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卷王的六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71节
小说作者:九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25-07-24 18:53:08

  不知道是不是觉得她这个顺口溜有意思,还是怎么,听小阿锦说的多了,就被村里的一些小孩子学去,他们就距离小阿锦不远不近的也跟着念这顺口溜,学的还是小阿锦的‘普通话’。

  他们都以为小阿锦的普通话是跟孟技术员学的,还有人问小阿锦,孟技术员是不是要当她爸爸了。

  赵红莲的肚子很大了,走路翻身都不方便,晚上还尿频,就这,她都不好意思休息,想出去干活,老太太哪里能让她这个时候还出去干活,让她在家里歇着。

  赵红莲主要是被村里人闲话说的不好意思,知道许家的小叔子小姑子都不要赵红莲出来干活,整天都让她歇着,她多走两步路,他们都吓得连忙来扶她,村里有妇人看到就酸溜溜的笑话她说:“我生产前一天,还给家里挑了一担水,哪里就这么严重了?”

  “是的啊,我家二娃子,直接在田埂上就生了,生了继续割稻!”

  “我滴个亲娘哎,活了这么大,没见过这么娇气的,老太太也真是的,哪有这么当婆婆的,把儿媳妇当祖宗伺候!”

  老太太是不管别人说什么,都笑呵呵的回:“凤台都二十四了,才有了儿媳妇,哪能不当宝?红莲还怀着孕呢,家里又不是没人干活?哪里就轮到她了?”

  她们见老太太说不通,就去说赵红莲:“你婆婆性子软,你也不能装着啊?哪能真不干活?就没见过你这样当媳妇的!”

  赵红莲毕竟是新媳妇,在许家村还不熟悉,脸皮子薄,被人说多了,就不好意思,想抢着干活,被老太太拦住,低声说她:“你个傻姑娘,人家说你就任人家说,当耳旁风过了就是了,别往心里去,往心里去,那这辈子就过不去了。”

  老太太性格绵软,人家说她,她也不会吵架,她一个小脚,就更不会跟人打架了,人家轻飘飘的一推,她就能摔三尺远,这些话,都是她这么多年苦熬过来的心里话。

  她对现在的日子是再满意不过了,脸上都有了笑模样和精气神,虽然说话做事还是和过去一样慢慢悠悠的,但精神头完全不一样了。

  主要是,外面人说的话,赵红莲是认同的,她从小就是这么看着身边的女人们这么过来的,所以在她心里,女人怀孕时干活是应该的。

  可原本她应该干的活,家里婆婆、大姑子、小姑子、丈夫他们都不让她做,她就有种很深的自责感,尤其是这种自责感还面对村里人的指责的时候,就更愧疚了。

  老太太在摘枸杞菜,见她实在坐不住,就将一盘子洗干净的新鲜枸杞子递给赵红莲:“你要实在坐不住,就起来走两步,把这个吃了,兰子说吃这个好。”

  今年旱的什么野果子都生不出来,唯独大水沟的两岸,枸杞子还长了不少,这东西村里人都不敢吃,以为有毒。

  刚开始赵红莲也不敢吃,见全家人都吃的津津有味,也没什么事,也小心地尝了一颗,担心了好久,生怕有毒,毒到肚子里的孩子。

  后来发现一点事情都没有,现在也把新鲜枸杞子当水果吃了。

  许明月过来的时候,就见小阿锦坐在门槛上,老太太摘枸杞菜,她在帮着摘枸杞。

  一看到许明月,她就立刻站起来,大喊一声:“妈妈!”然后兴奋的跑过来,许明月就顺势蹲下一把将她抱起。

  或许就连她自己也没有发现,她捞起小阿锦时的动作,和她奶奶捞起她幼弟时的利落有多像。

  见到许明月,赵红莲也十分高兴,站起来喊:“大姑子回来了?快,快上来喝口水,累一天了,快来歇歇!”

  许明月是地位最高,也是最受尊敬的人,赵红莲自然也不例外,她对这个有本事又从不对娘家指手画脚的大姑姐,那可太喜欢了!

