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什么夺臣之妻,祖母和母亲也早就派人将谢逸染指祖母屋里丫鬟品行败坏的事情传遍了整个京城。她就不信,所有人都觉着她不该退亲。
人心浮动,只要稍稍挑拨一下,就能出现些利于自己的局面。
那时候,风向就变了,谢逸死也是白死,谁叫他好端端的去寺庙里做什么,半路上遇上劫匪被杀了,也是他咎由自取。
他死了才好,若是没死,日后不小心见了面才是尴尬呢。
孙妙这般想着,随口问道:“表哥呢?可是在前院书房?”
“你去装些点心,陪我送到书房去。”
丫鬟杏雨点了点头,连忙去安排了。
没一会儿功夫,孙妙就提着一个食盒一路穿过月洞门,绕过长廊,一路到了前院的书房。
她才刚到了门口,便听得一声清脆的响声,好似是杯子被砸在地上,叫她吓了一跳。
门口守着的太监见着她过来,连忙将她给拦住了。
“主子恕罪,殿下吩咐了,书房重地不得随意进出,还恕奴才不能叫主子进去。”
“而且,殿下如今正在气头上,主子换个时候来不更好吗?”
孙妙脸上一阵尴尬,却又不好发作,只好强扯出一丝笑意来道:“我进去送些点心就好,不会耽误表哥太多时间的,劳烦公公进去通传一声。”
她和旁人怎么能一样,她可是孙家女,是他的表妹,旁人进不得怕没有规矩她难道还进不得吗?
那小太监地位也不高,知道这位乃是容妃娘娘的亲侄女,如今又有着身孕,自是不敢强自阻拦。
他只是在心里头轻轻叹了口气,这位主子可不是个好伺候的,这才进府多少日子,仗着自己的身份竟觉着自己是正妃,嘴上说的好听,行事却是愈发肆无忌惮张扬起来了。
她这样说,那小太监只能进去通传了,孙妙却没有等他通传,跟着他一块儿进了书房。
书房里,萧灼面色难看,尤其在见着孙妙端着食盒进来时脸色更是阴沉了。
“书房重地岂能随便进来,还有没有规矩了?”
孙妙见着他沉下脸来,心里头还是有些害怕的,可她是他的表妹,有宫中的娘娘给她撑腰,他哪里敢和对待其他妾室一样对待她,她如今侧妃之位虽没到手,可只要她生下这孩子,就一定能当了这个侧妃。皇上总不会将请封的折子也留中不发,叫人看了表哥的笑话吧。
所以,孙妙迟疑一下福了福身子叫了声表哥,不等叫起便继续缓步上前,走到了案桌前。
“气大伤身,表哥莫要为着那些个流言蜚语动怒了。”
“表哥和我孙家岂能行出那般狠辣之事,等过些日子还没有证据,京城里不就哪个都看明白了。”
“而且,妙儿很早便倾慕表哥,想要进这皇子府服侍表哥。妙儿如今还有着身孕,等生下个男孩儿,说不定能讨了皇上的喜欢,叫皇上留在宫中亲自教养呢。您如今动怒,气坏了身子才叫那些想要害您的人得意呢,所以表哥千万不能叫他们得逞。”
孙妙的话还未说完,就听得萧灼一声冷笑,她下意识就抬眼看向了萧灼。
只见萧灼眼底全都是不屑和嫌弃,孙妙被他看得心底都有些发毛时,才听萧灼道:“你们孙家是故意来恶心本殿下的不成?我要早知你和那谢逸早已交换了庚帖,断然不会同意你进府。我萧灼身份虽比不得太子,却也不会叫人如此羞辱,要一些不干不净的人。夺人之妻,凭你孙妙,也配叫我担上这样的名声?”
“滚出去!日后再没有规矩随意进这书房,莫怪我不顾母妃情面也要处置你了!”
