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_分节阅读_第35节
小说作者:将月去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01 KB   上传时间:2025-09-30 21:33:05

  萧大石去开门了,每天做菜的时候,家里门都是关着的,省的路过的人往里看。

  林秋然把火撤了,她看孙氏那锅,没糊,汤汁也收了不少,做得不错。

  孙氏最听她的,做菜也是。

  萧大石过去开门,打开门一看,不是冯娘子,而是于婶儿和李叔一家五口,推了板车过来,车上拉着萧家今年收的粮食。

  中秋后头几日下了雨,萧家村没人冒雨收粮食去,等雨一停,全村就赶紧把粮食收了,这些日子把稻子晒干,今儿干透了,怕萧家急着吃,一家人装上麻袋就给送来了。

第三十一章 菜涨价

  于婶儿拍拍装得圆滚滚的麻袋, “地里粮食都收了,晒干给你们送过来的,总共是一千一百二十三斤, 都在这儿了。”

  她又拍拍车尾的两袋, “这两袋是你们家菜园里的菜, 豇豆都拉架了, 还有胡瓜,老南瓜啥的, 都给你们带过来了。”

  县城买菜贵,老了又不是不能吃了, 拿过来不就又省些。

  孙氏眉眼绽出喜意, 今年收成不错,这米足够家里吃了。往年要交税,田赋就是三十税一, 剩下的自家舍不得吃, 大部分拿来换钱。但是今年家里能赚钱,林秋然喜欢吃米饭,都能留着,省着从外边买了, 一年都吃不完。

  孙氏让人快进来, 她道:“我还想跟她爹回去一趟呢,这让你们送来了,累了吧, 快进去坐着。”

  于婶儿摇摇头,笑着道:“也不累。”

  不过车上东西的确不少,不然也不至于一家都过来。

  于婶儿看看屋里,萧大石也在忙, 她道:“先给东西卸下来吧,天色也不早了,我们得赶着回去。”

  挑下午过来就是不想在萧家留饭,于婶儿也闻着炖肉味儿了,林秋然在做菜,这个时辰,估计忙生意呢,耐得住性子没乱看,来之前她就叮嘱几个孩子,不能乱看,不能嘴馋。

  当初孙氏和萧大石回村,不仅给了钱,还给她家拿了肉,十斤肉,足够秋收补油水,就是因为给的多,才把粮食送来。

  只不过家里有孩子,二虎桃花年纪小,林秋然做得又香,忍不住往那边看。

  林秋然烧好了,她把火给灭了,“不急不急,李叔婶子,你们先进来喝口水,桃花,快进来,好早呢,不差那一会儿。”

  桃花眼中带怯,看了于婶儿一眼,于婶儿没动她也没动。她望着院子,不及老家宽敞,可县城的宅子,虽来过一次,但仍旧好奇。

  孙氏上前拉于婶儿进来,“就是,还早呢,着急走干啥?快先进来,进来呀!你这还等我三催四请。”

  于婶儿被推着进来,“哎,先把粮食卸了。”

  萧大石嘴笨不会说话,但也拍着李叔的肩膀让他进院子。

  林秋然道:“婶子,不急着卸东西,正好晚上留饭。这是客人订的红烧肉,我多做了一些,她们估计一会儿就来拿了,等着拿完咱们也早点开饭。爹,不还有只鸡呢吗,今儿也杀了。”

  鸡是跟鸭子一起买的,鸭子吃了,鸡一直养着呢,就跟萧家买的鸡崽子一块儿。家里买的长大了不少,但离下蛋还得两三个月。

  孙氏点点头,萧大石二话不说就去杀鸡了,于婶儿想拦,但孙氏挡着没拦住。

  林秋然不可能让人走的,这么多粮食,本来说只让李家帮着收,可是不仅送来,还摘了老家的菜,这是多大的人情呀,哪能让人直接走。

  林秋然回屋去倒水了,给李叔盛了一碗米酒,“这是我自己酿的,叔你尝尝。”

  李叔和萧大石一样,是老实本分的性子,家里也是媳妇当家。村里好吃的少,也馋酒,林秋然都端出来了,他就喝了一口。

  米酒甘甜微辣,推了一路车,李叔嗓子都冒烟了,喝口这个是真觉得解渴。

  李叔道:“这是自己酿的?”

