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我,呼风唤雨_分节阅读_第169节
小说作者:金玉满庭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43 KB   上传时间:2025-07-27 17:08:01

  吕玲绮叉腰叹气:“这就是要咱们巡逻的事了。把鸡看好,别让饿极了眼的混账玩意摸走;看到争夺虫卵打架的庶民就过去把人拉开,判明谁是谁非。”

  她堂堂昭明军一方大将,现在就只能管这些真·偷鸡摸狗的小事。

  “可不就是大材小用。”吕玲绮长叹一声。

  一只竹筒”咕噜噜”滚到吕玲绮战靴前。抬眼望去,一个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女正局促地绞着衣角。她脸上覆着大片枫叶状的赤红胎记,格外显眼。

  吕玲绮眉毛都没动一下,脚尖轻巧地勾起竹筒上的麻绳,使了个巧劲轻轻一甩,竹筒就不偏不倚飞向那半大女郎。

  “多谢将军!”范桃手忙脚乱地抱住竹筒,脸颊烧得通红。

  半月前书院就完工了,比范桃预估还快上一月。没活可干的范桃惊慌失措以为自己就要带着一双弟妹流落街头饿死的时候,监工官吏手持告示,宣读昭侯之命:凡流民皆可暂居草棚,若能掘得蝗卵,每日可换三合大豆。

  范桃就带着一双弟妹来河滩挖掘虫卵了,挖掘虫卵这活不重,只是耽误时间。范桃就只能边挖掘虫卵边默背,背到记不起来的地方就从怀里掏出书页看一眼。

  方才她一边捡拾虫卵一边在小声背诵昨夜看过的书本,入了神,连竹筒什么时候从身上掉下去都不知道。

  “嗯。”吕玲绮高冷颔首,抱着长戟站在原地,眉如利剑斜飞入鬓,眸若寒星冷冽逼人,朱唇紧抿,英气灼灼,惹得远处几个小姑娘侧目偷看。

  察觉到那些偷看她的眼神,吕玲绮腰挺得更直了。

  高顺轻笑一声。

  几年过去了,自家女公子这个好面子的毛病还是一如既往。

  一队马车停在不远处的官道上,前头马上坐着个英气勃发的少年郎,后头却是个半大少年,怀里还抱着个垂髫稚子。那个领头的俊朗少年从领头马背上翻身下马,走到几人边上。

  那俊朗少年翻身下马,步履生风地走到近前,对着高顺拱手道:”这位将军请了,在下孙伯符,欲往冀州州牧府上拜谒,还望指点迷津。”

  正是前来冀州借兵的孙策。

  高顺抬眼细看,想起在虎牢关外见过此人跟在昭侯身后,神色放缓了些,细细给孙策一行人指明了路。

  孙策抱拳谢了一声,转身风风火火走了。

  吕玲绮见其他人都离远了,立刻恢复了懒散模样,把长戟往地里一插立住,自己打了个哈欠。

  “这家伙来找主公借兵,给他爹报仇。”吕玲绮懒洋洋道,“早晚都是咱们同僚。”

  她家主公帐门准进不准出,狗来了都得学着炒两个菜。

  ——帐门似海深千尺,进来容易出去难。

  吕玲绮指指点点,已经很有昭明军老人的风范了。

  “我认得此人。”高顺平静道,“在虎牢关外,他就已经追随昭侯了。”

  吕玲绮:“???”

  “不对吧,我都没在军中见过他。”吕玲绮忽然站直了身体,满面狐疑。

  高顺道:“孙伯符是孙坚之子,兴许是各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他暗投了昭侯。听闻昭侯对他十分器重,为留下孙伯符还借了不少粮草给孙坚。”

  高顺说的笃定,那时候两军对峙,各自不知敌营中派了多少探子。这事在诸侯联军中也不是什么秘密,一打听就能知晓。

  “听闻当时名不经传的赵云将军还曾亲自教导过孙伯符。”高顺给吕玲绮补了最后一刀。

  吕玲绮悲愤道:“怎么可能!我才是主公和子龙最喜欢的将领啊!”

  “太卑鄙了,这个孙策居然还带着弟妹一起过来讨好主公,可恶,我爹娘怎么就生了我一个啊……”吕玲绮悲愤欲绝,连巡逻的心思都没了,让裨将领着士卒巡逻,自己则毫不犹豫转身就往邺城走。

  分明擒袁绍时,主公还在三军面前夸她”玲绮勇猛,世所罕见”来着!