  刚嫁过来时,赵红莲心里也担心过许明月一个被离婚的人,跟新嫁娘会冲撞,这个年代都忌讳这个,尤其是她这个是新婚之喜。

  倒也不怪她这么想,这是这个年代的普遍想法,就是到了几十年后,还有孕妇不能参加婚礼的说法,说双喜会冲到,哪怕八零、九零后的人,都不信这些了,可真的遇到时,还是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观念,会尽量避开,不然你自己不觉得有什么,周围人的唾沫星子也会淹死你。

  难得的是,许明月从不往她们这来,即使是带饭,也是许凤台给她带回去,她其实有心想往荒山去,大姑姐都不让她去,怕冲撞了她这个新嫁娘,后来她有了孕,就更不让她去了。

  她大姑奶奶也让她少往荒山去,倒不是忌讳许明月,主要是荒山有太多无主的荒坟,很多人家生了女儿不要,就扔在荒山,所以周围人本能的对荒山怵的很,觉得这个阴森森的。

  许明月接了小阿锦就笑着说:“不喝了,我带了水,不渴,嫂子你歇着,别出来了,我接了阿锦就走。”

  赵红莲急道:“哎呀,你这么急着走做什么?晚饭在这吃!”

  她从嫁过来开始,就三五不时的收到丈夫从荒山带回来的菜,吃了这么久,许明月都没在新屋吃过一次,搞得赵红莲很不好意思。

  可她刚嫁过来时,村里还吃大食堂,家里连个锅都没有,现在倒是有砂锅,可以做饭了,但也顿顿野菜稀粥,树上的槐花、叶子都被她们煮了吃了。

  想到大姑子每天晚上叫凤台带回来的吃食,她都不好意思请大姑子来家里吃。

  还好大姑子工作忙,时不时的要把小阿锦放她这,她就尽可能的对小阿锦好,家里有一点吃的,她都要投喂小阿锦。

  偏偏小阿锦懂事的不行,除了新鲜枸杞子和炒栗子外,给她啥她都不吃。

  她以为小阿锦是懂事,其实小阿锦是挑食。

  也是来到了这里,她才知道她妈妈做的饭菜有多好吃,外面的东西有多难吃!

  许明月接过阿锦,也没立刻走,而是关心了赵红莲几句,问她身体怎么样。

  赵红莲满脸是笑:“好,都好滴很,天天踢我,不晓得有多调皮!”她满眼带笑的看着小阿锦:“要是生下来像阿锦这么漂亮就好了!”

  她是真心这么想,小阿锦的性格是在这个年代的农村所没有的活泼明媚,就像一缕无忧无虑的阳光,她不需要担心每天起床是不是因为活干的慢了,被家里人打骂,不需要担心因为妈妈生不出来弟弟,就给她取名叫招娣、有娣,不需要和村里小孩一样,从会走路开始,就要跟着哥哥姐姐们出去干活,更不用带比她更小的弟弟。

  她有次开玩笑,和小阿锦说:“等弟弟出生了,小阿锦带弟弟玩好不好呀?”

  被许明月听到,许明月当时就笑着说:“她自己还是个小孩子呢,她只需要照顾好她自己就够了,可带不了弟弟。”

  赵红莲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明明没有什么恶意,是这个时代最常说的话,可不知道为什么,听到大姑子的话,就觉得她好像说错了什么。

