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按照原定计划踏遍中原,中途还通过某处鬼市联系上灵云上人,将龙宫真相合盘托出。后者默然不语,似惆怅,似释然。
辞别灵云上人,赶回京城的路上,越殊愕然发现自己突然登上了“大魏热搜榜首”。
一路所见,人人都将“广安侯解鸣蝉”挂在嘴边,无数游侠呼朋引伴,要效仿他征服四夷,他似乎一跃而成年轻一代的偶像。
越殊:……?
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北疆战事已了,越殊的战绩传遍天下。无论是单骑赴东梁,败东虏十万大军,还是孤身入草原,令汗王款塞,东虏臣服,世人闻之,都难免击节而叹。
尽管大魏天子没有明面上宣扬修行者的存在,却也没有刻意封锁越殊的所作所为。有关他的传言此时已经翻了无数版本,无论是哪种版本,都将他捧成了神人临凡。
先有延平侯自边关押解俘虏入京,沿途无数人亲眼见证,令传言的真实性上涨三成。
又有大魏天子当朝为他夸功,不仅已故的几代广安侯得以封王,越殊本人也获奉为天子金口玉言的“大魏国师”,天子这一“火上浇油”的举动更加坐实了传言。
大江南北口口相传:“神人临世辅天子,大魏自有天命!”
第183章 归一道主14
◎物外烟霞客,尘中求道人◎
“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道友一身变化也未免太大了。”熟悉的院落,熟悉的人,再次见到越殊的清源真人不禁慨叹。
事实上,以修行界的规矩,境界提升,辈份自动上升。面对筑基境界的越殊,不过练气四层的清源真人须得口称“前辈”才是。若非越殊允许,他可不敢如此无礼。
饶是如此,面对越殊时,他已不复从容,再怎么调整都透出一股若隐若现的拘谨。
不是他心境差,而是筑基相较于练气修士,生命本质又大大向前迈出了一步。如果说从凡人到炼气是从0到1,那么练气到筑基至少是从1到10。生命本质的进化会使前者在后者面前天然收到气场压制,这就好比凡人面对猛兽,本能便不敢冒犯。
身体的潜意识告诉主人,一旦冒犯猛兽,性命难以保全。而能战胜潜意识,在猛兽面前依旧沉稳淡定的人,世间从来鲜有。
此乃人之常情,越殊不至于因为清源真人的态度转变就对他生出轻视鄙薄之意。他本身也不会凭生命层次给人划出三七九等,不滥害无辜者在他这里都是平等的。
他只是轻叹一声,摇摇头道:“一年不见,你我之间这就隔了一层可悲的厚壁障了。”
清源真人羡慕地附和道:“唉,练气到筑基,何止一层壁障,实乃天堑之别!”
人生最寂寞莫过于玩梗却无人能懂……越殊失笑,他坦然道:“我也是机缘巧合。”
说罢便将他望气之术小成,于东海窥破龙宫洞天,获得“灵石”的经历说了出来。那储存丰富灵气的晶石,被他命名为灵石。
清源真人听得神往不已:“龙宫洞天、世外龙种,不想天地间还有这般机缘……”
下一刻,他的眼睛直直瞪向越殊挥袖之间出现在石桌上的一枚枚晶石:“这?!”
“……我筑基之后,灵石并未用尽。予了灵云上人一些,这些是赠予道友的。”
相识以来,他对清源真人一向是口呼“真人”,并无别的意思。只是如今对方不敢再接这两个字,越殊只好顺势换了称呼。
至于灵石,此前越殊已用去大半,手上本身也不剩多少,余下的七成都在这里了。
他将之往清源真人的方向一推。
且不说当初引他入道的恩情,只说两人几年的交情,越殊不至于舍不得些许灵石。辛苦栽培的灵茶,对方不也是说送就送?
