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她去医馆看过,还找了稳婆,说胎位正,她身子养得也好,还说林秋然肚子不算大,这样的更好生,肯定万无一失。
算着发动的日子在正月,正月天寒地冻,天冷坐月子难一点,但也比夏日好。
要是赶上正月过年,可以晚些日子营业。而且,林秋然也担心两个月能不能把林冬教会。
自然不是说教会做菜,可以先学那么几样,比如说炒土豆丝,只要学会就不用林秋然来了。
这边收拾好就去了铺子,萧大石早就去了,今儿得买猪血,等林秋然他们到的时候,萧大石已经买完回来了。
不过林秋然没看,只让先在院子里放着,她去厨房把中午的菜给弄上。牛肉价贵一些,肉就差不多二十文一斤,冒然上菜不一定有人愿意吃。
所以林秋然让史掌柜在门口立个牌子,说食肆晚上有牛肉卖。中午客人来吃饭,也跟着说说。
这么多牛肉一晚上肯定卖不完,过几日再过来也行。
立牌子的效果立竿见影,这才巳时就有人来问,昨儿吃饭的客人也来了,“昨天买牛肉了吗。”
史掌柜道:“买了买了,就是得收拾处理,晚上才能吃。”
客人挺高兴,“成,晚上肯定过来。”
晚上卖的话已经说出去了,可史掌柜还是好奇林秋然打算怎么做这牛肉,老死的牛肉硬,可不好做,有时就算赶上卖的,他也不会买。
说牛肉难买是因为耕牛不能宰杀,一个肉摊老板分那么十几斤,卖得也快。
可不好烧就是不好烧,希望林秋然有法子吧。
厨房里,林秋然把中午要卖的菜给炖上后就开始分牛肉了,牛腱子要分出整条的来,这样好卤好切。
这会儿就显出有把好刀的妙处来,要只有菜刀,还真不好弄。
牛头是送的,下午和牛腱子一起卤,牛角先收好,以后找个木匠师傅做两把牛角梳,也算物尽其用。
因为这牛肉老,只有筋头巴脑切下来留着炖,别看是乱七八糟的肉,可也能往外卖,而且这个拌饭吃最香。
牛肚林秋然让孙氏林冬林夏去收拾了,这里面夹着消化到一半的草,味道也大,得用草木灰好好洗洗。
庖丁解牛,中午做生意之前,林秋然把牛肉分了分好了,牛腱子先卤上了,这会儿锅用不着,卤一个多时辰,正好下午做菜前能捞出来泡着,还不用担心影响下午做菜。
酱牛肉酱金钱肚都在锅里,牛骨和猪骨林秋然吊了高汤,其中还加了一只鸡,暂且没想到高汤怎么用,但肯定有用。
中午林秋然特意炒了盘小炒黄牛肉尝尝鲜,让史掌柜他们尝尝味道怎么样,因为只有葱蒜是够用的,但没香菜,林秋然尝着味道差点意思。
还有辣椒,家里都是辣椒干,所以林秋然多用了泡椒,当时让赵实买的,囤了很多。
泡椒味道偏酸,这道菜她吃着不太像小炒黄牛肉,反而像双椒牛肉了。但少了杭椒的味道,所以林秋然也拿不准。
史掌柜本还想牛肉咋做能好吃,尝过之后但是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蒜粒都有肉香,牛肉软嫩入味,酸辣味的,毕竟有酸泡椒,而且辣味更足,辣得人额头冒汗。史掌柜是不怕辣,夹一筷子连着干辣椒泡椒蒜一起跟米饭拌一拌,一大口真的特别过瘾。
林秋然问:“怎么样?”
