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坚信买什锦凉拌得到的量更多,其实每一碗抓取粉或者面的时候都会过称,就算多一点也不会多多少,买单独一种也是一样,只是混的种类多,让客人有什锦凉拌量更大的错觉。
这个误会,让什锦凉拌的销售量,比别的凉拌多出来不少。
宁绍明给女儿做了一次蛋糕,本意只是想哄孩子,让孩子过生日高兴一下。
没想到,女儿竟然还给他拉回来好几单生意。
榕溪镇中心小学中班的教室里,一群小屁孩正在进行孩子间十分常见的家长吹嘘比赛。
这个说:“我爸爸会开拖拉机!”
那个说:“会开拖拉机怎么了,我爸会开摩托车,嘟嘟嘟,可威风了!”
又一个不服:“会开车算什么,我妈会做好吃的肉干,你们看我还带来了!”
那孩子从兜里掏出香喷喷的肉干,其他孩子羡慕地看过去,口水开始滴答。
纷纷投票给她,表示还是她的妈妈最厉害。
那孩子高兴地把肉干每人分了一点。
分到宁时夏的时候,那个孩子问宁时夏:“小夏,你爸爸不是也会做好吃的吗?你今天怎么不参加比赛了?”
她不知道宁时夏也很纠结,既想别人也夸自己爸爸,又不太想。
因为每次跟同学夸自己爸爸会做啥,她都会跟这个同学一样,把爸爸给她做的东西分给别人吃,她们班的人都是这样的。
她们这个年纪的孩子还不知道什么是攀比,只是觉得别人夸自己爸爸妈妈自己心里就高兴。
以前宁时夏也会把自己带来的好吃的分给同学,但是今天她带少了,比较想自己吃,所以她刚才就决定暂时不参与,下次多带点好吃的,再夸自己爸爸。
但是现在同学都问了,宁时夏无法再保持低调。
她拿出自己带来的一个铜锣烧:“我刚刚不说,本来是想让你赢一回的,毕竟我爸爸太厉害了,你们看!他还会做最近电视上播的那个动画片里,哆啦A梦吃的铜锣烧。”
宁绍明不知道,他在店里哼哧哼哧炒米粉的时候,他闺女在学校同学间的吹嘘家长比赛中,再创佳绩,把他夸上了天。
宁时夏举起铜锣烧,其他孩子看到真的跟动画片里的几乎一样,教室里顿时哇声一片。
她吃独食的愿望也无法实现了,幸好她爸做的一个铜锣烧也挺大个。
宁时夏小心地掰一掰,也能给一起玩的几个同学每人掰一角。
同学们每个人只分了一口的量,吃完都有些意犹未尽:“小夏,你家卖这个吗?”
宁时夏说:“明天才卖,今天做出来的我们家自己吃,再给亲戚送一点就没了。”
“那我明天一定去买,买两个吃个够!”
有小孩想起前天在她家吃到的蛋糕,不由说道:“小夏爸爸做的蛋糕更好吃,小夏你家卖蛋糕吗?”
宁时夏摇头:“我爸说不卖。”
一群小孩可惜地啊了一声问:“为什么不卖?”
“对呀,为什么不卖蛋糕,蛋糕多好吃啊,我觉得蛋糕比铜锣烧还好吃,我最爱吃蛋糕上的奶油了!”
宁时夏也问过宁绍明这个问题,她得到的答案是:“我爸说家里没有烤箱,做起来太麻烦了,他每天要忙很多事,没时间做。”
有个去参加过县城亲戚生日聚会的小孩说:“我听我表姐说,生日蛋糕可以提前预定,我们提前跟你家预定蛋糕,让你爸抽空做可以吗?”
“对呀对呀!”有个孩子激动地说,“下个星期五就是我生日了,我也想过生日的时候,跟你一样有蛋糕许愿,小夏,你回去能不能再问问你爸爸?”
“还有我还有我,我是下个月一号儿童节的时候生日!”
“还有我,我是儿童节过后,比你晚三天,小夏求求你,帮我们回去问问你爸可不可以定做蛋糕吧!”
*
“爸爸,可以吗?”宁时夏回到家后期待地问。
宁时夏身后跟着好几个小朋友,也仰着脸,一脸期待地看着他:“宁叔叔,可以吗?”
