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出钱,不算合伙人,那依然只是在帮她对象打工。
以林丽丽的美发技术和社交能力,那家旧店说是她撑起来的也不过分。
只是她没有所有权,万一以后感情出问题,很有可能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裳。
看在今天林丽丽带那么多人来捧场的份上。
赵如月打算再帮她一次,拐着弯提醒一下。
“你对象的新发廊开在哪里来着?旧店好像离我这边有点远,要是新店离得近的话,看在你的面子上,我以后可以多带家里人去捧捧场。”
林丽丽一听她说是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才去捧场的,高兴极了。
“就在这附近,不过要往右拐,再穿过一条马路,再往前再走个两三分钟,本来是想租你这里的房子,两间打通开网吧,一间开发廊刚好,可惜你们家自己竟然要开三家店,附近又没有更合适的地方了,所以只能去那边。”
当初她对象就是看这几间房子里面装修得很好,才让她去帮忙打听能不能转租的。
“本来看你们剩下的这间也不错,也想着租那一间,可小亮又说把发廊开在网吧旁边,以后能蹭蹭网吧的生意,我对象也能时不时去发廊里看看,给发廊撑撑场面,就一起在另一个地方租房子了。”
因为纪慧萱的离职手续还没办好,这间房子借给她开照相馆的事,赵如月和宁绍明都没往外说。
别人还以为那间房他们没想好做什么才一直空放着。
林丽丽的对象没选这里,倒是让他们省去了找借口的功夫。
“那新发廊确实比旧的那家离我们这里近,不过丽丽你可得保证那确实有你对象的份才行,要不我们宁愿走远一点,去你管的那家发廊,也不乐意帮衬别人的。”
林丽丽听了笑得更开心:“三婶你放心,那肯定有我对象的份。”
“你这么笃定,看来你是看过他们签的合同了,那就好。”其实赵如月觉得林丽丽应该没看过。
“什么合同?”
果然……
“他们合伙做生意,肯定要签合同写清楚谁占多少的,当然也有的人是不签合同的,全靠感情、兄弟义气或者个人的良心,可那样太容易出问题了,万一其中一个反悔,直接把另一个踢出去,被踢出去的人哭都没地方哭去。”
林丽丽顺着赵如月的话去想,顿时有点着急。
然而她着急却不是顺势想到自己的处境,为自己着急,而是为自己的对象担心。
“不行,我得回去问问我对象有没有跟小亮签合同,开那家新发廊,用的可是小亮的名义,**那些也是用小亮的名字。”
小亮是她对象初恋的亲戚,她又把小亮从旧店赶走了,旧店生意那么好,新店还不知道怎么样。
万一新店生意不如旧店,小亮对她怀恨在心,又看她对象对她好,想报复她却拿她没办法,使阴招把她对象踢出去怎么办?
虽说她觉得以自己对象在县城的江湖地位来看,小亮可能不敢这么做,可她对象在县城不是一家独大,也不是没有对头。
如果转投她对象的对头那边,借那边的势呢?