  父母对待自己孩子的态度,也决定了别人对你孩子的态度。

  是人都看得出来,许明月有多娇惯小阿锦,真的是如珠如宝都不为过,只要她手上是空的,小阿锦要抱抱,她永远都不会拒绝,亲昵的抱起来。

  在妈妈怀里的小阿锦,望着周围孩子羡慕的目光,得意的像个得胜归来的大将军,挺着小胸堂。

  这使得周围人对待小阿锦的态度,也不知不觉就客气小心起来。

  可再怎么喜欢小阿锦,她内心里也是想生儿子的,只有第一胎生出儿子来,才算在婆家站稳脚跟,她不敢说要生女儿的话,怕第一胎真生出女儿来。

  她看着大姑姐抱着小阿锦回荒山,门口的大池塘,水虽然快见底了,但依然长满了荷叶,她看着大姑姐的身影消失在荷叶尽头,心底又是羡慕,又是可怜。

  羡慕就不用说了,国家干部,拿工资拿票,整个临河大队独一份的女人,日子过的又好又轻松。

  可怜她这么好的女人,居然也能被休离回娘家,遭受流言蜚语,独居在荒山。

  这也亏的她大姑姐有本事,换成别的女人,早就活不下去了,哪里还能当大队干部?把自己过的这么好?

  别的不说,光是一条,当不了大队干部,每家每户得有人去挑堤坝,她一个女人,光是挑堤坝一条,都能压死她。

  家里还是要有个壮劳力分担一下,别的不说,外面的活有人干了呀。

  她忍不住叹了口气,说:“这要不是赶上了干旱,想娶大姑姐的人,怕不是把门槛都要踏破了,好好的人,偏偏遇上了干旱。”

  旱年一来,外面人自家都养不活了,更别说娶一个带孩子的女人,多两张嘴。

  至于条件差一些的,她们自己都看不上,更别说说给大姑姐了。

  老太太也是愁大女儿的婚姻问题,“慢慢寻吧,希望这旱灾赶紧结束。”

  过了年,许明月都二十二了,这个年龄倒还不大,还算好嫁,再过两年,年龄大了起来,想再找好人,那就难了,只能给人家老鳏夫当后妈。

  她们倒不是没听村里人说孟技术员的事,但孟技术员一脸的大胡子,看着都有三四十岁了,家里孩子估计能都能娶亲了,还有些跛脚,能干个什么事?别到时候还要大兰子照顾他,没的嫁个拖累!

  小阿锦乖巧的抱着妈妈的脖子,将头靠在妈妈的肩膀上。

  ‘老家’有太多她不习惯的地方,没有她的好朋友,没有各种零食、没有游泳队的教练同学、没有层出不穷的玩具和游乐园,只一点,她就很高兴,她身体变小了,又可以被妈妈抱在怀里了。

  想到这里,她又高兴了些,脸在许明月的肩窝里爱娇地蹭了蹭。

  想到大舅妈即将要出生的宝宝,小阿锦声音糯糯的问妈妈:“妈妈,我能不能也有个弟弟或者妹妹?我想有个弟弟妹妹陪我玩儿。”

  许明月默了默,说:“你可以养只狗。”

第75章 小阿锦也沉默了。原因是……

  小阿锦也沉默了。

  原因是, 两个人都对猫狗过敏,只要一碰到猫狗,就会身上起疹子, 呼吸道发痒、干咳,不舒服。

  两个人都超级喜欢猫狗, 许明月没生小阿锦前, 晚上做梦都想养狗, 大约是想养狗的愿望太强烈了,结果自己生了个哈士奇出来。

  阿锦小时候的精力旺盛的要命,和哈士奇一样, 需要天天遛的类型,一天不遛就拆家,你永远都想不到, 一个朋友在家里的破坏力有多么的具有想象力。

  小阿锦叹了口气:“我还是和舅妈的宝宝一起玩吧!”

  小阿锦小时候上的幼儿园是蒙氏教育,大中小混班, 小阿锦上中班时,班里送来了两个刚满一周岁特别可爱的小妹妹, 她像照顾洋娃娃一样,喂两个小妹妹吃饭、喝水,教她们穿衣服。

  回来后, 就一直想让许明月给她生个弟弟妹妹, 许明月每次都严肃的告诉她:“想不想生弟弟妹妹, 是妈妈的权利, 妈妈想生才会生,别人都不可以催,明白吗?”

