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卷王的六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九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25-07-24 18:53:08

  没办法,她只能给他们最好后勤工作,除了每天雷打不动的艾叶老姜泡脚外,还拿了两个保温壶出来。

  许凤台对妹妹时不时的拿出个好东西出来,都麻了!

  保温水壶这么好的东西她也能拿出来,还一拿就是两个!

  如果他看过哆唻爱梦的话,他可能会问一声:“你那箱子是哆啦A梦的口袋吗?”怎么里面什么东西都有?

  许凤发见识少,拿在手里还好奇的左看右看:“这是啥?”

  许凤台则将许明月拉到院子里,低声问她:“哪来的?”

  许明月眨巴大眼睛看着青年版爷爷:“王根生在城里捞偏门搞来的!”

  许凤台一下子就信了。

  主要是妹妹离婚的时候,讹了王根生一千块钱。

  一千块啊!

  他们这里的人钻碳洞,背煤炭,累死累活一天也才八毛钱,王根生出手就是一千块!

  这要不是在城里捞偏门,哪来的这么多钱?

  所以他对这些东西是王根生在城里搞来的,是一点没怀疑,唯一惊讶的是,妹妹带走了王家这么多好东西,王根生居然没什么反应,也没人来讨要。

  他自己就脑补了一番,这些东西估计都不是什么能见光的东西,王根生也怕许明月说出去,或者举报他,这才下了血本,给了妹妹一千块钱,还有这些东西。

  许凤台看着妹妹,低声说:“以后这些东西少拿出来。”太扎眼了。

  许明月用力点头,要多老实就有多老实地说:“这不是怕你和小弟去河圩挖莲藕,太冷了嘛?”

  又把许凤台给感动到不行,不禁伸手想摸摸妹妹的头。

  他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动作,许明月却低下头红了眼眶。

  已经很多年了。

  小时候爷爷的手很大,像是一只手就能将她的头包起来,后来她长大了,爷爷背已经佝偻,偶尔伸手摸她的头时,她还得把头低着,送到爷爷手里。

  爷爷就笑着坐在那里,伸手揉两下。

  就像她小时候一样。

  许明月根本控制不住自己汹涌而来的泪意,却吓了许凤台一跳,以为是提起了王根生,让许明月伤心了,再不敢提了。

  他去江家村的篾匠家要了一把篾丝,在两个保温杯的外面编了一层密实的竹壳。

  他们这里水草丰茂,山上竹林葱郁,有很多竹制手艺人,几乎人人都会一些竹编,前世九十年代,几乎家家户户闲暇时节,都会领一些竹丝竹篾回来,连看电视的时候,手上的动作都不停地像穿花一样,飞舞在青黄色的篾丝之间。

  她小时候也编过,现在是一点都不会了。

  许明月看着手上动作不停的许凤台,他的身影仿佛她记忆中的老人重合了。

  小时候,她也是这么坐在那里,看着爷爷编篾丝的。

  许凤台的手很巧,很快,两个水壶外面的竹套就编好,密实紧致。

  编好他自己也不要,递给许明月,“拿着你和阿锦用,别有什么好东西,就想着拿给我们。”

  妹妹给他们的已经很多很多了,那么大一个房子呢!还有身上的这些衣服……

  却见许明月将两个保温水壶放到桌上,很快从房间里又拎了两个更大的水壶出来!

  许凤台:……

第26章 许明月车里有两个水壶,……

  许明月车里有两个水壶, 小阿锦日常用的保温壶,瘦瘦长长的圆柱形,日常可以放在书包侧面的网袋里, 上面还有个背带,平时出去玩的时候也可以背着, 保温效果特别好。

  另一个是她平时带小阿锦出去玩时, 带的1.6升的大保温水壶。

  大保温水壶的保温效果实际上并不如现在的暖水瓶, 一般一个晚上的有效时间,基本到了第二天早上,就只剩一点温水了。

  可就这样的保温效果, 也保证了许明月她们在这个年代的冬天,能有一口热水喝。

  尤其是对许凤台和许凤发两个站在并和的河泥中,挖藕的两兄弟来说, 一口热乎的姜水喝到肚子里,不仅能驱寒, 还能防止感冒。

  这年代的感冒可不是小事情。

  见青年版爷爷用‘麻了’的表情,看着自己手中的大水壶, 许明月笑了一下,低声说:“哥,你懂的。”