第237章 猜想
翌日一早,顾窈正陪着祉哥儿玩儿,就见着含黛从外头进来。
顾窈朝她看去,就见含黛笑了笑,上前回禀道:“娘娘,今个儿早朝上,御史左大人弹劾了孙家。”
顾窈点了点头,明白了含黛的意思,弹劾孙家,没有直接牵扯到四皇子和容妃,想来太子也是不想撕破了脸,不想叫皇家的脸面太难堪了。
不然,当着满朝文武弹劾四皇子夺臣之妻,叫皇上的脸面往哪里放。
顾窈又听含黛道:“皇上并未龙颜大怒,只命五成兵马司严查此事。”
顾窈点了点头,就叫含黛下去了,又将祉哥儿交给了嬷嬷照顾。
“比起四皇子来太子倒是稳重些。”顾窈拿起桌上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开口道。
听着自家娘娘这句话,端嬷嬷抿嘴一笑,道:“穆氏被废后,太子是比之前更沉稳些。前些年,太子是有几分锋芒毕露,这孙家的事情若是放在前几年,太子定会直接将容妃和四皇子牵扯进来,而不是像今日这般沉得住气留有余地。”
顾窈嗯了一声,随口又朝温嬷嬷问道:“温贵人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端嬷嬷摇了摇头:“只私下里送了两回信,这两日关于孙家和谢家的事情闹得很大,不过温贵人却是按捺下来了。”
“想想也是,温贵人也并非姓谢,这种事情太过上心了难免会生出一些闲言碎语来。想来这也是为何温贵人只来了娘娘这里一回,之后便没有再求的缘故。”
顾窈听着端嬷嬷的话,先是一愣,随即就明白了端嬷嬷的意思。
是啊,人家谢家都顾忌着容妃和四皇子的身份没有敢闹腾,她一个表妹怎么敢向四皇子和孙家讨要说法呢。
关心不为错,可若是太过了,少不得叫人往深里想去,惹出些不必要的麻烦。
纵然温贵人不得宠,也身处后宫,自然不敢沾染上这种污名坏了自己的名声。
顾窈点了点头,温贵人倒是有几分聪明的,从她从头到尾只来她面前求过一回,之后也并未将此事说给其他妃嫔听便可知道一二了。
这般聪明的人,却是投靠了太子。
顾窈不知道温贵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不说萧景珣正当盛年,就算再过十年,后宫妃嫔和太子有所牵扯,也定没有什么好结局。
不是被安上个窥视帝踪的罪名,就是……
一个念头从脑子里一闪而过,顾窈很快就抓住了,她微微蹙了蹙眉,茶盏送到嘴边的动作也跟着顿了顿,没有喝。
她抬眼看向了端嬷嬷,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
过了片刻,顾窈终是忍不住问道:“嬷嬷,这后宫妃嫔不算多,却也算不得少,温贵人怎么好巧不巧这个时候投靠了太子?”
“她过去也是个安分的,怎么突然就这般大胆起来,若是此事被人知道,可是会牵累族中的。”
顾窈越说越觉着自己方才的那个想法是对的,虽然太过骇人,可也最接近真相。
而且,这几日端嬷嬷查温贵人的事情,似乎也是有话想对她说,有两回都是欲言又止的,最后却都没有说什么。
她了解端嬷嬷,虽说心中存了几分疑惑,却并没有追问下去。
顾窈面色变了又变,此刻她眸子里满是震惊,似乎有些明白为何端嬷嬷不好回禀了。
端嬷嬷瞧着自家娘娘这副表情,就知道她是隐隐猜出了什么。
她点了点头,对着顾窈道:“其实奴婢前几日便猜出一些了,只是事情重大,又事关太子,奴婢没有证据也不敢瞎说。”
“不过奴婢一直在查,这两日也有了些线索。之前在园子里,有一回温贵人在园子里抚琴,似乎后半夜才回来。”
“那日,太子正好也进了园子,而且,似乎是喝了酒。”
听着端嬷嬷的话,顾窈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虽说奴婢没有什么证据,可奴婢打听到温贵人回去后就有些着凉,熬了些药喝了,并没有惊动太医。”
“要不然就是太巧了,可倘若奴婢猜的没错,就是天大的事情。”