  林秋然点点头,“嗯,做菜用得上,比出去买便宜些。”

  李叔眯着眼道:“好喝。”

  林秋然道:“桶里还有呢,大虎二虎喝不?”

  于婶儿立刻道:“秋然,他俩年纪好小,不许喝这个。”

  俩人一个十六,一个十三,在这个时代真不算小了,不过这事儿还是听当娘的吧,林秋然就没硬给。

  这边说着话,冯娘子也到了,这回跟来的是她小儿子。

  于婶儿见有客人来,让到一边,让李叔和儿子去卸货。

  林秋然得忙这边的事儿了,冯娘子问做好了没有,她道:“来得正好,你先尝尝味道对不对。”

  林秋然捞出一块来,这样定菜肯定得尝味道的,量多,不然不满意有的扯皮。

  冯娘子尝完点点头,“嗯,是这个味道没错,说实话呀,红烧肉就属你做的软烂,别人做都没这个味道。”

  有的能看出是舍不得用柴火火候不够,有的也软,但不似林秋然烧的糯。

  林秋然笑笑,“那称吧。”

  于婶儿去洗了手,帮着称肉装肉,桃花现状也洗干净手过来帮忙。一斤一斤地称,每次称好都给冯娘子看,然后放到她带来的大桶里。

  总共三十二斤,偶尔多一块,斤数肯定是够的。

  锅里还剩差不多两斤肉,林秋然就自己留下了,汤大部分都给了冯娘子,冯娘子今儿穿得喜庆,脸上笑眯眯的,痛快把剩下的钱结了,一共三百八十文。

  于婶儿在旁看着,感叹这钱真不少。

  冯娘子还给林秋然拿了几块喜糖,“吃喜糖,都沾沾喜气。”

  林秋然把人送走,这生意就算结了。喜糖总共六块,她给了桃花一块,还给大虎二虎一块,再给于婶儿她没要,林秋然就放厨房盘子里了。

  于婶儿看这觉得真不错,不禁问:“来这边生意可好做?”

  林秋然道:“上午只要不刮风下雨就去卖菜,基本上都能卖光,偶尔下午会接像今天这样的活,或是给别人家做菜,不过县城这边,活儿不算太多。”

  不止林秋然一个席面师傅,僧多粥少。

  林秋然看了眼院子里,萧大石在杀鸡,李叔和俩儿子在卸货,林秋然笑了笑,“我这就做晚饭,婶子可不能再推辞。”

  于婶儿点点头,都留到这个份上了,再说走,那就太见外了。

  她去厨房帮忙烧火,一边烧火一边打听这些日子萧家怎么样,“你也别累着,孩子咋样?”

  林秋然道:“挺好,现在显怀些,但不累人。”

  快四个月了,依旧没什么反应,家里也总赚钱,挺好的。

  于婶儿乐呵呵的,尽管不是自己过得好,可是萧家过得如意她也得意。她也看着孙氏萧大石胖了些,脸上多了神采。

  过得好才好,毕竟萧家后头住着的李翠花一天到晚见不得萧家好。

  于婶儿前些日子才知道,中秋的时候,萧家老宅的人全去县城了,然后又夹着尾巴回来了。

  有人说,见过李翠花去那头,从萧家老宅出来过。

  李翠花一向见不得萧家好,准是去那边说了不该说的话了。

  于婶儿那天从县城回来,她和李翠花说萧家搬家了,估计就是因为她。还好林秋然没事儿,不然于婶儿真得后悔死。在那之后,萧家赚了钱有啥事她也不往外说了,包括收秋给了一百钱还拿了肉,这个也没说,总说招人记恨。

  她还帮着哭穷,说萧家赶不回来,没钱请人收,让李翠花得意几日。

  孙氏她们过得好不好,惦不惦记自己只有她知道,多余跟别人解释。

  于婶儿特地跟孙氏和林秋然道了个歉,“都怪我,要不是我,李翠花也不会撺掇这个。”

  林秋然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些事,她道:“这哪儿怪得了婶子?她心术不正,别说听到我们过得好赚钱,就算听到别的,也坐不住。也不是对我家,见谁都这样,婶子以后也小心点儿。”