林丽丽乱七八糟地想了一大堆,越想越觉得这个合同一定要签,哪怕现在小亮还没有什么问题,也不能不防着点。
“三婶,我先回去了,有空再来找你玩。”
赵如月看林丽丽的表情,以为她这样应该是听懂了自己的暗示,笑着点头说:“好,下次你来我请你吃面包。”
林丽丽挥挥手,急匆匆地走了。
这一波人离开后,赵如月又把椅子搬回餐饮店。
她这个小店也又陆陆续续来了一些生意,但也不是特别忙。
赵如月一个人就能应付得过来。
到了午饭时间,宁绍明在餐饮店那边简单煮了点东西,煮好之后,派女儿过来叫她吃饭。
赵如月店里刚好没人,把店门一关,挂了一个‘老板在隔壁吃饭,有事喊一声’的牌子,就跟着宁时夏一起去餐饮店吃午饭。
之前请范小蓉吃饭,就是在餐饮店那边招待的,现在那边的厨房燃气、锅具、调料、碗筷这些全都备齐了。
房子也晾得差不多了。
其实他们翻修这几间房子,用的料也没什么甲醛,毕竟家具少,而且那些家具要么就是铁制,要么就是实木,等墙壁和地板的瓷砖干得差不多就能用了。
很多店也都是这样的,装修好立马投入使用,毕竟迟一天使用就少赚一天的钱,还要白交一天的房租。
只是他们的铺面是自己家买的,又想着家里孩子时不时也要跟着他们来,所以才特地晾了一段时间。
而且餐饮店那边,还没找到合适的人。
他们吃午饭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宁绍明一点多卖完今天的面包,然后才去做的午饭。
吃完午饭,宁绍明就要回镇上,在家休息大概一两个小时后,就继续做晚上要卖的东西。
两个孩子跟着他一起回去了,赵如月想着自己今天第一天开店,打算白天就在这里守着,晚饭时间再回去。
早上起得太快,中午又没能睡午觉,两个孩子在车上的时候困得不行,但是路太颠簸,座椅也不够舒服,他们谁也睡不着。
本来还想着到家就马上去房间睡觉,但现在天气还是很热,他们回到家一身汗,不想就这么爬到床上去,就跑去洗澡。
结果洗完澡整个人又精神了,又跑出去玩了。
宁绍明也洗了个澡,暂时睡不着,就去前面店里看看有什么能干的活。
到了前面店里,也没什么事需要他帮忙,只有几个老熟客在边看电视边吃东西。
这几个老熟客经常在这个时间才来吃东西,就是等着下午宁时春把电视机推到店里,他们可以边看电视边吃。
而且这个时间点,电影频道还会播电影,他们吃完东西,再再店里坐一会儿,刚好能看完一部电影。
然后看完电影,也快到晚饭时间,刚好又能回家做饭了,把时间安排得明明白白。
“三叔,你回来了,小秋和小夏没跟着一起回来?”宁时春做完最后一份什锦凉拌,也没别的餐要做了,就直接帮客人把东西端出来,看到宁绍明问道,“你吃过东西没?我给你做点东西吃?
“不用忙,我在县城吃过了才回来的,小秋和小夏本来说要睡午觉,洗完澡又精神了,在家待不住,估计跑去他们外婆家找表哥表姐玩了。”
“那行。”宁时春把什锦凉拌放到客人桌上,也不进厨房了。
走到宁绍明坐的这个桌子边上坐下,在外面吹吹风扇看看电视,休息一会儿,闲聊的时候,他随口问起县城的店:“县城的店还没收拾好?”
“收拾好了,招到人就能开。”宁绍明觉得宁时春这段时间也历练出来了。
而孙佳佳跟他性格算是互补,能解决不少招待客人临时遇到的问题,宁绍明就问宁时春:“你要不要去县城那边的店?要是想去县城,我就让新招的人在镇上干。”
宁时春摆手:“我还是先在镇上吧。”去县城来回麻烦不说,他老丈人那边没准还可能会去作妖。
在镇上这家店,铺面是他三叔的房子,他三叔一家就住在后面,店离他自己家也不远,镇上熟人和亲戚多,他妈时不时也来看看,顺便送一点她自己种的菜。
他未来老丈人才不敢来捣乱,只是他那小舅子,偶尔会来蹭一点东西吃,问题不大。
“那行吧,我就不在镇上贴招工启事了。”县城的店铺,最好还是招个在县城有地方住的厨子和服务员。
他们俩正说这话,有个熟客凑了过来:“宁老三,你这可不地道啊!”
宁绍明转头一看,知道这熟客开玩笑,也玩笑着说:“我怎么不地道了?哪次你来吃东西,我和我大侄子给你的肉不多?”
这熟客说道:“不是肉的事,我们从穿开裆裤的时候就认识,你有好事竟然不想着我。”
“怎么的,镇水管所装不下你这尊大佛了,想来我这当厨子?”