  “……不是说‘年少莽撞,不受昭侯信任,同僚排挤’?”高顺愣在原地,嘴中喃喃。

  怎么女公子忽然又成了“昭侯和大将军最喜欢的将领”了?

  *

  “伯符,多日不见,身体可好?”陈昭迎了出来,面上没有喜色,反而满是悲伤。

  她拉住孙策,垂泪道:“我已听闻了文台兄英年早逝的噩耗,当年齐心讨董之时,文台兄何其勇猛……唉,天不假年。”

  孙策注意到陈昭衣着淡雅,显然是顾及自己兄妹丧父。与整日吃喝享乐的袁术相比,从未得父亲效忠过一日的昭侯竟更有情谊。

  孙策鼻头一酸,哽咽道:“父亲在天之灵知道有昭侯为其悲伤,定会宽慰。”

  “唉,我与文台兄投机至此,当年文台兄自请为前锋之时,我与他把酒言欢,他醉后还曾说过‘若坚讨董身亡,还望熙宁能照顾我家中妻儿’。”

  陈昭悲伤得仿佛真和孙坚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妹一样,她以袖掩面,嘴里没有一句实话道:“谁知我等斩杀了董卓,兄长却被黄祖那等无名小卒暗害。”

  作者有话要说:

  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三国志·吕布传》裴松之注引

  《中国生物防治技术》(农业出版社)指出,鸡群对蝗虫卵的捕食率可达30%-50%,是生态治蝗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161章

  孙策被陈昭拽着手腕往厅堂里走时,脑中仍混沌一片。

  父亲当真在洛阳时,便说过要将妻儿托付给昭侯吗?

  有吗?……好像有这么一回事。

  孙策想起父亲向昭侯借粮,还将他送到昭侯麾下的往事。他还曾怀疑过他爹把他扔到昭侯麾下是为了磨砺他,可到了昭侯麾下,他却过得十分顺心,丝毫未受排挤。

  定是父亲与昭侯交情深厚,方才将自己托付给昭侯!

  孙策恍然大悟,下意识把他挨的那顿揍抛诸脑后,自动脑补出他爹和陈昭那深厚的“异父异母亲兄妹”情谊。

  “兄长被贼人所害,我亦痛心疾首,夜夜不能安寝。”陈昭将蜜水一饮而尽,双目赤红紧咬牙根。

  她猛地一拍桌案,震得案上茶盏叮当作响,凤眼圆睁,眸中怒火灼灼:“我已备好三千精兵,连带三万石粮草,一并拨给伯符,伯符速行,为我兄报仇!”

  “昭侯——”孙策声音哑得不成样子,对父亲与昭侯的深情厚谊更加深信不疑。

  若非情义深重,昭侯怎会借兵与他,甚至连粮草都备得如此周全?

  他孙伯符不过一介丧父孤子,又有何值得昭侯图谋之处?

  “唉。”陈昭忽然长叹一声,落寞道,“伯符当年被公台兄带走之时,并未辞去我帐下官职。我将伯符视为腹心,伯符今日这一声昭侯,实在见外。”

  话罢,陈昭又勉强笑了笑,只是面上是掩不住的落寞。

  郭嘉斜倚在席间,眼中含笑,瞧着自家主公作戏。见火候正好,便悠悠添了把柴:”主公常念叨伯符,与袁绍交战时还说‘若策儿在此,定要抢着披甲上阵’。”

  这话自然也是信口拈河,有其主必有其臣,郭嘉撒起谎来脸皮都不红。

  孙策如今还只是父亲初丧的少年,人情冷暖刚感受到一点,心眼还没来得及长出来。

  “主公恕罪,策实在是……”孙策急的额头都冒汗。

  他回忆起当年离去之事,发觉自己还真没向陈昭辞行——他是被父亲从战场上揪走的,挨了一顿结结实实的揍,第二天父亲就带他离开洛阳了,哪有时间辞行?