  许凤台就知道是啥意思了, 王根生捞偏门弄的嘛。

  许凤台麻木的结果两个水壶, 用篾丝细致而快速的将两个水壶一圈一圈的编制在竹套之中。

  许明月大方地说:“哥, 这个壶你拿着, 它装的水多,以后你去挑堤坝也好,去炭山也好,也有口热水喝。”怕许凤台不要, 许明月低声说了一句:“我还有,我知道可以从哪里弄到。”

  许凤台被她吓了一跳说:“兰子,你可别做什么危险的事情,家里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

  他以为许明月要么去找王根生,拿他捞偏门的事情威胁他,要么是就学王根生,也干捞偏门的事情。

  许明月立刻低声保证说:“哥,你就放心吧,我不会做危险的事!”

  许凤台却不放心。

  不知是不是妹妹跳过一次河,将生死置之度外了的缘故,连死都不怕的她,胆子是越来越大了。

  妹妹心大,许凤台就不自觉的操起心来。

  水壶编制好后,她就用老姜和冰糖熬煮姜水,没有红糖,就只能用冰糖代替了。

  其实暖水瓶在这个时代已经很常见了,外形也和许凤台编织的那个差不多,都是有个竹套在外面保护着,许大队长家就有个暖水壶,非常宝贝。

  暖水壶在农村少见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买不起,而是因为没有票。

  当然,暖水壶本身比较贵也是一个原因。

  但若是许凤台带一个小号的暖水壶到河滩上,大家看到有暖水壶,或许还想过来看看,蹭点热水喝。

  可许凤台不想那么高调,无论许明月怎么劝他,把大水壶带到他的新房去用,许凤台都不同意,让她自己藏好,别轻易拿出来给别人看到,两个小水壶,他也只带了一个,用绳子绑在了外面编织的竹套上,穿在了衣服里面,这样别人就看不到他的水壶,喝水的时候,外面有竹套挡着,别人也看不到竹套里面水壶的模样,见他手中水壶不大,也不会想着过来跟他讨水喝。

  哪怕是别人见到他水壶的热气,都可以说是天太冷了,衣衫单薄,他把水杯捂在肚子里保暖,不然太冷了受不住。

  不是他一个人这样做,很多冻的受不了的人,都这样。

  许凤台去河圩之前,许明月还把他拉到房间里,往他腰部的衣服上,贴了个暖宝宝。

  暖宝宝总共只累积了十五张,许明月给他腰上贴一张,两只腿的膝盖上方各贴一张,这样等他下河圩,腿深陷在淤泥里时,暖宝宝可以给他腿部提供一些温度,哪怕依然很冷,聊胜于无吧。

  生在这个时代,能怎么办呢?

  倒不是她不给许凤发,一是这个东西数量有限,一个月才刷新五张;二是许凤发太小了,很多东西她根本不敢让他知道,就像他去和小伙伴炫耀他的毛衣似的,许明月怕他出去说漏嘴。

  这时代抓特务、抓间谍,抓的可凶呢,她的有些东西超出了这个时代,被有心人看见,她浑身是嘴都说不清。

  刚开始许凤台以为这东西是膏药,结果‘膏药’没贴在他皮肤上,贴在他衣服上了,直到走出家门,过了一会儿后,从后腰和膝盖上方,传来温暖的感觉,他一开始还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往腰和膝盖上摸了摸,才真的确定,妹妹贴在他腰和腿上的东西,真的像热水袋一样,在给他的身体带来融融 暖意。

  他不知道这是什么,也不知道妹妹是从哪里弄来的,他只很清楚一点,妹妹不会害他。

  他倒是想给许凤发贴一个,可许凤发财十二岁,妹妹有的东西拿出来,很明显是不能被人知道的,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知道,妹妹对他和对凤莲凤发是不一样的,包括对老太太也是。

  她好像总是不自觉的把凤发和老太太排在最后面,不自觉的忽视了他们。

  比如同样是抹‘蛤蜊油’,她没有把平时姑娘们才用的蛤蜊油给凤莲、凤发,而是给了他。

  许凤台只以为她和他年龄相差最近,从小到大,最清楚他养家有多辛苦的妹妹,是最心疼他这个大哥,才如此的,心里也不禁一暖。

  他也由衷的意识到,弟弟妹妹们真的长大了,都在尽全力开始帮他这个大哥分担养家的责任。

  三九寒冬,他走在刮着凛冽寒风的河岸边,脚步却是轻快。

  原本他以为腰上的东西就跟热水瓶一样,能热个一个小时就差不多了,谁知道一直到傍晚回去了,他摸摸后腰上贴的东西,还是热的!

