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_分节阅读_第25节
小说作者:慢慢同学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00 KB   上传时间:2025-03-10 19:49:46

  “得亏了弟妹给这小子一个活路,这孩子内向,自小上学,又没干过农活,原来想着当个民办教师,可他这性子,张不开嘴,咋当老师?又说去供销社干点零活打个杂啥的,进货他都找不对门。

  我真是愁得不行了。

  大妹回家一说,我们两口子一合计,站务员他还真能干得了。在火车站里,打扫打扫卫生,接个火车,检个票啥的,不用说话也能干,还不咋跟人打交道。

  好歹有口安稳饭吃,旱涝保收,他能养家活口,就行了。”

  冯大哥把话说得像是他给安排了多少工作,孩子都干不了,并不是他安排不了似的。

  冯大嫂拿了一千块钱放到炕上,“这不是买工作的,也不给弟妹的钱。咱们是自家人,提这个是跟你们见外。

  你们找人安排接班,也得花销,不能让你们搭上。

  咱不怕花钱,可着这个花,只要工作定了,咋都行。不够弟妹先给垫上,回头我再给补上。”

  大嫂其貌不扬,但这事这话,比大哥强多了。

  沈金库不接这个钱,“用不上这些,都是认识几十年的老同事,买两瓶酒就行。”

  大伯娘帮着把那钱收着了,“用不上再说用不上的,先收着,用的时候这不是直接就能拿上用嘛。”

  最后冯军都上班了,钱也没用上,真就是花了十块钱,买了两瓶酒就把事办了,不知让冯军接了班,沈金库自己的工作,也调动成了列车员,以后就跟车跑了。编制调到省城的铁路段,这样以后休假,直接回省城的出租屋,就是回家。

  也不知道人家怎么跑的,反正是跑成了。

  洛清微一家三口带着老太太的车票,是腊月十六的,内部留的卧铺票。沈金库当列车员第二个班,跟的就是这一趟车。

  已经不能更方便了。

  喂奶到列车员单独的小车厢,冲奶粉的热水,孩子爷爷随时给看着。

  换乘的时候,站务员接站,再给送上车,跟下一趟车的列车员交接好,列车员知道是家属,格外的照顾着。

  这个不用互相认识,谁还没有家属呢。今儿个照看了别人的家属,许是明儿个自己家属要坐车,就要别人照看了。

  “奶奶,累不累?你躺着,我抱孩子。”

  怕老太太累,沈默尽量多抱着孩子。

  “不累,卧铺累啥。我可有年头儿没坐火车了,五十多年前那会儿,那车又慢又晃荡,一坐二十几个小时,那才是真累得慌。只是那会儿年轻,光顾着看西洋景儿,都忘了累。”

  快七十岁的老太太,一辈子养尊处优的,身体保养的是真好。

  “您十几岁就坐火车出远门啦?”

  “上奉天看戏,上北平听马连良嘛。那票可不好买,得抢……”

  果然是见过世面的老太太。

  

第36章 二千块买个四合院

  腊月十九的夜里到的京城,表哥表姐都来了,明玉表姐跟姐夫也都到了,二表哥借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拉着行李,洛清微和老太太,长玉表姐抱着孩子也坐车上。

  其他人骑自行车。大表哥驮着沈默。

  这么晚了,没回买下的四合院,直接回的大舅家,到家的时候,二舅和二舅妈都在,做了一大桌子菜,在家里等着呢。

  “先吃饭,吃完饭休息,有话休息好了再说,不着急。”

  大舅说完,还是跟老太太表达了谢意,“婶子,我得谢谢你,要不是你们一家人的精心照看,微微现在是什么样,我都不敢想啊。”

  老太太笑着应,“微也是救我孙女才受的伤。说到底是俩孩子的缘份,要不是这个事儿,他俩成不了夫妻。”

  “该是缘份,怎么都能到一起的。”

  “是。”

  坐了几天的车,都挺累,没多聊,饭也没吃多少,累得吃不下。

  大舅住的是个大二进,前院是警卫排住的,东角门连着一个小跨院,两间正房,一间厢房。做客院了。给洛清微一家就安排在小跨院住,老太太带着洛洛住里间,他们两口子住外间,很宽敞。

  简单的洗漱一下就要睡了,老太太又问了一遍,“那个匣子,放好了?”

  从家里离开的时候,老太太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收音机大小的木匣子,一直抱在怀里不松手,火车上得放在枕头边,拿头顶着。

  她抱孩子的时候,也得让沈默抱着,不让离身。

  挺沉的匣子,上着锁,估计是老太太攒的老本儿,两口子也没问。

  就是进了大舅家门,沈默给放过来的,离了眼前这么一会儿,又问呢。

  “给您放在床头的柜里,打开柜门就能看见。看见了吗?”