“不是我,是我哥的小儿子。”熟客说到这个就忍不住挠头,“大家都知根知底的,我家的情况你清楚,我就不拐弯抹角了。
我哥工作的那个厂子你也知道,早就不景气了,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要下岗,就算能撑下去,现在也不兴继承岗位那一套。
他大儿子还好,会读书,以后能自己挣个前程,小儿子读书不成,找过几份工作都干不长,以后还不知道能干什么,我哥愁得头发都要白了,这不,就想让他学一门手艺。”
宁绍明:“好你个丁小五,这是盯上我了?”
那老熟客就笑了:“可不,盯上你很久了,早听说你要去县城开店,一直没动静,幸亏我今天来了,要不还不知道你小子竟然想悄悄在县城招人!”
“什么叫悄悄,我光明正大,就是想着在县城招,也许能招到个有经验的。”
“有经验的要的工资肯定不低,你招几个学徒多好?第一年包三餐不给工资都行!”这就是在变相跟宁绍明说,要是招自己侄子,愿意教自己侄子手艺的话。
第一年可以不要工资,只要包三餐别让他侄子饿死就行了。
宁绍明笑道:“我是这么吝啬的人吗?”
“我当然知道你不是,怎么样?你看我侄子成吗?”
这个宁绍明叫做丁小五的熟客,大名其实叫丁珉,跟宁绍明同龄,丁小五只是他的外号。
初中的时候,他们俩成绩都好,倒是走得挺近的。
可惜两个人家庭情况不一样,一个继续读书,毕业后分配到镇上的事业单位工作。
另一个初中读完后就没能继续读了,两个人走了不同的路,共同话题变少,朋友之间自然慢慢有些疏远了。
后来宁绍明回来开店,丁珉经常来吃东西,交集多了又有小时候的交情,关系才又好起来,来往也比以前多了
丁珉他是他们家老来子,他哥年纪比他大很多,他哥这个小儿子,其实也就比丁珉和宁绍明小几岁。
小时候也经常跟在他们屁股后面跑,人品没问题,就是以前比较年轻,定性不足,所以家里介绍的活才干不久。
现在也二十多岁了,听说也快要结婚了,总不能还那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混着。
“也是那小子自己主动托我来问,看样子确实是想找个工作好好干了,要不就凭他以前干那些工作,干一段时间就不想干的德性,我肯定不好意思说这些。”
说到正事,宁绍明也不开玩笑了:“我县城的面包店和餐饮店都招人,你想让他学什么?都学也行,就是会比较辛苦。”
“我哥嫂也不奢望他能有多大出息,以后能跟你们家小春一样,开个小店,维持生计,养得起老婆孩子就行。”
“那就让他来镇上的店里,跟着小春干一段时间,看看能不能坚持下去,餐饮店的活认真学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我有空也会回来教,等他学会了,就让他去县城的店里,要是不合适我再安排别的。”
“餐饮店的活容易学,那面包店呢?”另一个人听到他们说话,也凑过来问,“招不招女孩子?”
猝不及防有个人凑过来,把宁绍明和丁珉吓一跳,宁绍明转头看过去,发现店里另外那几个客人都目光炯炯地盯着他看。
见他看过来,那几个客人也不偷听了,干脆直接过来问。
镇上不少人早就盯着宁绍明的店和他的手艺,就等着他招人呢。
现在他们正好在这里,比别人快一步得到消息,现在不抓住机会问,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
宁绍明会答应丁珉,是因为以前跟他侄子一起玩过,对他还算比较了解。
可其他人家的孩子,虽然他也认识,但有些比他年纪小太多,这些孩子大多跟宁时春同龄。
他对他们只限于知道是谁家的孩子,大概多大了,长什么样子。
没相处过,也很少打交道,更不知道那些孩子的性格,可不敢直接答应下来。
只能拿出纸笔,先登记一下,过几天再找个时间面试,不过丁珉的侄子宁绍明是直接招了的,不用面试,毕竟已经答应了人家。
宁绍明也不管别人会不会不满,反正他这又不是什么公家单位或者大公司,还得讲究公平公正公开,只是自家的一个小店,用不着那么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