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时夏问赵如月:“妈妈,锯子哥这样算留守儿童吗?”
赵如月想了想说:“应该也算吧。”
宁时夏:“好奇怪,我还以为家里穷,爸爸妈妈没办法才要离开家去挣钱,才要当留守儿童。”
赵如月不知道该怎么说,现在很多家庭的情况都挺复杂的。
但是家长有钱却都对孩子这么不上心,保不齐是双方感情都出现问题了。
别人家的事她不深究,但既然那个孩子是她家孩子的好朋友,那以后可以多关照些。
“小秋的生日快到了,到时候你们可以邀请他来家里玩,请他吃顿你们爸爸做的大餐。”
宁时秋的生日就在中秋节的前一天,距离现在也不远了。
两个孩子纷纷点头。
宁时夏还说:“锯子哥馋爸爸做的饭好久了。”
宁绍明看一眼赵如月,笑着问闺女:“你也跟人炫耀爸爸做的饭好吃啊?”
“是呀!不对,这不是炫耀,这是跟人家说实话。”宁时夏表示自己是老实孩子,只会说实话。
赵如月想着提前把自己手头上的事情理顺,到时学校放三天假,也能腾出时间来带孩子去玩。
跟他们说了一会儿话,就要开始干活了,两个孩子也跑去找纪慧萱拿书去了。
宁绍明留在仓库帮忙,但他能帮忙的时间也不多。
之前他打定主意,要把在夜市街卖的东西换成面包后,已经差不多把手头上的玻璃小杯子做成钵仔糕,卖得差不多了。
清货的时候,用的是半卖半送的形式。
他也不降低价格,真是做了个活动,买钵仔糕送一个蛋挞或者一个菠萝包,有时候还有蜂蜜小面包。
顺便还送面包代金券,宣传自己家不久后,即将正式全天开业的面包店。
到时候有代金券的客人去店里面买面包,拿出代金券就可以抵扣相应的金额。
现在他夜市街摊位上的东西已经慢慢换成面包,主要是蛋挞、菠萝包、肉松面包和蜂蜜小面包。
本来宁绍明以为蛋挞会更受欢迎,没想到卖得最好的竟然是蜂蜜小面包,还有客人特地买回去走亲戚用,说是一份有好多个,看起来分量大,带着走亲戚不跌份。
之前还挺多人跟宁绍明订杯子蛋糕走亲戚用,但跟杯子蛋糕比起来,蜂蜜小面包更实惠,现在杯子蛋糕受欢迎的程度已经不如蜂蜜小面包了。
宁绍明这边生意有红火起来的势头,赵如月这边也不甘示弱。
请范小蓉吃过一顿饭后,又带着她在县城玩了一圈。
范小蓉第三天下午就带着赵如月和宁绍明给她准备的各种面包,又坐上了返回羊城的火车。
她这次算是出差,所以不能久留,还得抓紧时间回去上班,为了自己的小房子而努力。
送走范小蓉后,赵如月也整理好了一批货。
又简单地给店面做了个软装,其实也就是找人打印了些稍微有点科技感的画,让自家孩子帮忙简单装裱一下。
看着可能不如买的精致规整,但胜在有特色,挂在店里也不算突兀。
她还打印了一些店里东西价格的海报出来。
画挂在店里的墙上作为装饰,海报里面贴一张,外面墙上面向不同方向的地方都贴一张,让人家一走过就能看清楚。
再弄个小桌子和几张椅子。
桌子铺上好看的桌布,再摆上一瓶假花,椅子上同色系的一个坐垫和一个靠垫,看起来就挺有样子了。
开店的前几天,赵如月特地在门口放了个牌子。
上面写着,开业的日期,还有加大的几个字:MP3最低六十八块起、MP4最低两百块起,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稍微有点偷换概念的嫌疑,因为做活动的MP3和MP4都是她之前修好的二手货。
新的肯定卖不到这个价格。
但是低价就是非常有用且特别吸引人。
在县城和市里的MP3均不低于两百块、MP4不低于五百块的情况下。
所有想买的人,看到这个价格都走不动道,更别说外面贴着的海报,上面新机的价格也比别的地方低很多。
最低内存128MB的MP3,才卖一百一十八块钱,新华书店那边同样内存的MP3现在降价了,也还卖到两百八十八块钱!
