲在那里一言不发,那女孩坐在那里嗷嗷的哭着,边哭还用头去撞墙。中年男人一边忙去拉她。
这时陈落就听到那女孩喊着:“二叔,给我爸转院吧,转到****医院,求求你了,二叔,给我爸转院吧,这医院说治不好啊。”
那男人始终一言不发。
陈落没看下去,轻手轻脚的把早饭递进去,赶紧又从人群中出去了。
陈落所在的这家医院和女孩口中那个医院是这个城市最好的两家医院,那家医院排名第一,这家排名第二,在一些疾病治疗上算是各有千秋吧。可能有些特别的大手术那家医院有更好的主刀医生,不是特别的疑难杂症实际上没有什么区别,治疗方法都一样。
陈落回到座位上,正好旁边坐着3床的圆圆姐,她就顺口问了一句:“什么情况啊?”
圆圆姐低声说:“120送来的,骑电动车,被车撞了,医生刚才出来说人已经不行了,还在最后的抢救,但是希望不大。”
转院,哪是那么容易呢,120能给送到这个医院运气已经很不错了。女孩子只想着去排名第一的医院,看是不是还有一线机会能救活自己的爸爸,而看那个女孩二叔的穿着,明显是来城里打工的,完全没有这个能力,只能蹲在那里,紧锁眉头神情悲苦一言不发。
唉,听着那个女孩的哭喊,陈落想,她的爸爸年纪估计也才40多岁,这个年纪正是家庭的顶梁柱,这么年轻就出了这样的事,太遗憾了,对整个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而看那孩子的穿着,家里肯定不富裕,父亲走了,她后面的生活又该怎么办呢?
女孩还在声嘶力竭的哭喊着:“给我爸爸转院,给我爸爸转到更好的医院,二叔,你想想办法, 二叔,你想想办法!”
二叔蹲在那里,身体佝偻着,根本不敢抬头看女孩的眼睛。
女孩一见二叔迟迟不回应,又开始对着ICU里面大喊大叫:“你们必须要救活我爸!你们是不是看不起我们,不给我们好好治病!我爸没救活的话我不会放过你们的!”
周围的人听到这里都皱起了眉头,女孩说这个话就有点不讲道理了,送过来的病人医生都是一视同仁的,一定都是尽全力救治,这个抢救成功与否和身份毫无关系,伤势这么重即使家财万贯也买不到太阳不下山啊。孩子,你这样子说,医生听到了会怎么想。
不过里面还隔着一道门,估计医生也听不见,但是门口的值班人员明显脸色已经不好了。
女孩大喊大叫了好久,也没人理她。
女孩突然又用头去撞墙,陈落离得几米远,都能听到“砰砰”的声音,可见女孩撞墙也是用了力的。她的二叔急忙又去拦她。
唉,陈落心一酸,还是个孩子啊。这个孩子是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才能救她的父亲,只能通过大喊大叫、威胁、自残等等她觉得可能会有用的方法,去追寻那一丝机会。
旁观的人都知道她在做无用功,她的二叔也始终没有出声,成年人还是更容易面对现实一些吧。可是这个女孩没有放弃,一直在喊,一直在哭,一直在撞墙。
有些家属觉得她很聒噪,还有一些家属窃窃私语,说这个孩子啥都不懂,简直是来捣乱的,扰乱医院秩序。但是,她只是想让她的爸爸活下去,她做了她所有能做的事,除此之外,她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陈落想,就算她爸爸现在已经不在了,估计也没有医生愿意出来通知她这个事。
那个女孩在ICU门口哭闹了两个多小时, 今天医生通告病情的时间都拖延了。后来慢慢安静了,围观的人也散了。陈落没再打听后续的情况。无非就是抢救失败,从后门推出去了,女孩肯定去后门接她父亲了。虽然接到的是永远沉睡的父亲,但是她不可能不去啊。至于她在后面是如何哭闹,陈落实在是没心情关注了。
为什么不可能救活呢?因为如果救活了,女孩就会成为ICU门口常驻的一员,但是从那天那一眼,陈落就没再没见过那个女孩。
ICU门口的家属不知不觉消失的那一天,一定是ICU里的病人不在了。如果病人出院或转院,病人是从ICU前门推出来,那家属一定会忍不住的提前告知其他家属,大家也都能看到,一定是人尽皆知的。
今天医生通告病情直接延误到了11点多,朱阿姨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