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与他的早年经历脱不开关系。
原来,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乡下汉子,年轻时曾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豪侠人物。
儿时听路过的说书先生讲过些许古今传奇,身为农家子的他便大言不惭立下壮志。从此以古之游侠自居,十来岁便率一帮不干正事的少年四处打抱不平,在年轻一辈很有威望,对老一辈而言却是个惹祸头子。
而这般“梦想着仗剑走天涯”的少年人,自然是不肯安分种田的。
在他们看来,这简直是天下第一等无趣之事。
于是,就在家里准备张网亲事,指望成亲生子就能令他脱胎换骨时,正主却跑得无影无踪。
这一走,便是十年之久。
他走过镖、劫过道,干过绿林匪盗,蹲过衙门大牢,只是牢牢记得从不欺压良善。
有段时日,他很是在道上闯出一番名声。但被他得罪的豪绅恶霸同样不少。
——世道如此,人活一世总要张嘴吃饭,不愿欺善就只能惩恶。偏偏前者往往弱小,后者往往强大,你不找它它亦欺你。
漂泊十年,经历一番现实毒打的向豹,终是熄了游侠之心,回家老老实实种田。听媒人牵线成了亲,从此老婆孩子热炕头。
直到一场大水几乎令他一无所有。
他几乎要焚起毁灭所有的烈焰。
幸而关键时刻有人拉了他一把,让他不至于在绝望中深陷,并将更多人拖入绝望。
回想往事,向豹唏嘘不已。
“从前的事都过去了。”面对张重光几人好奇的追问,他简单说完,摆手道,“反正我这条不值钱的命早就卖给了小道长!”
说罢,他偏头朝侧前方看去。
毛色无瑕的骏马上,少年道人微微仰头,他清澈的瞳孔中映照着朝阳笼罩的山冈。一袭青色道袍在霞光中飘举,宛若法衣。
“……这就是卧虎山?”
越殊放眼望去,只见大山连着小山,呈东西走向横亘于前。
山脊并不陡峭,山脉却绵延悠长,宛如一只慵懒盘卧的大虎。它沉眠不动,万灵在它优美的脊背上赋生。
“山如其名,形似卧虎。”他微微一笑,“不知这名字是谁起的,真是恰到好处。”
“这我老向就不知道了。”向豹接话道,“倒是从前听走镖的兄弟说过一个故事。”
“……传说千年前此地曾有一只山一般大的吊睛白额大虫,为祸乡里,食人无数。直到某日来了一位白发老道。这老神仙有呼风唤雨之术,伏魔降妖之能。一指点出,白虎倒地化作石虎,从此就有了卧虎山!”
向豹说得头头是道,神情大有憧憬之意。对那传说中呼风唤雨的老神仙颇为向往。
张重光三人听得亦是出神。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古往今来、天下各地,大大小小的风俗与传说数之不清。
而神仙鬼怪之说,更是其中重灾区。于土生土长的诸夏之民而言,颇有吸引力。试问天下谁人能抵挡神仙的诱惑?
向豹的描述颇为简短,却不妨碍三人自行脑补出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戏。一时间个个大呼“痛快”,恨不能亲眼目睹神仙风采。
经历过前世信息洗礼的越殊只微微点头,波澜不惊。
更精彩曲折的故事,他没听过一万也有八千,只能说卧虎山的传说还是太淳朴了,最热门的“仙凡恋”元素都不曾掺杂其中。
一行人说说笑笑入了山。
山深林密,几人牵马而行。
迎面拂来的山风浸着深秋的寒凉,落叶在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宛如金黄的地毯。
偶有被几人惊动的野物,“嗖”一声往林深处蹿去,毛茸茸的尾巴摇动出道道残影。
远远能听到林深处传来野兽的嘶吼。尽管距离他们相当遥远,却令几人不自觉提起了心,周猎虎更是将手搭上弓弦。
自幼打猎为生的他生平最得意的便是这一手出神入化的箭术本领。哪怕知晓卧虎山中必有猛兽出没,亦有信心保护好越殊。
向豹则主动拎起一把大刀在前方开路,一边砍伐荆棘,他一边回头说道:“小心,卧虎山我只来过一回,上回没碰到什么猛兽,只听人说山中是有老虎的。”
偏偏就在他回头之际。
“吼——!”
一声虎啸山林,令人寒毛倒竖。
那是人体对危机的本能反应。
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猛兽气息伴随阵阵腥风扑面而来,一只斑斓大虎猛地蹿了出来。
它身后似乎有人在追,见此失声大喝:
“——小心!”