哪个对MP3和MP4有需求的人,要是路过了这家店,不进来看看,晚上躺床上睡觉,睡到半夜,没准都要坐起来叹口气,直呼后悔。
尤其是这家店还真的不是骗人,有人路过后,想着来都来了,进去看看又不掉一块肉。
就这么进去一看,还真的有六十八块钱的MP3卖。
哪怕是二手的机子,人家店家敢承诺,以后二手机也可以按照新机保修卡上的要求给买家保修,这个机子就买得。
他们也不怕店家跑路,进来的时候那一排三个招牌:秋夏数码专营店、秋夏餐饮店、秋夏面包店。
那么大的三个招牌,只要没眼瞎的人都能看到。
很明显,这三家店都是一家人开的,这个跑路的概率肯定小。
尤其是那个秋夏面包店,现在已经在县城有点名气了,很多人提起来的时候,一说:就是那个只开半天的面包店。
县城本地人一听人家这么说,马上就知道是哪个店、位置又在哪里了。
赵如月第一天开张也是只放了一串鞭炮,她本来还想着,自家开业一点也不热闹,一开始可能没什么人,会比较清闲来着。
没想到放完鞭炮刚进店里坐下,椅子还没坐热呢。
孙佳佳的好朋友林丽丽带着一群头发五颜六色,发型各有各人特色的小年轻就到了。
“丽丽?好久不见!”赵如月站起来招呼他们,“店里的椅子少,我去隔壁给你们再搬几个过来。”
她才准备了六张椅子,三张围着小桌子摆,另外三张围着柜台摆放,方便给客人从柜台里拿货看。
这间店,有一个可以休息的小房间,外面的面积就比没留小房间的小一些。
这会儿一下直接来了十一二个人,不算大的店里瞬间显得拥挤起来。
让他们靠边坐下来会好一些。
隔壁餐饮店在宁绍明的面包店生意逐渐稳定,手头有了一些资金后,已经慢慢开始添置桌椅。
不过餐饮店还在筹备中,还没开业,那边的椅子倒是可以先搬过来用一下。
林丽丽却拦住了赵如月:“三婶,你别忙着去搬椅子,我们还有别的事,买完东西就走。”
她去镇上的店里找过几次孙佳佳之后,孙佳佳怎么称呼宁时春这边的亲戚,她也跟着一起了。
“你是佳佳的好朋友,看在她的面子上,我怎么也不能让你不喝一杯水就走啊,你们在这里坐着,我一会儿就过来。”
今天宁绍明和两个孩子也来了,不过都以为这边可能没那么快有生意,两个孩子都在那边给宁绍明帮忙。
赵如月过去后,招呼两个孩子跟自己一起搬椅子,她一手拿两张,一次拿四张,两个孩子一人拿一张,一次就把椅子准备齐全了。
宁时秋和宁时夏放下椅子后,跑出去再回来时,带了一个装满了花茶的水壶,还有一些一次性杯子,两个孩子挨个给林丽丽带来的人发杯子倒茶水喝。
这一通操作里表现出来的尊重,让林丽丽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她感觉自己特别有面子,不枉今天带这么多人来捧场。
她带来的这些,可全都是真正有购买需求的人,林丽丽自己更是MP3和MP4都各买了一台。
等他们挑选好自己喜欢的样式和内存,付了钱准备离开的时候。
林丽丽特地落在后面,对赵如月说道:“三婶,今天我来,除了给你的新店捧场,也是想跟你道个谢。”
第113章
“道什么谢?”赵如月最近忙起来都把那事忘记了。
林丽丽看一眼那些朋友,确认他们都没注意这边,没人听得见。
她才小声说:“幸亏你上次提醒我,让我去跟我对象争取管发廊的事,要不我这回可真栽了!”
赵如月也跟着压低声音:“怎么了?有人想把你踢出发廊啊?”
“那倒不是,我刚知道那个小亮是我对象初恋的亲戚!你说,这要是让他管,我成什么了?”林丽丽说起来还觉得很生气。
赵如月问:“这事你对象知道吗?”
“这就是最让我生气的,他竟然知道!只有我一个人被蒙在鼓里,当初我还差点把……”林丽丽说到一半,想起这是宁时春的三婶,赶紧把这话打住。
可不能让她知道,当初自己不看好孙佳佳跟宁时春在一起,想把小亮介绍给孙佳佳的事。
“你当初差点怎么了?”
“没什么没什么,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反正我以前是看错他了,保不齐他私下还给我对象初恋传消息呢,我知道这事后,就跟我对象闹了一场,现在那个发廊归我管了,他让小亮去别的地方再开一个。”
林丽丽觉得这一场斗争是自己赢了。
但是赵如月听完却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但她没证据:“你对象为了手底下的人,竟然还特地重新开一个发廊,他对兄弟还挺好。”
“他那人确实特别讲义气,要不也不能在咱们县城混得风生水起,三婶,你以后遇到什么事处理不了,只管告诉我,我让我对象帮忙”
“好,那提前谢谢你了。”赵如月不觉得自己会遇上需要林丽丽对象帮忙的事。
她虽然不是县城人,也算是周边镇子的本地人,在县城认识的人,还有自家在县城发展的亲戚也不少。
也许自家的人脉,没有厉害到能帮人脱罪或者减刑的程度,但至少也能在自己不主动乱来的前提下,保证自己家的店能好好地开下去。
林丽丽继续说:“不过我对象也不是特地为了小亮重新开一间发廊,不然我还得闹,那间新开的发廊是他投一半的钱,小亮自己出剩下那一半的钱,算起来他还是更在乎我,以前那家店,我没花一分钱,直接就能管理了,这次是我赢了!”
赵如月听完这这话,心想这小姑娘恋爱脑好像有点严重。
不关心发廊的归属问题,竟然只关心那个男的是不是更在乎自己,还觉得这次是跟情敌的较劲,自己赢了……
到底赢了什么?赢得了给那男的打工的机会吗?
赵如月本来不想管闲事,但是这姑娘对人又挺赤诚,也挺仗义的。
自己当初只是稍微提醒了一下,她今天就带这么多人来帮衬自己店里的生意。
有点别人对她一分好,她就要翻倍还三分的意思。
只是可能林丽丽太年轻了,很多事情都不懂,也没人教,早早就不读书了,出来自己跌跌撞撞地瞎闯,某些方面真的傻乎乎的,自己吃亏也觉得是在享福。
人家跟她对象一人出一半的钱合伙开店,人家就是合伙人,拥有那家店一半所有权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