顾窈点了点头,心中愈发觉着应该是真的。不然,依着温贵人的性子,大概不会这般冒险。
温贵人不得宠,自是想着给自己寻个出路的。只是,一般人应该没有她这般大的胆子,而且,纵是有这个心思,也不会轻易有接近太子的机会。
可若是在园子里,顾窈就觉着这可能性很大了。再加上太子醉酒,温贵人若想着攀上太子,那接下来的一切就在情理之中了。
顾窈深吸了一口气,可想而知,若此事当真如她和端嬷嬷猜想,会引来多大的轩然大波。
萧景珣未必会在乎一个温贵人,可他是皇上,是九五之尊,最是要脸面。若真有这种事情,太子怕是也难逃一死,更别说是温贵人了。到时候,宫里头肯定要死一大批的人。
顾窈从不敢置信中回过神来,对着端嬷嬷道:“若此事真如我和嬷嬷所想,那也太骇人了。”
“我见过太子,依着太子的性子,该不会做这样大胆的事情。”
若是换成四皇子,兴许还会做出这种事情来,她一点儿也不觉着奇怪。可换成太子,她就觉着太过不可思议了。
毕竟,当日在承平公府老夫人的寿宴上,四皇子就做出那种事情来,被苏婉和兄长无意中撞见了。他自小因着容妃曾经当过宫女的缘故被人看轻,骨子里都透着几分阴郁和疯狂了。
太子和四皇子不一样,顾窈实在是想不出太子为何要这般做。
若是太子喝醉了,醒来后肯定会想着除掉温贵人的,而不是安排了湖侧妃身边的丫鬟和温贵人那边传信。
“若真有此事,太子可真是疯了。”
“这……”听自家娘娘这般问,端嬷嬷略显尴尬。此事若真如她和娘娘所想,就是天大的罪名了,太子被废都不为过。
“此事莫要声张,咱们要查也要小心的查。而且,即便查出什么来,也先不要声张,便是要传出去也不能和咱们还有顾家扯上半分关系。”
端嬷嬷明白顾窈的意思,听着她这话便用力点了点头:“娘娘放心,奴婢知道轻重的。奴婢在宫里头这么些年,很多事情也都见怪不怪了。只是若真是温贵人和太子,此事更要如娘娘所说,不能从咱们这里声张出去。”
不然,皇上心里头肯定是要存了疙瘩的。
端嬷嬷正想着,顾窈便道:“此事嬷嬷先查着,本宫寻思着若是真的,该叫皇上自己撞见,暗中将温贵人赐死了才是。”
“至于如何处置太子,寻个什么借口,就看皇上对太子的看重与否了。”
“不然,若是咱们借了旁人的口透出这个消息来,叫皇上没了脸面,即便皇上没发现,我心里头也难安,也是有些愧疚的。”
端嬷嬷没有想到自家娘娘会说这个,她想一想就明白了娘娘的心思。
娘娘这是既不想伤了皇上的颜面,又不想叫皇上被人蒙在鼓里,最后叫旁人将事情揭发开来,闹得个尽人皆知,更是没了脸面失了体统。
端嬷嬷一时觉着有些可惜了,这可是个天大的把柄,甚至可能叫太子这辈子都翻不了身。
她抬起头来瞧了自家娘娘一眼,随即又笑了笑,娘娘这样的性子,才是对了皇上的心思呢。
旁人得不到皇上的恩宠和喜欢也在情理之中,因为那些人都是想着从皇上身上讨要东西,无论是地位还是尊荣,可偏偏她们娘娘将皇上当作了自己的亲人,竟也有几分想要回护皇上的心思。
她这会儿不得不在心中生出几分佩服来,也愈发觉着当日劝着娘娘的那几句话并没有错。
娘娘若是没入宫,皇上这辈子去哪里找个这般合乎心意又肯护着他的人。
当日那番话她没有白说,端嬷嬷眼底露出几分欣慰来。
她点了点头,道:“若此事是真的,都依娘娘的意思便是了。”
端嬷嬷想了想,又道:“其实,这事情当真是瞒着不好,不瞒着也不好,有时候反倒是两头都是错。”
顾窈嗯了一声,哪里不明白端嬷嬷这话的意思。
再想想看吧,这事情还只是猜想,不一定是真的呢。
两人一时沉默了,都没有再说话。
到中午时萧景珣回来了,用膳时顾窈问起了孙家的事情。
萧景珣随口道:“朕叫人严查,不过,应该也查不出什么来。太子和老四都不是傻的,那夺臣之妻的名声也不能落在老四身上。”
顾窈听着他这话,稍想了想,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虽然有些意外,可事关四皇子,纵然此事是真的,也没人敢给四皇子定这个罪名,就算处置也是其他的由头。