千钧一发之际,越殊动了。
他足下一蹬,整个人好似没有重量一般朝向豹扑去,宛如一阵清风倏然而至,手上顺势一推,便带着向豹向侧方避了开去。
厚厚的落叶发出沙沙声响。方才落定的越殊一个翻滚利落起身,拔出了三尺青锋。
一抹流星从他眼前划过。
——几乎就在他们侧翻出去的瞬间,时刻警惕四方的周猎虎松开弓弦,一箭射出!
箭如流星,于间不容发的时机,竟是精准无误地直入斑斓大虎的右眼,穿眼而过!
鲜血狂涌而出。
“吼——”
狂奔的斑斓大虎停下了脚步,发出一声凄厉的痛嚎,仅剩的一只眼睛死死射向周猎虎。
周猎虎一箭建功,反而愈发警惕。经验丰富的他深知接下来的反扑不可小觑。
警惕归警惕,他心中并无担忧。
……且不说他若一心想走,此兽决然留不下他。只说此时此地,他可不是一个人。
密林中,这位向来冷酷的猎手微微一笑。
他眼底映出斑斓大虎身后追赶而至的十数位好手,持刀而立、凶相毕露的向豹,以及拔剑出鞘、剑锋划破斜阳的少年道人。
“吼——”
虎啸之声在林中不断响起。
从威风凛凛到虚弱不堪,从咆哮到哀鸣。
伴随着庞然大物轰然倒地,林间紧张的气氛终于消散一空,不少人猛然瘫坐在地。
“呼……呼……”
他们发出不知是后怕还是剧烈运动的吐息,好奇的目光随之落在越殊几人身上。
气质出众的少年道人与四名随从的组合,立刻让他们联想到出门远游的世族子弟。
——凭眼前这少年的相貌与气度,只怕便是在世族子弟之中,都是凤毛麟角的人物!
这一联想立刻令人眉头紧皱。因越殊容貌气度而生出的几分好感,立时荡然无存。
此等人来历惊人、背景深厚,不好好待在锦绣堆里,偏要跑出来闯荡,殊不知他们一旦有个万一,附近百姓都难免受牵连!
而越殊同样在打量对面的人。
这支队伍约摸十来人,皆是青壮,一身粗布做的短打,负弓携刀,气息颇为凶悍。一眼望去,教人很难不疑心遇上了山匪。
张重光四人暗暗提起了心,不动声色之间在越殊身旁形成包围圈,将他护在身后。
倒是被保护的越殊微微摇头,替对方解释道:“放心,他们不是山匪。”
言罢,他起身行了个道家稽首。
山风拂起少年的发梢,现出一双沉静如湖的眼眸。他轻缓从容的动作几可入画。
“诸位有礼了,贫道玄微。”
第25章 神医妖道25
◎人世如洪炉,一念济苍生◎
神都雒阳,大楚皇宫。
天子的寝宫殿门大敞。
白玉为阶,金砖铺地,朱漆染柱,碧纱为幔。价值千金的龙涎香在香炉中燃烧,殿外海棠花开得正盛,殿内美人身披轻纱翩翩起舞。柔弱无骨的腰肢摇摆间,忽而逶迤在地,裙摆四散开来,恰似海棠花开。
而惜花之人已是神色迷离。
海棠的清香,丝竹的缠绵,美人的娇呼,男子饶有兴致的调笑,不断荡了开去。
“来人,取朕的逍遥散来!”
伴随着一阵畅快淋漓的大笑,天子服过逍遥散,又从枕边取出一只瓷瓶,往掌心一倒,而后抬手一送,一枚圆滚滚的红色药丸便被他吞入腹中。
他本已疲态尽显的脸上突然容光焕发,每根皱纹都开始舒展。
似有一股年轻的活力从这具苍老的躯壳中迸发出来,令天子的面容都染上了红润。
“好!好!好!清虚真人果是有道高真!逍遥散,好一个逍遥散,人间岂能有此等神药!真真是逍遥快活似神仙啊……”
他一把将美人搂起,引得怀中美人发出一声娇呼。两人的声音渐渐淹没在帷账中。
寝宫内,丝竹声三日不休。
帝王沉迷歌舞,不理朝政。
心忧如焚的周御史等了三日,终于等来天子的召见,入殿所见却让他忍不住掩面。
“……不堪入目,不堪入耳!”周御史气得口不择言,“想当年陛下是何等英主……”
“行了行了。朕不想听你废话——”迎接他的却是天子不耐烦的声音,看在这是多年老臣的份上,天子自认已经足够宽容大度,“卿三番五次求见,究竟所为何事?”
天子放缓了声音。
周御史见状,心下稍安。只觉昔日的明主不至于彻底昏聩,至少听得进老臣谏言。
“启禀陛下,冀州反贼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