清源真人心潮之澎湃,自不必多言。良久,他终于朝越殊一拜:“不瞒道友,此物我实在推拒不了,便厚颜收下了。”
以他的资质,正常吐纳天地灵气,寿终都别想突破到练气六层。有了灵石,最大的好处不是修行速度的提升,而是施展某些大威力法术时可以尽快恢复法力。如此,战斗力与自保能力都足以升上一个台阶。
别人施法要省着用法力,他却一次性抽空法力或者消耗大量法力打出暴击,事后再通过灵石恢复。这样的差别足以在某些关键时刻扭转生死。从前只能凭借上清观底蕴自保的清源真人相当于多了一份底牌。
更不用说灵石本身还能助他提升修为。
“道友这是送了我一份大礼啊!”清源真人发自内心地感叹一声,整个人陷入沉思。
很快他下定决心,起身朝越殊示意:“道友随我来,有一件物什或许你能用上。”
清源真人带越殊去的地方是当初两人相遇的后山,只不过是在后山最深处的洞府。
解开层层机关阵法,在越殊好奇的注视中,他请出一方非金非木的黑色匣子。巴掌大小的匣子打开,现出一枚玄铁令牌。
拿起令牌,一面是繁复的花纹,一面是两个陌生的上古文字,字迹中有神光内敛。
“这是当年祖师留下来的。”
摩挲着令牌上的字迹,清源真人神情复杂:“我当初只告诉你祖师来自修真界,不曾说过,他其实是修真界一方大派的内门弟子。这两个上古文字是‘太清’,祖师出身的修真大派名为太清宗。在太清宗,只有成功筑基,才会纳入宗门弟子谱,未曾筑基的炼气修士都不算真正的弟子。这枚令牌就是筑基弟子才拥有的身份牌。”
“祖师临终前曾有言,若是后辈子弟中有人成功筑基,就将此令牌交给他。”他将手中的令牌递给越殊,“上清观没有筑基后辈,旁的筑基修士上门,也交给他。”
只不过,那就得是对方上门威逼,索取祖师遗物时才会给了。绝不是如今这般,越殊不曾开口,他就主动将令牌双手奉上。
上清观祖师想得通透:他自身的来历并非完全隐秘。在这个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世界,一旦后辈子孙被强者找上门,顽抗不屈没有意义,不如交出遗物结个善缘。
清源真人想得就更明白了。
有大腿不抱是蠢货。除非天地灵机暴涨,不然上清观想出现筑基修士难如登天。与其苦等,不如直接与越殊分享祖师遗物。
……以对方的性情,若是从中受益,绝对不会亏待上清观。反正祖师遗训中早有声明,这令牌是可以拿给外来的筑基修士用的。他这样怎么不算是遵守祖师遗训呢?
越殊接过令牌,看上去冰冷的令牌入手却是一片温润,仔细打量才会发现,令牌上繁复的花纹其实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禁制。
禁制与阵法本是一家,前者微小,后者宏大。某种意义上,禁制就是微缩的阵法。
这个发现令越殊心中一动。
……难不成,前往修真界的契机就在这枚令牌上?令牌上的禁制莫非就是传送阵?
再联系太清宗筑基境界的弟子才能持有身份令牌,结合上清观祖师的遗训,这令牌大概率至少筑基境界的法力才能激活……
心念一动,越殊输入一丝法力。
嗡……
原本沉寂的令牌像是通电的灯泡一样亮了起来,繁复的阵禁纹路散发出道道波动。
而后,一幕幕虚幻的投影在半空中投印出来,环绕着越殊分布出六张不同的地图。
……不是传送阵?!
越殊失望一瞬,随即了然。
既然这令牌并不绑定身份,外人也能激活。要是上面的阵禁属于传送阵的话,外人岂不是也能通过令牌直达太清宗山门?
一旁的清源真人没想那么多,只是不可思议地看着出现在眼前的投影。他万万没有想到,祖师留下的遗物居然是几张地图?