  “看见了,微,再给孩子喂一回奶,你俩就睡吧。把暖壶放床边儿,晚上我起来就给冲奶粉喝了。”

  哦,洛清微起身到里屋,喂了奶,回屋睡觉。

  一晚上睡得沉,孩子没哭闹。

  早上她早早起了,跟大姐一起准备早饭,东南角的角房是厨房,有柴火大灶,还有烧蜂窝煤的小灶。

  煮上一大锅粥,上面蒸上二合面的馒头,小灶上煮了四个鸡蛋,炒了一盘豆芽,切了四样儿咸菜,各一小碟子。就是早饭。

  鸡蛋大舅和老太太一人一个,洛清微要奶孩子,给她分了两个。

  “我吃一个就行,两个吃不完,大姐你吃呗。”

  长玉不要,“那就给妹夫吃,学习累脑子,补补。”

  哎哟,咋就至于了。

  “京城的供给这么紧张吗?鸡蛋都不自由?”

  大表哥就笑,“单从吃上来说,京城还真不如你们农场吃得充裕。就说鸡蛋吧,副食商品一天就卖二百个,才摆出来就抢光了,去晚了就买不上。

  不是咱家吃不起,是买不着。

  你像是牛奶,订的人少,咱就能订上,明天开始送,给孩子喝。”

  大姐也说,“白菜土豆萝卜都得抢,一会儿咱一起去副食,多抢些回来。我现在是天天早上去抢点儿,买回来存上。之前囤的三百斤,根本不够。”

  那就去抢吧。

  好家伙,差点儿挤成人干。

  “我才走两年多,京城就这么多人了?”

  回家在院子里摆白菜,得把外面的黄叶去掉,晾一晾再放菜窖,不然放不住,洛清微有点懵。

  长玉姐说她,“你以前要么住保育院,要么住宿舍,吃食堂,自己买过几回菜?”

  这倒是。

  做饭的时候,都是在保育院帮厨,自己就没开过伙。

  “姐,收拾完带我和沈默去看看院子呗?”

  “着急搬啊?”

  “不是,就好奇,想看看嘛。我们不搬,等我们上课了,奶奶自己带孩子住我不放心,先在这边住着,天暖不用烧炉子之后,老太太要是能适应,再搬。”

  并不跟舅舅客气。

  “就该这样。我现在还是知青身份,又不出去工作,天天在家待着,正好能帮沈奶奶看孩子,要不然家里就剩下我一个人,空荡荡的,没意思。”

  大姐也参加高考了,没考上。插队十年,早把书本扔下了,看两个月书根本捡不回来。

  大表哥是考上军校,要开学了才回来的。二表哥没考上,但日常是见不到人影的,他也不老在这边住,还是回二舅妈那边的时间长。

  大舅得上班,并不能常在家。

  “现在考上大学的知青都回城了,也允许子女接班回城,我看回城也快,不让回来,也都想法子回,拦是拦不住的。”

  “是啊,我宿舍的知青给我写信,我们那个知青点儿,有人为了病退,吞水银,还有喝钢笔水的,喝红药水的,就为了把胃喝出血,就能病退了。

  还有能狠得下心,切手指的。反正是为了回城,什么招儿都想得出来。”

  可不是嘛,“我们农场也有,不过农场的条件相对好点,走极端的少。”

  为了能回城,真是啥都干得出来。越是艰苦的地方,想回城的心越强烈。

  “没法子,能考上大学的毕竟是少数。”

  ……

  收拾完菜,把孩子扔给老太太,长玉拿上钥匙,带着洛清微两口子,往海子边儿去,就在海子边的一个胡同,最里面第二个门,三间倒座房,一间门房,规规整整的,屋里空荡荡,干净得一眼看到底。

  进二门是规整的小院,院子里有一棵柿子树,一个风水缸。正三间侧三间的格局。

  真是规规整整的。

  正房带两个耳房。

  东南角厨房,西南角厕所。

  通了自来水和下水。

  很方便。

  “保持得真好,以前肯定也是富户。”

  “是,前清财主家的旁支分家得的房子。人都没了,成了无主之地,收归公有了。你二哥有朋友在房管所,这样的院子很多,价格很低。我们看了十几处,这个位置好,保持的也好。我爸和二叔都来看过,也觉得好。

  两千块钱买的,他们一人出了一半。算是送你的嫁妆。”

  两千买四合院啊?这算是送了吧。

  “钥匙给你,之后你自己收拾吧。想要啥样的家具,找你二哥,西郊大库里都是收上去的好家具,十块八块的就能挑最好的。别找木匠打,花那个冤枉钱。”

  “哎呀,我二哥这路子也太野了。”

  “那可不,一天到晚不着家,整天在外面跑,混吃混喝的,路子能不野嘛。”

  也不是乐意在外面跑,就能混明白的。

  有人整天在胡同里跑,只能把自己混成胡同串子。

  

第37章 发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3页  当前第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1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