  有了热敷贴,有妹妹给他装的冰糖姜水,有保温杯能随时喝到一口热水,许凤台干起活来都方法不冷也不累了,生活有了奔头!

  他身上就有了一股说不出的劲,这使得他原本脸上的麻木和愁苦,都不知不觉中散去了,脸上开始有了笑意,眼底有了光。

  *

  就在整个临河大队,都在为今年冬天不一样的天气情况,感到忧虑,并积极准备时,大办公共食堂的宣传口号,却在报纸上宣传的如火如荼。

  随着报纸上刊登的:“吃饭不要钱,老少尽开颜。劳动更积极,幸福万万年。”

  宣传口号下来后,公社那边就将各大队的大队书记喊道公社开会:“要响应口号,要将所有大队的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把所有的精力和劳力,都投入到生产大队的农业生产当中,把老百姓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老百姓的集体主义思想。”注①

  接收到上级指令,领会到领导精神的大队书记回到江家村,就开始搞起了宣传。

  主要是在晚上的夜校当中,教大伙儿唱歌,唱的便是‘吃饭不要钱’歌。

  尤其是报纸上宣传提倡的: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

  于是,在整个许家村都在勒着裤腰带,一天两顿稀粥的时候,隔壁江家村,一天三顿饭莲藕饭!

  许大队长的威信一下子跌到了谷底,就连许家村本村的人都不解,为什么报纸上都说了,要‘敞开肚皮吃’,为什么他们村却要勒紧裤腰带喝稀饭,辛辛苦苦挖莲藕,冻的手脚僵硬,饿的眼前发黑。

  原本搞生产的事是许大队长在负责,许大队长都说了,妇女、孩子、老人挖的莲藕,不用上交到集体食堂,结果去公社开完会的大队书记要求所有社员,将莲藕上交到集体食堂。

  一下子,挖莲藕挖的热火朝天的江家村人,都不想挖莲藕了,挖什么莲藕?大食堂一天到晚三顿莲藕饭,他们又不缺吃的,那么勤快的挖莲藕干嘛?反正干多的活也是帮那些懒汉们挖的。

  大冷天的,村里女人、小孩、老人也懒得出来挖莲藕了,纷纷跑回家猫冬去了。

  只剩下许家村的人在河圩里面面相觑。

  把许大队长给气了倒仰,破口大骂:“江天旺你这狗日的!”又骂站在河圩上的人:“都愣着干什么?他们是他们,你们是你们!之前的承诺作数,你以为你们是在给我干活?是在给你们自己干活!给我挖!”

  许大队长先是他爹当了几十年村长,带着全村人打小鬼子,又带大家到山里躲避战乱,在村里累积下了极高的威望,后是他在缺少雨水的年份和争夺山地划分的时候,带领村里人,东打江家村,西打建设大队,带着许家村在十里八乡打出了赫赫威名,直接跃过了他大哥,当上了村长。

  后来新夏国成立,农业合作生产社成立,他又当上了大队长,在村里威望也非常高。

  此时他一声大喝,哪怕很多看着隔壁江家村大吃大喝的人,心生不满,也不敢表达出来,拿着铁锹在河圩里心不甘情不愿的挖莲藕,心里对许大队长的怨气一下达到了顶点。

  倒是他们家的老人、女人、半大孩子们,高高兴兴干劲十足的挖着莲藕往家里搬。

  许家村这边干劲十足热火朝天;江家村因为不缺吃喝,都懒懒散散,出工不出力,还觉得许家村人就是没头脑。

  “一群蛮子,就会蛮干!”

  “那许金虎本来就是个蛮子,哪年抢水,不是他带的头!”

  他没当大队长前,雨水不丰沛年间,他带着许家村人和他们江家村抢水,他当了大队长后,带着整个临河大队和建设大队抢水抢山。

  许家村和江家村虽是一个大队的两个大村,却因为比邻而居,结怨已久,主要就是许家村人太过野蛮霸道,江家村同样是大村落,但在十里八乡的人们眼中,许家村才是最厉害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卷王的六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