  “无碍,伯符为父悲痛,纯孝至此,一时疏忽难免。伯符是我之旧臣,不必如此客气。”陈昭十分通情达理,听到孙策自己跳入锅中之后,立刻把锅盖盖严。

  又看向孙权和孙尚香,陈昭从腰上借下两枚玉佩:“长辈初见晚辈,原该备礼。”

  “既然来了,就安心住下,昭明书院年后开学,正好一并去拜入大儒门下读书。”

  多谢主公!”一声清脆的童音骤然响起,如珠落玉盘。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孙尚香虽身着素服,却掩不住满身灵气。那双杏眼亮若晨星,正捧着玉佩细细把玩,小脸上满是欢喜。

  孙策轻咳一声,朝孙权递了个眼色。与孙尚香同坐一席的孙权会意,在案下悄悄扯了扯妹妹的衣袖,低声道:”该称‘昭侯’才是。”声音虽(aFGe)轻,却带着几分兄长特有的威严。

  陈昭的笑声却适时响起,她含笑望着孙尚香,语气与和孙策说话时一样正式:“孙娘这声‘主公’我先记下了,若日后你到不了我帐下,我就治罪于你,罚你半年不得吃糖。”

  “科举,军功,孙娘也一门也不能落下。”陈昭又补充了一句。

  从孙策的武艺和孙权的脑子来看,孙家人就该文武双全,这可不能偏科。

  孙尚香整个人已经晕乎乎了。没有一个小孩不想要得到大人平等的重视,尤其是那个位高权重的大人还是自己从学识字那日起就仰慕的偶像。

  她一定要勤学苦练,不辜负主公的期望!

  孙尚香重重一捶膝盖,唉,没感觉?

  孙权面无表情把砸在他大腿上的小胖手推开,默默叹息了一声,只觉心累。

  大哥莽撞,小妹盲目,被昭侯三言两语就哄得晕头转向。

  这个家,只能靠他了。

  孙权心道,他可不是会因为情谊就轻易把自己卖掉的人。他可是深思熟虑之后才——

  “权定会勤学自省,早日为主公效力。”孙权微笑。

  比起袁术这个昏庸无能的旧主,昭侯要好上何止百倍。自家父亲在袁术麾下为将,自己兄弟在守完孝后十之八九也要在袁术麾下为臣。父亲倒是曾有自立的心思,可父亲骤亡,自立之事也不了了之。

  都是给人当臣子,自然要找有前途的主公了。

  他可不像兄长一样意气行事,也不像小妹一样抱着神女画像都能傻笑,他深、思、熟、虑!

  念及还在孝期,陈昭并未留孙策长住,只留了三日空闲整理兵马,便让孙策带兵前去荆州为父报仇了。

  还给孙策配了一个军师。

  换上一身甲胄的孙策无措看向牵马站在大军前列的荀攸,下意识看向陈昭:“主公……”

  “如今昭明军推行‘将师相辅’之制,将军只管冲锋陷阵,这粮草调度、行军谋划之事,自有军师代劳。”前来送行的陈昭笑吟吟解释。

  “公达与袁公路先前打过交道,此番借道豫州,正需他这般伶牙俐齿之人周旋。”

  孙策闻言,心中稍安。但见荀攸一袭青衫立于马前,面无表情,瞧着平平无奇的模样,不由心中又起了疑心。

  这位军师,能当说客嘛,这瞧着怎么感觉愣愣的?

  孙策正是藏不住心事的年纪,什么情绪都写在脸上,荀攸只轻轻瞥了他一眼,便猜到了孙策的心思。

  也不争辩,只是僵硬的脸上略微扬起了一个浅淡的微笑。

  他先前与张郃搭档,二人都是稳重性格,年纪相仿,配合默契。如今主公忽然把他调过来,让他与这一看就活泼开朗的少年郎一并出征,荀攸轻松就猜出了自家主公的心思。

  荀攸与陈昭对上视线,陈昭对他笑着眨眨眼。

  没错,就是让孙策带几个与他合拍的谋士回来。

  江东之地,陈昭一直未能染指。自开科举以来,虽有些士子远道来投,但肯背井离乡的,多是寒门出身、仕途无门之人。真正的贤才,多半还在观望,待价而沽。

  在陈昭眼中,人才不分贵贱。士族也好,寒门也罢,男子也好,女子也罢,年长也好,年少也罢——全看本事。能者居高位,庸者去耕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1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9/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我,呼风唤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