  所以哪怕小阿锦自己超级想要有个弟弟妹妹陪她玩儿,她也非常尊重妈妈的意愿, 因为选择生不生弟弟妹妹,是妈妈的权利,别人不可以干预。

  在清明节前三天,他们这里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由于他们省解散了公共大食堂的事,严重违反了集体主义的政策,他们省老大和一些高级干部,被上面日报点名登报批评了,说他们是资本主义做派,让他们做批评和自我批评。

  这事传到竹子河南边的时候,都已经是清明节了,和这个消息一起来的,还有两条重要的通知,一是,全省恢复大食堂集体制度,二是为了防止山火爆发,今年清明节,禁止在祭祀的时候有明火,说明白点,就是禁止烧香烧纸钱。

  收到上面这几条指令的人都很懵。

  “不是刚解散了大食堂,粮食都返还给村里人了,锅都没了,现在又搞大食堂?啥意思啊?”

  临河大队的大队部干部们,拿着报纸和上面的指令,坐在会议室里,全都懵逼了。

  大队书记抹了把脸,“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情况,大家商讨一下,这事要怎么搞。”他满脸问号的问从京城过来的孟技术员:“孟技术员,你是从京城下来的,这上面什么情况,什么意思,你有没有什么消息,跟我们说说的?”

  原本宛如隐形人坐在后面的孟技术员突然被大队书记问到,抬起头,有些茫然的看着大队长,脸上仿佛写了一个比大队书记还要大的问号,“嗯?”他指着自己:“你是在和我说话吗?”

  大队书记说着水埠镇普通话:“对,这上面怎么朝令夕改的?刚说解散了大食堂,就又要重建。”他指着报纸上被点名批评,并用严厉语气批判他们省老大等一群干部,让他们做检讨和自我批评的内容说:“这上面字我咋看不懂?”

  孟技术员眼底闪过一丝嘲讽,依然满脑袋问号:“嗯?”

  大队书记说了好几遍,孟技术员都听不懂他的普通话,急的许大队长对许明月一挥报纸:“许主任,你快给我跟孟技术员翻译一下,这上面政策一伙儿一个样,你快让孟技术员跟我们讲讲到底什么情况!”

  什么情况?整治斗争呗!

  孟福生和许明月心里都清清楚楚是什么情况,却什么都不能说,许明月也心知孟技术员很明显是在装听不懂呢。

  孟福生来临河大队大半年了,虽然他不和村里人交流,也确实听不懂这边的方言,但大队书记的话,他想听懂的话,勉勉强强还是能听懂的,绝对不可能出现大队书记说了好几遍,他还完全听不懂的情况。

  所以许明月一眼就看出来,这个人是装的。

  可她并未拆穿,而是说:“上面的事情离我们这些底下的小老百姓远着呢,倒是这清明节祭祀,禁止明火的事,才是当下的重中之重。”

  许明月前世在网上看到过一则消息,好像是这个年代,有个著名的大山发生了山火,直接给国家造成的损失以亿为单位。

  这个年代的上亿!

  这个禁止清明节明火祭祀的指令下来,按道理来说,是不是只要通知到了,就人人都遵守?

  事实却完全不是这样,这个年代,有部分人的自私、冷漠、愚昧、无知、固执,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不论上面人怎么和他们说:“现在老天不下雨,万一有火星子点燃山火,把你家都烧了!”

  依然有很多人,完全不听,依然我行我素,甚至想偷偷上山给老祖宗烧纸。

  大队书记只能管得住江家村的人,管不住许家村的人,只能临时把许大队长喊回来。

  许大队长的铺河口现在倒是管的服服帖帖,回来后,听到都明令禁止了,不准上山明火祭祀,还有人明火祭祀,气的把抓到的人,拿着竹棍就劈头盖脸一顿抽:“你特么脑子里都是屎吗?叫你不能上山不能上山,你特么还上山烧纸?多少天没下雨了你是不知道,你是猪吗?”

  被打的人抱着头,哭的嗷嗷叫,可还是喊:“我老子娘晚上托梦喊饿,我有啥法子嘛!”

  “你还有理了是吧?山下面哪里不能烧纸?喊一声你老娘下来收钱不就行了?脑子被屎糊住啦?”说完又想起来:“都不许在山脚下烧纸钱!要是有一丝火星子飞出去引发山火,我就是把你全家毙了都不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卷王的六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