两人的视线掠过其余五张陌生的地图,很快就看向最右边的地图,其上山河分明,越殊甚至能认出前不久走过的名山胜水。
结合小白龙告诉他的沧海界常识,越殊立刻明白过来:如果说一张地图是一方小界,那么六张地图对应的就是隶属太清宗的六方小界。太清宗弟子出门在外,持有这六张地图,六方小界的情况一目了然。
盖因这地图上不只是简单的山水,还标有灵脉走向,以及一些简要的势力分布。只不过千年没有更新,物是人非已是必然。
清源真人显然也是知道一些内情的,当初他在越殊面前声称对如何去往修真界一无所知,显然是半真半假。他的确一无所知,但他知道祖师遗留的令牌或许能指引修真界之路,只是越殊当初并未筑基,出于种种考虑,他不讲明真相也没有问题。
此时,他便不再隐瞒自己对沧海界与此方小界关系的知悉,直接指着最右侧的地图开口:“太清宗每十年从六方小界接引仙苗,这几处应当就是两界传送阵所在。”
顺着他所指的方向,越殊看到分布在地图三个角落的三个地点,标注着金色光点。
由于光点处没有文字标注,若非清源真人出言,他一时还真猜不出这是传送阵。作为上清观当代观主,比越殊知晓更多稳秘,越殊有理由相信对方不是无的放矢。
“道友所言有理。”
越殊轻轻点头,将光点与脑海中熟知的地理对应起来,很快就锁定了大概的范围。
至于更具体的地点……
事实上,他怀疑带着令牌到附近能感应更清晰。如此,持有令牌的太清宗弟子降临陌生小界自然不用担心找不到回去的路。
……什么叫“小界公交导航”啊!
当然,对于现在的越殊来说,这就是妥妥的“上界导航”。他唇角不由轻轻上扬:“只不知这几处传送阵可还完好……”
第184章 归一道主15
◎物外烟霞客,尘中求道人◎
若说山川地图的出现给了两人一个大大的惊喜,那么接下来,清源真人取出的另一份遗物就是独属于越殊一个人的惊喜了。
那是一份上清观祖师留下来的手札。倘若后辈子弟一辈子留在小界,这份手札无异于废纸,若是有人有机会前往沧海界,这份手札立刻能化身《沧海界生存指南》。
有了它,初来乍到的修士至少不会对沧海界的情况两眼一抹黑,可以第一时间找到适合静修的地方,不用担心贸然闯入某些险地,或者不小心得罪惹不起的势力……
清源真人将令牌与手扎都郑重交到越殊手中,后者没有故作推拒,以同等郑重的态度接过,表示自己只是借用,不会不还。
他说到做到。
手扎拿到手上看了一晚上就还回去了。至于令牌,介于心中那个猜测,越殊决定先带着令牌到地图标注的三处地点走一趟。
清源真人强烈要求同往。
这可是祖师遗留下来的地图,无论是不是传送阵,都不妨碍好奇的他想去瞅一瞅。
越殊欣然与之同行。
两人首先去的是地图上距离京城最近,被他们标记为“疑似一号传送阵”的所在。
一路不带停歇的两人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赶到目的地。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片连绵的山脉,当地人称之为“梨山”。这个名字还与当地流传了数千年的一则传说有关。
据说此山曾遍植梨树,草木丰茂,某一日有仙人降临,化作凡人讨要梨子解渴。当地百姓有眼不识真仙,竟以木为兵,驱赶仙人。仙人恼怒之下,满山梨树一日之间凋零殆尽,从此数千年来皆是草木不生。
民间传说多半是假,但眼前这光秃秃的山峦却是真的。远远的,越殊与清源真人举目望去,都不禁大为讶异:“绝灵之地?”
若说其他地方的灵气只是稀薄,梨山的灵气却是彻底“归零”了。不仅如此,光秃秃的山体除了石头就是石头,放眼望去不见一丝青绿,这是什么生机断绝之地啊?!
一座毫无生机的石山,难怪周围人烟稀少得可怜,且历代朝廷都对这里不闻不问,以至于周边出没的净是些野人般的夷民。
实在是除了石头就是石头的地方毫无价值可言。既不能种田也不能打猎,一般人若不备足口粮,在这里待上几日就得饿死。
或许也正是如此,地图上的秘密才没有曝光吧?毕竟谁会闲着没事深入这座石山?
“闲着没事”的两人互相对视一眼,接下来该干什么就不用说了:按图索骥,进山!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好在两人脚程极快,不过一炷香功夫便来到了山脚下。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越殊怀中的令牌微微震动起来。他取出令牌,顿时感应到一股冥冥之间的吸力从某个方向传来,就像是磁铁的两端,吸引着令牌向那边飞去。
越殊招呼清源真人一声,便顺着感应的方向入了山,最终来到一堵光滑的石壁前。
石壁整体呈灰色,其上隐隐有白色的纹路,表面水一般光滑,透着玉石的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