  幸好是搬走了,就算李翠花气得慌那也没办法。

  于婶儿道:“那也是我不该多嘴。”

  林秋然又安慰了几句,“她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天天和别人比,就算日子不错,那也不好过。”

  于婶儿点点头,跟林秋然说完,她心里是好受多了。

  孙氏在一旁听着,听二人说完,打听了打听大虎的婚事。大虎今年十六,到了说亲的年纪了。

  这会儿跟着他爹卸东西呢,力气大,闷头干活不吭声,看着很可靠,孙氏朝大虎抬抬头,问:“咋样,亲事可定下了?”

  力气大,性子好,按理说挺好说亲的。

  于婶儿却摇摇头,“找媒婆说了两家,但都不成。现在说媳妇不仅要彩礼,还想往县城奔,要男人有点本事的,光会种地不行。”

  这也不怪人家,于婶儿有女儿,也想桃花嫁到县城去。种地不赚钱,谁不想自己女儿享福。

  就比如当初萧寻,人高马大模样俊俏,还能打猎,这些大虎不会。

  今年十六,不算急,再学些本事呗,不过于婶儿也不知道干啥,大虎性子老实,有点呆。去县城当学徒?就怕师傅也嫌他笨。

  她和孩子他爹都老实,养得孩子也这样。

  林秋然在一旁听着,她是想要个徒弟的。按理说男子力气大,大虎又踏实肯干,看于婶儿和李叔的性子就知道他人品差不了。

  只不过不太方便,尤其在这个时代,所以林秋然更偏向桃花,年纪小慢慢调教,而且刚刚也帮忙了。

  但这个时候说要桃花来,就不太合适了。李家现在自然是李大虎的亲事要紧,她也怕于婶儿舍不得女儿。桃花才八岁,搬过来好些日子见不着,就算跟萧家亲近,那也不放心。

  林秋然佯装随口一说,“那婶子就没想着搬来县城住?在县城活多,不用来回跑,方便。”

  于婶儿道:“我们,那哪成呀?没啥本事就会种地,再说也没有余钱买宅子。”

  林秋然道:“买不了可以先租一个,不然一直住村里,给大虎说亲都是麻烦事。李叔还硬朗,你也能干,俩孩子都不小了,总能寻到赚钱的法子。不然摆个小摊,累是累一些,但肯干肯定是能赚到钱的。”

  现在每天卖菜,说实话也累,但比起种地,还是好的。

  林秋然来到这边,除了孙氏和萧大石,就属她娘和于婶儿对她最好,去于家庄做事还是她帮忙介绍的呢。于情于理,林秋然都想拉李家一把。

  她缺人可以再说,不管以后是让桃花帮忙,还是买个人,都行。现在俨然于婶儿家的事更急,她心地好总帮萧家,不能她们走出萧家村,还让于婶儿留在村子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于婶儿道:“我的手艺,就算做出来也没人吃呀……”

  林秋然笑着道:“不会做可以学,卖些小吃,薄利多销。现在也收秋了,地里没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婶子可以找个日子来城里试试。”

  林秋然说着,拿盆和面,面活得很软,醒面的时候她用胡葱碎蒜末、豆酱盐糖还有葱花调了个酱汁。

  大灶炖了鸡,林秋然往炉子上架了铁锅,擀的饼皮比锅还大,烙饼的时候油多些,一边烙一边堆褶,一面烙熟翻面,把另一面刷酱。

  饼香和酱香一起出来的,于婶儿、桃花、孙氏在一旁看着,人都惊呆了。秋然这是说做就做,

  林秋然敲了敲下面的饼壳,是脆的,而上面刷了酱的,是软的。

  她把饼盛出来,切成菱形的小块给三人尝,“你们尝尝这饼的味道咋样?”

  于婶儿把饼放进嘴里,咸香脆口,对于平日里肉都很少吃的人来说,这饼可以说是美味,真的是香呀。上面的酱汁不知怎么调的,咸甜口的,里面的葱花点缀,一咬,饼皮还有细碎的蒜末葱粒,每一口都好吃。

  于婶儿点点头,“好吃,这可太香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2页  当前第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1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