史掌柜不怕辣,但嗓子哑了,现在辣椒只是辣椒干,要是夏秋那会儿有鲜辣椒就更好了。
陆凡被辣得扭头咳了两声,然后又喝了大杯水,“好……好喝,不对,是好吃。”
孙氏觉也得有点辣,不过就是辣才过瘾。牛肉也软,一点都不硬,以前没吃过牛肉,这回孙氏觉得牛肉比猪肉羊肉好吃。
史掌柜缓了缓,哑着嗓子说道:“林娘子好手艺,我以前吃咋硬呢,话说跟猪肉真不是一个味儿。”
这是林秋然提前用生粉抓过腌过的,逆着纹路切,切得小切得薄,自然吃起来不硬。
三人不是厨子,只觉得很好吃,提不出什么改进的办法。
而林夏林冬以前连辣椒都很少吃,这会儿辣得鼻子通红。
这道菜被史掌柜吃得很干净,加进去的配菜啥的都不剩了。一点点汤,都用馒头蘸着吃了,
作为厨子,林秋然还是很高兴的,中午她没睡,看着卤牛腱子的火,还教了林冬怎么切菜。
虽然赵广才说林冬二人在家做饭,还常做,可是万丈高楼平地起,还是从头开始学比较好。
林冬听得认真,切得也认真,林秋然嘱咐的最多的话就是,“不管是切菜还是做菜,我教了你就得按照我说的做,不管你以前怎么做,做得好不好吃,不能再加自己的想法,照着做就是了。这些都是试出来的法子,加了别的就不伦不类。”
林冬点点头,她看了眼林秋然,“林娘子,你去休息会儿吧,我这自己慢慢切。”
林秋然有身孕,都忙了好久了。
林秋然笑了笑,“嗯,你累了就歇会儿。”
她回屋躺了两刻钟,然后开始做下午的菜。因为有牛肉,其他菜就少做了些。
林秋然还特地写了菜单,卤牛肉拼盘三十文一盘,其中有牛脸肉和酱牛肉。
卤牛腱子五十文一盘,小炒黄牛肉也是这个价钱,红烧筋头巴脑六十一盘,里面有配菜土豆,毛血旺七十一盘,其中有牛肚、百叶、猪血、豆芽。和水煮肉片的味道差不多,因为用牛油炒的,更香辣。
牛肉瘦也是有牛油的,林秋然还留了些,打算哪日吃火锅。
比起没冰箱的夏日,她更喜欢冬日。
主食加了个牛肉大蒸饺,六文钱一个。
卤牛腱子婉娘还买了一盘,食肆管饭,但肉啥的得看能不能剩下,不剩多是吃豆腐土豆这些。
中午林秋然能做一份就不错了,就算有剩,牛肉贵也不会给铺子的伙计吃。
婉娘想带回去给赵实尝尝,其他的也想买,可钱总得省着花。这个牛腱子实在太好看了,切开里面跟花儿似的。
林秋然也留了点儿,她明儿可以当早饭吃,吃牛肉比吃米饭馒头好。
下午把别的活忙完,她用猪油、大葱和比较碎比较瘦的牛肉调馅,活的死面,葱放得多,包了手掌大的柳叶饺子,上锅蒸熟,蒸出来饺子皮透亮,可谓皮薄馅儿大。
晚上生意如何林秋然还不知道,史掌柜说有人来问,可问的人不一定会今天来这吃。
夜幕降临,如今天短,很早天就黑了。
夜色下嘴边呼出的白气更为明显,还没到吃饭的时辰,有五个人早早的就来到萧家食肆。
这几人个头壮实,是食肆的常客。
陆凡和史掌柜还在摆炭盆,听见动静史掌柜让陆凡忙,自己去招呼。
来人道:“牛肉都做了啥菜,可有菜单,给我们瞅瞅。”
史掌柜把菜单拿了上来,客人看完点菜道:“一盘酱牛肉,一盘卤牛腱子,小炒黄牛肉、筋头巴脑、毛血旺,再来一个炒土豆丝儿吧。哎,这蒸饺子多大的。”
史掌柜是男人,他手大,他比了手掌的一半,说道:“这么大呢,里面就是牛肉大葱馅儿,平时可不卖蒸饺,就这几天有,下回再有不知啥时候了。”
五个人怎么也得一人两个,几个人一合计,“那再来十个蒸饺,一壶烧酒。”
史掌柜笑了笑,“好嘞,客官稍等。”
史掌柜是给人打工的,可是林秋然对他不错,每日饭菜管够还好吃。见客人点这么多菜,他是由衷为林秋然高兴。
这么多菜,算下来得四百文,这才一桌。
这桌客人像是开了个好头,晚上生意很好,有几桌客人像第一桌那样点菜,其他的多是点盘红烧肉,再加个牛肉菜,最后来盘土豆丝。
有人舍得买蒸饺,也有人舍不得。
舍不得的看着别人吃那么大的饺子,一口全是肉馅,油汤都留下来,闻着也香,贵也是真贵,想想猪肉包子差不多大的馅儿,肉的才两文一个,这个竟然要六文。
最后还是忍不住点一个尝尝,可好吃也是真好吃,不仅饺子好吃,别的菜更香。
有的点了一桌牛肉菜,也是极其会吃的,舀一勺筋头巴脑和小炒黄牛肉拌饭,一口酒一块酱牛肉,大口吃着沾满红油的毛血旺和嫩豆芽,毛肚脆嫩,再来一口大饺子,当真是吃香的喝辣的。
香味儿飘得食肆都是,奈何囊中羞涩,只能明儿再来。
有人问:“牛肉卖几天?”