宁绍明不敢轻易答应:“我家里没有烤箱,做出来的蛋糕味道只能说勉强还行,终归是不正宗,真的不能拿来卖给你们。”
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如果家里有烤箱,他就答应下来了。
可是用电饭煲做的蛋糕胚,他觉得拿来哄一下自家孩子还行,哪能用来赚钱。
要是真卖出去,宁绍明自己都觉得自己黑心。
可看着几个孩子失望溢于言表的样子,他也有点不忍。
孩子可能只是想在过生日的时候拥有一个甜甜的蛋糕,并不在乎蛋糕是怎么做出来的、正不正宗。
“要不……你们回去问问你们父母?要是你们父母答应,我就帮你们做,钱我就不收了,食材你们得自己买,不过就你们几个,多了可不行了,我还有很多事要忙。”
“只给我们做吗?”几个孩子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感觉更期待了。
他们跟宁时夏和宁绍明道别后,一个个迫不及待地就往家跑。
结果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嗷嗷哭。
最欢喜的那个孩子,跑回家没多久,就拉着家长来了。
他家长也在镇上开店,不过开的不是餐饮店,而是理发店。
她妈妈以前也是去鹏城打工,但她是心里挺有成算的人。
别人打工恨不得衣食住行厂里全包,自己一分不花,把钱全部攒下来回老家盖房子,花钱学东西,是要被嘲笑的。
她却在所有人不理解的眼光中,咬牙花钱报班学了美容美发,又攒了些钱,就回来开理发店。
以前镇上只有两三个理发的摊子,不过那些理发摊子,一般都是给男人剪发理发剃胡子,没有城里那种理发店。
镇上专门花钱去剪头发的女人很少。
女人去的话,多半是要把头发剪了卖掉,换点钱补贴家用。
然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以前女人们不是不想给自己做个美美的头发,只是囊中羞涩。
现在日子好起来了,她家的店正好是这时候开。
如今镇上也是只有她家可以洗剪吹、拉染烫做造型。
所以她家生意,从开店时起就好得不得了。
人多的时候,比如过年前那段时间,甚至要忙到半夜,最近听说她准备要去县城开分店了。
见到第一个来的人是她家,赵如月和宁绍明都不觉得意外。
反而是她问都没多问几句,直接就给钱的豪爽劲儿让他们俩挺意外的。
宁绍明把钱塞回去:“是不是孩子回去没说清楚?我没烤箱,做出来那蛋糕不正宗,只是做着哄孩子们玩而已,我不收钱,你们自己买好材料,我再去做就行。”
第83章
“我现在实在太忙了,往后好几天都有人约好了,要去我店里做头发,每天还不知道要忙到多晚,真没时间去县城买材料,我家俊华生日又快到了,还是直接跟你买吧。”俊华妈妈又把钱推了回来。
她怕宁绍明拒绝,又说道:“我去县城好多次,也知道蛋糕要烤箱烤,没有烤箱做出来的蛋糕味道肯定跟县城有差别,这些我都有心里准备,你只管做就是,我家孩子是真喜欢吃你做的蛋糕,它是不是烤箱烤出来的又有什么要紧的!”
俊华妈妈把钱往桌上一放,拽着儿子就走。
她儿子刘俊华边被拽着走,边转过头来叮嘱:“宁叔叔,我要跟小夏一样的蛋糕,下周五我生日就要,你千万记着,先给我做,千万别让别人插队啊!”
话还没说完,母子俩已经跑远了,也不知道怎么能跑得那么快。
宁绍明反应过来,追都追不上,只能拿着刘俊华妈妈放下的一百块钱对着他们的背影喊:“一个小蛋糕,要不了那么多钱!”
刘俊华妈妈的声音远远地传来:“买完再说,多退少补!”
宁时夏在旁边冒出头:“爸,我不会是给你招麻烦了吧?”
宁绍明揉揉她的小脑袋:“怎么会是给我招麻烦,这是给我招财了。”
“嘿嘿!”宁时夏放心了。
宁时夏第二天上学,在学前班小班、大班和自己所在的中班都大力宣传了一番。
再加上第一个成功订蛋糕的刘俊华,也在学校里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周五过生日会跟宁时夏过生日那天一样。
有蛋糕,可以吹蜡烛许愿,引来很多小孩子的羡慕。
周五初中生放假走不开,宁绍明趁着周四的下午客人不多,去县城买材料给刘俊华做蛋糕。
这天早上,来问的六个孩子里,有四个孩子的家长也带着孩子来了。
他们听说刘俊华妈妈直接给材料钱,让宁绍明帮忙买材料去做,觉得这样还能把路费省了,也想交钱让宁绍明帮忙买。
宁绍明让他们先别交:“等我去县城看看买材料要花多少钱,到时候你们再给钱,这样要给多少我也心里有数。”
他记下了这四个孩子的生日日期,到县城后,看过保质期最短的食材淡奶油,按照几个孩子的生日,打算买能做三个蛋糕的量。
一个是生日在周五的刘俊华。
另外两个孩子的生日,一个在六一儿童节那天,一个是六一儿童节三天后。
选好东西准备付钱的时候,他想了想,自家孩子也要过六一儿童节,不如给他们也做个六一蛋糕。
于是又多买了一些,打算到时候给两个孩子一个惊喜。
回到家后,他算了算价钱,淡奶油和牛奶相对来说贵点,别的材料平均下来都很便宜。
一个小蛋糕的成本大概是三十零几毛。
回去后宁绍明给几家都抹了零,只收三十块钱。
刘俊华妈妈一听,这么便宜,直接说:“做蛋糕的材料买得多不?我家孩子生日请的人比较多,能不能给再多做一个?剩下的钱,也不用退给我,就当是手工费了。”
这宁绍明哪能收,说好的免费帮人家做,现在又收钱成什么了。
他坚持把钱退回去:“之前说好的不收钱,我是看在我家小夏的面子上才帮忙的,要是收钱,多不给我家小夏面子,以后别人再来问,我也不好拒绝别人了。
你要是想帮衬我家生意,等以后我家什么时候开始正经卖蛋糕,再来不迟。”
刘俊华妈妈没办法,上次她跟她儿子跑得太快,这回宁绍明防着她跑,让赵如月守着门口不让她跑呢。
宁绍明说完话,把钱退回去,人就钻厨房里忙去了,刘俊华妈妈只好把他退回来的钱收下,觉得他们家做生意真是太实诚了。
默默在心里决定,以后他家真卖蛋糕,自己家一定带着亲朋好友们多帮衬,还要把去她家做头发的客人,全都介绍来宁家的店。
至于现在,她家俊华跟小夏玩得好,自从宁绍明和赵如月开店后,她来吃过一回,觉得味道好,她家人的早饭和午饭就一直在他们家买着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