史掌柜道:“卖个三四天吧,这是遇见老死的牛了,平日都没这些,想吃可得赶早来,下回再有不知道啥时候了。”
史掌柜乐呵呵的,能不乐呵吗,这菜的价钱基本上都是逼着红焖羊肉的价钱的,便宜的五十文一盘,贵的七十文。
平日红烧肉四十文一盘,这就贵了不少,今儿流水肯定比昨儿多,史掌柜打酒的时候看的眼酒桶,感觉今天酒下得也比往常快。
生意好自然高兴。
萧家食肆今儿打烊晚,厨房也呛人,小炒黄牛肉这道菜辣味最重,林秋然不得不找了个布巾把口鼻遮上。
她累得不轻,但生意很好,厨房做得菜都卖光了,酉时过半还有客人,但是食肆打烊了,史掌柜和人说道:“明儿早点来吧。”
以往也有生意好的时候,林秋然备菜也有数,但卖得这么好还是头一回。
肉其实还有,但不能因为生意累坏,再说别人肯定不想加班,婉娘的夫婿赵实已经等着了。
婉娘今儿也高兴,作为铺子的伙计,买牛腱子林秋然给她便宜了不少,她高兴地和赵实说:“今儿的新菜,我从铺子买的,你回去可得尝尝。”
赵实把女儿接了过来,把襁褓裹严实点儿,“嗯,闻着就香,我这也是沾光了,走,咱们回家。”
史掌柜几人留下吃了晚饭,今儿太累,林秋然还给切了块儿酱牛肉,还剩些生肉,明儿再卤。
菜就是简单的炒蛋和炒白菜,不过味道也不错。剩点蒸饺,林秋然给分了,一人吃了一个。
史掌柜想,饺子就六文钱呢,今儿工钱都多了,他愿意在食肆干到老。但是他和陆凡都没舍得吃,家里还有孩子老人呢,这么好的东西拿回去肯定高兴。
林秋然晚上带回了块牛腱子,留着明天早上吃。倒也不是她不想给孙氏萧大石吃,只不过二人对贵的东西态度和从前一样。最多就尝一口,之后不管林秋然说什么都不会再碰,如今吃猪肉也是在家里比较常见的缘故。
牛肉萧家食肆卖了四日,从十月最后一天一直卖到了初四中午,剩下一点牛肉林秋然就打算自己吃了。
现在牛肉能给冻上,林秋然还找了个阴凉地方,用水缸做了个简易冰箱。白日温度高,但放了不少冰,也不会化。
十来斤肉,够她慢慢吃了。
因为这些菜,萧家食肆生意红火极了,不少新客,流水也高了不少,,比之从前将近翻了一倍,最高一日有五两多银子,七千多文铜钱。
史掌柜算了上个月的账,十六开业,半个月利润近三十两,不过也是因为月底买了牛肉,本钱就七两多,,但两日卖牛肉赚得也多,已经回本了。
月初发了工钱,发的是整月的。
几人干劲儿更足,月初生意好,流也高,其中不止卖牛肉赚的,林秋然估摸算着,买牛肉花了七两五钱,回本后赚了差不多二十二两。
果真,投入多赚得也多。还有人打听下次啥时候有牛肉,林秋然也不知道,这回还是碰巧遇上的呢。
初五,徐管事还送来了五芳斋的分成,总共是一百八十五两,是几处五芳斋一个月卖豆糕分的钱,开始几日生意好,后头就平平了,但每日也有人买,收益还是很可观的。
徐管事笑着说:“下个月生意会差些,等腊月会好点儿。”
过年嘛,都往家里买点心。
对徐家来说都是小钱,最重要的是因为打压五香居的生意,多了数间铺子,南方的点心铺子出名的就这两家,以后不管在哪儿,都是五芳斋独大。
林秋然知道五芳斋最好的生意还不是绿豆糕,有这个收入她很满意,算上上个月赚的和家里的存钱,林秋然手里已经超过二百两银子了。
总共二百二十六两,本来有更多,但是二楼装潢投进去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